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 | 汶川十年,“爸爸”,谢谢您
来源 | CCTV今日说法(微信号:cctvjrsf)
十年前那场地震
仅仅持续了96秒
但却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
缘起 | 废墟里的两次相遇
2018年4月26日,杨雅舒从南京来到汶川县映秀镇。陪她一起来的,是她在当年地震中结识的恩人。十年前两人素不相识,十年后他们已情同父女。
十年前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杨雅舒就在震中映秀镇。
当时杨雅舒11岁,表姐14岁。那天上午,杨雅舒是跟着表姐一家去映秀走亲戚。中午吃饭后,大人们在屋里,她和表姐在屋子外面玩耍 。
杨雅舒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发生地震前,无力继续抚养杨雅舒的爷爷奶奶刚刚将她托付到四川宜宾的表姐家。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表姐成为孤儿,杨雅舒也失去了亲人。
就在姐妹俩无所适从的时候,1800公里之外的南京也有一个人在地震发生的瞬间感觉到了异样。
邵建波,今年53岁,是个商人,多年来一直坚持做慈善。当知道四川发生地震后,他立即去超市买了一卡车的食品和水,送去了火车站。第二天,他又和其他几个朋友飞到了成都。其他灾民往外涌,而邵建波一路向里。
第一次相遇是在五月十四五号,邵建波注意到余震里一对颤抖着的拥抱在一起的小姐妹。因为当时路边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也顾不上多问,只是给了小姐妹几瓶水,并叮嘱他们注意安全。这对小姐妹,正是杨雅舒和表姐。
一面匆匆,十几天后在都江堰附近,邵建波又遇到了两张似曾相识的面孔。
再次的相遇让邵建波心生触动,五月的四川下了好几场雨,一路余震不断,他觉得他得去帮助姐妹俩。
邵建波觉得,姐妹俩的亲人一时半会联系不上,在灾区有着各样的危险。他决定先带姐妹俩离开灾区,以后再慢慢帮她们寻找家人。
恩情 | 成长为“父女”
因为机缘,也因为怜悯,邵建波把杨雅舒姐妹俩带出了灾区,带回北京。
面对情绪糟糕的姐妹俩,他极力平复。给他们做早餐、带她们看心理医生,周末又一起去逛公园。
那几天除了上班,他去哪儿都要把姐妹俩带上。
邵建波托灾区志愿者留意姐妹俩亲人的信息,但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反馈,甚至连杨雅舒的爷爷奶奶也联系不上,转眼就带了她们半年。
对于姐妹俩,邵建波付出了比对儿子还多的耐心和爱,姐妹俩也终于开始慢慢地信任他。
有一次下了及膝的大雪,他在外面接她们放学。因排练推迟下课三十分钟,邵建波坚持在雪中等候。
随着称呼的改变,姐妹俩心里的坚冰也在渐渐融化。邵建波陪着她们,走过了最初的悲伤和急切。
2009年5月,邵建波带她们回去。但费尽周折,发现姐妹俩的亲人都已经去世或者失联。因为不符合收养规定,邵建波不能合法收养。虽然身份上有些尴尬,但邵建波坚定了最初照顾姐妹俩的想法,带着她们办了新的身份证,并安排在老家温州上学。
邵建波常常打电话关心她们,她们也惦记着“邵爸爸”。
欣慰 | 将爱心传递
姐妹俩很自立,一直坚持勤工俭学做公益。杨雅舒有一本笔记本,左边记录的是好心人送她的东西,右边记录的是她捐给别人的。
2014年8月4日,杨雅舒看到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她写道第一时间联系为震区
送去2570元,笔记本上写着杨雅舒 1220元,姐姐1350元。
杨雅舒的笔记本
2008年,刚到北京的时候,邵建波有意带着她们做公益。想通过这样的办法,让她们忘记伤痛。
不过当时姐妹俩年纪小,有些不情愿。有一次邵建波让姐妹俩从潘家园坐公交倒车去通州敬老院看老人,倒了好几班公交车来回,这让姐妹俩很不高兴。
去过养老院后,杨雅舒和姐姐没回家。她们带着不理解的怨气在大街上到处乱走。邵建波急坏了,又是报警,又是发动朋友满大街去找,还好最后把姐妹俩找到了。邵建波找到两姐妹没有责骂她们,而是带着饥饿的两姐妹去吃了饭,同时耐心地教育她们。
2014年,仅17岁的杨雅舒成立了一个公益工作室,在微信群里聚集了大批的志愿者,还帮助了山东德州贫寒的一家筹集到四万多元,盖了新房。
感恩 | 给每个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
