查看原文
其他

课后托管增加教师负担?国内外12大模式摆平这一难题

二次元整合 新校长传媒 2018-12-05


这两日,杭城小学9月实行免费晚托班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全网热议,“小学老师嫁不出去了”等言论更是把“托管增加教师负担”这个焦点推向新高。




杭城的免费晚托班为何引发如此大规模关注?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其中的几个要点:



晚托班服务对象:

放学后家长无法及时接送,对托管有刚性需求的非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


晚托班服务工作人员:

学后托管服务由学校组织开展,工作人员应以本校在职教职工为主,学校可以根据参加服务学生人数、管理方式等因素跨年级、跨班级组织。


工作人员薪酬补贴:

承担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人员,可以获取适当劳务补助,补助标准由各区、县(市)统筹确定。在职教职工参与托管工作取得的劳务补助,不计入绩效工资范围。


晚托班具体时间安排:

学后托管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为17:30左右,具体时间由各区、县(市)确定,不同季节可有适当区别。


晚托班收费标准:

放学后托管服务目前暂不收费,各区、县(市)财政应对学校开展学活托管服务提供经费支持。在学后托管服务费纳入学校收费项目之前,所需经费全部由区、县(市)财政予以保障。


这项规定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杭城双职工家庭无法接送、照顾孩子的难题,是顺应当下教育趋势的必然结果。


早在2017年,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就在其发布的《2017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社会蓝皮书)中指出:以广州样本,全市有10%的小学生参加了课外托管,但99%的托管机构都无证无照,风险大危险多;因此,未来必然会形成以校内托管为主、校外托管为辅的课外托管模式。


但一个问题被解决,更多问题却接踵而至:


“晚托班工作人员以在职教职工为主,那么教职工正当的休息时间等权益如何保障?”


“托管场地的养护和人员薪酬如何解决?”


“对部分不能在托管时间后接送娃的双职工家长,能否有更好的托管方案?”


“在后续的晚托班执行过程中如何减轻学校与教师的负担?”


“孩子能在晚托班学些什么?”


……


杭州模式能否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用课后托管解决孩子放学和家长下班的时间差难题,在杭州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值得参考的做法?



今天,小编就为你整理出国内外12个地区的实践思路,看他们如何摆平这个难题。


国 内 篇


北京:用丰富的社团课充实课后托管时间  


从2104年起,西城区在区内推行“城市学校少年宫计划”,让每所学校在下午三点后变身成为“少年宫”,学生可以在科技、艺术、体育、国学等几十门课程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兴趣班。


东城区也开展了类似活动,通过在学校设立丰富的学生社团,进行兴趣活动的排练演出等,将放学时间“延后”。


在工作人员安排上,西城区则采取鼓励有特长的教师担纲兴趣导师,将该部分课时计入工作量等考评形式。


上海:分时段提供不同内容的托管服务


自2017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小将逐步开展每周一至周四放学后的“快乐30分”活动,同时为家庭确有接送困难的学生提供看护服务。即:


15:30~16:00,学生参与感兴趣的课程;

16:00~17:00,为家庭确有接送困难的学生提供看护服务。

为此,政府设立了专项经费为学校和老师提供财政补贴。



重庆:第三方平台主动牵手  


重庆市少年宫主动牵手学校,将最擅长的艺体科等校外教育活动课程体系和优质教师,送进下午三点半以后的小学校园,建立了“校园少年宫”课后服务平台。


在合作最紧密的小学里,近80个兴趣社团实现了周一至周五课后时间的全覆盖,学生们天天活动内容不重复。


作为非盈利性的第三方平台,少年宫仅收取30元不到的兴趣活动单课时费。


广州:多种模式更灵活操作


花都区以校园素质训练营为核心,鼓励学校积极与第三方社会机构(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会培训机构等)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科学与综合实践类、体育类、艺术类、安心托管等四类课程;并引入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线上学校排课、学生选课、家长支付。


在费用上,由学校、家委会、机构三方共同定价,家长买单,价格通常都在市场同类课程的40%-60%间。此外,政府还对每个学生给予2元/天的课程费补贴。


黄埔区则推出四种运作模式,,给学校更多操作空间。


模式一:学校自行组织,教职工直接管理;


模式二:学校统筹街道(社区)、志愿团队、家委会等社会资源开展;


模式三:学校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向第三方社会机构采购服务;


模式四:学校与少年宫等第三方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展。


在补贴上,按教职工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工作量和服务内容确定取酬标准,原则上为每段(约90分钟2课时)60元至240元,或参考本校校内奖励性绩效分配方案的课酬标准,以此增强教师工作积极性。



南京:公办民办均可参与


2017年2月起,南京市的公办和民办小学均可申请实施“弹性离校”课外托管服务,工作人员除了本校教师,还包括校外志愿人员和外聘人员,以此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宜昌:给家委会更多参与空间


同样在2017年新学期开展此项服务。政府成立专门的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小组,鼓励学校以社团活动形式丰富课后托管内容。


各校家委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责任主体分配上,家长委员会担纲具体实施一职,激发家长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家校关系。


余姚市:为学生提供两类发展内容


以“青少年成长乐园”为托管服务核心的余姚市,遵循“不上新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三不”原则,以公益、服务、安全为主,通过基础型(习惯养成)和社团型(素质拓展)两大活动类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方向。


此外,政府也鼓励学校依托团委、妇联、关工委、科协、街道等合作伙伴,聘请志愿者、民间艺人、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及社会热心人士等作为辅导员。活动收费标准为每学期每生600元~900元。


