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矿石”是怎样炼成“精钢剑”的?——《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一文写作谈

万秀斌 张志锋 新闻战线 2024-04-2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铁矿石”是怎样炼成“精钢剑”的?

——《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一文写作谈

万秀斌 张志锋

雄安新区设立7周年之际,人民日报3月20日在报眼位置刊发了《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一文。这篇千字文立意高、角度巧,短实新中透出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跃然纸上,韵味悠长。
人民日报3月20日在报眼位置刊发了《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一文。
“报道视角巧妙,以小见大,短小精悍,可读耐读。”“站位、角度、历史、文化、细节,文字很短,信息量真大。”文章刊出后,不少读者、网民纷纷给予肯定。河北日报组织编辑记者学习,并于3月22日在头版转载。
河北日报于3月22日在头版转载《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一文。

‍‍‍‍


匠心独运、千锤百炼

好稿需经反复打磨

这是一篇精心策划的选题,也是一篇“千锤百炼”的稿子。
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建设世人高度关注。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

怎么讲好“雄安新区奇迹”的故事?近年来媒体推出了不少佳作。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编委会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提出要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雄安新区建设新实践中的动人故事。

拔地而起的雄安新区,必然伴随着一条条城市街道的出现。它们的名字缘何而起、有何寓意?编辑部和分社经过“头脑风暴”,确定《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作为选题,从全新视角讲述雄安新区的故事。

雄安新区崇文北路。

记者深入采访,初稿1800多字发回人民日报地方部,编辑精炼到1500字。后几经补充内容,社领导多次修改,最终定稿958字,和原稿比已是面目全非。整个采编过程如同打铁,烧红、捶打,再烧红、淬火、打磨……反复锤炼,终于磨成一柄“精钢剑”。见报稿高屋建瓴,笔法洗练,娓娓道来,思想性故事性相得益彰。

回顾采写、编辑过程,原稿有点“浮肿”,立意不够高远,聚焦不够精准,行文不够精当。比如,原稿写道,雄安新区“左揽沧海,右拥太行”。但没有参照物,“左”和“右”难以定方向,“沧海”是指哪片海?最后改成“东揽渤海,西拥太行”,方位明确。再如,原稿中“九河下梢”被改成“上承九河”,虽是两字之差,气势大不一样,高下立现。诸如此类“锤炼”还有很多处,好稿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深入调研、拓宽思路

短短千字纵贯古今文化

见报后复盘,这块“铁矿石”是怎样炼成“精钢剑”的?有不少值得琢磨之处。

站位要高,立意要深。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新闻战线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首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

这篇稿件的主旨是通过探寻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生动实践。一开始,我们想结合街道名称和当地实际,表现雄安新区守正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举措,梳理了山海大势、淀泊文化、红色精神、乡愁记忆、燕赵风骨和历史传统等。但说来绕去,就是差那么“一点意思”。经过社领导和编辑修改,稿子开宗明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这就添了文眼,犹如画龙点睛,稿子立了起来,精气神来了!

独具慧眼,巧选角度。雄安新区设立7年来,仅楼房就已经有4000多栋拔地而起,一个个新变化让人目不暇接。面对“雄安新区奇迹”这一宏大主题,采写报道或会感到无从下手。站得高、看得远,还要想得深、抓得准。随着雄安新区建设推进,不断“长”出来的街道几乎没人报道,在万千变化中敏锐地抓住街道名称这个小切口,在新字上下功夫,反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个大主题。从小落点透视大格局,把有意义的事情说得有意思,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雄安新区乐安路。
讲好故事,引人入胜。雄安新区大多是新修道路,每个街道名称背后都有说头、有讲究。道路本身是“生硬”的,但街道名称的故事是“生动”的,在一个个故事里,文章将新闻性和文化味共冶一炉。

雁翎大街是主干道之一,取名来源于白洋淀雁翎队。雁翎队何以名扬天下?离不开著名记者穆青的名篇《雁翎队》。我们乘船进入白洋淀,穿过芦苇荡和荷花丛,找到雁翎队纪念馆,请老馆长张奇元讲述红色故事和革命传统。故事在探访中呈现,探访的过程也是故事,这些细节让稿子更有可读性。

为挖掘乐安街和兴贤路背后的传统文化,我们找到容城中学的历史老师王会欣——他是当地“文化乡贤”,一肚子的“古古经”。他打开珍藏的康熙年间容城县志,讲起明清乐安里和兴贤里的故事。我们又找来现代版的容城县志,从中提炼时代感,乐业、安居、广兴、贤良等街道名称赓续历史文化,也传递出群众搬进新家、安居乐业的民心民声。
乡愁承载历史记忆和家国情怀。容东片区过去是村庄和农田,为了让雄安新区百姓留住乡愁,一些街巷用原址的村庄命名,例如八于街、龚庄路等。人们走在新修的路上,就像过去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很亲切。为体验这种亲切感,我们走访住在八于街附近的村民,参观了保留至今的两处百年老宅,听村民们讲村里的逸闻趣事。

