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格教研:强化校本教研的瓶颈突破

马斌 新校长传媒 2021-12-23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学校教研在教研工作体系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同时又相对薄弱、易被忽视。如何落实《意见》精神,本文试图以网格教研探索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创新之路。


网格教研强化校本教研的瓶颈突破
教育质量在教师,教师水平在教研。《意见》指出,“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不断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学校教研整体水平取决于每个教师的教研能力,但现实中,教师教研面临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本教研缺乏有力的组织支撑。
中小学运行组织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三元”组织体系:一是学校行政机关,如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科研处等;二是级部业务管理,如高中各年级部、初中各年级部、小学各年级部等;三是学科教研组,如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等,其中后两者又存在各种关联……随着教育管理的加强和升学竞争的激烈,“三元”中的学校行政机构、级部特别是毕业年级级部越来越被重视和强化,相对而言,学科教研组出现虚化、弱化、依附化的非专业化现象,教研组组长扮演着一般召集人的角色,教师参与意识不强、被动教研的现象比较明显,独立开展教学研究远远不够。
教研工作缺少有效的专业方向。
事实上,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教研工作,不足之处往往是宏观要求多于具体指导,有目标少方向,在“要做”上很强调,但在“怎么做”“依靠什么做”上少指南,面向全体教师的泛泛要求、集体备课的基本样式和学科领袖的个体主导的普遍样态,使得不少教师面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等要求,无从下手。教研缺少专业的方向性、路径感,制约了教师的有效教学研究。
教师教研缺少有为的动力意识。
目前,教师教研内容缺少像医学卫生那样学科专业细分,基础教育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教研深度缺少步步深入的指向。不少教师缺少职业目标感和教研的专业方向感,想教研又不会教研的困惑、教研高不可攀的认识和不敢教研的心理,使广大教师教研工作难有内在动力,学校主责、教师主体的教研工作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因此,强化校本教研,必须突破校本教研面临的瓶颈,改革创新,建立教师人人自觉教研、主动教研的载体和机制,以研立师,立德树人。



