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名优秀教师的深度阅读系列:批判性思维教与学

蒲公英书房 新校长传媒 2018-12-04


 第 35 期 


“无论是教育家、政治家等,都一致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必备能力,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关键能力。”




人民需要优秀的教师,教师成长的历程中,除了热爱,还要专业。蒲公英书房将推出优秀教师深度阅读系列书单,本期重点推荐的是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的《批判性思维教与学》



在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的十大核心技能第一个能力就是:“思维方式,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


但是,批判性思维的教与学的确在真实的世界中,是一个陌生的词语。


如何补上这一课,然后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或者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课程之中;这才是当下一个优秀教师必须面对和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


所以,请您看到这里的时候,先停下来15秒,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请写下或者大脑中保留您的答案,现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中几个关键内容。


书中第10页写到:当我们做以下这四件事的时候,就是进行批判性思维。


发现假设

尝试揭示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假设。


检验假设

检验这些假设是否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准确,这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二步。


多角度看问题

要想检验假设是否合理,得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做出明智的行动

批判性思维的终极目的是做出明智的行动,前提就是基于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行为。

请大家在这里脑补一个词“假设”。书中说“我们每时每刻的行为都是根据假设做出的”,小编查了一下,假设英文中写法是suppose,是想象力和经验结合的反映。当我们认可人的行为及看法全部基于个人或群体的“假设”时候,你就会谦卑,就会审辩自我和他人。


所以,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辨识和查验左右我们思维和决定我们行动的假设,以便从多个角度审视我们的观念和决定,并最终采取明智的行动。或者说,批判性思维是确保我们的假设能准确引导我们的行动实现预期效果的习惯


如果大家基本认同了这个观点,请继续阅读下一段。


如何学习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首先是一种社会学习。在具体操作环节,书中第52页写到,能实现的社会学习,有两种组织形式:情境分析和批判会话


例如,情境分析中,让学生读一段简短的小说情节,小组中的学生需要完成三项任务,


1. 指出情境中人物所做的显性或隐性假设,判断是属于因果型假设、规范型假设还是范式型假设;(请大家一定看看在本书中详细理解这三个假设的定义和内涵)


2. 想出不同的方法,帮助情境中的人物检验假设;


3.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该情境,不能与情境中的人物角度一样。


关于批判会话,在本书第五章详细有教案及解释,本文受篇幅所限,不再赘述。只是这项练习,更具高度,批判会话有严格的基本准则,规定怎么提问,怎么给予帮助,而不是贬低和指责。


如何把学生领进批判性思维的大门?


诚然,没有扎实的学科规范,就不能多角度地审视一个问题或知识,所以,作者在第155页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教师应该提供一个平行的例子,示范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相近的内容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批判性思维迁移运用到学习中,而不是照搬照抄;其次教师应自己示范,提供至少一个案例,演示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讲过的的类似内容中。”  


本书的第六章中,也专门就批判性阅读与写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 于 作 者 


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D.Bookfield)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圣托马斯大学的特聘教授,在美国和国外的教学经验长达40多年,曾四次获得西里尔•O.霍尔成人教育杰出文学奖。


本书是斯蒂芬•D. 布鲁克菲尔德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他在对数千名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给出了在教授批判地思考、阅读和写作时最成功的教学方法。设置了来自不同学科的案例、练习,并做出详细地说明。


读者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引入不同学科的教学,如何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如何在已有学科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讨论,以及如何设计课堂任务和课堂练习,如何评估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等。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及工具,推荐大家参考: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工具》


《学会提问》


《审辩式思维》


批判性思维与审辩式思维的关系


小编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也咨询了国内的教育研究者,大概有两种解释。


第一,美国逻辑与审辩式思维学者Brooke Noel Moore和Richard Parker将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定义为一种谨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


“审辩“在中文语境中虽带有判断和批判的意思,但实际上审辩式思维更多指的是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不被动地全盘接受,而不是刻意带着偏见去驳斥一个观点。同时,Moore和Parker指出,审辩式思维也是一项能够被习得并且通过训练和运用提高的能力。


第二,在《审辩式思维》这本书的作者谢小庆的一些文章中说,英语“critical thinking”这个词习惯上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其实是有一些偏差的,因为“批判”一词在中文语境里暗含对抗性,偏贬义。近几年的新译法相对准确一些,即“审辩性思维”


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深度阅读计划,我们提出的第一本书是关乎思维。


其实,这是涉及元认知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真正成长的核心,那就是:如何成为理智和科学的思考者


其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学会提问。当人们只是被动接受观点时,很容易就会被持论者的思路所影响,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此时,作为读者和听众,保持专注和理智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对内容提出批判性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下了这个定论?有什么证据支撑吗?证据来源是什么?证据本身可靠吗?


第二,需要学会质疑。我们基于经验(无论来自自己还是他人),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既定”事实“大都不会费力气思考,也鲜少存疑。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思维逻辑上的误区和偏见。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到或看到一些判断之前,就已经带着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偏见了,我们甚至还会带着偏见去寻找结论。



微信改版了

如果想更方便地阅读“新校长传媒”

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往期回顾 

教育变革的路上,我们到底在慌什么?

完善学校评价体系最有价值的5本书,你读了吗?
《开学第一课》引发的“男孩危机”,该怎么解决?


来源 | 蒲公英书房(ID:pgyshufang)

责编丨沈静娴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