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映后回顾 | 永远怀念,We Miss You Forever.(内含福利)

深圳百小汇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百丽宫影城 2023-03-22


今天是电影《梅艳芳》的下映日(即院线排片的最后一天)


我们为观众们整理了12月30日,本片导演梁乐民在香港电影广东展映周的活动上,与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观众们进行连线交流的对话实录。这场跨时空的对谈回溯了创作者在影片创制过程中是如何“取舍”,如何更好地“还原”那个有色彩、温度、气息的香港和香港女儿梅艳芳的。同时,我们也盼望着疫情赶紧过去,香港能早日通关,我们也能去到梅姐的故乡更全方位地感受她留下的那份未消逝的精神!



映后嘉宾介绍

梁乐民,《梅艳芳》导演、编剧。在香港电影业内拥有超过十年美术指导的经验,屡获殊荣。多年来有份参与制作的电影包括《复仇》、《保持通话》、《千机变》和《特务迷城》。执导的长片首作《寒战》曾获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奖。

主持人介绍
钟秋梦,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节目与宣传推广经理



01

“你在这个日子打电话给我,

我很难推却的。”


主持人:影片结束,看到很多观众在抹泪。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来到现场观看《梅艳芳》这部影片。今天也非常荣幸邀请到影片的导演梁乐民先生,他已经在线上了。有请导演,感谢导演今天特意留出时间来跟观众见面交流。 


梁乐民:今天刚好是梅姐离开我们整整18年的时间,是一个十分值得纪念的日子。今早我们在香港也做了一个纪念的活动,跟粉丝们坐电车纪念梅姐。感谢深圳的朋友来到影院欣赏《梅艳芳》这部影片,一起怀念梅姐。


编者注:为答谢香港人对电影及梅姐的支持,在12月30日梅姐的忌辰当天,《梅艳芳片方包全线电车全日请广大市民免费乘坐,作为Anita送给香人的一份礼物,以延续梅姐的善行。



主持人:其实梅艳芳的传记片真的很难拍,这部影片跟导演您之前的作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可否请导演聊一下如何参与到这部影片的制作?


梁乐民:首先我要感谢这部影片的监制江志强先生,是他邀请我来执导这部影片的。那是2016年,也刚好是今天这个日子,12月30日。我也是后来才想起来那一天他的电话是在这个日子打来的。他跟我说,他有一个心愿,很想拍摄一部文艺片。后来我们见面,他告诉我,“其实我想拍梅艳芳。”我说,“你在这个日子打电话给我,我很难推却的。”

其实,江先生也并没有特意选择这个日子给我打电话,当时只是觉得需要打这么一个电话了。这就是故事的开端,到今天刚好过去五年了。其实,江先生在心里已经酝酿了一、两年,他跟身边的朋友提起的时候,都会说这件事情做了七年。



点击查看往期:见面会回顾 | 永远爱你无限期 不管分开天与地

 


02

哪一个段必须非放不可?

哪一首歌版权非拿不可?

哪一部电影作品非讲不可?


主持人:导演您也参与了这部影片的编剧工作,请问您是否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梅艳芳的生平?


梁乐民:今天也想跟各位朋友分享我的感受。这五年来,我觉得好像跟梅姐成为了好朋友,一起经历了这几年的时光。以前,我们会非常怀念她,时不时会想起她。但这次,因为我有机会去执导这部影片,并参与编剧,我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这部影片除了我,还有吴炜伦先生一起参与编剧。非常感谢他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我们一起雕琢剧本,很多精彩的对白都出自他之手。

 

主持人:请问您参与这部影片制作的五年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梁乐民:梅姐的人生非常精彩,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年。我们在题材的取舍,包括选择什么故事放进到影片中,这个部分都花了很长时间。这是第一困难。最困难的是寻找饰演梅姐的演员。不过我们很幸运,我甚至觉得梅姐都冥冥之中参与了选角,选到了现在大家在银幕上看到的王丹妮。我们非常努力,观众也很喜欢她。亦不辜负梅姐所托。

 

主持人:饰演梅姐这个压力可想而知。现场有很多观众朋友,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



观众:我一直很喜欢《寒战1》《寒战2》,请问《寒战3》什么时候上映?我从小到大一直很喜欢看香港电影,以前我也接触到不止是像《梅艳芳》这样感人的传记片,以前也看过刘德华饰演的《雷洛》《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这类型的传记片,请问以后导演可否多拍摄这样的传记片给观众?


