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可以如此美好?教育应该如此美好!| 头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童教育学院 Author 王雄

  


因为疫情,今年待在家时间比较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城市中溜达。疫情稍微好转后,我和太太出门去瘦西湖和小巷子转了又转,发现扬州真的很美。以前我一直都没发觉扬州的春天这么美。这个春天人少花多,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我不认识的花儿在开放。

在这个美好的城市里,在这样一个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因为很特殊的因素,才发现了她的美好。所以我就觉得,可能还很多美好的东西是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教育也应该是美好的,但可能会被我们忽略。不过,我定下这次演讲题目的时候,还是打了一个问号,美好的教育真的能实现吗?

教育应该如此美好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教育应该如此美好。实际上是不是这样,我们先不讨论,等下再谈。
有一则寓言的名字叫《隐士和熊》,内容是这样的:

隐士离开人间,住到森林里,开始挺快乐,但不久就很孤独。


他开始寻找朋友。有一天,他遇到一只熊,他就和它打招呼,这只熊也回应了他。他们谈得很开心,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有一天,他们一起去游历。又是爬山,又是穿过丛林,走了很久。隐士很累,熊还很有力气。熊就对隐士说:你就休息一下吧,我负责你的安全。隐士感到确实很困,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


熊忠实地守在旁边。忽然,一只苍蝇飞过来,在隐士的脸上转来转去,熊很生气,不断地赶,可是怎么也赶不走。


熊搬起一块大石头,终于等到苍蝇停在隐士额头上,就一下砸下去,苍蝇打死了,他的好朋友隐士也被砸死了。


这个故事明说什么呢?网上有各种解释,但可能都没有说到关键的地方。在我看来,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叫美德即知识。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讲的。把这个故事和“美德即知识”的道理连在一起的也不是我,是东北师范大学周巩固教授。

我这样理解这句话:美好的东西就应该是美好。它从内到外都是美好,不能美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就是说从内在灵魂到外在行为都是美好的。还有一个角度,就是一件美好的事物,从产生到发展终结,也应该都是美好的。如果不是这样,这个美好就有问题。所以如果我们说有一种品德是美德的话,它就应该从内到外,从开始到最后的结果都应该是美好的。
苏格拉底的意思是什么呢?
这里的知识是指人认识自身的本性,知识的起点是“认识你自己”,因为,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情适合自己,懂得自己做什么事情可以适合自己的需要,有自知之明,并能鉴别与什么样的人来往,这样的知识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而不是祸患。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自制、勇敢、友爱、虔敬等美德都是同质的,即是由理性构成的内在和谐的整体。美德具有整体性和贯通性,因而可教性。
在我看来,美德应该在动机、过程与结果方面都是美好的,这样的美好才是实至名归的。就像前面故事里的熊,动机是美好的,可是方法和结果却是悲剧。说明,熊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也没有美德。我们也可以用这样一个话语来分析教育。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到美好的教育。
那么,美好的教育是怎样的呢?

美好的教育应该是有爱的,美好的教育应该是人和人能够建立连接的;美好的教育应该是人与自然亲近的。这几个方面大家相对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动机、过程与结果方面来看,教育如果都是美好的,就不容易了。我们会想到,老师、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这样讲,“我是为了你好,所以你要怎么样?怎么样?”孩子不理解,有时候是一脸茫然,甚至是泪水涟涟。他想不通为什么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都用来上培训班,他不愿意这样学习,但家长会强迫孩子们就范。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教育的动机看起来是好的,可过程、结果呢?


