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是应对另一场全球灾难的机遇吗?在第51个“世界地球日”的思考
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从1970年由Gaylord Nelson和Dennis Hayes发起至今,“世界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球疫情危机蔓延的时期,人们很容易忘记另一场全球性灾难正在发生,尽管这一场灾难的速度要慢很多。《纽约时报》的科学作家Henry Fountain在纽约日报的《气候变化速览,写在第51个地球日之际》的报道中写道:“冠状病毒大流行因其范围之广似乎势不可挡;而气候变化也是如此。风暴、热浪和冰原融化都正处于加速的趋势。”
疫情与气候变化:相关?无关?
初看之下,本次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就目前的研究来看,COVID-19病毒是通过野生动物(蝙蝠或穿山甲等)进行的中间传播,并最终影响人类。同时,高温和湿度的变化可能不会影响这种病毒的传播。这种“人畜共患病”似乎从石器时代便开始了。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的病毒学家Dave O’connor在华盛顿邮报《气候变化影响一切,甚至包含新冠病毒》一文中评论道:“栖息地破碎化是一个主要问题。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入侵,如砍伐森林建造农场,冒险进入公园偷猎等行为,使我们与动物接触越来越多,使我们更有可能染上它们的疾病。动物栖息地的短缺也使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而正是气候变化加剧了这些问题:在动物界中,温度的变化减少了动物的数量,并由此剥夺了它们控制疾病所需的遗传多样性;迫使其他动物迁移,产生了新的动物-动物和动物-人类的互动;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洪水实际上和人畜共患疾病的爆发也是有关联的。在人类社会中,也会有更多的人将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干旱和粮食短缺会引发政治冲突。动荡的社会更难以维持公共卫生所需的基础设施,如清洁水、医疗保健、政府对疾病的监测等,都可能使病原体更容易传播。
图片来源:http://699pic.com/
Dave O’connor的同事Thomas Friedrich也表示:“人类不能简单地消除人畜共患病的源头,因为我们不可能灭绝整个物种,这些生物在它们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蝙蝠参与授粉,吃蚊子和农业害虫。即使杀死它们可以避免下一个冠状病毒,这种做法也会在无数其他方面伤害人类和世界。动物-人类界面的健康(animal-human interface)才是最重要的。”
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生态系统生态学家、收集和研究气候解决方案的“人类世种子”(Seeds of Good Anthropocenes)组织的联合创始人Elena Bennett说:“这两次危机都强调,除非地球也健康,否则人类就不可能健康。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损失的时代,人类对冠状病毒的快速反应让我感到振奋。”人们开发的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工具可能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为弱势群体购买生活用品的互助努力显示了社区行动的潜力,政府呼吁人们呆在家里揭示了官方行动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参与的必要性。“一个人做好事或做坏事的能力是惊人的,这种能力的产生是由于系统中的所有交互作用。”
在未来当一种COVID-19疫苗被研制出来,大流行被控制住时,她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这些亮点:“我们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好东西,并把它们引导到更大的气候对话中去呢?”
全球环境治理:短期受阻?长期利好?
