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必拯救县域中学

刘远举 FT中文网 2021-04-24

所谓拯救县中,关注的是学校,而非学生;关注的是县教育局局长的利益,而不是学生的利益。


文丨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远举

近日有政协会议提案建议,严禁高中学校跨规定区域招生。简单的说,就是禁止县里的初中生,到市里或者同省其他地区读更好的高中。

但是换个说法呢。比如,由于公共教育政策失衡,超级中学跨区域招生,县域优秀生源和教师绝大多数都流向城市高中,所以要拯救县中。

这个说法应该就会有很多人赞同。

实际上,此次建议除了禁止县里的初中生跨区就读,同时也提出实行“县中教育振兴五年计划”,制定面向县中的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扩大县中学子就读重点高校的机会。

但不管说法怎么变,拯救县中这种忧虑流传甚广,但却是个伪命题,误导很深。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县中指衰败的高中,与之相对的,是因为聚集形成的超级中学,超级中学招生能覆盖县市甚至全省。超级中学本身也可能就是县中。

一、为什么县中会衰落?

长期来看,教育是一种服务,是可以生产出来的,不是资源。医疗也是如此。所以,教育、医疗,与其他市场化的商品与服务一样,聚集可以产生规模效应,生产出更好、更便宜的教育服务。

对学生而言,高中学习是一个高强度脑力比拼的阶段,也是一个需要高强度交流的阶段,所以在更好的老师指导下,与一群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学效果更好。汽车的普及、高速路网的发达,也使高中生到另一个地区上学变得更容易。而且在高中阶段,学生年龄够大,足以照顾自己独立学习。

聚集效应不但吸引学生,也吸引老师。大城市中,优秀的老师获得的回报更大,也能接触到更好的学生,获得更大成就。那些自身努力、职业技能强的教师,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子女的发展,总体上必然会跳槽到城市。

当地留不住学生,也留不住老师,高额教育投入就不划算。这进一步加大了优势地区和弱势地区的差距,反过来,进一步促使学生与老师的流动。正反馈不断循环,加速。

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在进行,向中心城市聚集是大势所趋。好的教育资源聚集,形成超级中学,只不过是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户籍、人口因为诸多因素难以流动的情况下,家庭先让最需要流动的子女接受教育,流动到好的地方。

制度方面。教育是政府提供,有公共品的特性,与政绩有关。聚集效率更高,同时制造出差别后有寻租空间。这是官员的动机。

那么,通过集中求规模效应,高中集中形成超级中学就是一个必然趋势。超级中学,既体现了市场机制、城市化的趋势,也有官员动机与家长动机,是多方促成的,很难对抗。

撇开官员动机不谈,家长为子女寻求更好教育的动机是非常正当的。市场是个体自我救济的主要途径,不管是农民工子弟小学,还是超级中学,都是如此。

二,超级中学会损害学生吗?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超级中学应试苦战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在县里的中学,同样如此。

超级中学汲取了好的老师与学生后,县里的本科率的确会下降,因为好的学生去上一级行政或邻县上学了,算到那些地区的升学率中去了。

看起来,超级中学造成了地区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等。但实际上,虽然在地区上分布不均,但对从县中进入超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却能获得更接近全省最好水平的教育服务,实现了省域的教育公平。

打个比方,一个从县里来的学生,可能会挤掉一个不如他的城市学生,进入这个省最好的高中,或者某个超级中学。这其实不利于原来就在城市的差一点的学生,而利于原来在县里的好学生。从公平性角度,以能力论资格,这是合理的。从升学率角度,以学生户籍来计算,县域升学率会上升。

反过来,如果实行行政限制,限制考生跨区升高中,实质上就是把高考户籍限制,放在县一级进行,提前到初升高进行。那么学生就不能在省内流动,不能自我救济、选择好学校,不能去省城上学,也不能去邻县好学校上学。

但是与此同时,好学校基于规模的优势,基于地处大城市的优势,并不会消失。那么或许县中的升学率会提升,但很多学生,就无法达到自己本该达到的成绩,比不过在超级中学、在省会重点高中上学的人。那么,广大的县域学生,离公平的应试教育就更远了。

当然,好学生向更好的中学聚集的过程中,不那么好的“低阶学生”会被排除在外,其实,这不过是“竞争前移”,即以前高考完成的竞争,现在在“初升高”完成。结果并不会有太大差别。

学生的天资,是学校、或者说教育系统出成果的一项很重要的要素,任何学校的经营者(校长、官员)都不会放弃这些学生。“竞争前移”正是超级中学寻找“天资”的过程,即资本、制度,寻找天资,完成要素匹配的过程。

三、学校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学生

评价教育体系变迁的好坏,关键看变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学校只是教育的一个场所与手段,从来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学生,是人。如何让原本在县城中学读书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才是唯一的目的与思考导向。这就如同,为了“拯救”乡村而把农民限制在农村是错误的,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去到城市,进行城镇化才是正确的。

所谓拯救县中,关注的是学校,而非学生;关注的是县教育局局长的利益,而不是学生的利益。

教育与医疗非常相似。与超级中学类似,医疗行业也有超级医院。

高端医疗资源必然集中于大城市,不可能分布在县医院、镇医院。虽然在地区上集中了,但对患者来说,可得到的医疗水平提高了。反过来,把一台核磁共振均分为50台乡镇医院里的b超,看起来乡镇医院得到了拯救,但最终这个省治疗大病的能力下降了。

得了大病,要去省会医院,这是常识。应该做的是打通医保渠道,而不是给县里配罕见病医生,平时让他们治疗感冒。同样的,为什么天资高的学生,一定要在县里读书呢?

所以如果以浪漫的拯救乡村的思路,去看待县城中学问题;以计划经济的平均思维去看到聚集问题,而忽略市场规模效应的高效率,以及更重要的:忽略了人,忽略了学生的利益,那么就会导向消灭超级中学这种错误的思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 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


往期精选

点外卖带来的“慵懒”到底有没有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