雄安新区龚庄路。
看着眼前崛起的新城,现实与历史交融,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个个充满文化味的街道名称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展示了蓬勃日新的时代印记——“在雄安新区,一条条新路向前延伸,‘云上城’建设持续推进,智源路、慧谷路应运而生。”

有些采访,在见报稿里只有一句话,但如果不下笨功夫,没有走过这些路,探访人和事,就不会有这一句话,更不会有文化层面的抵达。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负责道路命名的王丽宏说:“这篇文章说的是道路,开头是故事,尽头是文化,对我们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

转变文风,创新表达。为体现“文气”,原稿引用了一些名联佳句,有点华而不实。见报稿件从路、人、事等细节处着墨,言短意长,以生动的故事,清新的文字引发共鸣,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生生不息,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光耀千秋灼照未来。”
为增加文章的厚重感,我们专门阅读了著名作家关仁山的新作《白洋淀上》,这是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兼有纪实性和文学性,三大卷共100万余字,从中也引出稿件“收官”之笔——“关仁山说:‘地名在文化塑造中具有日用而不觉的优势,从雄安新区的街道名称中,人们可以读懂这座未来之城赓续历史文脉、展现现代文明的精心用心。’”历史与现实于此勾连,气韵贯通。


寓理于情、润物无声

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地生根

阅读《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这篇文章,读者仿佛也在不知不觉中“游览”雄安新区道路,通过街道名称感受文化味的同时,更是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扬。

这篇报道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守正创新,以好故事吸引人,以短实新的文风影响人,在润物无声的述说中展现新时代党媒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党中央机关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从“铁矿石”到“精钢剑”的打磨中,有这样几点感悟。

思想决定报道站位。设立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雄安新区街道名称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每一个路名都在体现雄安新区文化特色,都在落实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把握这个思想高度为全文定调,就体现了报道的站位,展现了雄安新区建设中做好文明传承、体现文化创新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从小切口见大道理。传播讲究艺术,说理需要合适的载体和表达,尤其应注重以独到的眼光寻找叙事角度,这篇报道从街道名称的来龙去脉说起,铺展开雄安新区文化建设的大文章,将叙事、陈情、说理有机融合,从小切口“窥一斑而知全豹”,带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故事,达到春风化雨,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

以好故事共情共鸣。“高僧只说家常话”,面对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潮流,主流媒体需要从“受众思维”出发,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故事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更能吸引关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以通俗易懂的表述讲好故事,让读者听得进、听得懂,进而引发共情共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胸中有丘壑,才能独具慧眼。雄安的道路,随着一个个文化味浓郁的街道名称而展开,这既是一条现实的路,也是一条雄安新区通往未来的生机勃勃之路。找到“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选题,学习和提升,永远在路上……



《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本报记者 万秀斌 张志锋

春天,穿行于雄安新区,举目可见的街道名称充满文化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今交融的人文历史课堂。

出高铁雄安站,汽车驶上海岳大街。这条长约14.7公里的主干道,东西贯穿雄安新区未来的主城区——起步区。

海岳大街的名称从何而来?雄安新区地处华北,“东揽渤海,西拥太行”——这是雄安新区的地理方位,基于大海、山岳的地理特点,海岳大街由此得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作为“千年大计”“未来之城”的雄安新区,大街小巷的名字应该怎样起?2017年9月,雄安新区向全社会发出征集意见,力求让每一次命名都体现雄安新区文化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东西向为街、南北向为路,这一原则定下后,一条条富有特色的街道名称随着城市建设推进,陆续出现在人们面前。

力求让人循名可见、沿路可达,通往标志性自然景观白洋淀、与海岳大街交叉的主干道——白洋淀路便产生了。白洋淀淀区周边,有临淀路、淀安大街等特有的地理文化符号。白洋淀具有“上承九河、下流入海”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九河大街的命名彰显了雄安新区独特的建城环境。

著名记者穆青的一篇《雁翎队》,让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上这支奇兵名扬天下。雁翎队纪念馆是雄安新区最大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红色文化记忆,雁翎大街贯穿起步区,通往雄安站,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客人经过。

雁翎队纪念馆原馆长张奇元说:“雄安新区设立后,许多人慕名而来,游客接待量逐年增长。看到雁翎大街这个路名,自然会想起革命精神。这是一条传承红色文化的路。”

作为一座正在拔节生长的城市,雄安新区的街道还注重保留居民的乡愁记忆。在雄安新区,原有村拆迁后,那些老村名出现在了城市街道名称中,如龚庄路、八于街等。

文化在传承,也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城市建设中,雄安新区参考明清时期乐安里和兴贤里两个历史地名,分别命名了“乐安街”和“兴贤路”。同时命名的乐业、安居、广兴、贤良街道,体现了“安居乐业”的民心民声。

在雄安新区,一条条新路向前延伸,“云上城”建设持续推进,智源路、慧谷路应运而生。长篇小说《白洋淀上》的作者、著名作家关仁山说:“地名在文化塑造中具有日用而不觉的优势,从雄安新区的街道名称中,人们可以读懂这座未来之城赓续历史文脉、展现现代文明的精心用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0日 01 版)



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