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创新不止,向海内外讲好领袖故事

龚雯 等 新闻战线 2024-04-2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创新不止,向海内外讲好领袖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创办十年来的几点体会
龚  雯  张远晴  姜忠奇
国际舆论场上,大党、大国的领袖形象,关乎海外受众对这个政党和国家的“第一认知”,是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共领袖、中国领袖的故事,这也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
2014年2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办“学习小组”,是央媒中最早专事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的新媒体。10年来,“学习小组”始终把用心用情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报道和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政治责任,累计刊发涉总书记报道逾4600篇次,各平台综合阅读量55亿次,策划推出“出卷·答卷·阅卷——时代之问,总书记这样回答”“跟总书记学调研”“总书记的用典智慧”“小事大情怀·总书记的民生关切”“从习主席署名文章看大国外交”“总书记的冰雪情缘”“‘物’见初心·总书记的时代印记”“总书记的两会约定”“Xi's Imprint on the Era(习近平的时代印记)”等众多有特色、传得开、叫得响的专题融媒报道,网民评语中的一个高频词是“好看”。2023年,系列融媒报道“习主席的国礼故事”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组报道是向海内外讲好领袖故事的又一次创新。
“学习小组”原创融媒系列报道“习主席的国礼故事” 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学习小组”关于总书记的原创报道为什么好看?一个重要经验是在“深”“实”“巧”“融”上下足功夫,让领袖故事具有穿透力、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思想求“深”:抓住领袖故事的主题内核
思想最具穿透力。创新讲好领袖故事,首先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闻报道中找到思想与故事的有机结合点,既呈现“思想中的故事”、又阐释“故事中的思想”,让人们在一个个具体事例中更直观地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伟力。
立意深刻,找准思想主线。没有思想的文字是苍白无力的。古人云“文以载道”“意犹帅也”,这里的“道”“意”指的正是思想内核,既可以统摄全文,也是决定报道深度的关键。“习主席的国礼故事”在策划之初就摒弃了“故事串烧”方式,而是通过国礼这一特殊物品来体现习近平外交思想,每期都紧紧围绕一条思想主线展开叙事,使报道立起来、立得住,比如《两件国礼,见证了一个伟大倡议的诞生》彰显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内涵与价值;《给习近平的这枚U盘里,藏着一个“彩蛋”》立足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习近平访问越南时,送出19期〈人民日报〉》通篇贯穿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还有《新年第一课,习近平向党内高级领导干部讲了5个问题》《这段时间,习近平一直在思考一个重大命题》《全党学党史,深意何在?》等报道,以政治、理论等多维坐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条分缕析,说理透彻。抓住思想内核,讲述领袖故事才有根与魂,从而不仅“天天见”,而且“天天新”“天天深”。
阐释深入,务求事理交融。讲故事,只讲“事”,显得单薄;光说“理”,未免枯燥。事实与观点应相互依存、彼此支撑,寓理于事、以事明理。“习主席的国礼故事”有一期《收到“柳林海”号船模,习近平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报道没有把“事”与“理”机械叠加,而是通过串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柳林海”号首航美国和近些年习近平主席访美、同星巴克创始人书信往来等真实故事,将“对外开放”的主题置于历史和现实背景下加以认识把握,有力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在“跟总书记学调研”系列中,《习近平是怎么做调查研究的?》《习近平调查研究“五字诀”》《调研搞得好不好,习近平提出3条标准》等8篇报道既讲总书记调研故事,又帮受众梳理调研方法、工作理念,所选事例问题指向明确,指导意义强,近4000个微信公众号转载,综合阅读量7400万,许多网友看后表示“很管用”。
