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et三种年终总结方式,为学校团队赋能

李海林 新校长传媒 2019-04-22


第 048 篇


适度的研究和分析是做好这种年终总结的前提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真的能获得一所学校从创办到成功的历程中,每一年的这样的研究性、学术性的年终总结,那将是一份多么宝贵的学校发展的案例。


年终总结是可以分层次的。


不同层次的年终总结,它们要回答的问题其实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赋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的具体方式和形态其实也各有特殊要求。分析起来,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第一个层次的年终总结,可以称之为“叙事模式”。


这一个层次的年终总结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过去做了什么”。这是一种找给人“存在感”的年终总结。


校长历数这一年来我们学校方方面面做了哪些事,谁、在哪些方面、做了哪些事情。一一说来,于是大家都有了存在感。


从校长这个角度来说,这种年终总结的潜台词是:大家去年一年的作为,校长都知道并记得,并且通过“年终总结”这种方式,记入学校的历史。明年,大家继续努力工作,校长仍然会看到,并继续在历史上有记载。


从听者的角度来说,其赋能的心理基础是:我去年一年所做的事,校长都看到了;现在校长在年终总结里“述说”出来,这样大家也都看到了,过去的一年,我的所为就“存在”于历史里了。来年,我还是要做这些事,以让自己仍然“存在”着。


这种层次的年终总结的主要方式是叙事。这种年终总结的不成功的案例,就是我们平时所谓“流水帐”。


david-clode/摄


流水帐之所以不好,首先是因为它的叙事线索是时间先后;好的叙事其叙事线索应该“事的分类”,把不同方面、不同性质的事分开来说


例如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什么事,教学质量方面我们做了什么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做了什么事,教师福利方面我们做了什么事,学校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什么事,等等。


分类其实是一种格局,它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去年只做了什么”,我们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功夫。这样的年终总结,如果若干年连贯着来看,会看出很多道道。


其次,好的叙事应该是有感情的。年终总结如果用这种“叙事的方式”来做,要带有感情。


当然不是要校长在年终总结会上抒情,那体式就不对了。而是说,校长做年终总结的时候,在述说这一年的点点滴滴的时候,要有感情投入在其中。


因为这一年,大家的付出,大家的努力,本身就感动了我;因为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大家都有留恋,都有不舍。


那么,如何把这种感情色彩显现出来呢?


就是细节。


这一种年终总结方式,出彩的地方在这些细节。因为这些细节的叙述,让我们知道校长你是有心人,这就有了感情色彩。


这种带有感情的年终总结,会很温暖,加上,又带有“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的人生感叹,的确可以做得很动人。不过,显然,做到这个水平,也不容易。


age-barros/摄


第二种年终总结,可以称这为“概括成就”。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过去一年我们做成了什么”


如果说,第一种年终总结的方式,是找“存在感”,那第二种年终总结,就是找“成就感”:我们一起“做到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拥有了什么过去没有的东西”。


所谓“取得了什么成果”,是比较而得出的。


在课程建设方面,原来是什么样子,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现在是什么样子?在教学质量方面,原来是什么水平,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的,现在是什么水平?显然,寻找“成就感”的年终总结方式,叙事方式不够用了,远远不够用了。


如果说,“存在感”是在“叙事”中获得的,那“成就感”则是在“概括”中获得的。所以第二种年终总结,关键是“概括”。


“概括”之难,首在标准。


在课程建设方面,原来是什么样子?这个“样子”是以某个标准来概括的,先要有标准,然后才能有概括,然后才能显现“成就”之所在。


比方说,课程是有“要素”的,某个“要素”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是完美的。原来哪些要素达到了哪个程度,现在哪些要素达到了哪个程度,一比较,就可以说我们有“成就”。


这个“要素”“程度”就是标准,如果没有这种要素的提出,这个程度的确定,那就无法概括出成就之所在。


andrew-seaman/摄


所以第二种年终总结,就技术而言,显然要比第一种难。

概括是带有主观性的,所以概括得是否有力,关键要有证据。


没有证据的概括,对于年终总结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平时说某人的总结有点“虚”,有点“空”,就是指它没有证据系统的提示。


