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学校分水岭——错过了四个变革路标也许就错过了一个时代

沈祖芸 新校长传媒 2019-04-23



2019,学校教育、在线学习、培训机构三分天下的格局已定。


与其试图把学生拽回来,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新作为。



横跨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年就要收官了。回望纲要出台的2010年,苹果发布了划时代的iPhone4,小米、美团、微信等超级物种诞生,从此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席卷着教育工作者的原有认知。


这九年中,爆发式增长、颠覆式创新、4G、人工智能……让学校的围墙一次次坍塌。在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面前,学校教育迎来了这个最好时代里让人感觉最坏的社会焦虑。


学校教育在愈演愈烈的焦虑面前时常无奈、被动、疲于应付,因为越符合互联特征的存在方式往往越戳中传统教育的软肋。


个体崛起VS集体大脑


在万物互联、个体独立的时代,个人可以不依附于任何组织,基于兴趣、打磨专能,与其他人进行时时协作,实现在没有集中组织的指示与约束下进行工作 ;变革也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足够多的个体行为看见了变化中的机遇,于是不断涌现出变革的力量。


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呢?将入学的学生划分为几十人一班、十几人一组,“装进”空间面积相当的教室里,由一位班主任管理,以期在最快的时间里形成一个大脑、步调一致、思想统一的集体凝聚力。


比较机制VS单一评价

“在缺少客观标尺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与他人的主观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自我认知”,社会比较理论的这一观点让“比较机制”在互联时代成为焦虑助推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我们只能拿着孩子的成绩单打听在班级里的排名或者看看是不是比邻居家孩子的分数高一点。


但是今天,随着每个人社交网络规模的增大、触达人群多样性的增加,我们可以超越地理位置、穿越年龄与国界去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学校”,加上社交网络的即时性,朋友圈中今天这家出去旅游了、明天那家闺女又报班了、后天谁谁谁考入北清了,大后天鸡血妈妈群又有新发现了,这更加剧了“社会比较机制“的显性化特点。


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呢?尚未从分数的单一评价中走出来,虽然有了过程性评估、表现型评估或者等第制评价等探索,但依然受到经验判断和主观倾向的局限,多把尺子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并未形成。


社群连接VS边界管理


互联社群是依据兴趣图谱、社会关系、工作学习等多元需求聚合而成的,基于多元选择、多种社会角色和生活场景的切换,一个人能因时因地因需地加入多个社群,一个人也能够把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社群联系起来。


一个成功的社群通过连接的力量,既能精准的满足每位成员的个性化需求,又具有丰富的多元价值来增强其吸引力和黏着度。连接社群的基础是信任,运行方式的核心是体验,持续活跃的核心是分享,最终形成能够创造价值、人人可交互的关系网络。


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呢?组建一个学生社团还得安排一位指导老师,在社团活动中,指导老师又会占据了绝对话语权。学校管理呢?追求精细化的结果就是划分出一亩三分地,自家的孩子自己抱,这样便于控制不容易出事儿,一旦建立连接、穿行交互,就一定会带来失控,这是教育者不擅长的。


迭代更新VS堂堂清节节清


迭代是互联时代的重要特征,它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不断逼近目标或获得更好的结果。每一次敏捷地对过程做一次优化后的重复就称为一次“迭代”。迭代思维意味着对用户体验的关注、需求的洞悉,以及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迭代视错误或问题为资源,不追求一次达到完美,更享受永远在路上的自我升级。


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呢?我们最害怕看到的就是错误、问题和变化,我们最习惯做的就是每节课的知识掌握都要做到堂堂清,我们最喜欢说“这节课上完了”“这个单元告一段落了”“这学期终于结束了”。



你看,学校的缓进与社会的突变形成巨大落差,焦虑自然疯长——这就是2019年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无力阻止在线学习和培训机构持续走高的势头,甚至不要把他们作为对手,我们能做且必须选择的只有“进化自己”。


2019学校分水岭,就看我们如何抓住教育变革正在呈现四个新路标,因为错过了就会错过一个时代:


路标1  回到本来


2019年会有更多的学校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创新的意义。


我们曾经无比期待MOOC改变教育的生态,让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城市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曾经蜂拥而上推行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模式,希望收获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我们曾经拿起各种终端设备展开电子书包的探索,追求技术助力课堂后带来的新面貌;我们正尝试着PBL、STEM等外来模式,试图开辟出跨学科路径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学校都走过这样的创新之路,好像必须要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才是教育变革。现在我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最大创新在于回归,回到规律的道路上,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孔子、苏格拉底、杜威、泰勒、怀特海、苏霍姆林斯基等早已告诉我们,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和发现,让他成为他自己。


