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口罩看疫后全球化和供应链的调整

董洁林 FT中文网 2020-08-17



董洁林:过去几十年的世界繁荣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很多种力量都可能导致全球化大厦倒塌,包括看不见的病毒。



文丨科技创新史学者 董洁林



编者按


科技学者、《人类科技创新简史:欲望的力量》一书作者董洁林自3月开始,与同仁一道花费大量精力,向美国与欧洲捐赠和运送口罩。她对中国制造的医疗物资在海外遭遇波折有许多亲身体验,对大疫将如何改变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以及口罩折射出的百年来技术的变与不变,都有诸多思考。以下是我们的访谈实录:


Q

FT中文网:听说你最近一直忙于在为美国疫情严重地区捐赠口罩,能否简单描述你们围绕口罩所做的志愿工作?

董洁林:2020年1月下旬,新冠疫情在中国武汉爆发,全球各地的医疗资源纷纷汇聚到中国,口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时,一些美国的朋友充满激情地筹资、扫货,然后发运口罩和其它医疗物资到武汉和中国其他地方,我也收到了美国朋友寄来的口罩。


3月份局势迅速反转,美国新冠爆发。我和一些当年由李政道先生组织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的朋友们,捐款在中国购买口罩,然后以“无国界物理学家”(Physicists Without Borders)的名义,赠送给美国及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我们一共购买捐赠了5万多个口罩,大部分是医用外科口罩,少量KN95,然后小包快递给美国疫情严重地区的医疗机构、学校、老人院、警察局、消防队等地方,也有少量寄往欧洲,共有60多个机构收到了我们的口罩。当然,对这场旷世疫情,这只是杯水车薪。


Q

FT中文网:你们的志愿工作,主要出于什么动机?

董洁林:就我个人来说,首先,经历了这几个月的疫情,我自己积累了很多焦虑感和无力感,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是自我疗伤。另外,我感受过很多美国人民的善举,很乐意有机会尽点心意。还有,这场瘟疫让世界撕裂得非常厉害,我希望大瘟疫过后,不管哪国的人,如果能记住他人的丁点儿善意而不是恶意,也许世界会温暖一些。个人力量微薄,拉不住逆向而行的火车,但仍然可以从收到口罩的人们给我们的来信中,感受到人心的感动和美好。“甩口罩”肯定比“甩锅”好。


Q

FT中文网:最近几周,来自中国的部分口罩和医疗物资因为质量问题遭到一些国家的拒绝。基于你们的采购过程,你认为这些物资从资质上看,究竟有什么问题?

董洁林:新冠爆发前中国就是口罩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从2020年初到3月,中国口罩产能突飞猛进,从日产两千万个上升到两亿多个,但质量良莠不齐。由于新冠蔓延,世界对口罩的需求急剧上升,这对中国相关厂家是市场机会。然而,各国对医疗物资质量的监管一直都比较严格,对各种型号的医用口罩都有自己的标准。新冠爆发导致的突如其来的口罩供给和需求的巨大变化,使得原来的体系和秩序受到很大的冲击,各国规则不断变化。急迫的现实需求和恐慌情绪、对质量的要求和妥协、各国间的互信等多方面,都呈现出非常大的张力。



在口罩领域,我们都是外行,因此难点就是在这变化多端的环境中,从中国上万家新老口罩厂家中,筛选出符合欧美质量要求并有现货可卖的货源、尽快运往需要的地方。


我们知道,欧美医用口罩都有各自的资质要求。一些人向我们推荐了十几家有欧美“资质”的口罩公司,遗憾的是,在查看了这些“资质”文件之后,我们可以确认,它们全部都不是合法授权机构出具的文件,都是无效证书。很快,我们就学会了如何从美国FDA和欧盟相关机构的网站去查证相关厂商到底有没有资质。结果是,中国口罩厂商在欧美完成了合规程序的非常少,而那些真有资质的厂商,产品供不应求,散户是基本上买不到的。


Q

FT中文网:在资质问题以外,全球范围内医疗物资的调度运输,一度也十分混乱。你们最终是如何将口罩送达的?

董洁林:口罩在中国出口、运输、然后在美国进口这个物流过程,两国的规则也变化极快。原来我们的计划是,购买符合美国资质的整批口罩出口,捐赠医疗机构,但最后放弃了这个思路,改为购买符合中国资质的优质医用口罩,用小包快递给对资质没有严格要求的美国医疗机构和非医疗机构,这样运输成本增加了很多,但也让整个操作可行了。在这个过程中,“1药网”的小伙伴们一直在提供帮助,否则计划是难以执行的,该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于刚博士也是我们CUSPEA学者之一。


Q

FT中文网:口罩及其它一些医疗物资,通常被视作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现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物资的层面。你觉得疫后各国会把这类物资的生产纷纷迁回本国吗?

董洁林:虽然口罩的技术含量不太高,但包括口罩在内的很多传统产品的制造工艺,都有很大的技术提升空间,从“低科技”制造走向“较高科技”。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过程,公司在世界各地布局供应链的核心指标是“成本”,同时兼顾产品供给市场的及时性和灵活性。资本家们希望用最少的投资和最短的时间来降低成本,他们较少投资于制造业技术的更新换代,而选择了不断追求世界上优质而价低的劳动力,从而更快获利。因此,最近二十来年中国脱颖而出成为“世界工厂”,现在越南和印度等劳力成本更低的国家也正在分食这块制造业大饼。其结果是,欧美等发达地区很多产业的制造业空心化,不仅丢失了工作机会,也使得制造业技术创新乏力,并可能失去未来。



