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能争得上海都市圈一体化万亿级蛋糕?

沈晓杰 FT中文网 2020-08-17



沈晓杰:长三角一体化只有从上海都市圈破题,才能使国家的宏伟战略迅速转为民众、企业和政府同心协力的巨大行动。那么上海都市圈该如何划分?



文 |   沈晓杰 



长三角一体化只有从上海都市圈破题,才能使国家的宏伟战略迅速地转为民众、企业和政府同心协力的巨大行动。





01


上海都市圈该如何划分,

谁又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各种长三角一体化的议论中,常有人把长三角和东京都市圈放在一起做比较。确实,从土地面积、人口分布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例来说,长三角和东京都市圈的数据相对比较近似:长三角三省一市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7%,东京都市圈范围也恰好是占全国面积3.5%;长三角人口占全国总量16%,东京都市圈则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长三角经济总量占全国24%,东京都市圈则高达40%。这样比较下来,长三角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例还明显小于东京都市圈,似乎把长三角和东京都市圈作对比更合乎情理。


但这种简单的比较忘记了最大的基量不同:中国有14亿人口,日本总人口则只有1.26亿,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按美元计算,2019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了14.4万亿美元,而日本是5.21万亿美元,为中国的36%。最主要还是地域范围差别巨大。虽然在全国的比例几乎相同,但长三角面积达到35.8万平方公里,东京都市圈则只有1.34万平方公里,只是长三角的3.7%。如果硬性把长三角和东京都市圈进行对标,甚至把后者作为前者学习对标的对象,这样的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



都市圈的社会经济在地理空间和规划发展上有其自有的规律。“圈子”划得过大,都市圈效应就会大大降低;“圈子”过小,又不能充分发挥和用足都市圈的效能。笔者曾经试图以“1+3”的架构(上海,加上周边的苏州、南通和嘉定全域)来勾画,但综合权衡比较,还是“圈子“画得过大。那么,现阶段的上海都市圈、究竟以什么样的标准、多大的范围更为合适呢?


经过多种系统权衡,笔者认为上海都市圈的划定,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应该在上海市中心8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

第二,应该有高速的轨道交通(高铁、动车),单有高速公路进出上海的城市会受到极大影响;

第三,单程的高铁上的通勤时间约为20分钟左右。


一句话,时间距离决定都市圈的划分和规模。


为此,笔者专门和东京都市圈的划分进行了比较。东京都市圈圈内小城居民到东京或都内其他地方上班,大多数都是乘坐电车(相当于我们的城际铁路)。虽然速度不如高铁,但毛细血管般的线路、大大小小的停靠站以及极为方便的快车换乘,弥补了电车速度的不足,使总的通勤时间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这样条件相陪衬的,就是东京都市圈的半径,控制在70公里左右(见下图)。据统计,东京上班族平均通勤时间高达1小时42分钟(单程51分钟),和上海近似,比日本全国上班族平均通勤时间要少23分钟。




而相对应的上海都市圈,由于我们以高铁为主要交通工具,这使上海都市圈的半径可划得更大些,但又因为缺乏毛细血管般的轨道交通拉长了通勤时间,半径范围又必须相对压缩,这也是为什么笔者把半径80公里作为上海都市圈范围的依据所在。


划定好都市圈范围的标准,上海都市圈的轮廓也就应时(时间距离)而出。从上往下逆时针方向扫描,江苏的启东、海门、太仓、昆山、吴江和浙江的嘉善、平湖都在其范围内。其中昆山和嘉善现在已通高铁,而启东、海门、太仓、吴江和平湖,也将近几年内借助北沿江高铁、南沿江高铁、通沪铁路、沪苏湖高铁以及沿海高铁中的沪乍杭铁路和启东到上海段等,陆陆续续开通到上海的高铁和动车线路。这些线路有的已进入运行试验阶段(通沪铁路),其他线路也将在今后几年内建成通车。