网格教研构建学校全员教研的实践内涵
网格教研是一个原生概念,指学校通过网格化的教研组织建设,形成学校教师全员研究的教研生态,主要包括学校网格化教研组织、教研任务、教研人员、教研活动、教研机制等,网格教研的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网格教研组织。
网格教研组织是指在现有学校教研组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或设教育研究院)教学需要,设立各种网格教育研究所,所内设若干研究室,室内设若干研究组,组内有若干研究成员,形成“所→室→组→员”的网格教研格局。
网格教研组织为学校内设组织,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学科类,这是学校网格教研的主体,根据学科内在规律特别是学生学科学习的关键能力,有计划地设立学科教研组织;
二是方法类,如信息技术教育、一般教学方法、学科教学方法、各科阅读等教研组织;
三是专题类,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学生转化、留守儿童学习、考试研究等教研组织;
四是特色类,针对学校经典文化历史、名家圣贤精神、特色项目建设等形成相应研究组织。
明确网格任务模块。
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破解难题等针对性地设置教研组织,确定各种任务研究模块。
一是基于学科学习能力的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根据网格教研的设计,将语文教研组改设为语文教育研究所;根据语文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细分,所内可设相应的阅读室、写作室、背诵室等;写作室又可根据作文“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能力要求,设立主题立意组、逻辑结构组、语言运用组、标点符号组等;根据组内人员和需求情况,再进行分工,如语言运用组中,分别有人负责词性、修辞、语法等方面的研究,甚至可将词性分为动词、形容词等进行单一研究。
二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如数学教育研究所,可根据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计算、数据分析、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建立相应的数学教研室,室内设组设员。
三是基于各学科通用素养的研究,比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解决问题、会学习爱学习等基础素养,自信、热情、创造欲望、学习欲望、学习主动性、责任感、对失败的态度、活力等学习心理素养研究。
四是基于教书育人环节的研究,如通过所内设室,分别对课程、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的研究,作业研究室中可专门设作业设计组、作业方式组、作业调控组等进行专门研究。
五是基于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如学生参加面试,其心理素质、行为礼仪、思维品质、逻辑表达、应变能力、思想方法、社会视野等都会得到全面检测。
六是基于全学科阅读的研究等,除了语文阅读,其他学科阅读研究在学校教研中普遍存在不足。如数学阅读,随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升阶,数学符号、数学图形、数学定理越来越多,逻辑思考的体系越来越庞大,越来越严密,这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要求越来越高,学科阅读越来越成为学生学科学习差距的关键所在。因此,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学科语言,更要让不同学生读懂不同学科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全学科阅读应成为研究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匹配网格人员岗位。
网格教研就是要人人教研、各就各位,努力探索自己的一方教育天空。在人员配置上,要做到“三突出”,突出人员互选,由校长选聘所长、所长选聘各室主任、室主任选聘各组长、组长选聘各成员,突出用人所长,便于早出、多出成果。突出人人参与,努力使学校全体教师都能参加到各个所、室、组中去,做到每个网格教研问题都有教研“哨兵”对症下药,以“个体研究+群体智慧”,开创学校人人教研、事事教研、处处教研、时时教研的崭新格局。
开展网格专业活动。
网格教研建立后,要开展专业活动。为此,学校一要重视和鼓励不同“格位”的教师自觉意识、自由研究、自主活动;二要根据所、室、组、员的职责定位和研究内容,广泛搜集各地相关研究的高校教授、科研人员和同行专家等的资源,建立广泛的校内外联系;三要定期开展“格主”交流,集思广益,不断提升教研水平,充分发挥每个“格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激发网格教研机制。
一是形成自上而下的教研要求与自下而上问题会诊模式,通过将班级难题和矛盾层层上传的办法,由所长反馈到学校教育研究院,由不同学科名师一起“坐堂会诊”,克服和避免当下班主任或教师个人与个别学生“一对一”“博弈”易产生的冲突现象,化解和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是每个教师网格教研的内容成果应为学校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自主研究,就是自我研修的学习理念,学校可从教师培训经费中安排相关费用到所、室、组,支持教研所和教师的网格教研活动。



网格教研创新高质发展的变革意义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就要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网格教研是改变校本教研的基本结构,促进每个教师把教研作为优化教学的一门学科来建、一门学问来做,进而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全员研究体现校本教研责任主体。
网格教研真正做到教研问题到“格”,每个教师都是问题的“格主”,都有一格教研的“责任田”,真正落实了校本教研的主体地位。教师人人可从专业能力、教学方法、教育质量等方面不断精进,结合教学实践,心无旁骛地专注自己的研究,站好解决问题之岗。
错位发展激励教师铸造个人品牌。
通过网格教研,提升了教研的专业地位,每个人专长都获得尊重,每个人成果都得到显现。教师在日常工作的同时,聚焦研究的切口不大,负担不重,容易深化。特别是由于每个教师都有一“格”之功,教师评价也形成不拘一格的差异化评价,教师的专业、研究、价值都得到了尊重,随之引发的靶向动力不断唤起教师的激情,不断生发专业和学科的魅力。
沉底研究促进一线问题有效解决。
网格教研的优势在于:一是基于一线,教师是一线的教学者,教师教研更接地气。二是基于学情,教师最了解学生,网格教研让一线教师有了研究的方向和话语权,有了提升的路径。三是基于问题,一线教师一线难题能够通过反馈开展“教育会诊”,让教师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同时,教师教研加强了与高校专家的合作,促进教学一线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
总之,网格教研促进学校整体成为“教育研究院”,以师研强教、全研强校,科学化、专业化、有效化地落实立德树人。

作者 | 马斌,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教师工作处处长来源 | 江苏教育报 (ID:jiangsujiaoyubao)责编 | 王小波排版 | 又又

2594889720@qq.com

万玮:担大任者,必备三个特征

暑假结束,学校开学第一周管理要务清单

• 开学季,马云开讲家长第一课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