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如何找到改变学校的抓手?丨头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名校长工作室 Author 张凤林

 


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对外争取资源,对内实施管理,落实培养目标,完成教育使命。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工作却极富挑战,


我们可以借鉴李希贵校长的学校诊断模型、学校战略规划和学生自主选课(学校课程如超市)以及培养适应未来时代的人才(教学以问题和挑战为起点)等方法,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抓手,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颇有成效的改革呢?


关注教师的生命状态


未来人工智能可能全面取代一些教师的工作,教师们现在面临各种挑战,面对乌卡时代、10后孩子如何教育,面对社会对教育的深切关注教师如何作为,这些新问题、复杂问题需要教师加以适应解决。


他们的动力来自何处?他们需要怎样的支持?他们的健康和幸福如何保证?他们的理想和情感如何得以丰盈?这一切需要我们组织给予力量。校长必须思考如何善待教师,让他们能安心踏实工作,成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网传北京一所学校校长的视频火了:老师有病就去看、不硬性规定签到、写教案……他们为什么敢那么做?这才是我们该思考的。因为他们有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他们培养了一支有自驱力的教师团队,才敢这么做。否则所有学校都可以这么做。因此如何打造一支信得过、有战斗力的教师团队是当务之急。


如何打造教师集体?当然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了。


  • 把教师引到研究这条路上来


教育需要调查研究,读读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文章。我们就会形成学习解决教育难题的智慧,没有对每一个学习的了解和研究,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发生。没有抽象的集体,只有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必须践行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理念。


  • 把教师引到实践上来


没有广泛的尝试和鲜活的实践知识,怎能指导学习。要到知识的源头活水上去,要到大自然、社会中去,要到经典书籍和榜样人物那里去。陶行知先生的“劳心上劳力,劳力上劳心”就是例证。“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人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动手、动脑才是真学习。国家现在提倡职业教育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阅读、写作、思考、实践”,实践应该是很重要一环。


  • 让老师们从工作中找到幸福


读读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干法》,就会让自己的工作心态为之一新。工作中找不到幸福,那说明我们出了问题,校长必须设计出让老师们在工作中得到心灵充实和无限幸福的制度和氛围。否则就不能引领学校向前发展。李希贵校长书中多次让我感动的细节就是促老师成长和享受幸福画面。


比如一个学校图书管理员的重视程度故事:在学校以前是老师,上了年纪到图书馆工作,新老师、学生不了解他,忽视他,使他工作出现问题,服务极不好。这怎么办?


李希贵校长的做法是让大家了解他的从前,了解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当大家了解情况后,无不钦佩,给予极大尊重,还请他做一些学校的发展史的讲座。这位老师赢得了尊重,也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工作热情又重新焕发了,这样的才叫尊师重道。




如何布局学校的资源为教学支持


如果学无所托,那学生怎么学?为什么社团很难成功,就是资源设计和配置不到位,大家的力量整合不了导致的。要开个国画班,却连个水彩、水墨也没有,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训练到位的老师,那怎么实施?


北京十一学校的300多门课程、社团为什么能开起来?我们必须思考:用什么来组织我们的资源?以挑战来开展社团活动。比如:北京十一学校的合作校的磨豆腐课程,学生磨豆腐倒是行,更主要的是从中用到的数学、语文、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要把磨出的豆腐销售出去,这才是挑战。


现在十一学校招待贵宾时会用上学生自己磨的豆腐。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学生栽种苹果树,把第一颗果子送给妈妈吃。这就需要学生长期的耐心照顾和给妈妈果子吃的期待和长久坚持,这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怎么对待学生


李希贵校长《学生第一》《学生第二》中给了明确的答复。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学生只要能从错误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有时出现的错误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要思考差生是怎么产生的?我们怎么面对可能给班级拉分的学生?学生成长的标志是什么?如何定义学生的成长?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挑战难题为标准,还是以考分、成绩来呢?