国 际 篇


美国:严控师资,安全运行  


除了实现帮助父母保护和照顾孩子的初衷,美国的学后托管项目还旨在培养孩子生活、情商、智能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能力。


后托管项目主体是托管教育机构,各级公立学校都可以办理,所需经费由所在的州政府提供。


严格的规范运行,是美国学后托管最大特点。由政府、社区、家长共同组成一整套严密的监管体系,教育部门只起主要的统筹和协调作用。


所有从事托管教育的老师都必须通过政府的专业训练考核才能上岗。托管班的师生比则严格控制在1∶10-1∶15之间;每个托管中心除了由一位专职执证老师负责,还必须配以多位兼职教师、大学实习生、家长以及社区志愿者等。


法国:课外活动教育是地方政府头等大事


在法国,课外托管教育又被称作“课外活动教育”,属于市政服务范畴,主要由地方政府依托学校和各类协会提供。


以巴黎为例,巴黎小学生放学后可以在主题工作坊、自习看护、“蓝色工作坊”(文化艺术体育科学类)、阅读工作坊和学业辅导等五类科目中选择两个,其中需付费参与的有自习看护和“蓝色工作坊”,其他免费。


为支持地方政府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法国政府设立了2.5亿欧元的国家启动基金,各市镇能获得每个学生每年50欧元的补贴,经济最困难的城镇和偏远农村可以享有每个学生每年90欧元的补助。


在师资严控上,法国与美国不相上下:政府规定活动组织团队中至少有80%的人持有或即将获得活动组织者任职能力证书或相应的资格证书,一名活动组织者最多只能看护18名6岁及以上的孩子或14名6岁以下儿童。



日本:提供最细节的服务内容


日本是最早实施课后教育服务政策的国家之一。自2007年就开始推行此项目。


“放学后托管”项目主要面向10岁以下的小学生,分为“放学后儿童教室”与“放学后儿童俱乐部”两类。前者由文部科学省负责,侧重文教培育,面向所有小学生;后者由厚生劳动省负责,侧重保育护理,面向双职工家庭、残障家庭等家长难以长时间看管的小学生。


但两项事业在实施场所、开展内容、运营时间等方面保持一致,开展紧密协作与信息共享。


与其他国家相比,提供的服务也更加丰富,包括:


1.最基本的接送(学校到托管班的接送,也可以接送孩子上下补习班,有特殊要求可送孩子回家);


2.照顾孩子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有突然加班会延长至晚上10点);


3.提供食物(午餐和晚餐,家长可自由预订);


4.各种体验活动(读书、积木、实验、博物馆参观);


5.课程设置(各科目的辅导、教学、美术、足球、英语口语等);


6.安全确保(孩子进出托管所均有短信通知,并将相应信息发送至家长手机;准备有联系本和联系袋子,每天把托管班的信息、通知写在联系本上,进行沟通)。


除学校教师外,庞大的志愿者团队是最大特色。地方居民、大学生、企业退休人员、民间教育工作者、文化艺术团体等均可申请成为志愿者。


新加坡:更像校园里的另一个家  


新加坡目前建立了162所校内学生托管中心和261个社区托管中心,“学后托管”服务面向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所有学生。


学生托管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放学之后的管理服务(大部分不提供补习,一些学校会提供小班化教学),侧重传授孩子们各种社交技能以及情绪管理能力。因此,它不似补习中心,更像是校园里的另一个家。


托管中心会对学生在餐饮点心、学习材料等方面进行收费,但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学生托管费援助计划申请津贴。



韩国:提供全球最灵活的“小学托管教室”模式


作为最早开展课后托管的国家,韩国已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


特点一:两个时段,针对不同人群。下午时段主要以一、二年级的双职工、低收入阶层、单亲家庭中需要托管服务的学生为对象。晚上托管是为仍需要延长托管时间的学生提供的服务。


特点二:校长具有更多自主权,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定托管时间,充实托管教室设施等。


特点三:跨部门综合支持。教育部、保健福利部、女性家庭部等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强化一体化互联互通,协同推进课后托管服务的实施。


特点四:激活学校和社区同时进行托管服务,强化与社区托管机关的联动;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大学生服务活动;积极邀请家长和退休教职员工参与。



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便是走在前面的韩国、日本等国,也依旧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日本政府于2017年1月发布的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推进一体化课后教育服务过程中,日本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人才、场所、设备、财政补贴和协作这五大方面。


而杭州以民意征集的形式听取民众意见,亦是广纳民智的结果。诸如应否由财政投入承担服务成本?教师承担课后托管可否获得报酬?等问题在细则中给予了明确规范。但大量教师群体在热文下的吐槽也不无道理。


课后托管既然已成为学校的标配,那么全社会就应当不能将托管当成学校的事,而要全面考量,全员配合。那么众多部门如何从财政、场地、人员等方面如何进行协调配合?


学校组织,教师自愿参加。那么当教职工参与率极低时,工作人员配备如何及时跟上需求?


安全方面,一旦发生意外,有没有配套的体制来明确责任划分?


……


说到底,中小学的校内课后托管服务,虽是回应众多家长的现实所需,但其背后则是社会变化对拓宽教育服务内涵的必然要求。


因此,对这一问题既不可轻视,亦不可“短视”——应付差事了事,而应作为未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公共服务工程来构建,从制度和财政投入等全方位予以保障,并不断完善。唯有如此,方可从根本上纾解对此问题的社会性焦虑。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儿》 | 真正的安全教育,是让孩子尝试危险的事

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藏着最好的童年生态

王开东:一直在“继续”,从未受“教育”


参考资料丨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浙江在线等

责编丨沈静娴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