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玮(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似是而非。例如:演讲与发言看起来差不多,实际是两回事。
类似的误区很多,电视剧与电影也是一例。从前我以为它们是同一类艺术,后来听专业人士说差别大着呢。拍电视剧,核心人物是编剧;拍电影,核心人物是导演。这应了那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前两天我乘出租车,发现司机在听传统评书,单田芳老师的《明英烈》。我和司机兴致勃勃地聊起单田芳老师的作品。随着老一代说书人的相继离世,年轻一代对于传统评书可能越来越陌生。
一本书,看不是更快吗?为什么知道结果了,还是听得那么津津有味?嘿嘿,听别人说书与自己读书可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线上教育如火如荼,有人认为实体学校会受冲击,结果呢?线上教育泡沫翻涌,实体学校岿然不动。传统学校教育的价值被很多人忽略了。
今天我若是给大家发个言,写篇稿子照着读就可以了。但今天是演讲,演讲可不能照着稿子读,发言和听众无关,演讲却要和听众连接,发言是将信息传递,演讲却是给听众赋能。
领导优于管理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与司马光就变法在皇帝面前公开辩论,谈到国家财政吃紧,王安石说,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司马光当即反驳,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此不过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乃桑羊弘欺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岂可据以为实?
其核心思想是,天底下的财富总额就这么多,不在民则在官。当年汉武帝穷兵黩武,打匈奴几十年,把文景之治积累下的财富花光了,后来听了桑羊弘的建议,实行紧俏物品国家专卖,财政有钱打仗了,老百姓却民不聊生。
后来有人赞赏王安石,说他很可能由现代穿越回去,否则他怎么会知道在现代工业社会,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额可以巨量增加,国家和老百姓都可以很有钱?现代商业力量的源头是分工协作,因为分工协作,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带来财富的增加。
我们不要怪司马光反对变法,在历史上他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所著《资治通鉴》光耀千秋,他只是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性而已。在农业社会,财富总额确实很难突破。
很多年前,我曾听一位学校中层评价学校的管理说,管理管理,既要管,也要理。目前,学校管得多,理得少,因此要多重视理。
管理这个词是外来语,最早来源于英国人,英文是manage,其词根是拉丁词manus,意思是“手”。手的含义就很丰富,既意味着主动动手做,又隐隐含着权力的意思。
中文的“管理”一词,有人认为来源自“管仲之理”,因为现代管理的思想在《管子》一书中就有萌芽。现代人则倾向于将管理拆分为“管”与“理”,从而脱离其本意。语言文字影响思维,这是一个例子。
我更愿意用领导来代替管理。尤其是对于中层而言,领导优于管理。管理的概念有些封闭,领导就相对开放,两者的差别就如同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分歧一样。
在管理学中,我们有领导力一词,却没有管理力的说法。领导者的眼光需更多地向前,向上,向外,而不是向后,向下,向内,好的领导力不是管和理,而是激励与赋能。
优秀人才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惯”出来的。“惯”需要领导力,意味着要尊重每一位中层,认识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领导力体现在帮助他们补短,鼓励他们扬长,在困境中赋能,在顺境中生长。
一、升级认知能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认知地图,这个地图与自身经历有关,我们常常用这张认知地图来解释遇到的各类现象与问题。同样是半杯水,有人悲观,有人乐观,这就是认知地图不同的表现。
有些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人谈虎色变,讳疾忌医,有些人不耻下问,闻过则喜;有些人刚愎自用,执迷不悟,有些人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认知地图的不同决定了领导力的高低。
在2018年平和学校的一次中层例会上,我曾提出世界上的事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恶事、烂事、平凡事、重要事以及非常事。人生苦短,恶事决不能做,烂事要远离,平凡事尽量做得高效,然后集中主要精力做重要事与非常事。
所谓非常事,指的是短期有益甚至有害而长期大益之事。
这种事,普通人要么看不到,要么看到了做不到,只有非常人才能克服短期利益的诱惑,众人皆醉我独醒,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9年7月,一位28岁的年轻人的遽然离世让人悲痛而惋惜,他叫高至凡,是厦门六中的一名音乐教师。高至凡在厦门六中带了一个合唱团,这本来是一项“至凡”的工作,但却最终被做成了一件“非常事”。
厦门六中合唱团的无伴奏合唱阿卡贝拉,如同天籁一般的音乐,多次登上央视,网上播放数亿。高至凡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往前追溯一个月的2019年6月,山西朔州的一位青年地理教师兰会云克服重重阻力,带着11名高三毕业生骑车1800余公里,历时17天,最终顺利到达目的地上海。这又是一件冲击人的心灵的“非常事”!一时感动无数人。
苏轼的一首词在我脑海中浮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样的豪杰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由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在上世纪提出,指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我有一位朋友做事常常独辟蹊径,我问他原因,他说他有一个认知,如果他走到岔路口,眼前两条路,一条路很多人走,一条路很少人走甚至没有人走,他通常都会选择后者。
那一刻我对他肃然起敬,我知道他的认知地图清晰而与众不同。这位朋友事业很成功,却保持初心,生活简朴,名利淡泊。
中层的成长意味着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两个要点:
第一,完善自我的认知地图。对自身的长板、短板要有清晰的认知。我的价值观、信念、身份认同是什么?我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思维?底层假设是否坚实,逻辑是否靠谱?这是“知己”。
第二,识别他人的认知地图。对身边的人,去分析他们的长板与短板,其言语行为背后的信仰、价值观是什么,理解他们的思维逻辑。这是“知彼”。
在学校工作实践中,打造“学习型组织”成为我作为校长的一项核心工作,中层的成长需要环境,需要土壤。
