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
如欲投稿请点击
【Ref: Strickland BA, et al. Neurosurgery. 2016 Mar; 78(3): E466-73. doi: 10. 1227/ NEU.0000000000001019.】
少突胶质细胞瘤可在蛛网膜下腔内弥漫性扩散,侵犯软脑膜,称为少突胶质细胞瘤病,此类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发生在脊髓的少突胶质细胞瘤非常罕见,占所有脊髓肿瘤的0.8%--4.7%。文献仅报道过50例左右,其中9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最近,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神经外科的Strickland等报道1例原发性脊髓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病患者,并分析其分子病理学特征。结果发表于2016年3月的《Neurosurgery》杂志上。
68岁男性患者,既往有腰椎管狭窄病,曾行腰椎管减压术。因新发右下肢无力就诊,胸椎MRI显示T9-T12节段髓内病变,MRI-T2图像呈高信号,无明显强化。回顾腰椎管减压术前的MRI,发现T11节段有一直径约1.2cm的髓外肿物;脊髓其他节段和脑部MRI未见明显肿瘤扩散征象(图1)。
图1. 患者下胸段MRI影像学表现。A. T9-T12矢状位MRI-T2图像显示,脊髓圆锥髓内高信号不规则膨大的病灶;白线水平相当于C图和D图的轴位;B. 矢状位左侧的MRI-T1平扫图像示,一硬脊膜下髓外占位病灶,此肿物在腰椎管减压术前的MRI未发现;C. 在T11椎体轴位MRI-T2图像上,可见高信号不规则膨大的髓内肿物,脊髓白质变薄,考虑髓内胶质瘤;髓外一个边界模糊的病灶,相当于B图上所见的肿物;D. 轴位MRI-T1增强和脂肪抑制扫描图像显示,髓内胶质瘤和B图上的髓外小肿物均未见强化。
手术过程中,T9-T12水平硬脊膜打开后,发现多个肿瘤结节成簇分布在髓外硬脊膜下腔内,与左、右神经根粘连紧密,并有软脑膜下侵犯(图2)。
图2. 术中可见,许多在腰椎管减压术前影像学上未显示的病灶。
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该肿瘤为1p/19q共缺失的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弥散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病(图3)。术后采用T1节段以下脊髓放射治疗,总剂量为43.2Gy;接着进行8个疗程的替莫唑胺化疗。脊髓MRI复查显示,T11节段病灶较术前明显缩小。随访1年时,患者神经功能获得中度改善,未见复发迹象,颅脑MRI排除颅内转移。
图3. 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
最后作者指出,放疗结合替莫唑胺化疗对1p/19q共缺失的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IDH突变对该类肿瘤的致病机制还不清楚,分子病理学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应该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新乡医学院李信晓编译,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勇杰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