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0到1,一所通往未来的创新学校需要经历哪些修炼 | 头条

张光 新校长传媒 2020-09-01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进入一个虚实相融的混合空间。


那么,学校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实现混合空间与课程的有效对接?如何在混合空间的设计中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哲学?


在深圳香山里,一所创办仅两年的小学正在不断尝试,探索着上述问题的答案……



创新@未来
2015年,在海滨实验小学任满8年的李红霞校长正面临新的选择:去管理更大规模的学校,还是从头开始创建一所新学校?


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前者之于她,不过是名气;而后者却是她期待已久的创办一所理想学校的机会。


19年前初到深圳,李红霞曾做过一次很大的角色转换:脱离高校教授的身份,扎根基础教育界,先后出任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副校长、海滨实验小学校长,在课程整合与研发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早在2008年,她就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创新了低年龄段的数学课,以游戏化的形式让孩子更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点。
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机,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深受业内和社会好评。


但受限学校原有的文化特色,李红霞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去系统设计和架构一所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学校。


还好,机会来了,新学校很快落实,当年8月李红霞接到任命,进入香山里小学(后称“香山里”)筹备组。


跟一般在筹备期仅对优质名校进行调研走访的“学习策略”不同,李红霞团队还接触了不少跨国企业和新兴科技企业。一方面是为学校智能化发展问路,另一方面是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优秀人才的能力素养。


这期间,“创新”被不断提及。这个词对李红霞来说可一点不陌生,她所在的深圳南山区曾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炮”, 40年来,一直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在她看来,“创新”实际上是非常立体的,它基于好奇心,基于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执着,基于一种不放弃的精神,包含着人的认知、能力和品格。


面对这样的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对学生未来会遇到的问题显然是缺乏预见性的,他们必须自己面对、自己解决。


聚焦创新,实则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李红霞坦言,“小学毕业,虽然大部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形成,但我希望打造一个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挖掘儿童创新潜质的系统,为他们打下一个宽厚而扎实的基础。


经过多番论证,香山里的办学理念最终确定为“创新@未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创新连接未来,这是一个被动状态;二是创新拥抱未来,表达一个主动的精神,希望孩子通过今天的努力,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三是创新创造未来,培养孩子具有积极迎接未知挑战的能力。


为此,学校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本框架,构建了“创新者课程体系”,并以学生成长为主线,打造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虚实相融的混合式学习空间,实现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及终身化的教育新生态。



香山里小学的创新者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在开足、开齐的基础上,引入读写平台、3D资源包、项目式学习等对其进行形式升级。


拓展课程,为学生成长为“创新者”拓展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宏观思维能力,为学生特长发展与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强化课程,为具有某方面智能特质的学生搭建个性化、专长化发展平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创新潜质。



在虚实相融的混合空间中开启创新
香山里通过建设与物理空间相匹配的虚拟空间,实现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营造出沉浸式、体验式学习环境,鼓励、促成并促进学生的参与、探索、协作和自主学习,为创新者的培养蓄力。


 STEAM空间 

在STEAM空间,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前沿科技给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正像学校的理念创新@未来,“我们不能改造未来,但是我们可以站在眺望未来的最前沿,给予孩子方方面面一些隐性或显性的助力。”

内容:学习体验空间(又名未来教室)、实践创作空间(又名创客工作坊)、数字艺术空间、智能科技空间和科普长廊

面积:600㎡




▷  基于未来教室的创新学习体验
广东省首个移动5G远程课堂正在香山里的未来教室进行。

讲台一侧的可移动屏幕上同时呈现着两组课堂场景,都是白色的桌椅,分组而坐的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注视着前方。“他们穿的衣服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教师话音刚落,两组学生纷纷举起手来。


在老师的邀请下,一位孩子起身答道“他们都穿长袖”。孩子的观察得到肯定,老师转向讲台边和移动屏幕同侧的手机屏说道“林芝一小的孩子们,能播报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吗?”


