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自学霸妈妈的经验分享——如何帮娃做美育启蒙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童行学院 Author Lily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 。童行学院是为3-12岁孩子提供系统性通识教育的课外学院,致力于成为儿童通识教育的引领者。

我家有快6岁的三胞胎女儿,没错,有三小只“一模一样”的女娃。我原本北大毕业,在国际环保组织工作。生娃后,磕磕绊绊的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今天的故事,我想先从一位我个人非常喜爱的先锋艺术家讲起。
美国当代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
先来看一下他的代表作品:

我去年有幸在上海观看了他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他最为知名的艺术作品都是这类大型、白色的巨型雕塑作品。

后期也有类似这样的高饱和度、色彩纯度非常高的当代装置作品。

同时,他还是一个在商业上十分成功的艺术家。如此在商业和艺术都非常成功的艺术家并不多见。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丹尼尔·阿尔轩竟然是一位红绿色盲,他有着先天性的视觉缺陷。那么问题来了,传统的认知里,色彩的敏感度可是成为画家、艺术家的必备条件啊!
一位色盲患者是如何成长为当代艺术家新星的?
其实在阿尔轩幼年、还不知道自己患有色盲的时候,他非常喜欢画画。在学校的美术课上画了一个灰蒙蒙的建筑作业,这不是阿尔轩创作的唯一一幅“灰蒙蒙”的绘画作品。
当老师和周围所有人都认为他这样有“先天缺陷”的人是绝无可能继续画画这条爱好的,他的父母非但没有阻拦他对画画的热爱,反而还鼓励他,认为这种视觉缺陷给他带来了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独特体验,可以让他创作出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作品。
就这样,年幼的阿尔轩带着这份对艺术的热爱,以及父母给予他无限的包容、信任和鼓励,最终成为了今天在国际当代艺术领域有着一席之地、且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都非常成功的艺术家。

现在的阿尔轩虽然在接受色盲的治疗,但是他发现,人们似乎更喜欢自己的黑白作品。自己在工作时,也更愿意摘下“治疗眼镜”,继续用色盲独有的视觉体验去进行艺术创作。
他的色盲,反而成为他艺术道路上最独一无二的武器。
如今,他也是一位父亲,我很期待这样一位成长在父母无尽包容和信任的爱意中成长起来的“问题”小孩,是如何给自己的孩子进行艺术启蒙的。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丹尼尔·阿尔轩的美育启蒙之路——
假设他的父母在当初也像旁人一样,因为他的“缺陷”,就臆断和认定他注定不可能把画画变成爱好,甚至是未来的职业。
假设他的父母也像大多数父母一样,断定艺术将来是不可能当饭吃的。
不论是哪种假设,那么很可能,今日的天才艺术家也就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阿尔轩父母对待孩子,所展现出来的三个关键词——包容、信任、鼓励。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一下“美育”这个话题。“美育”这个词里面,有一个名词/形容词”美“,还有一个动词”育“。
美育,即关于美的教育。


我们常常挂在口头上的美,到底是什么?

这是我家三胞胎3岁半的时候,偶然在一个白板上画的涂鸦,三个人一起完成的,被我记录下来。家里有孩子的,总有个阶段是喜欢拿笔这样乱涂乱画的。
请问这个美么?反正我当时内心起初其实是很抗拒的。
但是我当时忍住了评论的冲动,只问了一句话:“宝贝,你们能和我说说这里面有什么呢?”这下子3岁半的三个小娃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的和我分享起来——
“我们画的是早晨的太阳啊!妈妈你看!”她们指着窗外这样对我说。那会儿刚好是早晨,太阳刚从薄雾里探出脑袋。又重新认真这幅画,还有画上隐隐反射的阳光。
那一刻,我主动拿起相机记录下这幅看起来并不“美”的图画。不是想要记录这幅画本身,而是希望提醒自己记住——孩子们是在自己感受生活里的美。在那之后,我在和三胞胎女儿的日常相处过程中就很少再用“美”或者“丑”去形容一个事物。
美,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概念,如果你经常和孩子这样表述:“这个东西是美的,那个东西是丑的。”无形间,孩子对于美的界定就会越来越窄。
比如我开始对孩子画的每一幅乱涂乱画展示出兴趣之后,娃的画慢慢变成了这样——

有的娃开始愿意尝试用颜色去表达她的想法;

有的娃是这样去表达她自己感受的世界的;

还有的娃喜欢用这样的线条去表示她们画的人。
这几幅有点像模像样的“作品”,距离上一次白板上的乱涂乱画,其实过去了也就半个月的时间。这中间我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奇迹?——也并没有。
唯一可能的就是,我在她们乱涂乱画的时候没有用“美”和“丑”去评论,尽管三小只画画风格都不尽相同,我更需要展现足够的包容去接纳他们每个人的不同。
为了让孩子保留对美多元性的认识,同时又要保留孩子个人对美的喜好和偏好,我们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关于美的表述不妨换成这样:
“我喜欢这个东西,是因为……你喜欢什么样的呢?”
“我觉得这个东西好有趣,是因为……你觉得呢?”