在这套全球化体系的布局和操作背后,包含着一个基本假设,即国家之间的互信。然而最近几年,国家间的互信迅速降低,“风险”因素在全球供应链布局决策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这个新维度之下,各方面对供应链进行调整并不奇怪。过去几年,美国已经全面审查、并调整了与国防用品有关的供应链,确保从原材料到零部件整个过程都把控在自己手中。与此同时,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也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审查与调整。


新冠疫情以来,医疗领域的供应链无疑受到了一次极大的压力测试。特别是美国公司3M在中国的口罩子公司有一段时间产品不能自由销售,也不能出口美国,这让美国朝野震动很大,深切感受到平时完全不起眼的口罩,可以瞬间成为战略物资,而那些布局在国外的“美国公司”,其实美国是完全没有控制力的。这更进一步触发了美国让医疗产品的供应链回归本土的急迫感。


Q

FT中文网:这会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什么影响?中美贸易战期间就已开始的供应链调整,会波及范围更大、更永久化吗?

董洁林:事实上,这场新冠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冲击不亚于一场世界大战,只不过,敌人是看不见的病毒。除了医疗领域,世界各地的很多行业也正在经受压力测试。如果各国有良好的互信基础,这次疫情完全可以演化为不同肤色的全人类携手抗击共同“敌人”的温情故事。但现在看来,这场大瘟疫加深了中国和美国、及其它国家之间的裂痕,供应链也会加速分裂和调整。将来,全球供应链布局的变化,除了延续之前由成本驱动的供应链转移之外,各种风险考量也会驱动制造业更密切地靠近本土市场,或分散布局以降低风险,因此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也会显著弱化,全球化格局也就随之调整了。


Q

FT中文网:上世纪初的西班牙大流感照片中,我们已经看到人们戴口罩的样子。但这次疫情初期,欧美为什么不鼓励戴口罩呢?

董洁林:人类对历史的记忆是短暂的。一百多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尽管当时代价惨痛,但几代人下来,记忆已经模糊了。这次中国爆发新冠之时,欧美远远地望着,除了一些当地的华人,其它人并没什么恐惧感,以为只是一场局域性的流行病。其实,适度的恐惧感对防控瘟疫是有益的。



疫情早期欧美的精英们不主张人人戴口罩,也是有科学根据的。当病例在一个社区非常少、病人密度非常低的时候,戴口罩并非理智的选择。另外,欧美市场上口罩供给不足,一来大量存货早期都被人买了运往中国,二来本地口罩产能也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鼓励戴口罩,不仅徒增无口罩可用的人们的焦虑,也会让民间与医疗人员争夺防护资源。然而,疾控专家们及政治家们没有预测到,新冠传播速度太快了,病毒从各种想象不到的角落蔓延到社区。因此基于经验的“合理”政策,在新冠爆发中都不堪一击。


Q

FT中文网:我们现在用的口罩,和一百年前人们戴的口罩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这百年技术突飞猛进,但为何最终保护我们的仍然是最原始的口罩?

董洁林:技术上来说,现在的口罩(特别是医用口罩)比百年前的口罩好很多,可以过滤更细小的颗粒,防范更多病毒。但这基本上只能算质量上的提升,口罩在本质上没有变化。这场疫情会不会触发人们推出崭新的技术手段,来防范呼吸道病毒呢?这要看瘟疫持续多长时间。时间太短,很难刺激业界和政府寻找突破性的新技术手段,因为突破性新技术需要有较长时间来测试和使用,才能稳定地成为常规产品,没有人会为一场百年不遇的偶然事件投入大量研发,最后却长久地束之高阁。如果新冠疫情持续时间很长,甚至成为每年一度的流感,那么针对这种病毒的疫苗就会成熟,口罩也会更为普及并持续改进,也有可能出现崭新的技术工具来防范病毒。


但科学的使命是求知。无论这场瘟疫持续长短,科学家们都可以长期研究,充分了解其机理,也许有一天可以发现根治这种病毒的方法。


Q

FT中文网:口罩似乎变成了一种隐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这次疫情会不会让“社交距离”成为一种“新常态”?(比如还有人说,握手这个动作可能未来将永久消失。)

董洁林:新冠席卷全球这个重大事件,一定会让这一代人产生共同记忆,比如恐惧感、宅家里、以及戴口罩等,但其历史地位很容易被现在身处其中的人们夸大。疫情中,人们对互联网更为依赖,很多视频会议、远程教育和娱乐平台火爆,这些服务会比瘟疫前市场更大。但社交活动减少、人与人距离加大是突如其来的恐惧导致的,并非人的本性。我相信,如果瘟疫没有持续几代人的话,这种恐惧感终将随着病毒的消亡而离去,人们会回到他们熟悉并自我享受的生活场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Q

FT中文网:那么这次疫情能给我们留下的更持久的教训是什么?

董洁林:我想起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曾经判断:人类已经战胜了病毒、饥荒和战争,未来只需担忧机器人统治世界。其实,总共只有几百万年历史的人类在地球上只是过客,而在地球上生活了数十亿年的病毒才是这里的“土著”。这场新冠之后,希望人们回归常识和科学,更切实地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少追捧这种不靠谱的宏大叙事。


另外,过去几十年来的世界和平和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世界前所未有的繁荣,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并非人类社会的一个稳定平衡态,很多种力量都可能导致全球化大厦倒塌,包括看不见的病毒。全球化体系的产生和延续依靠各方面很多善意、互信、互利和领导力去持续投入和维护。然而,人们在和平繁荣的环境下时间长了,会言之凿凿地认为自己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在失去时,才惊觉其弥足珍贵,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 王昉 fang.wang@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更多文章

1

历次原油暴跌原因的启示

2

 从一季度GDP,看疫情下的经济和政策

3

 何帆:三个月和三年之后的中国经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