屏幕里,一位助教将话筒递给其中一个孩子,“很热”,这引发视频这端香山里孩子们的一遍骚动,老师又强调了一次问题,视频端另一个小朋友补充道“我们今天21度”……


一堂以《山田家的气象报告》为载体,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天气与情绪关联的绘本课就此拉开帷幕。
利用5G技术,广东深圳和西藏林芝两地的学生实现了远程课堂同步互动。任课老师李江梅也很激动,“我也曾有过去西藏支教念头的,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实现和藏区同学的交流互动。
我想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5G带来的恐怕不仅是课堂内容的完全革新,而是一种未来已来的信号。
未来已来,这正是香山里创建未来教室的使命与决心。
该教室以白色调为主,设计简洁,科技感强,不但从心理上为孩子们建立了安全感,也引人无限遐想。
当学生自然说出“我要开始演讲了”或“请把讨论区的灯光关闭”,教室就会自动切换模式或调整照明分布,并给出柔和的语音回馈。此时,教室仿佛变身为一个贴心的小伙伴,而不再是冷冰冰的场地。
“未来教室虽是前沿科技的集成,但使用中我们需要让师生摆脱技术的障碍。“校长助理兼信息科技中心主任何海银强调,“按照课堂应用场景,我们把相关技术打散重装,设置模式开关,师生只需要选择不同场景,就能改变灯光、音效、温度、色彩、空间开放程度等,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比如思考模式利用蓝光将孩子带入平静,讨论模式的红光则带来热烈、奔放的感觉,有助于孩子脑洞大开,提升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以人为本”不仅是学校设计的核心理念,也成为打通学校空间虚实边界的关键。

教室里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多弧面拼接桌,使学生可以快速实现分组讨论,让教室能进行更丰富的课程探索;可移动的裸眼3D屏幕,不但辅助学生在理科类课程里获得直观的呈现与体验,还拓宽了孩子的视野;
经过3D全数字模型修正的设备承载天花,在避免设备占用教室地面空间的情况下,还让投影仪、空调等大型设备视觉隐形……一切均在为师生营造一个沉浸式、体验式学习空间。
目前,未来教室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创新实践和公开课录制的热门场所,教师们在线上进行预约申请,操作简单,若有时间上的冲突,则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协调。
课程总监徐健表示,“这样的空间还给创新增加了一份仪式感,让每个进入其中的老师都忍不住提醒自己,要转变习惯性的思维和教学方式。


▷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创新思维
除了创新的学习体验,STEAM空间离不开“做中学”“学中做”的实验探索,这通常分为手工艺制作和电子产品制作两大类,为此,香山里专门提供了实践创作与智能科技两个风格迥异的空间。


前者又被称为创客工作坊,与未来教室一“板”之隔,推开隔板即可相互连通。但该空间的整体风格完全不同于未来教室的时尚现代,反倒是趋向原始工业风。
工坊内左右两侧各置三张可容纳8人共享的方形大桌,支持小组讨论交流,集中精力思考创新型解决方案;中间三张可同时供12人使用的操作台,则推进小组作品成型。
靠窗一侧作为收纳展示空间,整洁有序的放置着学生的作品,储存着有助于项目式学习,以及创造力训练、木工和STEAM等拓展课程所需的设备与材料。
教室前端的屏幕与老师的IPAD或手机相连,碰到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出现问题,老师就可以拍下现场图进行投屏讲解。
创客工作坊的空间建设还在持续,“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实验操作桌上引入智能摄像头,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帮助他们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副校长张旭道,“空间创建时有些前沿的技术并不成熟,不妨观察一段时间,待成熟后再将空间逐步完善。

