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家国情怀书写新闻人生

肖 涛 新闻战线 2024-06-2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以家国情怀书写新闻人生

肖  涛
作者简介: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第15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岳阳市新媒体协会副会长、岳阳市报纸审读委员会专家,获评岳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曾任西藏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获评西藏自治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作品3次获中国新闻奖、30余次获全国省区市党报新闻奖、全国五自治区党报民族好新闻奖、西藏新闻奖等。

从首都北京到“世界屋脊”,变的是海拔,不变的是标准;从雪域高原到洞庭湖畔,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从新闻记者到新闻教师,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情怀。

大学毕业21年来,我以梦为马、以笔为鞭,奋力追梦、圆梦、筑梦,以家国情怀书写新闻人生。


追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与新闻结缘,始于初中,始于文学。
20世纪90年代,文学风靡校园。初中时,有位同学创办了“鹧鸪文学社”,写诗组稿、手工刻字、油印小报、刊载诗文、赠阅师生。我虽没有入社,但每每观之,心向往之。
至今犹记,初中毕业时,老师问我有什么理想。彼时尚小,只知读书,所谓理想,似有似无,尚未清晰。他说:“搞新闻、做记者不错,复旦大学的新闻专业很好。”那时,我对复旦大学还一无所知。至于“做记者”,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高中时,几位同窗好友热爱文学。受他们影响,我也学着写诗。后来加入“蓼湄文学社”,并且有了一个“记者证”。不承想,这个文学社的“记者证”竟预示了我的新闻人生。
大学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法学专业,仍不忘文学。曾在《中华散文》发表作品,被认为“有文采”。
2003年初,非典来袭。彼时,我已大四,面临毕业,不能外出,只得在网上找工作。
其时,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急需人才。党中央号召大学生支援西部大开发,“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恰在此时,我从“援藏网”得知西藏日报社正在招人。去西藏日报社做一名记者,既响应了党的号召,又实现了人生理想。两全其美,岂不快哉。彼时,父母年逾花甲,我又是家中独子,但我决心已定,父母虽有不舍,只得泪眼相送。
2003年7月底,我经长沙、成都,辗转进藏。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发展落后。
我被分到了西藏日报社总编室要闻编辑室,不是科班毕业,一切从零学起。读报、剪报、抄报,编稿、画版、校样,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编辑中学习编辑。编辑室只有一台公用电脑,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冬季严寒,滴水成冰。有时等稿,通宵达旦。于是置一牛粪炉子,烧得通红,锡壶里的水沸然有声。大家围坐取暖,苦中作乐。
2007年,我被调入记者部。此后,我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10年,我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
2012年研究生毕业时,我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选择。此时,父母年逾古稀,儿子快读小学。以我的条件,在内地找份工作,赡养老人、抚养小孩,既不是难事,也最为现实。然而,为了追梦,我选择再次“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返藏后,先是组建深度报道室,后又连续多年随团报道全国两会。
其间,我再获中国新闻奖,也面临职业选择。我放弃了去党政机关任职的机会,放弃了去上市公司做高管的机会,只为了心中的新闻梦。
2018年,我获得第15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时年39岁,是当届最年轻的获奖者。同年12月,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第15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研讨班开班式上,中国记协党组书记问:“西藏日报的肖涛来了没有?他的事迹很感人!”会后,他还推荐我参加“好记者讲好故事”评选。

2018年11月,笔者在第15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颁奖报告会现场。
回顾过往,我的故事就是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追逐新闻梦想的故事。概而述之,唯有厚植家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才能做好记者、讲好故事。


圆梦: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闻的当事者。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把笔头、镜头对准群众,把版面、画面留给群众,用心报道民情民生,用情反映民心民声。
记者就是行者,好新闻是跑出来的。一次最久的采访。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西藏日报社策划组织了“雪域边线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我随时任人民日报援藏干部、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先后赴林芝、日喀则、昌都、那曲地区采访。西藏6个“边线”地区,我们一行就采访了4个,历时数十天,行程几万里,多次遭遇爆胎之险。我们深入基层一线、走访农家牧户,全面报道了西藏“边线”地区经济社会之变、人民生产生活之变,以“边线”巨变管窥西藏巨变。该系列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主笔的《“山药蛋”变“金蛋蛋”:甲谐正源之争》也在其中。
一次最高的采访。200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西藏日报社策划组织了“最美藏乡行”大型采访活动。我带队前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那曲地区采访,日行羌塘、夜宿牧家,报道藏北之变、藏乡之美。其间,我们凌晨从安多县城出发,专程前往格拉丹东,采访长江源头的第一户牧民。车子多次陷入沼泽,涉水过河,困难重重。抵达嘎玉老人家时已是下午,天气骤变,大雪纷飞。这里海拔高达5000多米,高原反应强烈。采访完毕,返回最近的雁石坪镇已是凌晨。途中,车子差点掉落悬崖、坠入河中,可谓险象环生。