面对时代趋势的日新月异,身处未来已来的迭代更新,只有始终站在教育的原点思考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只有始终葆有并扩展人生的学习力,才能让自己面对任何纷繁的场景、潮流时不仅不被迷失,而且能真正识别、判断价值为我所用。


越未来,越考验着我们对“本来”的认识有多坚定;越未来,越需要我们从“本来”出发去突破一道道厚厚的认知屏障和路径依赖,激发和引导个体走上自我发展之路。


路标2  思维解锁


通过转换思维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学校的运行方式也许是2019年最具挑战的,但这又是应对焦虑、突破既有的关键。工作过程模块化、标准化、程式化,这些都是产生于工业时代的先进思维模式,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出错的可能性,学校教育深受其影响,使得最可以安全试错的校园力求“零缺陷”。


我们首先需要思维解锁,这把锁的名称就叫做“界”。当前最流行的就是“跨界”,可我认为人类的进化史从来都是一部打破疆界的拓展史,世上本无界,是因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同就产生了一条条边界。我们要划分出领地,就有了国界;我们要区分出行业,就有了界别;我们为了把一件件属于自己权利范围的事做好,就希望分清楚部门边界;我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分工,就有了人为设置的大学专业和分科教学……

     

常会听到老师说,“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一年级语文的”,言下之意,我不是教其他学科的,也不是教其他年级的,所以那些“其他”与我无关。看,这就是“界”,它紧紧锁住了我们思维的房门,并且让房内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但今天,我们需要学会在不确定的复杂性中生存,在问题解决中创造新知识,在线上线下、虚实之间构建人际关系时,我们就必须“化”界解锁。


用解了锁的思维再来看当下流行的STEM或者PBL,你就会豁然开朗,它们的目的并非硬要跨学科,而是在真实复杂性情境和解决挑战性问题中通过项目化的方式来学习。因为致力于解决问题并应用到生活中,所以需要科学态度和方法;因为不是一节课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过程,所以需要工程领域的系统架构与规划管理;因为最终要经过可能性评估实现产品化,所以需要数学计算和建模思想,并通过技术的力量“变现”。整个过程叫“学习”,而涉及到的底层能力则是相通的,如平衡、转化、合作、适应、联系、反思等等。


反过来,即便是没有探索STEM或PBL,当我们的思维解了锁,也一定会发现每一门单科都是综合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精华的结晶。我在得到APP上学习的一些课程,如王立铭老师的生命科学50讲、贾行家老师说聊斋、讲老舍等,貌似都属单科,但内容的开阔远远超越了单一知识的范畴,它们告诉我一个道理“越相通越精彩”。


路标3  组织再造


“学校变革不进入课堂教学领域都只是外围”,很长时间里,我们对这句话有些误读。它想说明的是学校变革只有让每一天的常态课堂发生改变,产生真正的学习,才触及了核心。但它并不是顺序概念或者前提条件,所以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很多首先选择直切课堂教学变革的学校,或由少数教师探索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或引进、借鉴西方模式进行二次创新,结果不是表现为推行过程中拒绝变革的阻力就是因校长的离任而不了了之。


其实道理很简单,教学组织形式犹如冰山上面看得见的部分,但起支撑作用的基础部分恰恰隐藏在冰山之下,那就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学校希望看到的理想课堂是这样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话语权,提供适切的脚手架让思维逐步进阶;课堂上学习的机会是公平而平等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风格、节奏和方式展开个性化旅程;教师则是设计师、评估员、引导者,且能够敏锐地捕捉不同差异学生的认知动向,给予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


但学校的组织结构却是这样的:权力自上而下的授予;呈现金字塔型的层级,层级越多、汇报关系就越复杂;大部分层级都远离直接产生效益的现场,因此反馈-响应的速度就慢;大家都把资源看作是一个总量不变的蛋糕,如果他人分多了,自己就得到少了,为了获得个人利益,对上负责就成为必然,这就是典型的科层组织。在最应该以人为中心的学校里却始终运行着以管事为中心的金字塔逻辑,已成习惯的程序性、规范化地控制,极大了杀伤了活力和动力。