智能科技空间与未来教室相对而立,风格简洁现代。该空间引入了中国科学院先进院的机器人课程,其布局与课程紧密结合,包括收纳、编程、手工和实验四大区域,满足课程中不同学习情景的需求,方便孩子们进行团队活动、头脑风暴,以设计思维进行发散创新。
实际上,香山里的STEAM空间除了校内课程使用,每个子空间都引进了成熟的第三方课程,营造了多种形式的探究、合作和沟通的机会。
课程中不时会有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现场指导,不仅促使学生能够像专家面对现实问题一样进行设计和创作,开展接近真实世界的体验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辅助了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有更多实践创新教学的空间。


 被打开的教室 

不管是物理空间还是技术设备,都不作为教室与师生互动中的孤立存在,在日常的课堂中,他们以混合空间的新形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内容:班级教室

面积:70㎡



▷ 无形的体验,丰富的功能
在校园空间的案例收集中,记者见惯了各种形态多变的教室,初见香山里的班级教室不免觉得缺少惊喜,对比未来教室的冲击,甚至有几分失落,但真是“不过如此”吗?
推迟一年开学给了何海银充足的时间去琢磨教室的二次装修,在此之前,团队走访了近50家学校与企业,总结经验,制定方案。
为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先装了一间样本教室,再四处请专家来把关,待打磨成熟后,才进行复制。
在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中,丰富的有形功能和消失于无形的视觉体验在教室中得到有机结合。
单从物理空间来看,教室选用了颜色温暖充满童趣的花瓣形课桌,不但符合人体工学,也能随着孩子成长调节高度,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作多种拼接处理,匹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吊顶选用经过特殊设计的无影灯,美观又护眼;
前后门往内推进了一门的距离,防止进出时误伤过道上的师生,两门间的室内空间则做成了一个阶梯式储物柜,方便学生存放私人物品,台面作为展台,既可用于孩子单人秀,也可以做图书等物品展示;
靠近窗户的一侧设立高柜,为孩子和窗户间制造了安全距离,增加了储物空间,墙尾处挑高设计的三角木屋型空间,则方便教室卫生清洁用品储存;
教室后方的黑板更是改了好几版,最终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面孩子方便接触的部分做成涂鸦板,供他们随手写画,上面采用磁性钢化玻璃,作为班级展示区……
这些设计虽然用心,但若仅止于此,也不过是为学生创设了安全、温馨、舒适的日常学习空间而已。这个教室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它低调地融合了近20项技术设备。

物联中控:香山里每间教室都实现了物联网,老师打开中控平台就可根据教学需要控制班级中各项电子设备,如温度、亮度、声音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手机里的香山里APP远程管控。
电子班牌:学校意在将电子班牌打造为班级的大手机,不仅有展示功能,还可以用于进行班级管理,如班级评价的实时更新、班级图书借阅等,以及家校互通。
机器人: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曾计划将其作为助教,但目前技术并不成熟,多在学校重要活动中担任表演嘉宾,学校正在对其进行升级,有望将教室的中控设备置入其中,实现人机交互。
常态录播系统:香山里没有斥资百万打造专业录播教室,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引入常态式录播系统,让每个教室都能满足日常的教研需求。
智能音箱:可以自动识别音源优先级,当优先级更高的音源出现,就会覆盖当前的音源,如下课音乐响起,音箱就会停止播放课堂中的音源,切换到下课音乐。
超短焦激光投影仪:前期考察时,团队发现很多学校采用一体机,但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要保护视力,就不在长时间接触的环境中使用这类前沿产品,而选择了超短焦激光投影仪,不但能避免红外线直射,也不存在蓝光频闪。
IPAD充电柜:学校采用BYOD模式,学生和教师人手一部IPAD,放置在讲台一角的IPAD充电柜既能充电,也方便集中保管,保证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手环:学校在学生日常活动场所安装了蓝牙基站,为每位学生配备了智能手环,实现校园内实时定位,学生动向一目了然,教师用手机APP定位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
不管是物理空间还是技术设备,都不作为教室与师生互动中的孤立存在,在日常的课堂中,他们以混合空间的新形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生态。


