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大附一病例回顾及文献复习| 眶上外侧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1例

2016-04-05 王中 神外资讯


编者按

本次呈现的颅咽管瘤手术病例,来自自于王中教授医疗组,王中教授也是国内较早使用眶上外侧入路处理鞍区肿瘤的神外大夫之一,相关经验发表在《World J Surg Oncol》。究竟采用何种入路处理颅咽管瘤,除了肿瘤本身的特征之外,其实和手术大夫对入路的熟悉程度和手术技巧更为相关。自2004年开始,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神外大夫尝试内镜下的颅咽管瘤切除术,特别是随着内镜硬件的越来越好,粘膜瓣技术和颅底修补技术的日臻完善,部分颅咽管瘤更适合经鼻内镜下完成。这里除了呈现手术病例之外,附上美国加州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文献,他们2015年9月在《J Neurosur》上发表了内镜切除颅咽管瘤的单中心资料分析,他们已基本实现了开颅向内镜的转变,且其结论提示:内镜和开颅两种方法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内镜的并发症还是脑脊液漏及其相关的不良事件,而开颅的并发症,主要是还是手术相关的神经功能损伤。

病例回顾


患者:曹xx,男性,32岁。


主诉:右眼视物模糊半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出现右眼视物模糊,一直未予重视及治疗,近1月来加重,仅能1米距离数指,无明显头痛,无小便增多,无性功能减退,无乳房发育及泌乳。我院门诊行头颅CT提示:鞍区占位,呈囊实性,囊性部分均匀稍高密度,大小约4*4cm,实性部分有混杂高密度,大小约3*4cm,考虑颅咽管瘤。头颅MR提示: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颅咽管瘤可能性大。


入院查体:神志清醒,对答切题,遵嘱活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粗测右眼视力仅有光感,左眼视力颞侧视野缺损。四肢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诊断:鞍区占位:颅咽管瘤?


术前CT:



术前MRI:



术前视力、视野:


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眶上外侧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

术中图片


图1. 一间隙打开肿瘤包膜。



图2. 打开额叶囊变包膜,淡黄色囊液释放。


图3. 囊内切除肿瘤。


图4. 分块切除包膜。



图5. 暴露出对侧视神经。


图6. 同侧视神经下肿瘤切除。



图7. 二间隙切除同侧肿瘤。


图8. 暴露出对侧颈内动脉。



图9. 鞍内完全切除肿瘤。


术后患者神志清楚,视力较前稍有好转,四肢活动自如。术后首日尿量6000ml,2天后患者尿量维持在2000ml左右,无电解质紊乱。术前术后垂体功能全套检验均正常。


术后CT:



术后MRI:



术后视力、视野:



文献复习


作者简介


王中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王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脑研室主任,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全国神经肿瘤、脊髓疾病、微侵袭技术和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市神经外科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个人独立开展动脉瘤手术已逾2300余例(Dura-cut到AN-clip,一般都在30min左右),肿瘤切除手术2000余例,在国内较早开展眶上外侧入路处理急性破裂期前循环动脉瘤和非急性期后循环动脉瘤,并推广到鞍区其他病变。多次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芬兰、香港等国家地区交流访问。主持在研的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6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44篇(SCI论文22篇),参编专著2本,获授专利4项,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


相关回顾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

(function() { function _addVConsole(uri) { var url = '//res.wx.qq.com/mmbizwap/zh_CN/htmledition/js/vconsole/' + uri; document.writ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