现实中的教育困境
疫情期间,有一天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找我,很着急。他说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已经开学了,上了一个月不想去了。在老师看来这孩子有问题。在家长看来,确实孩子有问题,他不想去上学,肯定不行啊!就要逼他去。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表现很不正常,开始自虐。这时候家长又觉得孩子有问题了,老师也觉得孩子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疫情期间,类似的问题也不少。
朋友对我说:王老师,你能不能帮一下孩子。我说我不能跟他见面,不仅是疫情的问题,因为这件事情首先是父母的问题,关键在于你,我可以对父母和孩子进行一些方法的指导。
后来朋友经常联系我,我教他做一些亲子游戏。我说先不要让孩子上学了,带着孩子出去玩,到扬州的大街小巷转一转,他想吃什么、买什么都满足他,给他自由,让他稳定下来。然后,回家做一个游戏——自己的心愿是什么?游戏很简单,石头剪子布,谁赢了,谁就想一个心愿,写在纸上。
爸爸写了很多心愿,比如说暑假去澳大利亚旅游,还要买许多东西。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心愿,让孩子能够有快乐的幸福童年。妈妈的心愿是做好吃的给孩子,再养一只小狗,给孩子做伴。
孩子写的心愿是什么呢?游戏结束的时候,爸爸看了一眼,心都凉了。孩子写的是:希望老师死掉,希望爸爸和妈妈死掉,希望爷爷和奶奶死掉,希望自己也死掉。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可能会讲,这只是一个个案,而且也不代表什么,对吧?如果只是个案的话,我就不在这里讲了。
疫情期间,很多省包括我们江苏,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在不断上涨。我想到这些孩子是多么痛苦,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多么的痛苦,多么懊悔啊!
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首先需要帮助的是他们的父母,这些孩子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处于相互隔开的状态。原本孩子心里想什么,嘴里就可以说什么,可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心里想的与嘴上说的并不一致。父母根本不愿意听孩子心里真实的声音。虽然是一家人,亲子之间却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父母总以为自己最懂孩子,但是,孩子只能装给家长看他们想要的样子。这样的隔断让孩子处于无助的状态,一旦遇到外部压力或者自身困境,他们就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直到放弃自己。
当然,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学校教育。现在不少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只关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德。有些老师在孩子和家长面前很强势的,说话的口气是指责与埋怨,少数的甚至是谩骂。只要有孩子犯错,老师就会气得不得了,全班都要挨骂,有的老师撕掉学生的作业本,暴跳如雷。这对小学生的心理会造成巨大创伤。
而此时的家长们呢?他们中的很多人竟然以为这样心理不正常的老师是负责任的,还会帮着老师训孩子。大多数因为学习而导致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都是老师和家长合谋造成的。一旦心理问题出现,只有家长痛苦,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这些老师还会继续如此,他们很少反省自己有没有问题。如果有上级问到此事,他就会辩解:我太负责任了,当时太着急了,没顾上孩子心里怎么想,只希望他们成绩更好……
你看,他是多么负责任啊!就好比那个熊举起石头砸向朋友,朋友死了,然后,他对你说,抱歉!我是为了你好……
2005年,我在扬州中学推动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立以后咨询工作很火爆,可这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有段时间学生来的少了,反而是好事。后来的情况又比较糟糕,有的学生经历小学、初中,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已经伤痕累累。
这个伤痕累累从哪里来的?大家本该知道,是强制性的教育造成的。所以我们说:教育应该是美好的,美好的教育首先应该是自由的。从这个层面来讲,现实情况就离美好差得比较远。
如果我们从美好教育来看的话,教育的动机就是为了人的健全发展,过程当然也是人的各方面得到健全发展,这个各方面就是人的生理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我们也可以简称为身、心、灵三个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这样的健康发展是可持续的。

江苏也有过这样的例子。省高考状元到了北大或清华,一年后不能适应退学回来,在家休学。我们只知道考试成绩,考试的结果看起来挺好,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就很好了,孩子成长的其它方面完全看不见。
每年都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有些成绩看起来确实很好,但到了大学以后呢?他在大学里干了什么呢?他大学里面学的怎么样呢?他在大学幸福吗?再然后,他们大学毕业以后呢?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幸福吗?
教育是长期的过程,结果也是长期的过程,甚至是持续终身的过程。所以,人各方面的健全发展,就是要回到人本身。