梁乐民:《寒战》系列我们还在努力,电影的筹备和剧本都还不太容易,希望尽快与大家见面。其实传记电影在香港是除了警匪片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除了我,其他电影人也陆续都会拍摄不同的传记题材影片。


主持人:无论是国内外,传记片拍摄过程中,编剧的取舍也是挺难把握的。导演您在当时是否也遇到这个问题?


梁乐民:当时,江先生也跟我说,影片最多也就是2小时15分钟。其实,电影的初剪都会比上映版本要长很多。梅姐的人生很丰富,故事有很多,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浓缩和取舍才有了这个版本。



观众:今天很感动,哭了好多次。我也很开心可以跟梁导演这样面对面交流,这部电影的感情处理恰到好处,有收有放,我觉得很好。影片开始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就是姐妹在一起的。那首歌的歌词我记得不大清楚,感觉这首歌将梅姐一生的感情宿命有所回应。请问儿歌用意是什么?


梁乐民:你提到的是她们在荔园那个时期?那一首是《行快啲啦喂》,是改编自Beatles的一首歌(注:Beatles的《Cannot Buye My Love》),是粤语长片时代的一首歌,那首歌在那个年代非常流行。你所提的“宿命”,反而是梅姐第一首录音室歌曲《心债》能够反映她的人生。

 

流行歌曲《行快啲啦喂》


梅艳芳《心债》



主持人:刚刚导演提到的《心债》其实也有很多背后的故事。今天也有很多不是很了解梅姐,第一次来看《梅艳芳》这部影片的观众,希望大家看完之后有兴趣去了解和关注梅姐的作品。我们这次“香港电影广东展映周”也特别邀请了另外两部与梅姐有关的影片《似水流年》《胭脂扣》,作为一个向梅艳芳致敬的单元。《梅艳芳》影片中也展示了很多相关的影片和作品,请问一下导演当时怎么选择这些作品在影片中呈现?


梁乐民:我们只有2小时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讲述梅姐的一生,我与编剧很努力去筛选,我们不断地互相去提醒和推敲:哪一个段必须非放不可?哪一首歌版权非拿不可?哪一部电影作品非讲不可?我们就这样一直去排序,梅姐有太多歌曲和电影,最后我们可以放进两个演唱会《坏女孩》以及一定要有的《夕阳之歌》。《胭脂扣》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体现梅姐跟哥哥张国荣的友谊,通过这部影片来讲述他们的友情是相当有意思的。



03

她不仅是很成功的艺人,

当时也带来了非常百变的形象。


主持人:除了展现了梅姐跟哥哥张国荣的友谊,《胭脂扣》也是梅姐非常重要的并作为大女主的一部作品。梅姐也是一位非常独立的女性,导演您在拍摄《梅艳芳》这部电影过程中,如何把握和塑造角色?


梁乐民:梅姐不仅是一位非常独立的女性,我们回顾一下她的演艺事业时会发现,她一出道,参加新秀歌唱大赛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巨星,无论男女都很喜欢她,这很难得,(这段经历)很精彩。她不仅是很成功的艺人,也给当时带来了非常多百变的形象。梅艳芳是她所处的时代,80年代,在香港“新”和“旧”文化冲击之下产生的、独一无二的演艺人。这部分我也很努力地想呈现在电影里面。


主持人:梅姐作为“百变天后”,无论是演戏还是唱歌都是非常丰富的。导演曾经作为美术指导的经验,对于这部影片再现梅姐这个“百变天后”是否也有帮助?


梁乐民:我要感谢美术和服装团队,其中美术和服装总监也是我的前辈。我当年入行的时候也做过他们的助手,这次很感谢他们愿意来帮助我。作为有美术指导经验的导演的好处,就是可以跟美术和服装部分沟通得比较直接。他们不大需要去做presentation(展示),例如提前制作3D图或者很精美的服装板给我看。他们只要给我一张照片,我就大概知道他们想做什么,我也可以很快告诉他们我想要什么。这方便比较容易沟通,从而尽快达到大家的目标。这样就不需要将资源浪费在精美的展示部分,就可以直接执行。这可能是我稍微优胜一点点的地方吧。


观众:首先感谢梁导演和江老板这么花心思拍了这部电影,对于我们这些80后喜欢梅姐的人来说,非常开心可以看到这部电影。这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电影了。据我所知,因为影片时长问题,很多拍摄的素材都没办法剪进去,我想问一下,以后是否会出一个导演剪辑加长版本?我们有很多影迷都很想看到这样一个版本。(现场观众疯狂鼓掌)