用情深厚,建立情感链接。创新讲好领袖故事,既需要严谨的理性,也要有细微的描摹,激荡起文字、影像背后的情感力量。在“习主席的国礼故事”中,《这张老照片里,有习近平和父亲的澳洲情》扣住一个“情”字——澳方挑选的国礼是习仲勋同志当年访澳的老照片,充满温情;澳洲友人生前发出“到塔州走一走、看一看”的邀请,习近平访澳期间专程赴塔州了却“对一个友人的心愿”,笔端蘸情,全文再现习家父子两代人接力推动中澳地方交流的往事,表明中澳关系“扎根地方、依靠地方、惠及地方”。在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创作的《“这首词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抒写习近平总书记绵延半个多世纪的焦裕禄情结。每逢春节前夕,“学习小组”均有特别策划,《这些年,总书记置办过哪些年货?》《习近平做过哪些新春美食?》《春节来临,习近平最大的心愿是啥?》《习近平的新春“特别关注”》等报道,年味浓郁,情深意长,被全网置顶推送。又如“小事大情怀·总书记的民生关切”“总书记的两会约定”“总书记的冰雪情缘”“总书记和青年干部谈心”等原创系列专题,讲述的也是有温度、很温馨的领袖故事,或是总书记与普通百姓“聊家常”,或是总书记与基层代表“有约定”,或是总书记与运动员的“青春对话”,作品情感充沛,综合阅读量均破亿。


风格重“实”:探索领袖故事的新颖表达
文字是思想的外壳。创新讲好领袖故事,须在文风上接地气,杜绝“空”、提倡“实”,语言明快,细节生动,见人见事。文风好,故事就更有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
素材扎实,丰富报道层次。主题是“魂”,结构是“骨”,素材是 “肉”。无“骨”软趴趴,没“肉”干巴巴。把故事讲得有骨有肉,必须广泛挖掘素材打基础,还要尽量“捞干货”。“习主席的国礼故事”每期篇幅1500字左右,但主创人员往往需查阅数万甚至十几万字的资料,抽丝剥茧、披沙拣金,精选合适内容,将其连珠成串。写《习近平获赠的这方拓片,诉说着一段历史传奇》时,记者和编辑读论文、翻典籍、啃专著,考证郑和碑来龙去脉,既有近镜头特写,又有长镜头纵览,沿着历史故事、两国交往、习近平外交思想层层递进:先写习近平出访斯里兰卡获赠拓片,再考据石碑渊源,郑和“率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历时数月抵达锡兰”,进而谈中斯古今交往,“可上溯至西汉”“2013年,中斯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最后点明“人类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搞统战,习近平做的是“功夫菜”》《习近平喜欢什么样的文风?》《习近平是“体育迷”》等原创报道,都是在海量信息中提取关键素材为主题服务,解读更丰满、诠释更精当。
细节充实,运用多种手法。巧妙的细节安排可以一语胜千言。创新讲好领袖故事,应给细节足够展示空间,发挥最大效用。同样是讲国礼故事,《习近平:“30年的友谊,你看看”》设计多处场景,每处细节满满:描画国礼,相框中绘有“习近平首次访美时借宿的住宅、河北省地图以及正定县的标志性古建筑须弥塔”;展开对话,“你们是我见到的第一批美国人”“对我来说,你们就是美国”;还原情境,“丰盛的早餐、临别赠送的爆米花、白菊花泡的药酒”……全文借助语言、环境、人物等描写,穿插当事人的细节回放,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民间友好、民心相通”的外交风格跃然纸上。“学习小组”近年推出《习近平的入党批复函》《习近平的自行车载过谁?》《习近平的一份亲笔批示》《当年习近平赴厦门履新那天,是他32岁生日》《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习近平喜欢跟青年人交朋友》等原创“爆款”,捕捉细节、用好细节,刻画可敬的人物形象、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成为刷屏之作。当然,细节的甄选必须契合报道主题,不能为了突出细节而让故事支离破碎,要让细节画龙点睛。

“学习小组”联合人民网推出的融媒报道“Xi's Imprint on the Era”(习近平的时代印记)获得“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融创精品十大案例(中央媒体)”。