1经济放缓将在短期内促进全球环境好转,但全面影响将取决于大流行后的刺激措施
新冠疫情期间,经济放缓,社会活动减少,这无疑给全球环境创造了喘息和复原的机会。在世界范围内,污染水平正在迅速下降。根据最新的预测结果,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将下降7.5%。法国咨询公司Sia Partners的数据也显示,欧盟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与危机前相比下降了58%。根据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数据,全球二氧化氮(一种与汽车有关的污染物)的水平已创下历史新低。仅在2月,中国减少的燃煤量就已经相当于一个欧洲小国的年排放量。
约克大学大气化学教授James Lee在加拿大金融邮报(Financial Post)《新冠病毒如何中止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一文中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实验,您永远无法以这种规模进行复制。”经济活动的大幅减少甚至中止,为科学家们提供了难得的观测机会。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e)的教授Ralph Keeling也在该文中表示:“反观历史上的数据变化曲线,我们从未发生过化石燃料排放的突然变化。” 这意味着,如果他的团队能够探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将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经济危机。目前,在夏威夷莫纳罗阿火山(Mauna Loa)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仍在上升,并有望在5月(通常是高峰月份)创下新的全球记录。但是Ralph Keeling教授说,如果在一年内化石燃料排放量减少10%(这种情况在新冠疫情期间并非没有可能),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有所反映,并且可以被测量到。
图片来源:http://699pic.com/
然而,尽管碳排放量可能会在短期内下降,但为此庆祝可能还为时尚早。疫情一旦过去,一切经济活动都会恢复如常。况且,仍将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新冠疫情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在疫情期间以及疫情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国的注意力都将放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上。最终,新冠病毒对气候变化的全面影响将取决于大流行后世界采取的刺激措施的形式。
新冠病毒的爆发还推迟了今年大多数重大气候事件以及相关政策的宣布。原定于今年11月在苏格兰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谈判不得不延期到2021年举行。欧盟的新气候法案将使欧洲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该提案已在议会中陷入僵局。调整欧盟2030年气候目标的任务如今也面临风险。
2
新冠疫情将使各国政府有机会将低碳转型纳入复苏计划的核心
虽然气候大会遭遇延期,新的政策计划不得不推迟,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此次疫情也为全球环境治理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
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资深研究员、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第一任主席Adair Turner在《福布斯》杂志《COVID-19推迟联合国气候谈判——为什么这会是一件好事》一文中表示,各国政府为恢复经济所提供的支持是加快过渡到低碳经济的好机会。“新冠疫情将在一定程度上重整气候大会的优先事项,各国也将随着联合国气候治理进程为遭受危机严重打击的经济体制定刺激计划。显然,世界各国政府都有机会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提供支持,以促进向低碳经济过渡。”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前负责人Christiana Figueres是《巴黎协定》谈判的关键人物,她在该文中说:“如果政府能将健康、资源再生和气候行动作为他们从这场大流行中恢复的每项决定的核心,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更强大、更具韧性的社会,并确保气候大会使我们步入更安全的气候未来。”
与此同时,明年召开的气候大会有望迎来新一届美国总统,相比目前的美国政府,新总统的参与也许将进一步提升美国在全球减排工作中的贡献值。此外,英国定于明年主持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而意大利也将主办二十国集团会议,同期举办气候大会将使他们能够在主要的外交论坛上更加关注气候变化。
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图片来源:http://picture.youth.cn/qtdb/201912/t20191217_12144936.htm
今天,我们正在通过新冠疫情观察公共卫生系统以及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如果我们不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全球变暖将继续加速,这也将加剧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并不断提高人类生存的风险。
4月9日,包括德国环境部长斯文雅·舒尔茨(Svenja Schulze)、芬兰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克里斯塔·米科宁(Krista Mikkonen)在内的13位欧盟环境与气候部长共同签署了一篇公开信,其中提及,欧盟将以身作则,树立全球榜样,制定刺激计划以重建经济,并开辟出实现气候中和以及最终实现《巴黎协定》的道路。
“We are the world”,在第51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呼吁全球合作,倡导绿色发展,共同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参考编译自以下媒体报道:
[1] COVID-19 Delays UN Climate Talks - Here’s Why It Could Be A Good Thing, Forbes, April 3, 2020
[2] A 'Sensible Step' and 'Opportunity to Rebuild': Green Economy Reacts to COP26 Postponement, Edie, April 1, 2020
[3] How Coronavirus Concerns Completely Shut Down Talk of Climate Change, Financial Post, April 14, 2020
[4] A Crash Course on Climate Change, 50 Years after the First Earth Day, NYT, April 20, 2020
[4] Walking the Talk on Climate Change after the Pandemic: Reorient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IPS News, March 31, 2020
[6] Pandemic Can Teach Us A Lesson or Two on Climate Change, The News-Gazette, April 19, 2020
[7] Think This Pandemic Is Bad? We Have Another Crisis Coming, New York Times, April 15, 2020
[8] Use Lessons of COVID-19 To Build A Green Recovery, Say EU Ministers, Forbes, April 13, 2020
内容编译丨复旦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和重大活动办公室 & 周韫斐
微信编辑丨胡伟佳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