杨雅舒在做公益的路上,愈发感恩自己一路成长得到的帮助和爱,她萌生了一个向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的念头。
她想到了一个一直没找到的恩人。
当年地震发生后,她在临时的帐篷里玩耍,一个人突然跑来伸开了双手抱住她们,同时有东西砸到了那个人身上。事后才知道是有山石滚下来,那个人是过来保护她们的特警。杨雅舒和姐姐还没道谢,那个人就走了。
回想起来只隐约听到别人叫他“健康”。当年全国各地都有去灾区支援的特警,没有确切的名字要想找到谈何容易。
经过媒体寻人,很快有人提供线索,说姐妹俩要找的很可能是一个叫做“康健”的南京特警。
康健在地震中
2017年9月,杨雅舒坐车去找康健。得知当时康健在南京市一个派出所当民警
她有些激动,因为她工作的地方距离康健只有几百米。
康健是2008年5月12日当天赶去灾区的,当时江苏省有几百名特警响应公安部的号召,连夜包机去了成都。往汶川深处走的时候,车没法通行,他们步行进入,经过悬崖的时候还差点踏空跌下去。
康健他们在灾区待了二十几天,他很难忘灾区里的那些人,因为他们被温暖着,也时常温暖着别人。
普法时间
pufashijian
Q1:今天我们请来的嘉宾,是中华女子学院的李明舜教授。李老师,十年了,今天我们是带着一种回望的心情谈及大地震后这些孩子的问题,我们的法律上对于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有什么救助的方式呢?
A1:应该说时间真快,十年以前也是在《今日说法》的节目,我们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律制度更加完善,国务院出台了社会救助的办法。再一个颁布了《民法总则》,其中就建立了以家庭监护为主、社会帮助为辅、国家监护兜底的监护制度。
如果父母不在了或者没有能力了,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他的成年的兄妹(姐)这些人都没有的,那么社会的其他成员可以通过收养,来建立新的这种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这种关系。那么在这些都没有的情况下,就是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来对他进行监护。
Q2:那像我们今天故事里说到的,这个邵建波和杨雅舒这两个人,在法律上应该怎么认定他们的关系呢?
A2:应该说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既没有建立法律上的收养关系,也不是血缘上的关系。他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他却尽到了一个更温暖更周全更好的方式,使杨雅舒能够健康成长,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
Q3:经历了那场大地震的孩子,失去亲人失去家庭这个创伤是持久的。我们应该给这些经历过大地震的孩子,一些什么样的帮助呢?
A3:对于这些孩子,我觉得既要给予相应的物质上的保障,使他们的生存,使他们的衣食住行有充分的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安慰,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长,身体上的健康成长,心理上的健康成长以及特别是人格的健全。看这个杨雅舒,她本身是一个受助者,但她同时又成了一个助人者。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给予了她们的爱,然后她们又用爱传递给社会。这是我们整个社会互助和谐团结,这样的一种好的风气。
十年,换了人间,
身心的疼痛不会永远消除。
但是乐观地面对努力地生活,
或许是对逝去的人最大的缅怀。
案件来源 | 《今日说法》节目《重回灾区的“父女”》
实习小编 | 赵芮
维护 | 宋小军
主编 | 王秀敏
—————↓↓往期文章推荐↓↓—————
男子没立遗嘱,去世后财产被现任妻子掌握!前妻生的孩子该怎么做才能分到遗产呢?
今日说法 | 车辆空档坠崖车令警察生疑,遇难者死因并非源于车祸,警方千里追查,真凶终于被缉拿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