语言平实,贴近受众感受。贴近性是讲好故事的必备要素,越质朴越动人,切忌高高在上、板着面孔。“习主席的国礼故事”主旨宏阔,但行文吸收了不少网言网语、民间白话,比如《习近平送出的景泰蓝,有啥不一样?》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明“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8架“枭龙”为习近平护航,定格“巴铁”友谊》以“中国是‘枭龙’的‘娘家’”为喻,道出中巴情谊之“铁”;《这份礼物,是塞尔维亚工人为习近平“独家定制”》《习近平的8号球衣》《来自非洲的“马尼奥克”,藏在萨苏赠给习近平的油画里》《习近平把“复兴号”带到了泰国》《啥鞋子让小时候的习近平穿上“感觉到很神气”?》等,从题目到正文都透着“白话范儿”,鲜活展现了“习式外交”的特色与魅力。10年来,“学习小组”积极探索领袖故事的鲜活表达,一是去冗就简,化长为短,短不是浅,而是“准”且“精”,符合新媒体受众阅读习惯;二是言之有物,脱虚向实,表达平实晓畅,不追求花里胡哨、虚张声势,避免生硬拔高、空喊口号;三是通俗易懂,变硬为软,既要有“专业思维”又要有“受众意识”,把新闻通稿“翻译”成大众语言,做到口语化、有网感。


创意谋“巧”:选好领袖故事的报道角度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优秀的新闻报道是建立在一个又一个新点子、好创意基础之上。领袖故事常讲常新,还要在创意上谋“巧”,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在同类报道里异中求新、异中出彩。
策划含巧思,摆脱套路多出金点子。创新讲好领袖故事,应当跳出常规套路,避免千篇一律、陈陈相因,以别出心裁的构思、独树一帜的特色取胜,换句话说,就是要有高辨识度。近年,“学习小组”选题创意迭出,网民反馈说许多策划让人眼前一亮。“习主席的国礼故事”是在“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向公众开放后,第一时间实地探访采写完成的,选题独家,视角独特。重大主题报道“出卷·答卷·阅卷——时代之问,总书记这样回答”,从“难题、答题、成效”三个维度重温总书记对“时代之问”的精准把脉、科学解答和周密部署,标题直接取自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金句,如《“我们能不能做到既利用对外开放机遇而又不被腐蚀或吃掉?”》《“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等,设问句引人阅读,产生“追剧”般的传播效应,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好的选题创意从哪来?归根结底,还是要勤于思考,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断积累、用心感悟。
角度更巧妙,细处入手四两拨千斤。好的切口是新闻报道的嚆矢,能够先声夺人。角度平平、切入俗套,难以抓人眼球,特别是一些老题新做,“新鲜感”尤为重要。面对宏大主题,应大处着眼、小处着笔。比如,“‘物’见初心·总书记的时代印记”以小物件折射大情怀,从习近平交粮的收购单、填写的登记表、开具的修理费发票等实物切入,细述相关故事,以物传情、观物思理,中宣部《新闻阅评》评价“让网民看入神”,有人说“这样的老物件最直观,很有代入感”。“从习主席署名文章看大国外交”系列中的《哈萨克斯坦人民又收到了“老友来信”》《这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受瞩目的新闻”》等报道,详述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提及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字里行间尽显元首外交的大国风范。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表述,推出《习近平考察的“时间银行”,是什么样的新事物?》《这个问题,为何让习近平放心不下?》《习近平提到的“战略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习近平对党员干部提到的“心中贼”,该怎么破?》等报道,做到了“小切口、软输出”。可见,角度选得好,即使是同类报道题材,也能令人耳目一新。
传播用巧劲,增强互动打破“次元壁”。新媒体并非“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内容发布后不等于万事大吉,而是整个传播环节的开始,还需通过实时互动和数据分析,不断聚拢粉丝黏性,努力提升传播质效。比如,“习主席的国礼故事”巧用微信编辑器设置滚动播放图片、滑动查看高清版国礼等方式,让国礼故事呈现得更立体多元;每期文末都有彩蛋——“有奖猜猜看”环节,请网民根据线索猜测下期国礼,吸引网民在后台留言竞猜。依托高质量活跃用户,“学习小组”时常组织线上线下活动,“云课堂”栏目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线讲授党课,开展送党课下基层、举办理论研讨会等;“读书打卡”栏目召集广大用户自发学习总书记重要著作,栏目创设至今已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等13本,逾10万用户踊跃报名参与。打破传播“次元壁”,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让传播更具互动性、趣味性,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平台相“融”:拓展领袖故事的创新空间