有人调侃说,这样的科层结构使得教师在底层,学生则在地下一层。很显然,对上负责的组织土壤是“长不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生态的,更别说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了,教职员工围绕着高利害的考核方式展开工作,而不是满眼都是育人来体现价值;关注着与自身利益高相关的评价结果,而并不在意如何从学生成长中获得成就感。因此,只要这样的组织结构存在,任凭变革课堂的程度有多深,那就是一种折腾。


对于持续成长的学校,真正的障碍并不是技术或环境的变化,而是组织和文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在线学习系统或社会培训机构,恰恰是组织自身。


2019,相信一部分学校会告别依靠一个大脑指挥的“驾驭与控制”时代,把组织视为生命体,去激活个体的内生价值,用组织变革的方式来解决学校转型的战略任务,走向理念与行为的一致性。这样,“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教育”才能真正落地。


路标4  专业自觉


2019年初,我参加了一所中学初一期末家长会。刚到现场时,家长们表现得有些焦虑,因为不明白年级为什么要布置一个需要家庭合力完成的学习项目,他们有的在计算这样的项目难度会占用多少寒假课外班的时间,有的则合计着怎么做才能为孩子斩获长脸的全年级第一。此时,我和年级里的三位老师形成组合解读了设计家庭项目学习的意图。


我们并没有向家长介绍什么是项目学习,它有哪些好处,而是告诉家长,这个家庭寒假学习项目实际上是在释放一个信号:您的孩子正在步入青春期!这意味着孩子除了会有正常的生理变化外,也将进入大脑的二次发育——他们正在为独立地走向社会作准备!


然后,我们向家长传递出积极的方法论,一个好家长善于利用家庭学习项目尝试重新理解面前的孩子,迭代原有的家庭关系;一户好家庭珍视创造一段共同学习经历的重要性,并在孩子不计后果地去冒险时给予信任的放手和安全的守护;一对好父母则可以通过项目合作中的分工,承担起不可替代的角色优势,在孩子充满能量与热情的一往无前中有意识地设计刻意练习,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懂得坚持、直面挫折、养成习惯、学会放弃’的自我管理能力。


“当家长们开始尝试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开始有主动的意愿去陪伴孩子体验一段特殊的旅程,那么你们就能收获共同的成长,这就是家庭寒假学习项目的真正意图。”当我们说完最后一句话,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会后,很多家长感慨地说,“没想到,家庭项目学习还有如此深意啊!老师们太专业了!”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以前的家长会,我们习惯于我“对”你提出要求、我“对”你布置任务,而这一次,我们切换了一种思维角度,用我“同”你一起来研究孩子最需要我们做什么。这种方式一下子改变了防备、担心、对立等不良的家校关系,让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有了发挥的空间。


我想,赢得尊重的最好方式就是走向专业自觉,而走向专业自觉的方法论就是学会切换模式,即从我“对”你进行教育的模式切换为我“同”你一起成长的模式。


我们习惯于“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家长提出要求,这种单方面的施加影响,使得我们忽略了很多来自学生的邀请,错失了改变自己、与学生成为精神伙伴的机会。当我们切换为“同”模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种神奇的力量——我“同”你一起学习、我“同”你一起研究、我“同”你一起品尝成功一起体验挫折,一个“同”字让我们把育人的过程一下子转型为自我精神成长的过程,这种转型渐渐孵化出专业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承载转型过程中从学生那里学到的种种经验与教训,可以让我们怀着热情与渴望去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可以让我们争取到更多身边的资源和同盟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获得尊重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自己对专业敬畏的程度。


2019,当我们经常“回到本来”,善于“思维解锁”,尝试”组织再造“时,就会更加相信“专业自觉”带给个体的能量,它将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创造出持续学习的工作环境,一条目标明确且价值意义的职业成长路径。



THE END

人类的认知框架已经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如果教育工作者不再说“今天60%的职业将在未来消失”,而是说“未来60%的新职业都将由我们面前的这些学生所创造”;

不再说“不许上网搜索答案,要自己开动脑筋完成作业”,而是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去解决问题吧,学习就应该是最有乐趣的事”;

不再说“考出一个好成绩为学校争光”,而是说“我们期待着去享受由你们创造的美好未来”……

那么,学校就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个可以安全试错、无限生长的地方;一个可以储存经历、放飞梦想的地方;一个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越离开越留恋的地方!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阅”过2018:用一场巡礼,还原教育真正的模样

Get三种年终总结方式,为学校团队赋能

柳袁照:校长朋友,我们正处在哪一个境界上?


作者丨沈祖芸

来源丨教育能见度(ID:iedu5252)

责编丨李丹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