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西藏古格王朝必须知道的十件事

碧山讲堂 碧山旅行 2022-04-13

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考古是一件特别能引发旅行者热情的事。

如果说日常的旅行是空间旅行,那么考古就是时空旅行。


与碧山讲堂之前请到的叶娃博士、王建新教授同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一样,这一次来到碧山讲堂的张建林老师也毕业于此,现在他是西北大学的特聘教授。



张建林老师所研究的,几乎可以算作是每个旅行者梦寐以求的地方了,让我们来看几个关键词:


西藏的古格故城、吐蕃时期的佛教造像、玉树、昌都、甘孜地区、西藏西部的早期墓葬...


在本期课程中,张建林老师梳理了西藏古格王朝和古格遗迹,下面的十个快问快答将带大家走近这个荒原上的神秘王朝。观看课程回放请扫描下文中的二维码,欢迎参加碧山讲堂的后续课程(点击这里了解7月课程信息)。


1:古格王朝在哪儿?


西藏在中国的西部,古格王朝所在的阿里地区在西藏的西部,这里北接新疆,西连印度拉达克地区,南面分别与印度喜马偕尔邦、尼泊尔远西区接壤。


 

2:古格王朝和现在的阿里地区是什么关系?

 

现在的阿里地区一共有七个县,一般分为东三县、西四县,西四县中包括日土、噶尔、札达、普兰。古格王朝的遗址包括古格王国的都城,都在札达县。

 

3:古格王朝和吐蕃王朝是什么关系?

 

吐蕃王朝是整个西藏民族最辉煌的时期,7-9世纪它统治着整个青藏高原以及西域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842年,以吐蕃王朝最后一个赞普达玛遇刺为标志,曾经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土崩瓦解,帝国进入各自为政的分裂割据时期。分崩离析的吐蕃王室后裔或割地自守,或流落荒远,纷纷建立起各自新的小王系。


10世纪中叶,王室后裔的一支吉德尼玛衮王子远逃阿里,与当地土王联姻,建立地方政权,晚年将辖地分封三个儿子,其中幼子德祖衮占据古格。


由此就开始了古格王朝长达700多年的历史。

4:古格王朝为什么很重要?

 

古格王国建国之初,即以征服周边、复兴佛教称雄西藏西部。此后的几个世纪,古格王国开拓疆土,抵御外侵,与周边建立广泛联系,成为西藏西部最有影响的地方政权。


它不单在西藏中世纪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政治角色,而且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佛教复兴运动中起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向来被西藏史家所重视。古格王室推崇佛教,由王室出资建立寺院,派人前往印度学习佛教经典,迎请印度高僧,王室成员带头出家修行并担任僧侣首领,在西藏西陲之地掀起了佛教复兴的高潮。

5:古格王朝是如何覆灭的?

元朝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后,设立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中的“纳里速古鲁孙”就是“阿里三围”的音译 。


到了1630年,由于西方传教士进入古格,引发宗教之争和僧俗之争。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1624年葡萄牙籍传教士安德多得·德·安德拉的率马奎斯等前往古格传教,取得古格王信任,发展信徒,建立教堂,引起古格僧侣集团和贵族不满。1630年,引发内乱,迎请拉达克王国军队攻打古格都城,导致王国灭亡。



古格王国最终被同属于藏族的拉达克王国占据,700多年的历史至此结束。

 

6:考古学家们是如何确认当年这段历史的?

 

关于17世纪上半叶,西方传教士在西藏传教的活动,特别是在宗教界,有很多人去研究它,但是一直缺乏一个确定的证据。我们最开始看到的也只是安德多得和教会之间的信件的往来,以及他回去以后的一些报告。


直到在1985年的考察过程中,找到了一个面具,面具的里边是用纸张糊起来的,纸张上面是用葡萄牙文写成的圣经,是创世纪里边的一部分。


后来经过天主教爱委会和北京天主教爱委会对这个面具追本溯源,最后确认这就是西班牙传教士和葡萄牙籍传教士曾到古格传教的物证,而且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物证。

 

7:古格故城长什么样?


