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的学校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堪称“拿来就用”的范本 | 头条
疫情还在继续,学校作为一个高密度人群的场所,哪怕是错失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造成“抗疫”战线的全面溃败。对此,国务院明确提出,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必须覆盖三个环节:开学环节、开学过程或返校过程、学生到达学校后。
那么,具体到每一个地区、每一学所校、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师生,又该如何细化实施呢?
河南省从开学前2周起,分别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学校梳理了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内容详实、细节充沛,供学校/区域参考,希望大家结合实情,以完备的状态,迎接开学防疫的大考。
河南省教育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南省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直属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指导全省教育系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省结合实际,制定了河南省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指南,现予以印发,请参照执行。
附件:
1.河南省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及流程图
2.河南省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及流程图
3.河南省中学(中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及流程图
4.河南省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及流程图
河南省教育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2月6日
附件如下:
附件一
河南省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
一、防控工作体系
1.成立党组织书记或园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园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有多园区办学的,各园区须指定防控工作责任人。
2.建立幼儿园、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十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园前准备工作方案,开园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幼儿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4.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各幼儿园要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5.建立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及时按要求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一)开学前
1.加强宣传引导。各幼儿园要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师生和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各项防控措施,引导幼儿和家长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码头、展览馆等。
2.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园教职员工和幼儿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幼儿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幼儿在园内各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似师生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幼儿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幼儿及家长,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3.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4.做好园区预防性消毒。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教室、食堂、图书室、洗手间等重点区域和室内外场所提前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等工作,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开学前一天,幼儿园应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进行园区环境消毒,做好开学准备。
5.幼儿园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联系,解决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在卫生保健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并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园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幼儿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7.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8.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9.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二)入学当日
1.入园当日家长及幼儿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引导家长及幼儿有序入园,避免人员聚集。
2.严控入园管理,建立入园体温检测制度,填写健康卡。进入园区内的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园;严禁家长随意进入教室。
3.对去过疫情严重地区的幼儿,入园时要严格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的幼儿,应由家长陪同主动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个人防护,不允许未解除医学观察幼儿入园。
4.通过多种方式,对家长和幼儿开展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5.统一对教具、器械、玩具、寝具、餐(饮)具及环境进行消毒,保证教室空气流通及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6.幼儿园应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7.幼儿园应尽量避免组织开学典礼等大型集体活动。
(三)开学后
1.上好开学第一课。幼儿园要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园幼儿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园区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意识。
2.保持公共场所适时通风,引导师生做到勤洗手、不扎堆、不聚会、不传谣,不与动物(主要是宠物)接触,远离病菌。
3.在园区、教室、图书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入口处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在入口处设置红外热成像仪。
4.坚持每日监控全体师生身体状况,严格落实幼儿晨午检等制度,如发现患病或疑似患病者,应及时上报幼儿园防疫领导小组并及时联系其家长,要求戴好口罩到指定医院就诊,并按照要求向属地疾病控制中心、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做好教职员工和幼儿因病缺勤的追访工作。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教职员工和幼儿家长,及时批评教育、改正。
5.实行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制度,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在疫情完全解除前,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
6.全面做好园区环境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卫生;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对教室、午睡室、专用活动室、图书室、食堂、办公室、卫生间等幼儿、教职工聚集场所和幼儿接触的各类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
7.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加强对集体配餐单位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8.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9.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10.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实行“分时、分区、分组”就餐制度,避免幼儿就餐聚集。
11.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物资充足。
附件二
河南省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
一、防控工作体系
1.成立党组织书记或校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校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有多校区办学的学校,各校区须指定防控工作责任人。
2.建立学校、班级、师生、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学生健康状况。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十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学前准备工作方案、开学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4.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各学校要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5.建立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及时按要求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一)开学前
1.学校应在开学前汇总学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家庭成员等信息,逐日收集学生的体温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主要活动区域疫情状况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
2.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挥学校官网官微等平台作用,通过微信、短信、宣传海报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其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3.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4.学生应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换、处理。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请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
5.学生应保持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挡,并尽快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6.学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光顾路边无证摊点,防止暴饮暴食,注意食品保质期。可使用消毒湿巾对就餐的小桌板等进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7.学生居家应注意加强开窗通风、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8.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似师生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不得上班、上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学生,分年级、分班级、分期、分批有序返校,保证返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
9.学校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联系,解决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在卫生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0.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1.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2.学校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校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学生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13.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14.开学前一天,学校应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进行校园环境消毒,做好开学准备。
(二)开学当日
