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长称货币政策将转向?孙立坚:日本尚未走出通缩阴影 释放信号以引导预期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近乎停滞之后,日本的工资和物价增长正在加快,这让官员们开始考虑放弃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相当确定2024年总体通胀将会回升,那么这将是改变政策的充分理由。”植田和男的讲话有哪些关键信息?日本超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弊与利分别有哪些?目前是否已接近日本央行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的条件?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对上述问题做出评论,下文为孙教授观点整理稿,供读者参考。
日本尚未走出通缩阴影
植田和男上任以来,市场一直没有看到他有任何的政策调整。也就是说,日本货币决策委员会和日本政府仍认为日本物价上涨为“输入型通胀”。日本资源稀缺,通过从海外进口,包括家庭部门的食品进口和B端的供应链进口,而在国际物价上涨的大环境下,这直接影响日本物价上涨。
在这一点上,日本政府非常清楚,输入型的PPI上涨传导至CPI上涨,并不是日本经济真正走出了通缩。但是,与安倍时代不同的是,由于今天巴菲特将资金投入了日本商社,更多人开始关注日本,而日本又在疫情之后大量吸引海外游客进入日本市场消费,这些都抓住了时间窗口,让日本经济不是依靠自身,而是依靠很多外部力量来带动经济回暖,但这种回暖并不坚实。
释放信号以引导预期
事实上,日本民众手上并不缺钱,而是有钱不敢消费。但是,现在存在一个很好的未来发展窗口,由于现在较好的经济指标表现,日本民众看问题的方式、对经济的信心可能改变。例如大量民众的资金陆续通过委托的金融机构,利用日本股市的表现,进入日本市场进行储蓄的资产配置。因此,财富性收入增长让他们感到,虽然工资性收入增长不是非常强劲,当然现在工资收入也在增长,再加上财富性收入增长,双增长使得人们对问题的看法有所改变,而日本政府则抓住这个时间窗口,把“饼”画起来。
也许由于渐渐人们开始敢于消费,2024年日本通货膨胀也就会从“输入型”转变为由“内需旺盛”带来的物价上涨,到那时日本真有可能会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其结束量化宽松的原因也是担心它带来的代价,例如,继续宽松下去汇率会深度贬值,资产泡沫也会不断形成,这些特征不仅对实体经济的复苏不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造成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大。
所以植田和男今天的战略,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日本今天已经走出通缩的经济局面让他表示2024年可能会加息,而是在于引导预期,让人们不再陷入通缩的悲观想法。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猜你喜欢
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穿7.22水平 孙立坚:倘单边走势持续 央行料将干预
中方反对借“去风险”脱钩断链 中美欧关系发展演进受瞩目 | 孙立坚:类聚化价值链重构放大风险 争取最大同心圆
美元反弹人民币本周挫1% 孙立坚:人民币预计弱中走稳 有利优化经济基本面 日股受益经济回暖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