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的媒体素养必修课:写文章要学会“上价值” | 头条
公共写作和演讲,是学校校长及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文字优美,故事动人,引人深思,广为流传……但我们怎么才能做到?
小新君的同事们根据日常接触的大量学校来稿和咨询,设计了“教育人媒体素养公开课”,包括“同样素材的文章怎么提升价值”“教育人要学会在写作中讲故事”“怎么给公共教育媒体投稿”“微信公众号如何持续高品质运营”四个部分,今天分享第一个部分:写文章要学会“上价值”。
什么是价值?
价值分个人价值和公共价值。因为讨论的是写文章,公共价值是我们的主要诉求,所以我们今天只谈公共价值。
所谓公共价值,就是“一件事情中我们共同的利益”。
价值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写作之前,成熟的写作者都会首先掂量,这些内容对读者本人、社会的当下与未来、所在的组织与行业、家国、人类、地球的意义是什么?换句话说,只有这个最根本的“内在价值”,才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其余都是手段。
你究竟想说什么?是“价值”;你怎么说?是“手段与形式”。
两者都很重要,互为表里;价值却是首要的——尽可能为读者提供高价值,是一篇文章存在和流传的前提。你的文章有全校的价值,就能全校流传;有全行业的价值,就能全行业流传;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就能超越时空流传。
文章价值有高低之分。什么叫高价值?就是价值特别有浓度、贴切度、清晰度、前瞻度……一句话把我点得很透,一段话帮我理得很清,一篇文章、一本书让我醍醐灌顶,并且行之有效等,就是文章价值很高的表现。
“上价值”为什么重要?
除了“记录内心”的写作,公共写作的目的总是为了推动阅读者的思考与行动,让事物发生改变。
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世界,决定了他对这个事情的价值感以及行动力。其实人无非就两个驱动:一个“本能驱动”,我要活下去,我要获得更多生存的资源;第二“价值驱动”,我要活得更有价值,作为一个教育人,我这样的人生该怎么度过?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更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向上追求的、回应内心呼唤的可能?
在教育领域,真正的行动力绝大多数时候是需要价值去驱动的。尤其是校长老师都具有知识分子的特性,如果需要我真心对待这件事情,全力以赴干这个事情,价值说不清楚我们通常不会下决心。
所以“上价值”,不仅是我们教育写作中的头等大事,也是学校管理甚至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学会拎出学校为什么要这么干?学科为什么要这么学?这个专业动作它的深层次价值是什么?因为人就是靠这个驱动的。只有把价值拎清楚了,下面才谈得上操作步骤、专业研究、方法策略等。
这个社会对教育人、尤其是公共写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而“上价值”又是最难培养的一个能力。难就难在,我怎么才能在笔下的文字里把公共价值拎出来,又感觉很贴切,很到位,很有启迪,很打破思维格局?
从自己的媒体经验说起。1995年到2008年期间,我在一个商业财经媒体工作了15年。
我投身媒体工作,一开始是觉得自己还算有文字功底,写心里话很擅长,所以就去应聘;很快有了成就感,因为擅长以文学的手法讲专业领域的故事,很多文章都被采用,印成铅字。
逐渐开始有紧迫感,要去抓住一个个特别能够跟上节奏的话题;学习判断素材价值,整合成为焦点观察;开始有压力,要习得一篇上万字的深度报道让读者能愉快地读下去,于是场景叙述和价值逻辑必须很好地搭配穿插。
以上都是“上价值”的学习过程,不过依然很有信心,因为大学主修哲学,后来又研修了经济学、管理学,人类文明的价值框架天然具备一些,写作中只是需要去判断,去印证,用我们的故事、新闻事件、商业潮流的分析等等。
最后有一个特别艰难的阶段,让我差点放弃这个职业,就是做了主编以后,突然觉得自己不擅长写作了。主编的职责是要写媒体最关键的卷首语、评论文章等,就完全需要“价值创新”的能力,需要每一个立意都是新的角度、思考、发现、智慧……在一个全国发行量最大、影响千千万万创业梦想与企业经营的商业财经杂志,你不能有一点点思考的滞后,在市场经济领域,你必须比所有读者都超前、都清醒、都理性、都思辨……关于商业的老话题,发现了什么新的内涵,带来了什么新的启发,引领了什么新的潮流?
