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的学校空间如同商场,让孩子拥有购物欲一样的学习欲 | 头条

张咏梅 新校长传媒 2021-12-23

演讲 | 张咏梅(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校长)

来源 | 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重建生态——一锅石头汤”主论坛



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外滩源区域,这里寸土寸金,学校只有三幢房子,没有操场,没有室外空间,一切都只能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头做文章。于是,怎样让小空间起到大作用,成了我们在学校改造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学校的前身是1901年建校的青年会中学,诞生过贝聿铭、邵逸夫、陈逸飞等知名校友,在设计和创意方面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历史。2017年,为了适应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需要,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黄浦区教育局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合作建立了以设计创新教育为特色的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学校的改造是以“设计”、“创意”为主题词开展的。


改造后学校内的楼道挡板都由金属制作。用吸铁石把学生的作品吸上,挡板就可变身展架,很方便,也很省钱,还能有效配合学校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项目化学习。这样有设计感的细节遍布学校每个角落,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都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楼道金属挡板




有别传统的教学环境促动学习热情的生长
我们通常见到的教室,都属于内向型空间,走廊等公共空间比较狭小。但是我们认为,好的教学空间就像好的购物空间一样。一种好的购物空间,能够激发人的消费欲望,那么,好的教学环境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学习热情被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很可能得到大量释放。


因此,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将走廊扩大,增加外放性公共空间面积,使得原本只有连接性功能的走廊,有了更多的沟通、交流、展示的可能性。
而走廊一侧的教室里,除了课桌椅,没有其它物件,墙壁也“不会说话”。在我们看来,教室尽量减少过多的装饰,能留给学生最纯净的学习空间,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室都是采用玻璃隔断。其优势是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视觉上的联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方便教师监督。
玻璃隔断
既然教室里啥也不能放,我们尝试让天花板、墙面、地面说话,让它们成为知识的载体。比如天花板上的星空,办公室的玻璃幕墙上的月相图,二楼英语小径中的单词等等。通过长期反复的视觉联系,学生就能对这些知识留下记忆上的“刻板”印象。

天花板上的星空


实际上,我们也试图让学校里所有的连接性空间能够具备教育功能。我们在走廊楼梯的转角处,分别设置了地理、生物学科相关知识展板,用最便宜的钙塑板,呈现最生动直观的教学效果,展板随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替换。
我曾《新校长》杂志读到一篇沈祖芸老师的文章——“空间,学校里的第三位老师”,其中有一个观点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即“越来越少的教室,越来越多的学习”,给我很大启发,于是我们试图让学习随处发生。
在三楼的一个转角,我们看到一个学生在分享参加创新创业大会回来之后做的一个海报内容,讲的孩子很带劲,听的孩子坐在地上,姿势随意,却很认真。这实际上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





时尚多变的教学空间撬动学习需求的生长

当学习变成一种需求,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就会转变成主动的寻找。而空间是这种转化最好的助燃剂。于是,我们在空间设计上花了相当大的功夫,特别是用于项目化学习的共享空间。
在这样的空间当中,我们采用丰富大胆的配色和造型时尚的家具,吸引学生们来这里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小组讨论、与来宾交流、作品展示……空间使用没有人数规定,教室里有七人座、四人座、三人座等,都是根据学生们小组配对的结果来设置的。

不同人数的座位
除了室内,我们还有室外的共享空间,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用。我们的教工大会就在这里开,事实证明,相比一个严肃的会议室,教师们在这里开会不仅情绪稳定得多,接受度也会好得多。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很愿意向来宾们展示他自己的作品。传统学校的很多孩子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但我们学校的孩子们非常愿意打开自己,这和开放的环境和空间有着相当大的关联。

共享空间
因为项目化学习的需要,我们还设置有小组讨论和合作空间。通透的小组作业室,既独立又开放。玻璃幕墙方便孩子们记下小组的讨论结果,隔壁小组很可能因为看到他们讨论的结果,受到启发,这就是一种联想式的学习,效果非常的好。

小组作业室
正如开篇时我所强调的,学校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们学校实施的是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项目化学习,分为四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ME——关注自我。用艺术和心理相结合的项目化学习方式,打开了学生的内心,强化了他们的自信。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孩子在初进高中时对自我的认同感不太高。有一个孩子最初只愿意在戏剧课程中扮演一棵树,因为不用说话,但是经过三个月的课程,他最后演了李尔王。

第二个模块:WE——关注他人。我跟孩子们讲,我们所有人的人生永远与他人有关,因此一定要拥有同理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在这个课程当中,我们用建设“梦想学校”的项目来启迪学生的同理心以及对他人的关注。
第三个模块:YOU——关注社会。我们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这个项目会与社区联动,主题为“学校—社区连接”。

第四个模块:THEY——关注世界。学生要有国家认同意识,也要善于国际理解,更要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有深入思考。

在所有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能够随时与其“作品”进行“对视”,通过审视、反思、完善,从而完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快速建模——解决方案——反思调整——改进提高”的学习过程。
课程的最后,我们还会有一个Happy Ending,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老师,我们都是一家人。




连接社会的教学场景推动学习边界的生长
项目式学习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连接社会的真实场景。由于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学校半径三公里以内有20个以上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周围既有设施陈旧、人口密度极高的老城区,也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外滩风貌区。
丰富的场景让学生可以从中寻找到许多与社会连接的点,学习边界也不断被打开。社区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资源。学校是社区的学校,社区是学校的社区。

在和外部世界的联动中,学生通过解决真实问题,串联起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比如以下的项目:
  • 子项目一:让世界爱上中国的理由


驱动任务:以拍摄国家宣传片导演的视角,发掘让世界爱上中国的理由,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具体呈现。


  • 子项目二:发现上海


驱动任务:从同龄人的角度为海外高中生介绍他们眼中的上海,制作设计给同龄人的上海旅游手册。


  • 子项目三:学校-社区联动计划


驱动任务:在分析和研究学校及其周边社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1分钟视频方式呈现。


由此形成的成果有:“海上墨语”作品集、“欢迎来上海”英语小册子、社区-学校联动计划(明信片、海报、视频)等。


其中,经过学校师生与外滩美术馆的积极联系与商洽后,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外滩美术馆已经正式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有望成为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之一,为更多的高中生提供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平台。


“欢迎来上海”英语小册子


目前,学校四川中路599号校区即将开始改建。我们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设计师提的要求是,希望能把它打造成一本立体的教科书。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大四学生为四川中路改建设计的方案之一

所有的设计,所有的生长都指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动力的提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并最终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愿我们一起用设计改变教育,用教育设计未来。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何贯穿新一代学习空间的设计?
“最好的校长像园丁”,一语道破教师全方位成长的密码刘艳萍:以课程的深度挖掘,让学习能深度发生

整理 | 张光责编 | 刘双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