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 | 国内首个《数字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专家研讨会在复旦成功举办




近日,由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以及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内首个《数字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专家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帆主持,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少晶教授进行报告分享。
在建设“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的背景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少晶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王帆研究员团队历时半年多,通过对抖音、微博、微信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健康科普内容的分析,完成《数字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瞄准健康科普领域,聚焦医生群体,考察数字化进程中的健康科普特点及问题,是国内第一个有关数字时代医生健康科普的评价报告,旨在帮助医生提升健康科普效果,为促进公共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研究团队经过多轮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判断,最终确定了认证为医生的930个抖音账号,10346个微博账号,以及排名前200位的微信公众号。该报告通过对微博、抖音、微信三个平台医生账号及内容抽样分析总结出一些重要发现:
第一,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医生科普近几年呈蓬勃发展趋势,比如微博上认证为医生的账号超过1/4为近三年新注册。这些优质的健康科普内容,为传播科学健康知识、抵制虚假健康信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大数字平台上的健康科普内容数量增长明显,其中微博上头部医生账号发帖最高的超过10000条,抖音平台上头部医生账号发表的科普视频数量最高超过2000个,微信平台上头部医生账号发文数量超过3000篇。
第二,国内医生在数字平台上的科普力量区域分布广泛,但参与规模及影响力受地域、性别、医院、科室、职称、职务等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科普力量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专科医院在微博平台占比相对较高,综合医院在抖音平台占比更大;外科、内科、中医科在抖音、微信平台上更加普遍,而整形科在微博上占比较高。

第三,医生在数字平台上的自我介绍总体上显示较高亲和力,展现出较好的职业形象和专业权威。医生常用单位认证、职业服饰、真人头像、称号奖项等内容,配以跨平台、多账号、多媒体形式进行个性化展示。但一些医生在不同平台上提供的个人信息存在出入和差异,有过度营销或虚假宣传等隐患。
第四,关于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健康科普内容比较丰富,而隐性健康话题(如心理健康)的可见性与关注度明显不足。在阅读量较高的内容中,日常保健与疾病分析占比较高,癌症、中医药知识内容占较大比例,而心理疾病、疫苗等主题的内容相对较少。同时科普内容中出现一些灰色话题地带,如所谓玄学和健康、求孕祈福等,伪健康信息夹杂在科学信息中。

第五,健康科普内容在表达上显示出对趣味性、通俗性的追求,如微博上相关科普内容常结合幽默流行语,抖音上相关视频通过配音、辅助道具等增加活泼性,微信上相关文章总体上文风平实,但注重图文结合。研究发现,一些专业知识传播话题依然存在未“出圈”的现象,一些科普内容语言风格过于晦涩,甚至直接摘抄自古代药典,但解释与转译不到位;一些医学专业术语与民间流行医疗术语交叉混合,造成语义混乱。
第六,医生在数字平台上积极使用评论、超话、群聊、数字符号等与患者连接,发挥数字可供性的优势。如微博上医生常常在相关内容中提供照片对比,直观地显示疗效;抖音上医生常借助贴图特效与机器配音等功能,软化一些深奥的医学话题。但是复杂数字技术与健康科普内容的结合方面有时流于热闹和娱乐性,在数字逻辑、科普逻辑、健康逻辑的深度融合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七,部分医生在社交平台上开展用户付费的医疗服务,包括线上问诊、带货直播、内容付费等,拓展了医疗服务渠道,利于更好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但一些医学科普与广告营销之间的界限模糊,可能挑战健康科普的专业权威性。数字平台上健康科普与商业化医疗服务的平衡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八,研究发现数字传播语境孕育出具有创新性的科普形式。比如医生与公众在超话群、抖音评论中直接进行互动,对科普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交流,一些读者直接提供如何改进相关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具体建议,这种医生-受众共创模式提供了独特的提升科普效果的路径。另外,一些脱口秀和艺术的表达形式也增强了健康科普内容的触及面和接受度。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王彤处长总结《报告》具有“新、专、细、准”的特点,并对《报告》及医生科普工作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要从顶层设计切入,结合制度保障、平台准则、人才培养等角度,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推动医生科普的政策提供建议;二是要扩大供给,从多方面激发医生科普的热情,带动更多的医生参与到科普事业中;三是要更加开放,社交媒体医生科普不仅要聚焦三甲医院医生,更应鼓励各级医生,尤其是社区医生参与;四是要拓展,未来的医生科普内容应该向“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这一方向靠拢,要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五是要接地气,要引导医生科普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表达;六是要品牌化,把这个《报告》拓展为系列报告,与医生科普教育结合,赋能医生科普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助理、心胸外科主任医师、仇万山教授认为,《报告》全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医生科普的现状,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助推“健康中国2030”建设。并从《报告》分析出潜在的“四不”问题(参与医生数量不足、专业覆盖不广、区域分布不均、效果不够理想),他从临床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的角度给出了建议:首先要明确健康传播的目标,旨在传播疾病及防病知识,改善健康状态,提升健康素养,最终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其次要扩展健康科普的参与主体,除医护人员外,还应包括营养、运动,媒体、环保等从业者及政府管理者,引导多元主体的组合和跨学科的参与;第三用需求引导供给,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需要什么,关注什么,我们就传播什么,并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与语言,回应他们的关切;第四要秉承科学的精神进行科普,用循证的依据娓娓道来,并及时帮助识别虚假信息,形成专业化的健康谣言辟谣打假机制;第五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有组织的管理体系与传播路径,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赋能百姓,自我管理,久久为功,最终达到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
在互动交流环节,各位专家针对数字时代的健康科普效果展开深入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与医学传播研究中心牟怡研究员认为,《报告》提到的平台特征、自我呈现策略和内容呈现方式是值得关注的学术研究视角,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可以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副主任医师陈海燕认为,应融入国际化的比较视角,并关注健康科普对青少年的帮助,尤其关注“医二代”青少年在健康科普中的特殊作用。中山医院闵行梅陇院区科教科副科长、整形外科副主任邢书亮医生建议为健康科普插上艺术的旗帜,用艺术与人文思想提升健康科普效果。作为一线医学媒体工作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特稿部副主任尹薇表示,行业迫切需要能够衡量医学科普效果的权威指标,为从业者提供标杆和指导,《报告》在此时出台恰逢其时。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健康传播部《健康脱口秀》项目组织联络人戴恒玮认为,应关注MCN机构在健康科普中的作用,未来需要引导MCN成为健康科普的助力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青年研究员韩晶晶则认为,数字时代的健康科普需要线上线下结合并形成体系,同时未来的学术研究需更关注健康科普效果的测评。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昊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报告》体现了健康传播研究的跨学科特征,不仅能契合民众需求,而且满足政府期待。
本次专家研讨会充分肯定了《报告》在医生科普实践指导中的重要价值,一致认为该研究为医生在数字时代的健康科普提供了来自实践证据与行业专家的洞察,为推动未来健康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学理依据。下一步,课题组将结合专家建议,关注医生从事科普实践的多元空间与平台,提供来自国际比较的经验,推动数字技术发展与医生科普实践的深度结合,拓展研究报告在数字时代医生科普能力提升中的指导作用,为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排版 | 刘宣

猜你喜欢

回顾 | “近世中国的医学与士人”学术工作坊顺利召开

金融学术前沿:医疗行业集采政策发展简述

中国式现代化:以绿色与数字经济协同赋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2023长三角高校智库峰会暨示范区开发者联盟专题分论坛举行

回顾 | 上海论坛2023特别圆桌聚焦“数字生活与城市形象”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