大家不妨试试看,从日常的对话开始改变,你可能已经无形中在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了。


其实在大家对“美”的界定和理解背后,传递的本质上是每个人不同的育儿理念。为什么这样讲?

这是某一次带娃逛街,看到一个街头的景观装置,娃突发奇想,想玩一下。
想想看,对美多元性的理解,在亲子关系里,体现的就是你对孩子的包容性,以及希望传递给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包容性、以及对所有事物的尊重。孩子倘若有了这份包容,那么他对于这个世界和他人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开放。
就有点像是日本插画师吉竹伸介画的插画绘本《这是苹果么也许是吧》里面描绘的一样——

当你对孩子展现出包容,孩子也会对你展现出开放。开放会带来什么结果?
一种是思维层面的,他会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有了改变;另一种是精神层面的,他的想象力开始爆棚!而想象力这个东西,在美育里,是重要的基石。
反过来,亲子关系里有了这份包容,孩子看待一个事物,就不再会用“美”或者“丑”的单一词汇去评价,而是会尝试用另外的角度去欣赏一个事物——比如“有趣的”“搞笑的”“让人恶心的”“恐怖的”“令人愉悦的”“感到悲伤的”等等——孩子会尝试有各种形容词去描绘一个事物,他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自然就变的多元起来。
另一方面,对于美的个人独特喜好,在亲子关系里,体现的是你对孩子的信任。只有你对孩子表现出充分的信任,你的孩子才有可能去表现出他自己的独特性,展现他的自信。
那么有些家长会说,我现在对“美”有了正确的认知,也能够在亲子关系里对孩子做到足够”包容“和”信任“,可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会画画、会做手工、会演奏音乐,会……会……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请先暂停一下,你希望孩子会画画、会做手工、会演奏音乐,这里你期待的是不是一个“结果”?或者说你期待孩子达成的是不是“会”这个能动词的结果呢?
对于“美育”这个词汇的第二个”育“字,也就是”教育“,其实任重而道远。教育关注的是教育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我们都期待一个好的结果,但如果一开始,你的所以关注点都在这个结果上,往往欲速而不达。
之前给大家看的是3岁半我家三只娃的一些日常作品,那么现在快要6岁的她们,都在干嘛呢?
给大家展示几个小视频:


大家可能会质疑,这里面似乎还有一个“我”。当然,因为我可能本身平时会做一些创意策划和插画设计的工作,所以孩子们耳濡目染的会是一些艺术环境相关的氛围,那么如果大家没有这方面的氛围,怎么办?
其实最关键的第一点,大家要放下对“结果”追求的执着。
我再来给大家分享一个视频。如果说我自己对画画这件事,还可以指导一下孩子,那么在音乐范畴,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白,那么音乐上的小白妈妈,孩子的音乐启蒙(也是美育的一个领域)就不能开展了么?

我家娃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都没有报过兴趣班,虽说音乐真的是乱玩的,但是大家应该能从视频里感受得到孩子在其中的乐趣吧?似乎展现出来的结果也不错。
没错,我做到的第一点,就是放下了对”结果“的执着。我更关注的是孩子在创作这些“作品”的过程是不是愉悦的。当你把过程里的一些“引导”工作做足了,那么这个结果自然就是喜人的。


从0到1激发孩子“创作”的过程引导,应该怎么做?
第一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自带“超强buff的想象力”,关键是这个想象力怎么被释放出来。
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的工具,比如说绘本。好的绘本,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顺便给家长做一下“引导式启蒙”。再比如,你视为洪水猛兽的动画片,也同样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第二步,帮孩子把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
和想象力不同,创造力需要转化和培养。需要孩子在想象的基础上去动手做一些东西,不管是创作音乐、图画、手工,还是创作故事、戏剧、电影,文字等等,这些都需要头脑里的想象力给具体落实到某一个产出上。
而产出的结果,就是我们一直期待的美育启蒙最后的那个结果。还是那句话,你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把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的整个过程。至于孩子最后会选择哪种产出结果,那就因人而异了。
回过头来,我们能够觉察到美育启蒙的背后,其实是每个人的育儿观念:
首先在日常生活里,要对孩子做到“包容+信任+鼓励”;其次,放下对“结果”的执着,关注孩子的创作过程;再次,借助一些好的工具,帮助孩子把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让“结果”自然而然的开花结果。
好的美育就是好的教育好的美育启蒙来自好的亲子关系。想要做好美育启蒙,从家庭亲子关系开始做起,如此以来,你不仅会收获一枚审美力能扛、创造力满满、有着有趣灵魂的孩子,还会和孩子之间建构起一座合作型亲密关系的桥梁。


来源 | 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涵盖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为3-12岁儿童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通识启蒙课程,通过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学习,让儿童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责编 | 刘婷
排版 | 又又

2594889720@qq.com

• 老师成长路上的这些坎,其实都有答案

• 陈默:疫情让儿童返校问题升级,三个锦囊帮我们远离焦虑

• 朱永新:把难以触摸的“素养”,变成可以培养的“习惯”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搜索产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