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写下这个题目,我想到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 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数学天才。
生于1928年6月13日的约翰·纳什,小时候孤独内向,虽然父母对他照顾有加,但老师认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纳什的数学天分在12岁时就开始展现,经常在家中自己做科学实验。
在大学时,纳什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他经常旷课。据他的同学们回忆,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曾经什么时候和纳什一起完完整整地上过一门必修课。经常是纳什认定某门课不符合他的口味,没上几次课就走人了。
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时刚刚20出头,但他的一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和其他相关文章,确立了他博弈论大师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末,他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
然而,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纳什得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的妻子艾利西亚,表现出钢铁一般的意志,挺过了丈夫被禁闭治疗、孤立无援的日子……漫长的半个世纪之后,她的“美丽心灵”终于创下了奇迹:纳什教授渐渐康复,并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约翰·纳什与妻子艾利西亚
后来纳什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并重新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科学研究。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极不爱讲话”。然而这位“极不爱讲话”的数学大师在北京举行的数学家大会上多次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虽然纳什已于2015年去世,但他已经作为一个奇迹(还不仅仅是经济学界的奇迹),载入了美国教育的史册。
但这样的“奇迹”现在很难在我们的教育中产生——请别说我“崇洋”,仅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数而论,教育的差距不是显而易见的客观存在吗?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文化中,种种大一统的历史惯性、文化惯性很容易使我们不但无视个人,而且也无视个性,甚至不能容忍人与人间的差异性。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学生的任何一点“与众不同”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我们的教育连学生不喜欢课文都不允许,更何况“经常旷课”――如果少年纳什在中国读书,他早就被学校开除了!
充满民主精神的教育也应该是充满宽容的教育。什么叫“宽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作为民主教育的宽容,就是能容忍学生千姿百态的个性和才能,谅解他们的错误。
而充满宽容的教育,最根本的是个性的宽容。
如果要比较“学术”地解释什么是“个性”,我想在众说纷纭的答案中选取这样一种比较通俗的解释:“……狭义的个性通常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即个人独具的心理特征。”事实上,这个解释并没有完全揭示我们平常使用这个词时约定俗成的含义。平时我们说的“个性”,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在天赋、能力、兴趣、气质、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或潜在的独特性甚至独一无二性。
人都是有个性的,人们各自具有的潜能潜力,也都是蕴藏在各自的个性特色之中的。懂得尊重、珍惜人才的人,一般都懂得首先要尊重个性,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不同人的不同才能,不同潜质,不同潜能。
实际上,创造性、发展性、突破性思维的产生,也无不首先是从发现差异性、追索差异性而发端发轫的。因此,所谓“让教育宽容个性”,就是尊重甚至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应该是民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而言,是指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潜能与价值,反对一切非人性的教育措施,培养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生物的、社会的、认识的、情感的、道德的及美感的整体成长,成为健全的社会公民;对教育者而言,则要求我们具备科学与民主的教育思想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方式、方法与手段。
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尊重个性”,不仅仅是指“因材施教”之类的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
宽容学生在思想和感情上的与众不同,不一定意味教师都赞成这种“与众不同”,但我们至少应该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 我认为这句话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懂得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第二,善于发现并发挥儿童潜在的创造力。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
裴斯泰洛齐在《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
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让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
某校初中班有一位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有几天她在课堂上却神情忧郁、无精打采。班主任一了解,原来不久前这位女孩子家里的一只小花猫死了,她因此而非常难过。
班主任没有批评她,而是买了一个精美的瓷器小猫送给她,并温和地对她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在你的生活中,还有比死去的小花猫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你的学习。振作起来吧!”
这以后,小女孩逐渐恢复了开朗活泼的性格。如果说这位班主任走进并赢得了学生的心灵,那么,他的秘密就在于他首先是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平易近人,但切不可显出过分的孩子气,因为这样会使教育者丧失起码的尊严。但我认为,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
作为成人,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班主任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只有“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教师才会真正拥有儿童的兴趣。
但是,一些教师总是看不惯学生的兴趣,总是以自己的爱好去要求学生。其实,宽容学生的兴趣爱好,正是民主教师的品质之一。也许你并不喜欢足球,但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贝克·汉姆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赛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太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对此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妨多少听听刘德华、周杰伦;也许你并不爱看武侠小说,但你的学生有时连上课时都在偷偷地读金庸,那么你也不妨硬着头皮读读《鹿鼎记》《倚天屠龙记》……
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
当学生发现老师带他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做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当然不是说要把教师的思想降低到学生的水平,而是说如果我们学会一点“儿童思维”,将更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并教育学生。
正是具备了“儿童般的思维”,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韩凤珍同志才能在教育中努力发现孩子们身上缺点的可爱性。韩老师曾在《彻底解放那些被冤枉的孩子》一文中举例分析说:“一个低年级小学生家住三搂,家里水管坏了,她看到爸爸妈妈常到一楼提水,并很注意节约用水。有一天,她学习刷锅洗碗后,又坐在小板凳上,在锅里洗起脚来。爸爸妈妈一见,全都惊叫起来:‘你怎么能在锅里洗脚呢?’那小女孩却回答说:‘我洗完了碗,见锅里的水还很清,倒掉多可惜啊,就洗了脚嘛。’……此类事例举不胜举。
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应该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甚至应该鼓励学生和老师不一样: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评价,不一样的结论。教师不应当以自己既定的教学程序以及思维模式、思想结论去“规范”学生的心灵。尤其应当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创造的智慧往往蕴藏在各种古怪的问题之中。
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精神,便是怀疑精神。怀疑不是否定,而是不迷信。从人类文明史上看,怀疑是创造的起跑线,是科学的助产士,是真理的磨刀石。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起码的思考能力和怀疑勇气,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未来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更无力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这将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成都市武侯区新教育办公室负责人
◐
微信改版了
如果想更方便地阅读“新校长传媒”
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更多“专栏”文章
学校需要不靠人缘的“评优机制”
万玮:管理的本质,是为教师和学生赋能
责编丨李丹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