古格故城很奇特的一点是它在从一个一个土山上生出来山梁子的顶端,下面是一条在西藏西部非常有名的河,叫做象泉河。


古格故城航拍


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有山有河,地势险要,整个古格城堡遗址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从东侧的沟底至山顶的高差达175米,建筑遗存主要分布在土山的东、北两侧山腰和山顶的台地上。


山顶台地的地势起伏不大,建筑比较集中;山腰的建筑群受地形限制布局较混乱,高低参差,左右错落;北部的缓坡地带基本没有房屋建筑,只是散布着几条防卫墙而已;东侧沟对面的平地上有密集的寺院建筑遗迹。


根据1985年全面调查的统计数字,城堡遗址残存有房屋、殿堂遗迹445座、窑洞879孔、碉堡遗迹58座、佛塔或残塔基28座。300多年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王宫、议事厅、民居、僧舍、碉堡等建筑全都成了断壁残垣,窑洞虽有一些坍塌、淤堵,大多还保持着原有的形制。保存最好的是5座佛殿,墙体、木结构的梁柱、屋面基本完好。


8:古格王朝的王宫长什么样?

 

王宫区也是古格王朝最核心的位置,位于山顶上。王宫区里边有一个很大的建筑,这个建筑现在已经没有顶子了,它有七个门,其中三个门通向外边,四个门连接其他的建筑。根据当地的传说和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个地方应该王宫里边的议事厅,国王在这里跟大臣们商议事情,发布诏令,就像故宫里的太和殿一样。后边的小房子很可能是国王和他的眷属们起居的地方。


东侧山上拍摄的古格故城山顶王宫区

9:佛教在古格王朝的地位如此之高,那么古格都城里的佛教建筑是什么样的呢?

都城里的佛教殿堂保护得都比较完整,比如在王宫区里的三个佛教建筑:坛城殿、带回廊礼拜道的佛殿、护法神石窟。其中坛城殿是王宫区唯一保存有屋顶的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显得非常醒目。



之所以称为坛城殿,是因为建筑的正中间有一个外圆内方的坛城,也就是曼陀罗。殿内只有25平方米,绝大部分被一个立体坛城占据,周围勉强可以绕行。坛城殿的屋顶木结构是 “斗四藻井”形式,天花板上绘有各种瑞禽神兽。


四面墙壁的壁画从上往下可以分为五个平行的部分,每部分都环绕殿内一周。最上面靠近屋顶装饰的是兽面衔铃铛垂帐纹;接着是横排的92尊人物小像,均为智者、大德、高僧、译师;中间的主体壁画全是大像,有五方如来、十大空行以及护法神像;下面一排是74尊小像,各种佛、菩萨、佛母、供养天女、金刚紧密排列,其中的供养天女四臂修长,腰肢纤细,手持不同供品或演奏乐器,姿态异常优美,是古格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10:普通老百姓住在哪里?

 

窑洞是古格王国时期遗址中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它在西藏其他地区极为少见。



因为这个地区的木料很少,首先要满足王宫、佛殿、贵族住宅之需,普通的古格平民只有将土山本身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他们会直接在土山的崖壁上开挖窑洞,或用生土夯筑墙壁或用泥制的土坯砌筑墙壁来盖房。因为直接开挖窑洞不需要木料,所以平民很习惯使用这样的方法。


古格的窑洞有多种形式并适用于多种用途。形制有单室、双室、三室以至于多室;用途有民居、仓库、作坊、佛堂等。民居窑洞多有这么几个特征:面积在六七平方米以上,可供人坐卧;有灶或火塘;洞内壁有长期居住形成的烟炱,多数在门上挖有外通的出烟洞或出烟槽;有数个至数十个壁龛、壁洞用以存放杂物。

 



 

以上只是关于古格王朝一个非常初步和简单的基本介绍,张建林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古格古城佛像、壁画里的具体故事,关于古格王朝的勘探与研究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


更丰富的内容欢迎大家点击回放,也可以翻阅张建林老师的著作《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可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本书购买页面)




· · ·

本期课程回顾视频请识别以下二维码




推荐阅读☞ 点击菜单收看往期



碧山WILDCHINA所获国际认可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