教育的哲学基础完全错位
美好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对人的认识。我们是怎么看待人的?教育建立在什么样的哲学基础上?如果基础错位了,整个教育就会出现问题。
我在很多地方培训的时候,问过不少校长,也问过大学里的老师,还有各地中小学的老师,他们大多数人的答案就是“人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人是高级动物?谁教给他们的?
如果把人定位在高级动物的话,没什么好讲的,这样的“教育”就是训练高级动物了。想把他训练成什么就把他训练成什么。在我看来,教育的基础应该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上,这就需要把人看成是一种独特的生命。

这个独特的生命,至少有两个独特性。其一就他/她们的每一个个体都不一样,都有其个性;其二,独特性更为重要的是他/她和动物有所不同:人不仅仅是满足生存的需求,即生理需要,还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性生命”的需要,即建立与他人的可以信任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精神性生命”的需要。先来谈社会性生命。
孩子出生以后,身体是软软的,各方面器官都没有发育好,但是他们信赖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和母亲的关系。母亲给孩子最安全的环境,这个时候建立了信任关系影响终生。
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在0到3岁的时候,有没有得到母亲的悉心照顾?有没有母亲陪在身边?有没有母亲全身心的爱?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每个成人社会性的起点。
社会性生命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母亲看到孩子笑了一下,她就足够了。她什么都不要,只要看到孩子的笑脸,她比得到什么都满足。
但是,我们常常把孩子的这种笑,看成是很廉价的。我们的眼睛看到最贵的那些东西大多是豪车、别墅、金银珠宝。这些有形的东西会让我们忽略掉社会性生命关系里面,非常甜蜜的而且非常重要的情感。
我们觉得信任关系实际上就是生命中你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教过的学生毕业了,从小学到了初中,又到了高中,最后考了大学。为什么有的孩子还来见你?为什么她还给你写贺卡?
这个问题,从生理上怎么讲也不通。就算是他毕业了以后,教师节的时候给你发一个问候的短信、微信,都说明她在想着你。这也说明她的生命里有你的一部分。所以,教师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你有和孩子的父母一样的机会,去影响另一个人的生命,去让你的生命和他的生命相交。用你的爱,你的能力,深深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用你的情感感染他,这就是人的社会性生命。
你自己的孩子如果出去到了很远的地方,你就会很牵挂。为什么会牵挂?从生理上讲不通的呀!这说明他的生命和你紧紧相连。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另一个城市去发展,那他更是如此。你会跟他联系,不断的联系。跟你的关系越好的人,跟你关系越密切的人,你越牵挂。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社会性生命特有的形式。它超越了普通生理意义上的那种连接,是心灵的链接。如果在我们的教育中,忽视这种社会性生命的发展,甚至切断社会性生命的连接,孩子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石中英教授在他的《教育哲学》中说,教育与人的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然而,就目前教育知识的现状来看,这种最重要的知识也是最贫乏的知识……整个学校功利主义气息浓厚,人文主义气息淡薄。学校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的现象触目惊心。如此现状,家长们还要惟命是从吗?

人最高贵的是精神生命
当然,我们每个人除了社会性生命之外,还有一个生命,就是“精神性生命”。这就是身心灵中的“灵”。
灵是什么?或者问“灵命”是什么?我看了一下教育各个领域的研究概况,在这一方面研究得非常少,灵命涉及到要觉察内在自我的成长。那么,什么是内在的自我呢?
我有一次到西安,有两个很好的朋友带我去秦岭玩。在秦岭的山谷里面,看到了一个小溪。
我们停下来跑到那个小溪里去,朋友家有个小孩子,10岁左右的小女孩,她在那个小溪里跳来跳去,非常开心。
突然,她看到小溪里有一些很小的鱼。她兴奋地叫起来,然后用陕西话说:“小得很”(音近“笑滴恨”,普通话里第三声,在陕西话里面的是第四声)
那一刻我忽然想到,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中,孩子是自由的,就像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其实,每一个孩子都热爱自由,不希望被控制。但是,随着慢慢长大,自由被一点点剥夺,他/她们的精神生命也就逐步萎缩了。
当然,教育要给孩子们提供发现内在生命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同时,从自我觉察中,在反省中,发现自己有一个内在的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非常广大,非常神奇,不仅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而且还有独特的道德判断力。仁爱之心、善恶之心的源头都在那里。人在这个层面上,才真正体现生命的尊严,也超越一切其他生命形态,拥有特有的地位。