按照这样的设想,上海都市圈由一龙七小虎构成,这也是目前最合适的上海都市圈组成。虽然这“七小虎“中有的综合条件有待加强(如海门和平湖),“七小虎”外有的城市条件也相当不错(如常熟)。但现在这样的构成应该是最合情合理的。


这里,我们不妨把笔者设想的“一龙七虎”的上海都市圈构想和对标借鉴的东京都市圈做一个对比(见下表格):



从上面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一龙七虎”的上海都市圈架构和东京都市圈相比,虽然在面积、人口上比较接近,但在GDP的比较上相差较多。但这符合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况且这也为今后上海都市圈的扩容留有了空间。




02


上海国际大都市辐射

带来的一体化效应和影响


厘清了上海都市圈一体化最合适的架构,下面的问题,就是“七小虎”最感兴趣的,也就是上海都市圈一体化究竟能带来怎样的“万亿发展蛋糕”红利。这对有些还陶醉在“千亿俱乐部”(县域经济总量上千亿元)的“七小虎”来说,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天赐良缘”。当然,这既是最让“七小虎”从民众、企业到政府最兴奋、最感兴趣的议题,也是一些地方的“敏感话题”。


上海国际大都市辐射带来的一体化效应和影响,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早在1997年沪宁高速公路开通之时,高速公路“时间距离红利”所带来的一体化效应就在当时反映出来。当时强政府下的江苏各级官员,特别注重和善于利用沪宁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时间距离缩小”的红利,主动对接上海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同时利用高速公路带来的新的地理优势,吸引包括台商和外资在内的八方来客,沿着沪宁高速公路布局发展。从上海沿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开始,各地都建立起一个个城市开发区(如昆山开发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苏州高新开发区、无锡开发区和常州开发区等等),而且基本都是建在最靠近上海的城市东边。各开发区的业绩和规模,似乎都和上海的距离成反比。可以说,1997年沪宁高速公路的开通,打开了江苏沪宁高速公路沿线全新的经济版图。“苏州速度”和“昆山现象”,就是沪宁高速公路最佳的结晶。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比沪宁高速公路晚一年通车的沪杭高速公路,似乎就没有带来同样的“运气”。主要靠民企和民间撬动的浙江经济,似乎并没有从“高速公路红利”中争取到更大的好处。


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及都市圈的辐射效应究竟能带来什么?政府在对接上海的一体化上“强作为”和听任自行发展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差别?20多年来沪宁高速上的苏州、昆山和沪杭高速上的嘉兴、嘉善的对比,会给人“强烈的震撼”。






苏 州





几十年前昆山在苏州地区被称“小八子”,经济总量在当时苏州所辖八县中排名时常垫底。1978年GDP仅为2.4亿元,但到去年已提高到4045.06亿元,41年暴增1685倍,年均增长高达20%以上。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更是高达24.26万元(达3.52万美元),比1978年的466元增长520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约3.6倍左右。昆山已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百强县第一,更荣获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七连冠”(福布斯),并还荣获过百强县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创新创业和新型城镇化质量四个全国第一。长期研究“昆山现象“的南京大学张二震教授认为:昆山已从高速度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


苏州的发展也是这样。去年全市的GDP已高达19235.8亿元,是仅次于北上广深和重庆后的中国第六,也是全国地级市中的“状元”。同时,它更是以335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成为中国第一和全球第一制造大市,并发展成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






嘉善 & 嘉定





而嘉善和嘉定,相对应的指标与昆山和苏州相比就显得“惨不忍睹”了:嘉善去年的GDP只相当于昆山的15%略多;嘉定去年5370.32亿元的GDP,不到苏州的28%。人口规模也在500万以下(2019年常住人口总量480.0万)。