▷  混合空间带来的教育新样态

场景一:课堂上关于问路和指路的知识点已经讲解完毕,离下课还有10分钟,菁菁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与外国人交流练习。


眨眼间,一辆巴士从菁菁身边驶过,四处探看,她正站在十字路口,前方一位褐发碧眼的女士向她走来,“Excuse me,I’m afraid I got lost.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纯正的美式发音让菁菁跃跃欲试……


这可不是穿越,菁菁借助VR眼镜进入了一个真实的对话场景,在过程中,系统还会检测孩子们的发音是否标准,并帮助他们不断调整练习。

场景二:IPAD屏幕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海盗大战”正在上演,身为英勇无惧的海军将领,皓然需要迅速计算参战人员(同色相加,异色相减),助力战斗胜利,老师屏幕处正自动统计结果,更新排名……


正在进行的是一节数学课,孩子们投身于游戏世界,在“战斗”中不断练习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战斗结束后,老师再拿出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全班探讨。

场景三:“妈妈,我写的‘拍卖会’感想得到李校长点赞啦!”刚刚放下IPAD的怡淳兴奋地大叫。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的重点,仅依靠课堂学习显然不够,香山里开发了“小学读写实验平台”给予支撑。
孩子们不仅可以上传周记、分享活动感受等文字信息,也能上传朗读的语音,平台会自动对其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度进行指导,除了赢得师长的点赞,同伴之间也能相互点赞,创建一个同伴学习的线上时空。
在混合空间中,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内,这不仅是空间的魔力,更是与课程的有机结合。课堂作为课程的核心,其转型的关键在教师。
作为一所新建校,香山里以年轻教师居多,大部分都刚毕业,为让教师的课堂进阶有路可寻,学校定制开发了“魔格课堂”,为其日常的教学提供支架,不仅让技术与教学流程自然融合,也为教学创新留下接口。

“我们天天都在用,”语文组的李老师谈起“魔格课堂”很是骄傲,“我们语文课组上学期录制的微课,不仅帮助学生度过拼音学习的困难期,还在市里面获了奖。
与此同时,学校还将信息技术渗透进了国家课程,如前文提到的英语应用VR情景教学,数学采用游戏化学习,语文依托读写提升平台……
让每个学科都有一个抓手,全面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创造性实施,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下一步,学校准备把内部的优质好课都上传到“魔格课堂”中,不仅仅是PPT,还涵盖课程开设以来所有的资源汇聚,包括设计的思路、课堂的教学流程、学生的评价、成果的呈现、重难点指导等,方便后来者能在此基础上学习、创新。
除了教学层面,香山里还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以移动终端学习系统和新型测试分析工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该系统按照每个孩子的能力,匹配相应的学习路径,跟踪孩子的学习状况,对其遇到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重点剖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材料,并生成诊断报告。

“我们已经梳理完数学国家课程1-6年级所有知识点。里面的每一道题都是由我们的老师和教研员根据课程的目标,针对性的进行收集和整理。
在系统自动匹配的同时,老师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让其学习更为精准高效。”何海银表示,“这类系统市场上基本能进行标准化的定制,但想要用活,至少30%的内容需要根据学校的特色进行个性化开发。
自主学习能力一旦养成,即使在寒暑假期间,孩子们也能坚持在线学习。目前香山里发布了30余个课程包供学生自由选择。
实际上,香山里小学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环境设计、创新课程等教学方面,更体现在数字化教学管理方面,借助大数据实现对教室运行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监测与管理,让管理层能清晰了解教师在教什么、学生在学什么、学的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
让每一次教学活动安排都有全面而准确的数据支持,以量化分析的理念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为教师与学生的进步指明方向。


 博物探究空间 

以混合空间刺激孩子们深入探究的兴趣,将观察、学习、体验和动手实践结合在一起,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环境。

