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尖儿童专家总结:父母带坏孩子的12个行为,你戳中了几条?
快快点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喔~~
近年来育儿理论发展迅猛,很多关于儿童发展、行为以及亲子关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由于信息量巨大而且混乱,今天乖妈给大家介绍ALICE G. WALTON的一篇权威文章。算是父母给孩子们的一个最好的六一礼物。
ALICE G. WALTON请教了这个领域内最权威的儿童心理学、精神学、医学等专家们,列出了排在前12位的父母不应该做的事情,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和成熟的小大人。
第一条:威胁要抛弃孩子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带孩子在公园玩,到时间该回家了。结果孩子们跑开,藏起来,各种手段拒绝回家。你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生气,尤其是当孩子还大发脾气的时候,这时你很容易用到一个办法:威胁要抛弃他们。
虽然,你永远都不会真的实施,但是,这会深深伤害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觉得自己是你的一个附属物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孩子年幼的时候。
L. AlanSroufe博士,已退休,是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儿童发展研究所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威胁抛弃孩子这种话,哪怕是用程度最轻的方式说出,也会动摇你对孩子来说,代表着安全和保护的根基。
当你说“我要把你留在这”,就开启了“你不会留在那保护和照顾孩子了”的可能性。对一个孩子来说,你把他留在一个陌生地方的想法是超级可怕的,而且他将失去来到这个世界上后唯一的安全保护依附。
对此我有深刻体会。
蛮蛮快9岁那年暑假和侄子毛陀一起旅行。某处荒野两个孩子玩得太尽兴,不愿意上车启程。我们几个大人反复沟通无果,蛮蛮还头顶香蕉皮开心作乐挑战我们。于是我决定关上车门开车假装离开。
车只开了几米远,后视镜我看到蛮蛮追上来,一副要哭的神情。
结果当然是停车,让他们上车。但是蛮蛮当时追上来后一直哭诉埋怨我们为什么要走,而且直到现在偶尔提起来仍旧一副耿耿于怀的样子。可见这事在他脑海里是深深扎下了不安全的根。
其实我们之前一直很注意,从未尝试过。只是当时我是觉得他已经9岁了,怎么还可能当真?一起同岁的毛陀当时反应一直都是镇定自若在笑,上车后还在笑蛮蛮当真。
这事给我的教训,不仅是永远不用“威胁抛弃孩子”的冲动做法,而且我还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的心智发展进度不一样,我们永远不能以年龄假设他已经准备好。
第二条:对孩子撒谎
例如,父母犯错的一个典型案例:家里的宠物死了,却告知孩子们,宠物去了北方某农场。
当我们用这种方法隐藏真相,出发点是“我们试图保护孩子的感情”或“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复杂情况”或干脆是为了避开这个话题。
但是为避免孩子感受痛苦而捏造和撒谎,将后患无穷。因为这种做法扭曲了事实,是没有必要和有隐患的。
正确做法需要注意的重点是,父母对不同年龄孩子,须有不同解释。低幼的孩子不需要对死亡解释长篇大论。告诉他们当一个人非常老或者病得很厉害,连医生也无法医治时,他们就会死亡。
Sroufe博士总结,在孩子的体验和你给他们的解释之间建立差异,更会让孩子感觉到不必要的困扰。
例如,当孩子第一天上学跟你说她很害怕。你不必让她不要害怕,甚至说她太傻太幼稚。你不如了解她的感受,顺着她的思维“我知道你很害怕,但我会和你一起去。我们一起见你的新老师和新同学,我会呆在那和你一起,直到你觉得不害怕为止。有时候兴奋的感觉也有点象害怕,你觉得你是不是也有点兴奋呢?”