所谓证据,往往是指一些数据、原始材料、事件、服务对象或第三方的评价、物质性载体等等


但是在年终总结大会上,这些数据、原始材料、事件、服务对象或第三方的评价、物质性载体,又不可能一一呈现,而只能是提示性、标签性呈现。


这种提示性、标签性呈现太粗糙,会有“证据链不足”“说服力不够”之嫌,但太详细、太具体又有罗列、评功摆好之嫌。


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其实在以下要点上:共识


年终总结,如果要强调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在已经达成共识的那一部分上下功夫


大家在过去一年里,都知晓、并达成共识的一些成绩,这个时候要多说,而没有达成共识的那些成绩,则一带而过,以免让人感觉到你有“凑数”之嫌。


brooke-lark/摄


年终总结,让人感觉到我们真的有所成就,这是一种很正能量的方式。


如果说“述说过去”的第一种年终总结,难免让人有点感伤,因为“去年虽然美好,只是都成过往”,那么“概括成绩”的这一种年终总结,则有“岁月虽无情,结果却不错”的安慰。


它的心理暗示其实是:在我校长的心里,去年一年是非常好的一年,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是有重大推进的,我是非常满意的,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我们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这显然是一种正能量。


校长通过这样一种年终总结方式,传达了一种亮丽的情绪色彩,也正切合了“辞旧迎新”的气氛,“喜感”得很。


dmitri-popov/摄


第三种年终总结方式,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过去我们做了那些事,取得了那些成果,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一种目前还很少见的年终总结方式。但我觉得,这种方式,对一些特定的学校,在一些特定的发展时间段上,非常适用,非常重要。


我们常说,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一所生机勃勃的学校,一所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有灵魂的学校,全校师生员工,都应该经常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我们现在在哪里?

——我们学校要到哪里去?

——我们学校达到某个目标点,有什么样的里程碑?


这三个问题,在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最适宜提出,最适宜做阶段性的回答,最适宜引发大家沉思。年终总结,其实就是回答这三个问题呀。


显然,这种年终总结方式,它其实是一种“宏大叙事”。


其宏大结构如下:


——我们学校的终极目标(或者中长期目标)是什么?

——要实现学校的宏大目标,大致上会经过几个什么阶段?

——这些阶段,各有什么标志(发展里程碑)?

——过去的这一年,我们回过头来看,已经看到了哪几个标志?这些标志说明,我们已经走到了学校发展的哪个阶段?


这样的年终总结,特别让人产生“使命感”:我们每一个人,去年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我们学校的宏大目标是有关的。


这种“使命感”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去年我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还感觉不到,现在,经校长这一总结,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所有的事,都是极有价值的,是极有意义的。我们所有的努力,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leio-mclaren/摄


如果说,第一种年终总结,存在感的获得来自校长的叙事,来自校长“还记得”,第二种年终总结,成就感的获得来自于事实本身的证明和校长的“认同”。那么,第三种年终总结,使命感的获得来自于“意义”,来自于老师们、职工同志们对自己工作的意义的思考和遐想。


从校长做年终总结这个角度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极难的总结方式。但有意思的是,其实又并不意味着校长需要极强的表达能力


这种年终总结方式,不难在表达,而难在格局,难在视野,难在对学校发展现状的透彻理解,难在对学校发展的精准预测,难在对学校里面发生的一切事件背后的价值的深刻揭示


显然,适度的研究和分析是做好这种年终总结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研究性、学术性的年终总结。如果我们真的能获得一所学校从创办到成功的历程中,每一年的这样的研究性、学术性的年终总结,那将是一份多么宝贵的学校发展的案例。



特约作者


李海林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


本文为“新校长传媒”独家稿件

欢迎朋友圈分享和底部留言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更多“专栏”文章 

“我们害怕下课”:学生成为评价课堂的第一权威后

唯有自我革命,教师生命才会不断丰盈

从失败的“宽松教育”到更失败的“严紧管理”


责编丨沈静娴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