梁乐民:江志强先生有这么一个想法。但其实做多一个版本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不是简单地加一分钟或者几分钟就可以,如果重新剪辑,音乐、画面都要重新调整,也是一个工序繁琐的事情。我知道大家的心思,我也希望有这样非电影的一个版本尽快与大家见面。


编者注:《梅艳芳》(导演剪辑版)将于2月2日起独家登陆平台Disney+!加入超过一小时从未曝光片段,以五集形式重新精彩编排和剪辑,让观众更深入认识梅姐童年成长点滴以至成为一代巨星的历程,更立体地为大家呈现梅姐的传奇一生!



04

“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爱,

打动我的还有非常有色彩、温度、气息的香港”


观众:感谢导演这么用心拍摄这部电影。我是80后。哥哥张国荣和梅姐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这次看电影,我想到了很多回忆,开心的和不开心的。很感谢导演拍了这部电影。我想问导演,您觉得丹妮哪一部分最像梅姐?什么时候让您有这种感觉?


梁乐民:大家可能看了幕后花絮的短片拍摄,我也可以跟大家再次分享。我们最后决定用丹妮的时候,团队安排了一次定装拍摄,想试试她在镜头前面的表演。演员化了妆,摄影机摆好机位,就是想看看演员能否说服我们——她就是梅艳芳。

我记得我们试了两场戏,一场是她跟姐姐吵架,一场就是她独自讲完那一段对白唱《夕阳之歌》。我记得,她穿了婚纱,化好妆,做好了准备,那时候丹妮还没有接受任何训练,还没有唱歌和排舞的老师。我还记得她唱错歌词。但她在唱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梅姐似乎回来了。当我回首想跟同事交流这个感受的时候,我发现服装部的同事们,尤其是女同事,都拿着纸巾冲出门外哭泣。他们在情感上都已经告诉我,这是饰演梅艳芳最理想的人选。

如果你问丹妮哪一个地方像,哪一个镜头像,我觉得她那一份真诚跟梅姐很相似。而真诚是技巧以外的东西,技巧可以在后天努力去成就。但如有这份真诚,我们要珍惜。梅姐刚出道的时候,甚至她最后一场演唱会,她的演艺人生,都让我们感受到真诚,这很让人动容。这一部分丹妮跟梅姐很像。我们都跟江先生说非她不可。我们的化妆师曾经也给梅姐化过妆,也对江先生说,“如果你们不选丹妮,我也不想做了。”所以,我很感谢团队的鼓励和大家一起的努力,才有了大家在银幕上看到了《梅艳芳》这一部电影作品。


主持人:我亦有同感,丹妮在这之前是一个时装模特儿,她没有任何演艺经验。她这份真诚和努力,确实有梅姐身上那种精神。


观众:我也是第三次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除了让我们重新看到梅姐充满了色彩、温度和情感的角色之外,另外打动我的是同样非常有色彩、温度、气息的香港。从70、80年代至今,让我看到了香港这样一个变化,都充满色彩和情感,与梅艳芳这个人物相互融合。作为一个观众,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爱,不仅是对梅艳芳这个人物的爱,也是她所处的和经历过的香港的爱和情感。这点非常打动和吸引我。除了梅艳芳这个人物,这也是影片让我不断可以去看的原因,可以看到她所代表的的香港,她曾经生活过的香港。

影片中用了非常多梅艳芳的歌唱,请问导演怎么处理王丹妮的演唱和梅艳芳原唱?声音部分是怎么做的?我在观看影片的过程,觉得这些演唱都非常平滑,很顺畅,没有那种不融合或者很跳跃的感觉,这点很奇妙。


梁乐民:我要感谢我们的音乐总监赵増熹先生。在我们刚完成剧本,决定选择王丹妮饰演梅姐之后,我们就找了音乐总监谈,如何执行。因为电影里面肯定要有很多关于梅姐的歌。那时,我们无法百分之百肯定全部使用王丹妮的演唱还是找回梅姐的原声。
我很感恩《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启发。在这部电影中,歌曲部分他们用了三个声音——演员的原声、剧中人的声音、还有一个男高音的声音(注:电影中的歌声将主演拉米·马雷克、加拿大摇滚歌手马克·马尔泰勒以及弗雷迪·默丘里的歌声进行混音),混合在一起。我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感受相当震撼。因为你会感受到,既有演员的声音,又有原唱者的声音。我就问赵增熹先生,既然好莱坞都可以做得到,我们有无可能做到?那时候,阿熹说,最重要的是先找到梅姐的原声。