启 东





当年同样没抓住高速公路带来的“上海都市圈效应”的,还有江苏的南通尤其是启东。早在十几年前上海长江大桥和崇启大桥(崇明到启东,都是上海第一条直通苏北地区的高速公路组成部分)宣布开建之时,笔者就提出:启东发展上海“后花园经济”的时代来到了,南通也应该学习苏州,主动迎接上海都市圈的辐射效应。但十几年下来,效果远不如当初设想。



如今,高铁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上海周边纵横密布的高铁和高速公路,正在使上海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历史性转变。如果说,二十多年前“单打独斗”的沪宁、沪杭高速公路,还只是打开了上海都市圈一体化辐射的起点,开启了上海的产业和海外的资本沿着高速公路转移与布局,那么,今天高速轨道交通带来的更大的时间距离红利,高铁和高速公路密布的立体交通网的建立,则使上海都市圈一体化空间体系能给都市圈“七小虎”带来的远远不止产业和外资的红利,还包括从小城的人口消费到经济总量的倍增,从产业和实体承接到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被空心化边缘化的“虹吸效应”的牺牲品,一举成为大都市的共荣之地。




03


上海都市圈一体化

给“七小虎”带来的红利和蛋糕究竟有多大


上海都市圈一体化给“七小虎”带来的红利和蛋糕究竟有多大?这里不妨做些简单的分析。


在上篇(《激活长三角一体化,从上海都市圈破题》)文章中笔者已分析过,如果上海都市圈能够像东京都市圈那样一体化地发展,那么对于上海都市圈内的小城来说, 就意味着可以给它们带来650多万的上海市民。不仅可一举弥补过去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城市化中被“虹吸”的人流,甚至还将使这些小城镇的人口实现倍增,其规模在有些地方还将超过现有的居民人口。


在上图表格中我们已经知道,设想中的上海都市圈内的“七小虎”,现在的常住人口(个别的户籍人口)总共加起来是676.59万,这正好约等于上海都市圈一体化后从上海外溢出来的650多万上海市民。尽管其中的440万人一开始仅仅会把这些小城镇视为在上海工作的“卧城”,但他们终将和这些小城镇融入在一起,更会成为“七小虎”的市民,上海市区只是他们的工作上班之地。就像在东京都市圈居住工作的“两栖人”一样。另外的210万上海来的休闲养老人群,则会完全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这650万上海人的到来,能带来多大的影响?让我们还是从最让人感兴趣的房地产及住宅产业说起。按照都市圈这些小城镇最基本的住房现代化标准(人均40平方米),650万人的到来,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都需要新建2.6亿平方米的住房。而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已知道,上海都市圈内“七小虎”的房价,最低的平湖每平方米只有1.24万元,最高的吴江也就是2.05万元。我们取一个最近似中位数的每平方米1.5万元的住房销售价格来计算,仅房地产市场一项,就能为这些小城镇带来3.9万亿元的住房市场。要知道,这七个县级市(或县)去年的GDP加起来也就是11228.32亿元。仅此一项,就相当于这七个县级市(县)去年GDP总和的3.5倍。



但这还远远不是城市群大红包的全部。按照世界银行的模型(即每销售100元的住宅,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商品的销售),考虑中国的高房价和消费力相对较低的现实,以每100元的住房销售带动33元(三分之一)的其他相关产业增长(如建材冶金、家庭装潢、电器设备、市政配套、交通物流和商业服务等)的标准来计算,就会发现住宅产业拉动的相关产业市场的空间也是高达1.29万亿元。仅这两项相加,就可以带来5.19万亿元的消费市场。


此外,210万上海退休养老人群的到来,同样也带来一个规模宏大的康养市场。以偏低的每人每年这方面支出1.2万元(月均1000元)为计,养老产业链上每年的市场也将新增252亿元。


650万人的到来,同样还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210万养老人群的消费基本留在了小城镇,而440万人上班族计算有一半消费在居住的小城(算220万全员消费),以人年均3万元(相当于2017年的昆山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430万全员消费每年也可新增1290亿的消费市场。