现代教育有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在我们中国,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出现一个偏向,就是向外的学习非常发达,而向内的观察则非常的脆弱。向外的学习就是我们去研究各种自然的规律,去进行各种工程的建设或技术发明,人类要改造这个世界,这个方面能力显得越来越强大。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破坏了自然。科技的进步形成了人类狂妄的自我。这种狂妄常常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内在生命的存在实际上是告诉人类,无论有多强大,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应该是谦卑的,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唯有如此,人类的科学进步才不会走进恐怖的道路。但是,这种敬畏之心,在目前的教育中是非常缺乏的。
我们说人在生理、社会、精神这三个方面有独特的生命,但在第三个方面是最弱的,第二个方面是次弱的。我们常常只强调的第一个方面。当然,我们都知道精神方面常常是看不到的,它是因为在最里面。
我们到现在为什么要谈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呢?我们为什么要谈论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呢?因为他们当时所提出来的命题,所做出的思考,到今天都是有价值,也就是说精神生命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
我们不知道孔子长什么样,也不知道他的兴趣爱好,虽然,书上有记载,他爱好音乐,他吃东西很讲究,穿衣服也很讲究。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去真正的和他接触,只能通过《论语》等典籍知道他的思想。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人的生命是一种独特的生命,这种独特的生命在一个孩子的身上是同时能够显现的。也就是说站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他/她有生理性的生命,他有社会性的生命,他有精神性的生命,这三个方面使他更有尊严,更有未来的无比可能。
他/她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个体,他/她是一个有父母、祖辈、同辈、朋友等很多人牵挂的个体,你对这个个体的谩骂侮辱就是对整个这个社会群体的侮辱,只是他们不知道。如果个体身边所有的人都站在你面前,你还敢谩骂侮辱吗?如果他/她很淘气,很顽皮,甚至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当然很可能与他/她所在的社会亲友群体有关,那么,他/她只是个受害者,更需要教师的帮助。
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精神自由,需要成人世界的尊重和保护。站在学生面前,教师自然需要有一份呵护,但是,这种呵护不是以这个名义去剥夺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站在他/她的面前,我们应该对他/她拥有一种敬畏。儿童是值得我们去敬畏的,我们对儿童的敬畏就是对人类未来的敬畏,就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一种期盼。
如果教育建立在高级动物的基础上,教育永远好不了。但是,如果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并且把人看成是一种独特的生命,教育才有可能美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使人在身、心、灵三方面得到健全的发展。
这种身、心、灵的发展,我们必须要能够摸得着、看得见,要与现实的教育有所连接。人的生理性生命更容易受到环境和行为能力的影响,社会性生命涉及到信念、角色、使命和愿景,再往上面走,精神性生命中更多的是使命、愿景,还有无限可能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你精神生命的第二个层面,或者叫超越的层面,那就是信仰、灵性。
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理解的浅薄,就使得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更加的浅薄。当我们对人的理解更加丰富,更加厚重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教育。


作者 | 王雄来源 | 青童教育学院(ID:qingdouedu),此文为王雄老师于2020年8月24日在扬州市梅岭小学的演讲,内容略有修订。参与整理文稿的有李渊、叶慧敏。责编 | 三石排版 | 又又

2594889720@qq.com

• “纸上制度”很美,执行总是“变味”,校长做对什么才能走出困局?

• 8800元=校长+中层+教师的年度培训包

• 教育是经验和历史的学问——聊一聊教育的那些“老理儿”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