所以,下次你想对孩子撒谎隐藏事实的时候,换个思维方式:这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拥抱真相,帮助孩子走出感情困扰。这对孩子的健康会有很好的长期影响。
第三条:无视自己的不良行为
很多家长这样育儿:“按我说的做,不是按我做的做”。
这正是为何很多指令不奏效的原因。孩子的学习是简单通过样例完成。他们吸收周围的一切,从很小就会和他们的养育者惊人相像,象镜子一样反映着养育者的好坏行为。
儿童成长专家、知名儿童成长作家David Elkind教授认为,做好孩子的榜样,是为人父母做得最好的事。你怎么做,比你说让孩子应该怎么做,要有效得多。
例如,吸烟父母的孩子成为吸烟者,是不吸烟父母的两倍。
一些细微举止,例如你怎么对待家庭成员,怎么和陌生人交流,怎么对待小动物和环境,都会被你孩子吸收和重现。
让孩子吃西兰花的最好方法?就是你自己经常吃,而且给孩子想办法做得美味点。
所以,如果你想孩子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那就确保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家长,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榜样。用行动而不是用命令引导,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四条:假设对第一个孩子有用的方法,对第二个孩子也有用
育儿建议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通理。就像Elkind指出的,同样的育儿行为会在不同性格孩子身上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果你有不止一个孩子,你会发现不仅孩子个性不同,而且连睡觉习惯、爱好的事情、学习方式、对不同规则的反应都可能完全不同。
甚至当你在孩童时的需求和你现在自己孩子的需求也不一样。
所以,这的确不容易,你没有办法简单依据自己的经验和记忆来育儿,这需要你持续观察持续学习,满足每个孩子的不同育儿需求,这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第五条:孩子破坏一个规则就如临大敌
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个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规则标尺。但是,如果规则被孩子打破时,你的反应非常重要,是让孩子吸取教训还是让他们生气和不满呢?
当不期望的结果发生,有的人反应轻松,有的人如临大敌。
W. George Scarlett举了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偷偷看暴力或色情电影,而你平时提供给孩子的是一个正面积极的成长环境的话,那么这并不是世界末日。
因此,如果在你的教育规则下,孩子99%的表现都是合乎规则的,则一个“坏”行为的偶尔出现,不会对孩子的发展多有害。如果孩子成长在一个充满爱、被尊重、感受被重视的家庭,偶尔做出我们会高喊“不要”的行为,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或者多负面的影响。
第六条:认为宝宝不需要被太关爱
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幼儿中心主任,Tovah Klein说,“对一个婴儿而言,不可能因为你抱或回应他太多而宠坏他。研究表明正好相反。获得越多关爱和回应的婴儿,成为幼儿后越能干和独立。”
拥抱宝宝、回应他们的哭声、当他们难受的时候安抚他们,都只会对他们有益。毕竟,小宝宝哭是有理由的:这是他们需要父母帮忙的信号。
而对大点的孩子,则应该在反应和过度反应之间有个平衡。
例如孩子摔倒了,他们通常会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父母对他蹭伤的膝盖反应过度,他们也一样会感染。但如果父母只是说:“噢,你摔倒了,看起来没事,对吧?”孩子反应就没那么强烈了,连想哭的打算都放弃了。
但是,家长要注意一点,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不一样,“过早把孩子推向独立会有不良后果。”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对每一步的反应是否良好,给你“已准备好”的信号,否则,等段时间再试无妨。
第七条:当孩子打扔东西的时候,惩罚和骂孩子
打和扔东西,是小孩子表达生气的正常行为。这是孩子用他们有限语言和未成熟心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惩罚他们是不明智的,而且会给孩子这些第一反应的情感是不好的印象。
Klein建议家长们,与其责骂孩子,不如及时帮孩子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生气、悲伤)和作出的行为,让他知道你理解了他的困惑。
设立一个界限,例如,“我理解你很生气,但是我不能让你打人”。展示给孩子还有其他表达感情的方式,这样的输出比单纯惩罚要好得多。