由此不难看出,上海都市圈一体化给圈内小城镇带来的650多万人,不仅能给这些都市圈小城带来万亿元计的2.6亿平方米的新增住房需求,还将给些小城镇的住宅及相关配套产业市场带来几何级的爆发性增长。200多万的抱团养老人群,也将直接激活和倍增当地的康养产业发展。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房地产是中国延续了几十年的第一大消费产业;而养老和康养产业,又是公认的中国今后将取代房地产的新的第一大消费产业。一老一新两个第一大消费产业,不仅在上海都市圈内的7个小城可以实现完美的融合,而且还将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大跃进般的发展。这就使“七小虎”不仅通过上海都市圈的融入,在经济规模上实现倍增,而且产业结构上也可同步实现最佳化的转型升级。


其实,除了这两大“第一消费产业”以外,融入上海都市圈,还可以为这些小城带来其他新的发展机遇。高速交通所带来的“时间距离”大大缩短的红利,必将吸引更多在上海发展倍受土地空间制约的新兴和大型实体(如大型企业、大学新校区甚至大学城、大型科研基地和研发中心等),到都市圈的小城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国内外发展的惯例。如总部在深圳的华为,它新打造的投资100亿、占地19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最高大上”的研发基地——欧洲小镇,就在东莞的松山湖。世界著名的丰田汽车城,也是设立在距名古屋30公里的小城——丰田市。全球一些最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很多都是扎根在小城镇中发展壮大的(如德国高斯海姆小镇的机床制造业、英国 Sinfin小镇飞机发动机制造业等)。至于国外著名的大学城,绝大多数都是在小城镇。都市圈内的小城镇不仅消解了大型实体在大城市的过度拥挤和发展空间受限之忧,而且在营商的优惠政策等方面也可得到更多在大都市中难以想象的奖励。这是一场多赢的结局。


正是因为上海都市圈能给圈内的小城镇带来过去难以想象的、前所未有的“超级大蛋糕”,所以也引发上海周边城市一些“嗅觉敏感的父母官”的高度关注。毕竟,这是相当于新建一个650万人“特大城市”的超级大蛋糕,让“七小虎”竞合夺食。这样空前的历史机遇,谁也不想放过,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笔者注意到,就在两个月前,苏州和南通签订《关于加强苏通跨江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的“重磅协议”。虽然名称是“跨江融合”,但敏锐的人都感觉到这是围绕上海都市圈的“江苏布局”。正如两地的官媒所表述的那样:“苏州、南通都是江苏对接上海的桥头堡,同为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通跨江融合将成为江苏对接上海、长三角一体化探索的关键一环。”这里还有一个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秘密”,作为苏州和南通的一把手“市委书记”,都互为在对方城市成长起来的官员,这就使精于“系统推进”的江苏下起“上海都市圈”这盘大棋来更加挥洒自如。而浙江方面,早在今年1月初就发布了《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其中也提出“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并豪情十足地提出“着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其实,无论各方在一体化的战略发展上如何“角力”,上海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有一大因素不可忽略,这就是作为“龙头”的上海市一把手、市委书记李强,此前不仅担任过浙江省长,而且到上海前还担任过江苏的省委书记。有了这样分别统领三地的经历,在讲究“人际”的各地政府的协调中,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上海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势必将引起和激活整个都市圈内新生动力的发展。而它们的竞争和合作,必将产生新的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再造一两个“2.0版的昆山”(不再以制造业为主),再孕育几个“苏州的小兄弟”,也不再是不可实现的美梦。尤其是浙江,这些年的发展势头和政策倾斜及创新更是锐气十足。嘉兴更有条件充分发挥其绝佳的地理空间优势。这为良性竞争、共赢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万亿级的上海都市圈一体化大戏,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作者系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冯涛 Tao.feng@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更多文章

1

激活长三角一体化,从上海都市圈破题

2

 大师笔下的真美国:从黑人平权到白人的失落

3

 人民币汇率会一跌而不可收拾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