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影像保护自然」这一次我们请来了大自然的记录者奚志农

碧山讲堂 碧山旅行 2022-04-13

1983年冬天,云南西部的纳帕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奚志农第一次在野外看见了黑颈鹤。


当时科教片《鸟儿的乐园》电影摄制组想要拍黑颈鹤,可是拍不到近景,于是将一个黑颈鹤的标本放在草丛里冒充真的黑颈鹤。在最后的电影里,镜头对着那个标本时播出了解说词:“哇,这是一只黑颈鹤!”


奚志农(右一)扛着电影摄像机


这是奚志农野外生涯开始的瞬间。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摄影,而且我要拍的是自由飞翔的鸟。”



1992年,云南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研究计划”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那时结束了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临时工”生涯的奚志农扛着林业厅刚买的摄像机,拿着保护区给他的二十几盘磁带,跟着研究小组进了山。他们背着帐篷、睡袋、摄影机、三脚架,在雪山上找了一个多月,很多时候还要翻越4900米甚至5000米的雪山垭口。但是,他们没有找到想找的猴群。


第二年,奚志农再次进山,几乎又要放弃的时候,他发现了新鲜的猴粪,顺着猴粪一路追踪……最后,他看到一只母猴怀抱着一只刚出生的猴宝宝。

在此之前,世界上几乎没有人拍到过野生滇金丝猴,很多人都想不到“金丝猴是粉色的面庞、红色的嘴唇、黑色相间的毛发,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


奚志农最广为人知的滇金丝猴摄影作品是摄于1995年的《母与子》。这张照片登上了新闻周刊、时代周刊,上过BBC野生动物和美国《国家地理》,被制作成电话卡、招贴画。很多很多人就这样通过影像认识了金丝猴。


而认识,只是第一步。


《滇金丝猴·母与子》 摄于1995年/奚志农作品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收到梁从诫先生赠予这张照片。


随着工作越来越来深入,奚志农发现自己的职责实际是大自然的记录者,他希望通过影像去保护这些动物们。“用影像保护自然”,成为他所创办的公益机构野性中国(Wild China Film)的愿景。巧合的是碧山的英文名是WildChina。确实,分享一个野性的、美丽的中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


年来,在自然纪录片中,BBC、Discovery、国家地理已经拍遍了这个星球上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可是中国的野生动物还有许多尚不为人知。


2002年,奚志农把自己花了十年拍成的纪录片《神秘的滇金丝猴》带到英国,参加了被称为“绿色奥斯卡”的“自然荧幕电影节”,在这个大奖赛中获得了“TVE奖”。这是中国野生动物纪录片首次获奖,也是"野性中国Wild China Film”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


奚志农作品


在青藏高原拍摄记录藏羚羊时,奚志农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阿尔金山的深处发现了11处尸体堆,89头母羊被偷猎分子杀死,还不包括已经出生和没有出生的小羊。

这一场屠杀,源于一条“沙图什披肩”。卖披肩的商人向西方客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这条昂贵的披肩来自青藏高原的一种野羊,它们在一年特定的时候要脱落绒毛,绒毛会随风飘动附着在灌木丛上,当地的妇女和儿童就非常辛苦地趴在地上把它摘下来做成披肩。事实上,做出一条披肩,需要3到5头藏羚羊。藏羚羊之所以有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年可可西里“野牦牛队”反偷猎小分队与偷猎分子的浴血奋战。


奚志农作品


到北京后,奚志农给北大学生讲了可可西里“野牦牛队”保护藏羚羊的过程。他拍摄的藏羚羊照片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当作宣传图册,国家地理也做了一本小书《与藏羚羊面对面》。


1998年底 奚志农在北京大学开讲座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宣传册上印有奚志农的藏羚羊摄影作品


“沙图什披肩”消失后,武装偷猎无利可图。等2010年再次回到可可西里,大型的武装偷猎已经完全没有了。


那一年,奚志农收获了自己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最美的新年礼物:


“农历十六的月亮,缓缓地沉入可可西里的地平线,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正好把镜头前面的这群藏羚羊照亮了,这样的新年礼物简直是太美好了。这让我想起《国家地理》上的一句话:追随着野生动物的足迹,你可以看到这个星球上最美丽的风景。”


2009年,奚志农搬回了大理,想着应该可以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他在苍山洗马潭景区的11号平台上,建造了中国首座民间自然中心——苍山自然中心。这里海拔3818米,被杜鹃、冷杉、高山柏所环绕。


苍山自然中心源于奚志农的一个想法:“当苍山外面风雨交加浓雾弥漫的时候,我们的中心能给大家一个温暖的感觉。”


起初,来到这里的志愿者们并不是很确切的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但是当他们抵达之后,他们发现最重要的,就是和自然在一起。苍山的春天会晚一点,乳黄杜鹃张开笑脸,褐冠山雀、柳莺尽情歌唱。尊重每一个生命,将生命与生命连接在一起,将自己变成一颗种子。



奚志农也是一颗种子。三十多年前,这颗种子选择落入泥土之中,努力不懈得生长着,而现如今种子长成了大树,大树上结出了新的果子,新的果子有着新的种子。


2016年初,野性中国开始了“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鼓励这些和野生动物朝夕相处的牧民们拿起相机,记录这些和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的动物们。他们的热忱,他们的创造力,他们对于自然和野生动物与生俱来的亲近热爱,都是无与伦比的。


还有另一颗果子。2017年,奚志农负责张罗第一届“大理电影展”的自然板块,专门推广自然电影和纪录片。2019年是第二届,相比第一届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寻找最后的穿山甲》、《岷山秘境》、《方舟:东黑冠长臂猿》、《蜀山彩虹:绿尾虹稚的隐密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野生动物的故事讲述之中。


藏野驴/奚志农作品


教育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奚老师做着同样的事情。他说“最完美、最理想的自然保护,就是把保护区建立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9月9日的碧山讲堂,我们有幸请来了令人敬佩的奚志农老师,他将和我们聊聊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也谈谈如何培养自己和孩子“爱自然的心”。奚志农老师常年奔走于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非常难得可以抽出时间和大家有这样一次对话。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相信会有很多收获和触动。欢迎大朋友们带上小朋友们一起参与这堂特别的“自然课”报名方式见文末海报)。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远离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却仍然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助力环保事业。临近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奚志农老师创办的公益机构野性中国正在面向公众筹款,所筹款项将用于资助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苍山自然中心日常运营,期待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捐款或了解“野性中国有你我他”筹款项目,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扫码捐款  让野性国在环保之路上再孤单


本文摄影作品源自野性中国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查看往期活动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


推荐阅读☞ 点击菜单收看往期


碧山WILDCHINA所获国际认可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