内容:自然探索中心、博物探究空间、屋顶农园

面积:800㎡



位于校园西北角,一个高达20米的仿真恐龙扬头翘尾屹立在树木间,这是学校开展博物教育的户外活动场地之一——自然博物长廊,被学校的孩子们亲切地称之为“恐龙馆”。
“活在侏罗纪时期的恐龙,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儿童绘本和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象征着学校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李红霞表示,除了开学时备受瞩目的腕龙,这两年馆内又增加了两条。
遵循因地制宜的首要原则,“恐龙馆”里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其典型的棕榈植物更多达30余种,再搭配蕨类、附生、阴生观叶、及开花等50余种特色植物,突出多样性,并通过景观设计,模拟动物生境、营造鸟类微生境,加强学生对动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直观认识。

这种认识可不仅靠观赏获得,还需要互动来刺激孩子们深入探究的兴趣。
于是,两个色彩鲜亮的集裝箱,作为动植物科普展览与陈列空间被引入。集装箱内部增加了自然探测系统,将实体空间通过VR技术进行拓展。
戴上头盔,孩子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恐龙时代、植物园、非洲等十余种场景。
“学生在场景中不是被动性的接受信息,他们可以主动发起交流互动,针对自己的兴趣点开展自主学习。
何海银介绍,“我们也处在试点阶段,这样做会增加研发投入,但有助于学生浸入故事情节,产生情感共鸣,在调动学生对自然的亲近感、好奇心和兴趣上效果显著。
正是这份兴趣为香山里全方位探究校园自然教育奠定了基础。
学校向校园景观设计方知初自然文化传播工作室提出课程定制的需求,由工作室负责博物探究系列课程的开发,将校园打造成学生身边的自然教育场所。
工作室负责人郝爽表示,“建校前我就和李校接触过,她非常认可我们的理念。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强调本土化,带孩子们发现自己和周边环境的紧密关系,收获当下的美好,不但为他们种下一颗热爱自然的种子,也帮助他们获得健全的人格、平和的心态和有趣的灵魂。这与香山里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不仅如此,在李红霞看来,博物教育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助于培养儿童宏观思维的能力,是对现行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



目前,博物学课程在香山里已经开设两年,多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进行。
“这段时间(期末)我们正在做一个棕榈主题的项目,由于景观设计阶段的提前布局,单论棕榈植物的丰富度,整个深圳除了植物园和莲花山公园等几个老牌大型公园外,鲜有能跟我们香山里小学媲美。
孩子们领取任务卡后,在校园中就能完成对棕榈植物的观察与记录。最后一课,她和孩子们一起用蒲葵的叶子自制蒲扇。整个项目从知识记忆、现场观察到动手实践,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人类和植物的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
不仅如此,项目式学习还营造了混龄的伙伴关系,让他们带着现实世界的问题,去探索每个场景,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拟,都能为学生带去真实性学习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心理梦工厂 

通过现实和虚拟的结合,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充满童趣的实践体验,培养与人合作、自我控制、探究未知的能力。