1.学生返校当天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严控入校管理,建立入校体温检测制度,进入校内的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校。
2.师生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返校途中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返校途中请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
4.师生在教学、办公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保持距离,如乘坐时触摸过电梯部件(如按钮或扶手等),出电梯后应尽快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
5.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每日对电梯、楼梯扶手进行清洁、消毒。
6.学生放学途中应规范佩戴口罩,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随身物品,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7.学校应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8.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开学典礼等大型集体活动。
(三)开学后
1.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校要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校区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学生和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意识。
2.学校应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在校门以及图书室、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入口处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门入口设置红外热成像仪。
3.对出现可疑症状的学生,学校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在卫生部门人员开展工作之前,学校应将可疑病例隔离在观察区域,并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保持手卫生,与他人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果学生有恐慌等心理问题,应尽快进行心理疏导。
5.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专人负责制,保持学生公寓及公共区域清洁,定期消毒,做好记录。对学生发放卫生习惯手册,做好引导;宿舍出入口应安排人员查验学生信息,控制进出人流。住校学生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触不相关人员。外出应规范佩戴口罩。
6.走读学生上学、放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家长接送。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7.师生在教学、办公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员近距离接触。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
8.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
9.乘坐电梯时应全程佩戴口罩,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如乘坐时触摸过电梯部件(如按钮或扶手等),出电梯后应尽快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
10.师生传递纸质文件或资料前后均需洗手,传递时应佩戴口罩。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佩戴口罩,减少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及时洗手。
11.加强对集体配餐单位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
12.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13.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14.学生就餐排队时应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排队时应佩戴口罩,进食前摘掉口罩并洗手。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洁消毒后的自备餐具。尽量错峰就餐、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减少人员交谈,餐后及时洗手。配餐时注意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15.学校应引导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生应坚持做好课间操,适量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16.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对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电梯等公共活动区域,应加强通风、清洁、消毒,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
17.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
18.学校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物资充足。
19.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附件三
河南省中学(中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
一、防控工作体系
1.成立党组织书记或校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校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有多校区办学的学校,各校区须指定防控工作责任人。
2.建立学校、班级、师生、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学生健康状况。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九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学前准备工作方案、开学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4.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各学校要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5.建立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及时按要求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一)开学前
1.学校应在开学前汇总学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家庭成员等信息,逐日收集学生的体温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主要活动区域疫情状况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
2.中职学校应全面摸排本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地点、时间安排、工作生活环境、疫情防护措施等具体情况。疫情结束前,不得安排新的实习实训。在疫情持续期间,涉及车站、机场、码头、商超、酒店、展馆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强的公共场所的实习一律停止。对在校外实习实训、暂时无法撤回的师生,要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安排,做好安全防护,加强日常管理,严控人员外出,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生活保障。
3.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4.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挥学校官网官微等平台作用,通过微信、短信、宣传海报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其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5.学生应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换、处理。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
6.学生应保持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挡,并尽快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7.学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光顾路边无证摊点,防止暴饮暴食,注意食品保质期。可使用消毒湿巾对就餐的小桌板等进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8.学生居家应注意加强开窗通风、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9.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似师生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不得上班、上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学生,分年级、分班级、分期、分批有序返校,保证返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
10.学校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联系,解决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在卫生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1.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2.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3.学校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校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学生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14.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15.开学前一天,学校应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进行校园环境消毒,做好开学准备。
(二)开学当日
1.学生返校当天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严控入校管理,建立入校体温检测制度,进入校内的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校。
2.师生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返校途中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返校途中请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
4.师生在教学、办公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保持距离,如乘坐时触摸过电梯部件(如按钮或扶手等),出电梯后应尽快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
5.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每日对电梯、楼梯扶手进行清洁、消毒。
6.学生放学途中应规范佩戴口罩,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随身物品,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7.学校应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8.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开学典礼等大型集体活动。
(三)开学后
1.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校要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校区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学生和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意识。
2.在校门以及图书室、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入口处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门入口设置红外热成像仪。
3.学校应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在学生中建立班级负责制,各班安排专门学生负责健康检测并及时向学校报告情况。对出现可疑症状的学生,学校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在卫生部门人员开展工作之前,学校应将可疑病例隔离在观察区域,并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保持手卫生,与他人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果学生有恐慌等心理问题,应尽快进行心理疏导。
5.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专人负责制,保持学生公寓及公共区域清洁,定期消毒,做好记录。对学生发放卫生习惯手册,做好引导;宿舍出入口应安排人员查验学生信息,控制进出人流。住校学生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触不相关人员。外出应规范佩戴口罩。
6.走读学生上学、放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家长接送。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7.师生在教学、办公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员近距离接触。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