2009年8月,笔者前往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采访,与嘎玉老人一家合影。

一次最险的采访。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大地震,灾情严重。西藏各族人民捐款捐物,发出了第一列赈灾专列,我主动请缨进川报道。其实,此时我刚返藏,一同进藏的还有一岁半的儿子、60多岁的母亲。两人高原反应严重,儿子高烧不退。在西藏,高烧容易引发“脑水肿”“肺水肿”,有生命危险。在川采访期间,多次发生7级、6级以上地震,小震不断,随时可能遭遇不测。我也做好了最坏打算,随身携带干粮和水,以备不时之需。
好记者不仅要有矫健的脚力,还要有敏锐的眼力、高深的脑力、精准的笔力。新闻要锤炼思想。“雪域边线行”采访有一个小插曲。日喀则地区萨嘎县的甲谐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初拟的报道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县里的工作人员说夏如乡拉亚村的甲谐最为正宗,带我们前去采访。旦嘎乡旦嘎村的村民得知后非常生气。回来路上,他们拦住了我们,说旦嘎村的甲谐最为正宗。他们还在路边表演甲谐,以为佐证。如仍以甲谐保护立意,中规中矩,亦无不可。但是,我敏锐地发现甲谐正源之争,更加凸显了西藏农牧民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意识的觉醒、市场意识的觉醒。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根本性变化,意义更为深远。我据此调整了报道视角,使稿件立意更高、思想更佳。
国旗老阿妈的报道也是如此。中尼边境有一位老阿妈,几十年如一日在院中升国旗。她最大的愿望是“想要一面更大的国旗”。2009年初,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赠送给老阿妈一面国旗。国旗从首都北京送到边陲小村,所到之处,各族群众夹道迎接。报社派我前去采访这一盛况。老阿妈原是一名农奴,是中国共产党让她翻身做了主人,她以升国旗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老阿妈的这一举动,以小见大,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感党恩、跟党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意义非凡。我随即调整了报道思路,报道重点不再放在“赠送”与“迎接”上,而是放在了“新生”与“爱国”上。该稿件后来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并被收入《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2016年12月,笔者在昌都市昂多乡驻村,向村民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新闻要精选意象。2012年,一位名叫阿旺卓嘎的女干部倒在了驻村工作岗位上。典型报道如何不落窠臼、写出新意?我深入采访,苦思冥想,最后以格桑花作为意象,以“永不凋谢的格桑花”为主题,再以“根的坚忍”“叶的进取”“花的热情”“香的醇厚”为章节,讲述阿旺卓嘎的感人事迹和高贵品格。格桑花是生长于西藏的一种花,扎根贫瘠之地,努力向阳生长,开得绚丽、香得隽永。阿旺卓嘎的高贵品格正如格桑花一样。稿件刊发后,值班编辑跟我说,他看哭了。这篇稿件后来获得西藏新闻奖一等奖。
新闻要承载文化。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但是新闻一旦注入文化的基因,便有了穿透时空的力量。藏北多盐湖,千百年来,申扎县的牧民到盐湖“驮盐”,不仅自吃,还用来交换青稞。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驮盐文化”。由于“土盐”不含碘,长期食用,会造成人体缺碘,后来政府推广“加碘盐”,驮盐的队伍逐渐消失。我没有简单报道“一粒盐巴的变迁”,而是重点讲述了驮盐队伍的“盐语”、“盐歌”、宗教礼仪、组织结构等。不久之后,那曲记者站的同事告诉我,有个读者特意托他向我表示感谢。这篇稿件也获得全国五自治区党报民族好新闻奖一等奖。


筑梦:到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去
获得长江韬奋奖后,我转型专事新闻教学、研究工作。2019年,我被全职引入湖南理工学院,后任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
新闻传播类专业具有高度的政治性、鲜明的实践性。作为教学副院长,我推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构建“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三螺旋实践育人体系,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推进部校共建、校企合作,努力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2023年12月,笔者勉励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坚守新闻初心。

作为专任教师,我坚持立德树人,加强价值引领,点亮学生的新闻梦想;突出实践导向,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采写能力。
2022年,我策划组织了“湘江北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暑期见习营活动。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39名师生,分赴长沙市、岳阳市的6个县(区)24个点进行实地采访,以全媒体形式报道湘江长沙至岳阳段沿岸的生态之变、产业之变、乡村之变、民生之变,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文字、视频)32篇(条)。8天时间里,我与见习营学生同吃同住同行,一同策划、采访、改稿,并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受益匪浅,进步很大。
任教4年来,我主持了3个省级项目,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国家二等奖、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三等奖、首届湖南省高校“马新观”征文二等奖,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我以平生所学所能,倾力帮助学生筑梦圆梦,延续我的新闻梦想。
从雪域高原的“瞭望者”到新闻人才的“守望者”,从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到新闻事业的教育者,我不负新闻,新闻亦不负我。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厚植家国情怀的三螺旋实践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2-0891)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喻  瑾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2月(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