内容:虚拟互动空间、咨询区、办公区

面积:100㎡



心理梦工厂位于学校三楼的转角处,人流量相对较少,拉上窗帘就成了一个相对孤立的空间。
空间整体由两间相邻的教室组成。虚拟互动空间和其他教室有着明显的不同,室内被窗帘捂得严严实实,密不透光。
推门开灯,眼前是五方沙盘,靠墙的置物架上整齐陈列着动植物、人物、建筑等种类丰富沙具。
沙盘游戏适用于心理诊断与综合性心理评估,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等效果显著。同时,它在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人格发展,艺术表现与创造力培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治疗需求在我们学校目前不多,更多承载的是提升孩子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发展性需求。
“等我开一下电源”,徐健话音未落,一阵鸟鸣声传了过来,在沙堆的高处,火山正喷发出红色的岩浆。翻动盘中的沙土,一丛丛鲜花肆意生长,低洼处,慢慢聚集起积水,几尾鱼缓慢地从水底钻出来,“这是3D立体沙盘,通常是几个小朋友同时使用,沙堆的变化会带来场景的转变,为孩子的创造供更多的思维空间。
随着电源一个个打开,原本昏暗的空间开始充满生机:农田里的作物正迅速抽芽、开花,来人只需适时地浇水、施肥就能收获硕果累累;
场景切换,碧绿的农田变为一片波光粼粼的蓝色海面,五彩斑斓的鱼群自由游动,海边是螃蟹贝壳的乐园,还有已经准备好的圆形渔网;
墙角与低年龄孩童等高的守门员也已准备就位,只等孩子们一脚把球开过去,看能不能顺利进网……
通过现实和虚拟的结合,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充满童趣的实践体验,培养与人合作、自我控制、探究未知的能力,以及与科技的亲近感。
而作为心理梦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还希望运用VR、AR技术,给孩子一个压力排解和情绪释放的出口,“我们学校孩子的状态你也看到了,他们很喜欢学校,没啥好发泄的,但对这儿感兴趣的孩子很多,我们就因势利导,将其变为一个奖励性质的空间,让表现好的孩子获得在里面玩耍的机会,潜移默化地为孩子正向发展赋能。

旁边的教室设置心理咨询区与办公区,采用日式风格,目所能及,皆以白色和原木色为主,书柜、桌椅也以同材质或色彩相呼应,整体协调统一,置身其中,只觉亲近、自然,一扫炎热夏日带来的烦躁感,变得安静、平和。
书架上精心放置的动物玩偶和绘本,则给空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童趣顿生。
咨询区被格子拉门分为两半,既通透,又增强了隐秘性。推开格子门,阳光瞬间洒满整个空间,门内铺着榻榻米,上置圆形棉麻坐垫,可根据人数灵活增减,不用时则垒于屋角,墙上设电子白板,让空间功能更多元。
“这里可以进行团体咨询,目前主要用于开展儿童哲学等思辨类课程,”徐健说,“我们需要一个相对自在的环境,给孩子们讲故事,通过活动、提问、讨论,和他们一起探索故事的内涵,启发智慧,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上学期最后一节课上,凡凡给徐健捧来了一束鲜花,里面还有张小纸条,“老师我很舍不得你。
凡凡很聪明,但在情绪控制方面出现些问题,以至于和班级里孩子相处不顺利。前期徐健给凡凡安排了沙盘游戏,见他报名儿童哲学课,又特地选了阿喀琉斯的故事。
“讲完后,我说,‘这个故事是送给凡凡的,你跟阿喀琉斯一样,拥有很大的天赋,很优秀,但我们每个人身上也都有弱点,需要自己想办法来控制’。”在孩子回望的眼神中,徐健知道他听懂了。
“这事给我的触动很深。原创课程被孩子认可激发了我作为老师的使命——不是教知识,而是开启智慧。从专业角度来说,教师不只是呈现好,还要做好设计,敢于去设计,作为一所创新型学校,老师首先得创新,不能照本宣科。
徐健强调,“我们学校的创新,和其他学校不一样,它的内涵更为丰富,包括能力和品格。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更多思考的方向。……
一所为创新者的学习而设计的学校,香山里的创新可不仅停留在特定的空间中,学校以“充满童趣、协作探究”“多元复合”和“让技术像空气一样”三大理念为核心,将其融入校园日常的教学与生活。
那学校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更多细节敬请关注《新校长》2019年9期《校园新空间》
不可否认,作为一所成立仅两年的学校,香山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方依然充斥着各种问题和变数,但对于一所“创新@未来”的学校,这不恰恰是对它最好的磨砺和成全吗?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这所学校有1775位领导,校长居然成了看客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何贯穿新一代学习空间的设计?

全世界最棒的职业启蒙都是怎么做的? 


责编 | 芋圆

排版 | 刘双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