但我们发现香港的存档工作并大不理想。就算江先生愿意花钱去购买这些使用版权,但这些素材的质量未必能用。幸好,我们最后能用到梅姐的原声的三首歌,《心债》《夕阳之歌》,有一段《红唇烈焰》也用到了一些。声音部分,我们还用了一个代唱以及王丹妮的原唱,将这三个声音混合在了一起。音乐总监说,“只要我们做到丹妮开唱的时候,让人误会这是梅艳芳的演唱,这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谢谢这位观众,我们也很努力希望让观众有这个感觉。看来我们实现了,我们很开心。


多次出席《梅艳芳》电影相关活动的几位梅姐粉丝


观众:感谢梁导演、王丹妮、杨千嬅,以及这部电影所有的制作人员和工作人员。谢谢你们让我们能够在大银幕上看到梅姐,今天是梅姐离开我们18年的日子。我身边都是梅姐的粉丝,他们都看了这部电影十几二十遍。


梁乐民:哇,谢谢你们捧场。虽然梅姐离开了我们18年,但我们不一定要悲伤,我们可以藉着她的电影以及这部电影去怀念她。


观众:昨天我们在B站有直播怀念梅姐,我们是忍着悲伤去看《梅艳芳2003经典金曲演唱会》,这是她用生命留给我们最后的一份礼物。我也知道今天香港有免费乘坐电车的活动,你们很有心,感谢。刚开始,我们是抱着很怀疑的态度去看待这部电影,一边担心拍得不好,一边又期待电影也许可以把我们的梅姐拍出来,让我们再次看到她丰富多彩的一面。内地的粉丝没有什么条件可以去到香港追寻她,去探班,我从来没见过她。这部影片给我太多感触了。

 

梁乐民:以前在12月30日我们一直都会有纪念梅姐的活动。我之前还没有拍摄这部影片之前,都是在心里怀念。
当我们决定拍摄《梅艳芳》,定了主演王丹妮,团队开始筹备进入准备状态的时候,我提议去跟梅姐说一声,去她的墓前说,我们找到了丹妮饰演了,希望她可以保佑我们拍摄顺利。

这五年来,我们都有陆续去探望梅姐。我们知道今天香港会有很多粉丝前去怀念梅姐。所以,我跟丹妮在三个星期前就去跟梅姐打了声招呼,感谢她的帮助和“同行”。


主持人:在座的粉丝,在往年和今年有什么其他纪念梅姐的活动吗?请问有没有观众朋友想分享一下? 


观众:首先很感谢,但感谢的话刚刚那位朋友已经说完了。往年,梅姐的每一年生日10月10日和12月30日,我们深圳的粉丝都会去大屿山给梅姐上香,跟她说话,会参加香港粉丝举办的聚会。内地粉丝也会专门去做一些慈善活动来传承梅姐的精神。

往年的12月30日,都是我们粉丝很难过,很想念她的日子。今年,有了这部电影陪着我们,不仅仅是难过了,我们还有了一些安慰和力量。让我们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想念着她。希望梅姐的精神,对社会的那种大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影迷福利 


影迷福利



在本公众号后台或深圳百小汇微信(微信号:szbcszbc)留言发送给我们你观看电影《梅艳芳》的票根照片合集或其他关于梅姐的收藏物相片,我们将选出观看次数最多的影迷或最佳纪念物收藏者,送出一本《梅艳芳》电影限量纪念册(仅2册)


照片截止时间:1月15日

领取纪念册方法由深圳百小汇(微信号:szbcszbc)另行通知。

排片表



香港电影广东展映周 展映中

点击 享受最优购票


票价广州、深圳站会员 55元
百老汇APP 60元其他第三方购票平台 65元

佛山站
会员 35元
百老汇APP 36元其他第三方购票平台 40元




相关文章

片单 | 广深佛三地联动举办的影展来了!

排期及与预告片 | 睇戏啦!

映后嘉宾公布 | 何谓「香港新电影」?

影人采访特辑 |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是如何创造的?

影片推介 |「杀出个黄昏」,长者亦要活出尊严

影片推介 |「一秒拳王」,挥出自我的一拳

影片推介 |「似水流年」,回不去的故乡


相关活动

年末影迷重磅福利!又可以all in周边啦!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