8.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
9.乘坐电梯时应全程佩戴口罩,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如乘坐时触摸过电梯部件(如按钮或扶手等),出电梯后应尽快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
10.师生传递纸质文件或资料前后均需洗手,传递时应佩戴口罩。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佩戴口罩,减少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及时洗手。
11.加强对集体配餐单位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
12.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13.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14.学生就餐排队时应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排队时应佩戴口罩,进食前摘掉口罩并洗手。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洁消毒后的自备餐具。尽量错峰就餐、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减少人员交谈,餐后及时洗手。配餐时注意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15.学校应引导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生应坚持做好课间操,适量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16.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对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电梯等公共活动区域,应加强通风、清洁、消毒,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
17.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暂不组织社团的聚集性活动,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
18.学校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物资充足。
19.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附件四
河南省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图
一、防控工作体系
1.成立党委书记或校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2.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防控工作的责任人。有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必须指定防控工作的责任人。
3.成立学校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机构或组织,由学校综合协调部门牵头,宣传、学生、教务、纪检监察、团委、院(系、部)医院(或卫生室)、后勤、保卫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4.建立学校、院系、班级、辅导员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
5.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九制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开学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6.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各学校要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7.建立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及时按要求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一)开学前
1.学校应在开学前汇总学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家庭成员等信息,逐日收集学生的体温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主要活动区域疫情状况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
2.学校要安排专人对留校学生平时生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好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留校学生假期出行计划、居住学习地点等信息进行摸底,掌握出行信息;做好留校学生的外出管控,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提醒学生关注疫情,注意身体健康状况,发现有症状时要及时告知学校并及时就医。
3.学校应全面摸排、摸清本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地点、时间安排、工作生活环境、疫情防护措施等具体情况。疫情结束前,不得安排新的实习实训。在疫情持续期间,涉及车站、机场、码头、商超、酒店、展馆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强的公共场所的实习一律停止。对在校外实习实训、暂时无法撤回的师生,要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安排,做好安全防护,加强日常管理,严控人员外出,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生活保障。
4.学校要摸清留学生动态变化情况,密切关注学生离校后的去向,避免或减少跨省流动。建立完善与留学生联系制度,明确专门联络员,确保和每一位留学生联系渠道畅通,每日统计上报留学生相关信息。及时对留学生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注意方式方法,争取其理解和支持;加强心理疏导,避免因撤侨、恐慌导致留学生对外发布或转发不实言论。
5.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挥学校官网官微等平台作用,通过微信、短信、宣传海报等形式,对师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其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6.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7.学生应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换、处理。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大约为20秒。
8.学生应保持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挡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挡,并尽快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9.学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光顾路边无证摊点,防止暴饮暴食,注意食品保质期。可使用消毒湿巾对就餐的小桌板等进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10.学生居家应注意加强开窗通风、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11.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的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似师生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学生,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不得上班、上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学生,分院系、分年级、分班级、分期、分批有序返校,避免人流过于集中,确保返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
12.学校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联系,解决防控疫情所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在校医院(卫生室)设置相对独立的隔离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加强班车、校内公共交通工具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4.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5.学校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校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学生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16.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17.开学前,学校应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进行校园环境消毒,做好开学准备。
(二)返校时
1.减少校门进出口,严格出入管理。建立入校体温检测制度,填写健康卡,体温正常方可入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返校。返校前有过疫情高发地区(如武汉等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应居家观察14天期满再返校。
2.学生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条件的可乘坐私家车返校。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返校途中做好健康监测,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旅途中如需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人群情况,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4.返校途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三)入校后
1.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校要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校区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学生和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意识。
2.在学校校门入口处、图书室、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红外热成像仪。学生返校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师生近距离接触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3.学校应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学生中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员报告,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4.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应尽快进行心理疏导。
5.学生在教学、办公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保持距离,如乘坐时触摸过电梯部件(如按钮或扶手等),出电梯后尽快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
6.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专人负责制,保持学生公寓及公共区域清洁,定期消毒,同时做好记录。对学生宿舍出入口应安排人员查验学生信息,控制进出人流。住校学生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触不相关人员。外出应规范佩戴口罩。
7.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师生传递纸质文件或资料前后均需洗手,传递时应佩戴口罩。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佩戴口罩,减少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及时洗手。
8.加强对送餐送货到校人员的卫生管控。食堂、超市等从业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
9.食堂、超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10.餐具用品须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11.学生就餐排队时应与他人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排队时应佩戴口罩,进食前摘掉口罩并洗手。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洁消毒后的自备餐具。尽量错峰就餐、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减少人员交谈,餐后及时洗手。配餐时注意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12.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引导师生坚持体育锻炼,适量活动,增强体质。暂不组织社团的聚集性活动,必要的小型会议控制时间,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
13.学校应保持教学区域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对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电梯等公共活动区域,应加强通风、清洁、消毒,配备洗手液、手消毒剂等。
14.学校应经常核查、补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物资充足。
15.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你可能会感兴趣 @教育人:新冠疫情背后, 学校教育的新生态正在加速到来学校如何制定防疫手册:美国学校防控大流感指南启示
推迟开学,孩子们眼前就有最好的教科书
责编 | 陶小玮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