第八条:总想当孩子的朋友,多过当孩子的父母
这是很多父母的常见错误,尤其在孩子长大以后。所有的父母都想被孩子喜欢和爱着,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酷,所以他们很容易把自己定位为努力做孩子朋友的角色,多过为人父母。
Sue Hubbard指出,为人父母的角色是十分关键的,特别是涉及到给孩子定物质界限的时候。
现在青少年酒精和毒品问题攀升,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把自己定位为孩子朋友的愿望多过为人父母。通常情况下说“是”比“不”要容易,他们对酒精和毒品在家的情况于是多表现为视而不见。
Hubbard用的是酒精和毒品被青少年的家长视而不见的例子。而其实过分宽容的育儿会影响到很多方面,在做一个权威的父母还是宽容的父母之间,有一个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具有权威性是用你经年累计的知识经验给孩子解释,这跟独裁是不同的。这两者的持续效果很明显也会是不同的。
第九条:自己吃垃圾食品,忽视全家一起吃饭的重要性
在生活日益繁忙的今天,家庭聚餐时间变得越来越困难。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很自然的情况是先给他们弄一餐吃了,大人晚点再吃。而孩子大点,零食多,课后活动多,所以很容易把晚餐变成“每个人的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家一起吃饭能在心理和生理上促进家庭成员的健康。就像Hubbard说的,“全家聚餐变得比规范还神奇。尚不清楚原因,但大量研究表明,有家庭聚餐习惯的孩子,在学校学术表现更成功,更少行为问题,更少酒精和毒品问题,而且具有更好的餐桌礼仪。”
所以,全家尽可能一起聚餐,全家人坐在一起,讲讲每个人每天的坏事情好事情。
著名儿科医生 Jim Sears指出,父母们自己爱吃垃圾食品,有不良的购物习惯,也是父母常爱犯的错误。很多商店都卖曲奇、薯片和苏打汽水,虽然很多还号称没有垃圾食品。父母自己买了放在冰箱里,孩子们则也会看到会接触到这些食品。Sears建议家长们,要改变家庭购物习惯。
第十条:走哪都开车,不愿意步行
虽然开车的确快捷方便,但Sears给家庭的第二条建议,就是尽可能地运动起来。
“我并不是建议你一周去五次健身房,我的意思是,家庭成员应该选择尽可能地活动起来。骑单车或者走路上学,走路去公园、邮局,你可以中午午餐走路去,步行走楼梯。。。”
让你的孩子习惯这些活动,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习惯不仅仅让他们更健康,而且他们会把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给他们的下一代。
第十一条: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成长行为负全责或者不负责
有时候育儿会走极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会对孩子的成功产生严重影响。
如果不能送孩子去最好的小学,孩子的学术前途会怎样?
孩子今天在操场推了一个孩子,是不是因为我让他看了暴力的卡通片?
成为一个时刻有内疚感和紧张兮兮的父母,是毁掉孩子的一个好途径。Hans Steiner,斯坦福大学儿童精神学的退休教授,告诫父母不要假设自己对孩子的所有行为负全责。在孩子的人生中,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他性格和发展:基因、家庭其他成员、学校、朋友等等。所以如果事情变坏,不要怪罪你自己,因为很大可能并不是因为你或者不单单因为你才导致问题的发生。
反之,Steiner说,也不要假设你在孩子的发展中完全没作用。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成功是因为基因或者老师的教育。
这两种想法都是极端的。你在孩子人生中的影响非常重要,但你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第十二条:认为好的育儿方法只有一条路
你读到现在学到不少育儿方法了,但是如前面所到的,孩子们的性格是如此不同,育儿不可能有一个标准方法。
心理学家把人类气质分为三个主要类型:轻松/灵活的,困难/易怒的,谨慎/慢热的。
不能说,你孩子的气质和你就是合拍的。有的父母和孩子气质相处很和谐,有的则需要长期磨合。孩子的气质可能和你的非常不同,而且你没办法去改变。就像一个挑剔的母亲有一个马虎的孩子。
一旦你了解了这些现象,你会找到和孩子相处融洽,减少摩擦的新办法。华盛顿大学一个最新研究发现,育儿方式越量身定做般接近孩子的需求,孩子就越少困惑和焦虑。
认识到自己孩子的天性和需求,是做父母的一个必须和美好的事情。
-THE END-
你可能喜欢的
乖妈,应数硕士,IT经验+10多年玩具圈风向标。现居美国,给大家带来无数超强独家福利、国外见闻、先进育儿和科普!
公众号guaiguaitoy
淘宝:小乖乖的幸福屋 掌柜:tpony
个人微博:@乖乖妈tpony
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