如何构建一套良好的决策和运行机制


松下幸之助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3个人工作时你可以手把手指导,你一个人决策也不会有问题。但1000、10000人工作时,你只有怀着感恩的心,以真心祈求大家认真工作了,你的决策光靠自己就恐怕不行了,需要和你一样的分身出现,否则会面对新情况无法处理和延缓问题。


阿米巴管理就是独立的核算单位、独立的决策机构,代表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样的决策保障机制才可以解决各类难题,起到人人是管理者、决策者的主人翁效果。



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校出现问题不可怕,就怕学习反思跟不上,批评和自我批评跟不上,团队不能进化是最大的问题。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是必须思考的。三项机制“鼓励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能上能下机制”我们如何落实好,让组织能够进化才是取胜的法宝。




如何去除伪学习


解决好实践和时代科技前沿发展的问题。让学习真正发生。如何去除伪学习?如何走向深度学习,如何弥补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学习,这是我们未来生存必须考虑的问题。没有实践、没有感悟、没有心灵手巧的智慧,怎么立足。比如:未来养老产业、人际关怀产业(临终关怀)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温度的、有爱的,有创造的,这些人工智能可不可以取代呢?


最后,我以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结尾: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者,不仅对你所任课的那个班是这样,而且对社会、人民、家长所托付给你的那所学校的所有学生也都是如此。


一个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质(不具备这个品质,就不能当校长,就像不是任何人都能当教师一样)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求,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性质就是这样:你要领导他,就要不断地自我充实和自我更新,使自己在精神上今天比昨天更富有。


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只有精益求精,每天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技巧,只有把教育和教学以及研究和了解儿童这些学校工作中最本质的东西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 必须大量地听课和分析课,才能对教师的教育学和教学法修养,对他的精神财富、视野和兴趣作出正确的结论。


只有分析研究了大量事实及其相互联系,才会取得对于教育现象的发言权。如果校长不定期去听课,或因忙于开会和其他事务性的工作而无法走进教室,去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么他的其他一切工作都会失去意义,无论是开会还是干其他工作,都将毫无价值。


校长和教师一起评议课堂教学,思考问题,互相了解彼此的思想和观点,这是实施完善的教育领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校长要锻炼使用教育理论阐明各种教育日常现象我建议青年校长要使自己(继而也使教师们)锻炼得能用教育理论去阐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日常现象。这也许是学校领导工作中最困难的方面之一。


作为校长,不仅是教师的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主要领导者,而且形象地说,也是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这个乐队是用一些极精细的“乐器”――人的心灵来演奏的。你的任务就是会听,而且会听到每个演奏者(教师、教导员、班主任)发出的音响,你要看到并从心底里感觉到每个教育者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


校长要从精神上关心教师。人们经常听到关于教师应该这样那样的许多要求。譬如说:教师应该好好备课;教师在走进教室时应该把一切个人的和家庭的苦恼和不幸丢在门外,面带笑容站在孩子们面前;教师应该善于找到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小路,等等。


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校长、社会各界)应该给教师一些什么。例如: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创造环境和条件,使他不要白白地耗费精力和宝贵的时间,去做那些烦琐无用和妨碍他的创造性努力的事。给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创造性研究创造条件,这是学校领导工作的一项任务。


校长要和教师畅谈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是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劳动,它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


如果他的精力得不到恢复,他就会筋疲力尽,以至无法工作。应该尽可能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自学,让他们从书籍这个最重要的文化源泉中尽量地充实自己,这是全体教师精神生活基础的基础。


领导学校工作的多年经验证明,必须保护教师,使他们从文牍主义中摆脱出来。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在这里,校长对教师进行个别工作有着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快乐和苦恼。谁能感到自己是在进行研究,谁就会更快地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



作者 | 张凤林,陕西省横山区第七中学来源 | 名校长工作室(ID:mxzgzs)责编 | 沧月
2594889720@qq.com

 我们的校长,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 俞正强:做校长,要守一校之安静

 李希贵:作为学校管理者,最应重视一切可能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事情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