所以主编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校对,不能放过错别字与错病句;其次文字编辑,要把文理不通的地方变成贴切的表达;然后采访写作、事件写作,要学会把一个个孤立的行业故事、新闻变得对全行业有价值;深度编辑,要学会把一篇行文普通的投稿文章点亮,成为有重大公共意义的文章;深度写作,要学会把上万字的文字变得阅读时轻松愉悦、欲罢不能;最后才是价值写作和系统策划,要总是走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时代的思考……
所以,学会上价值,是文字工作者最大的挑战。
总结一下。一切高品质的文章,真正的核心能力就是上价值。这个时代最大的混乱就是价值混乱,以教育为例,大多数教育界的读者很难在日常工作中,把人类的发展愿景、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学校里的复杂体系去一一对应。所以当我们的文章把价值梳理得非常清楚,阅读的吸引力就产生了。
怎么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什么人具备上价值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他的心中要有一整套价值体系,或者至少有无数“价值珍珠”。包括数千年传承的文明价值,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文化、制度、科学价值,应对未来教育挑战的时代探究价值……这样他才能信手拈来,并推陈出新。
拥有了这些基本能力,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对别人已经表达过什么要非常清楚,关心时事,关心媒体,然后在他们正在讨论的基础上,展开呼应、叠加、深化、创生、升华……
怎么获得这套价值体系?有几个建议:
1. 持续阅读、反思,逐渐建立自己的专业价值体系和公共价值体系。要持续地关注学科前沿,关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未来学、教育目标分类学、管理学、经济学、媒体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等领域,不断深入阅读,也不断相互印证,打通边界,形成从不同领域的学问出发,对现实问题一以贯之的归类与认知。
2. 把自己认定的价值方向,作为工作与生活中的研究方向。一个人对世界拥有了清晰的价值方向,研究能力就会有一个很高的提升;工作、生活与价值方向接轨,又形成一个助力人生的完整闭环,研究成果总是不断迭代。
3. 把专业价值体系和公共价值体系结合起来。专业是我们教师、校长每一个人的努力,但是在专业领域上价值是少数人的能力,因为把专业价值和公共价值结合得很好的教育人,凤毛麟角。
4. 挑战自己,从教育和社会焦点问题出发,寻找教育人表达与研究的定位。定位,就是做这件事情有社会意义的方向。我的文章或者研究,为读者、为学校解决了什么问题?起到了什么引领作用?是不是对行业进步有贡献?让文章解决真实的问题,价值顶天,操作立地,本身就是这个世界最杰出的人才具备的思维和能力。
5. 不断与客观现实交互,讨论、印证,以获得更多元、丰富的维度。文章的价值是写作者提炼内生,也是在不断的被外界质疑、论证、交流以及批判当中建立起来的。
学会“上价值”,究竟如何操作?
1. 相信人性。
首先要发现和理解每个人好的价值观。你的客户、读者、同伴……和你打交道的都是人,价值观在人心里都有两个层面——最好的人也有坏的一面,最坏的人也有好的一面。其实你只是需要去发现和提取好的部分,让它和你内在好的一面发生共鸣,同时不断强化它。
2. 学会站在专业领域的价值体系上起跑。
要熟悉和理解基础教育的价值体系,尤其是你们学校的价值体系。面对读者(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一定要理解你背后已有的价值体系,它是你的“起跑点”,你的背景,和讨论的基础。本身这个基础就不低,你站在上面叠加,就会非常“高维”,也能够真正地引导你的对象。
3. 阅读笔记、灵感记录、价值判断、反复体会……
请大家一定要学会“随时随地写下来”。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当我早期写文章不会上价值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靠记录。每天兜里就有一个小本一支笔,随时读到、想到有价值的点就记下来,每年要记厚厚几大本。
各位,一开始并不是我自己头脑里面有多少东西,可能一次写作有10个价值点,只有一个是自己平常思考得来,9个都是靠阅读获得。但是又在应用中学会判断这些论点适不适合我用。然后到今天,独立思考已经是我自己的习惯了,所以今天的手机记事本上,每天思考的记录量会超过我的阅读笔记。
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当今天我们不停地判断思考这些价值的时候,自己也是在进入一个个新的逻辑,用它来检验自己原有的思考与逻辑,我们的价值体系就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你就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就有了自己延伸创造价值的能力。比如,2019年底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题“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对教育原有的一些优秀价值理解思考后的一个延展。
4. 但是在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学会“轻量化操作”。
不要一上价值,就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价值是轻轻的,就那么一两句话,或者一两段论述,才是最触动人的;从道理到道理,总是让人厌烦的,所以要轻量化操作。
各位请注意,当你拥有了上价值的能力,事实上你应该在专业实践里上价值,在真实故事里上价值,在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场景、学校运作中上价值。这个时候别人就会觉得你的文章太棒了,你是在现实中给我推开了一扇窗户,而不是让我飘在价值观的空中。
5. 不要总是陷在常识当中。
常识翻新,依然有价值。但是在一个复杂的专业领域,复杂的系统改进当中,常识已经不够用了。所以,我们需要发现更多的与时俱进的价值,进入更深度的现代科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价值维度中,把常识与反常识结合起来运用,实现复杂判断,得出更有宽度的更多维度的价值。
6. 相信任何价值,都有价值。
每一个平凡的点,都能挖掘不平凡的价值。每一个价值,都值得我们认真打量。只不过,如果只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价值,你需要更好的技巧,更高水平的写作功底和价值提炼能力,去点亮它。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录播课程
你可能会感兴趣
作者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新校长》杂志总编辑
来源 | 本文整理自蒲公英教育智库“教育人媒体素养公开课”第一讲
责编 | 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