推动媒体融合走向纵深,应当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创新讲好领袖故事,要借力媒体融合发展的东风,集萃各方资源,真正“融”起来。
形式交融,练就新本事。经过数年融合发展,“学习小组”的产品已不局限于图文,更多是使用视听交融的全媒形式。“习主席的国礼故事”采用“原创内容+国礼图片+朗读音频+短视频”,在“喜马拉雅FM”开设音频专栏,在抖音、B站等平台发布短视频,受众能同步读报道、赏国礼、听故事、刷视频,满足不同群体习惯偏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学习小组”邀请网民和10位影视明星一起朗读70封红色家书,全网播放量超6300万次,“初心家书”系列音频节目立意、质量、水准俱佳,成为很多人“睡前必听”,被中宣部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创新案例。“小组壁纸”系列精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金句,制作具有鲜亮视觉风格的手机壁纸,被网民收藏为屏保美图。又如“云课堂”,用户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还可在讨论区畅聊学习感悟、交流个人心得,40节直播党课累计吸引2300多万人次、全国近万个基层党组织在线听讲。多媒体融合的报道形式,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新体验。
人员互融,汇聚众力量。“学习小组”拥有一支精干的“轻骑兵”团队,但每次重大报道策划落地,离不开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编队伍这个后盾。“习主席的国礼故事”创作过程中,我们主动打破部门分工,抽调年轻骨干成立专班,“90后”“95后”年轻人冲在前面。写作团队做足功课、精心采写;编辑团队打磨切磋、审检核校;新媒体团队生产音视频,在各社交平台分发推广;相关负责人靠前盯守,统筹协调,严格把关……大家虽分工不同、职责各异,但各展所长、相得益彰,融多部门力量为一体,使“小声道”汇成“大声量”。目前,“学习小组”这种融合作战方式已逐渐机制化,工作流程日趋完善。
资源共融,下好一盘棋。讲好领袖故事,还要打通内外,强强相融,优势互补。
把自身优势资源同其他媒体资源相结合。2023年,“学习小组”牵手人民网打造“Xi’s Imprint on the Era”系列英文短视频,重点面向海外社交媒体投放,得到人民日报社多个部门助力,引发海外关注和热议,浏览量超200万次。“云课堂”与全国12家省级党媒新闻客户端共享优质专家资源,同步直播党课,扩大了栏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把自身优势资源同社会资源相结合。“习主席的国礼故事”的策划实施得到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鼎力支持,也给国礼的对外推介工作带来有益启发。“云课堂”的成长壮大,得力于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单位的长期合作,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也由此“出圈”“走红”。
“学习小组”还集纳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人民出版社等合作推出《学习经典》等图书,累计发行量近百万册,这些图书入选中宣部对外推广计划,被翻译成19种语言在境外发行,向世界传播总书记重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年踔厉奋发,十年创新不止。“学习小组”打造出一批影响大、反响好的优质核心报道,尽心尽责讲好总书记故事、传播好总书记重要思想、展现好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形象。实践证明,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务,创新是关键,必须在创新话语表达和叙事方法上下更大气力,在创新视觉语言和呈现方式上下更大气力,在创新传播渠道和运营模式上下更大气力。我们将坚持平实务实、精准精确、高质高效,满腔赤忱,不负使命,让领袖故事愈加深入人心,继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传播广远。
(作者龚雯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张远晴系人民日报海外版融合协调部副主任,姜忠奇系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学习小组”编辑)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3月(下)
责任编辑:郭凤敏
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