我们所做的事情包括:
1.成立校本的教师发展中心,未来的目标是打造成教师发展学院;2.提倡工作即研修,生活即学习的理念,打造“身边的商学院”,创设教师研修学分制体系,校内教师职称体系;3.教师培训个性化,大投入,重实效,重视身边的榜样。4.管理去中心化,降低管理重心,充分授权,培养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5.提出学生与教师双中心的理念,强调管理为学生与教师服务;6.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慎用自上而上的权威做统一要求;7.重视教师的幸福感,开设各类教师发展俱乐部。
二、构建协作文化
2019年最让人关注的一件事,是美国对华为的封杀。在极其危难的时刻,华为稳稳屹立山巅而不倒,其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在短暂的迷失后,纷纷倒戈,声援华为,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华为极具前瞻性的企业经营理念。华为有三条生态理念:
1.做大蛋糕、做大产业、做大市场,比做大自己的份额更加重要。
2.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
3.利益分享。
任正非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华为赚钱很多,但坚持不降价。因为降价的话,很多小品牌就死了,要给他们活路。对于诺基亚这样的竞争对手,任正非称之为“友商”,友商是“灯塔”,不能倒。
华为的理念不是打败诺基亚这样的竞争对手,而是大家合作共赢,把市场做大做强。华为内部有一个共识,“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
正是因为专注于“合作”而非“竞争”,打造共同发展的生态场,利益共享,华为才变得强大。美国在制裁华为之后,惊讶地发现,华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伤害华为,对抗的是整个行业。
现代商业社会之所以不断创造财富,秘诀就在于分工协作。因为分工,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做精做细,做到极致;因为协作,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社会总财富才会不断增加。
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各有长短,组织的力量必须大于个体的叠加,秘诀也在于分工协作。试想,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将其长板贡献出来,成为团队的长板,那么,这个团队将是极为强大的。
中层管理能力与领导力的提升,取决于对协作的理解。部门间沟通是协作,团队内的管理也是协作。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在一个重视协作的团队里,每个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平和学校创办于1996年,校名由两家合作机构各取一字而来。2006年建校十周年时,我将平和二字诠释为“平而不庸、和而不同”。在做了校长之后,我致力于构建“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立学校文化交流中心,运营品牌,提炼内涵;2.唯才是举,求贤若渴,不拘一格降人才;3.用人用其长,安排合适的岗位,使得各类专才能够扬长避短;4.以德为先,强调师德,对违反底线者零容忍;5.提倡平等、民主,耳听八方,珍惜提出不同意见的人;6、鼓励创新、反思、迭代,将创新作为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的常规性要求;7、开放办学,走出去办分校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创造多样性。
三、开拓生长空间
不少管理者信奉“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他们认为,管理是一种控制,为了达成目标的控制。胡萝卜是利诱,大棒是威吓,两者都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一个是贪婪,另一个是恐惧。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完全不认同这种价值观。
德鲁克认为,企业当然要追求成功,但是这个成功必须有意义,所谓有意义,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这才是一名管理者领导力的体现。
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锤炼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
我一直认为,学校是成就人的地方,不仅成就学生,也要成就教师,成就中层。
校长通常都是中层提拔起来的,有自己擅长的本职工作,当做了校长之后,常常会犯一个错误,对于自己熟悉的工作,一竿子插到底,手里拿了一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我做校长有一个原则:中层能做好的事情,一定放手;中层不能做好的事情,帮助他们做;中层不能做的事情,才是校长的主要工作。
因此,校长所要思考的,应该是向前向上向外拓展空间,而不是向后向下向内实施控制,在其位,谋其政,校长应当为中层创造更大的平台,这也是一种分工协作,这才是校长的领导力。
具体而言,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件事:
1.提出学校的目标与愿景,做战略决策;2.做学校外围的沟通协调,为学校发展争取各方资源;3.内部充分授权,用人不疑,在中层遇到困难时及时做指导与帮助;4.根据情况对学校管理架构进行调整,并把合适的人安排在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5.推动成立教育集团,让具备能力的中层担任分校校长,从而打通上升通道;6.内部提拔与外部引进并举,优先考虑内部提拔;7.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大型活动,培养中层的“打仗”能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套用一下,高超的管理都是相似的,低劣的管理各有各的低劣。
老子说,大道至简。杜威说,教育即生长。其实,管理也是生长。世界的本质是生长,万物生长。然而生长也是一种循环,基业少有长青,一位大企业的老总曾发出这样的无奈:十个人的团队,领导者冲锋在前;一百人的团队,领导者选贤任能;一千人的团队,领导者运筹帷幄;一万人的团队,领导人听天由命。
因此,领导力永远是一门学问,领导者永远在路上。
谢谢大家!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赢在中层:学校管理的“四梁八柱”怎样真正立起来?
“会教”的老师和“不会教”的老师差别在这7个地方 在教育中,我只遇见很少的“我们”
来源 | 本文整理自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在“2019决胜在中层——第三届学校全方位领导力主题峰会”的演讲发言。责编 | 芋圆排版 | 刘双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