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U人物 | 齐康:用建筑谱写永不消失的“城市记忆”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他的又一名研究生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年前,他的两位研究生同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七年前,第一位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也是他的研究生。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齐康教授,他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设计者,通过建筑让人们重返历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齐康院士,听听这位近90岁高龄的老先生的故事。
他为祖国大地贡献了一座座令人沉思的建筑,近90岁高龄仍在不懈创作。
他曾经总结自己“这一生是‘四个一百’的写照:设计了一百件作品,培养了一百个学生,发表了一百篇论文,被批斗了一百次。”
虽然他是在年近半百时才开始建筑设计创作之路,但由他主持和参与设计的作品已经超过200项,主要建筑作品130余项,这些作品获得的各类设计奖项超过70项。2001年他以最高票数斩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15 年获“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
他获选“第七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的评语是这样的:他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科研、设计和教学工作,由他设计(参与和主持)的建筑作品遍及祖国大地。其作品被誉为地球永不消失的“城市记忆”。
荣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纪念的凝思
1931年10月28日,祖籍浙江天台的齐康在古城南京出生,是家中的幺子。父亲齐兆昌曾获资助留学美国,取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任职于教会学校金陵大学,负责学校的工程基建等工作。
六岁那年,父亲负责的金陵大学图书馆书库还在施工中,抗日战争爆发了,除父亲齐兆昌留守南京,一家人辗转迁往天台老家。
家人合影(第一排最右的男孩为齐康)
“爸爸被校方委托管理南京的校产,于是全家只能留下爸爸逃难去了。”年近九旬的他提及父亲,仍用着“爸爸”的称呼。
留守的父亲协助德国人拉贝,在金陵大学建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守护着难民收容所。幼年的齐康则在艰难的返乡路途中感受到祖国大地被侵略者铁蹄践踏的痛苦,这段亲身经历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精神印记。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1984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设计工作还没有结束,齐康又接到“江东门纪念馆”筹备组的邀请,在细雨濛濛的一个秋日第一次来到纪念馆奠基石碑前。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被害同胞人数达30万以上。当时的掩埋地有13处之多,江东门是较集中的一处,纪念馆要设在这荒冢累累之上。
对照雨花台纪念建筑群的主题,虽然都是对死者的怀念,都是生与死的斗争表现,但是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对遇害的革命志士、革命先烈的纪念,是以“英勇无畏” “宁死不屈” “前赴后继”等革命英雄形象表现出的生死观和世界观;而江东门纪念馆则是纪念被屠杀的无辜平民和被俘士兵,是一种国破人亡、民族危难的悲惨场面,是悲愤与悲剧交织的生死场景,苦难和忍受,反抗与求生存,是这一建筑的主题。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卵石广场
齐康决定用建筑的语言来表达这一主题,他以大块的鹅卵石铺地,营造寸草不生的荒地感;卵石上方是人造的枯树,周围则种植青草地、灌木和花卉,用一种青翠的生气与卵石广场的死寂形成鲜明的对比。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筑草图-母亲像
他用寻找被杀害子女的母亲雕像,作为群雕的主塑像,作为最悲惨、最愤怒的表征;又用建筑空间的闭合和开放的组合关系,将参观者引导入半地下的纪念馆内,逐步展开纪念事实的叙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筑草图-人物群雕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迄今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近亿次。2009年12月13日,齐康获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别贡献奖”。
“在我的一生之中,我设计过许多革命的博物馆和许多烈士陵园,可以说大多数都是无名英雄,我们要经常回忆起那些艰难环境中默默无闻、默默牺牲的历史英雄,他们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民。每当我承接不同的设计项目时,我都在考虑,能否在我的建筑中表现这个时代的特征,具有纪念性的建筑呢?因为有了纪念性,才能让人重返历史,从而给人们一种深刻的记忆。”
齐康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从1976年齐康跟随他的老师杨廷宝先生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设计开始,他的纪念馆(碑)设计逐渐成为中国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轴碑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如皋市烈士纪念馆和纪念碑、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等。
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
这些由齐康设计的建筑,往往直接表现出一种时代特征和政治理念,作为理念背后支撑的伦理精神和哲学意味,则将生死、永恒、神圣这些主题表现得如雕塑般庄严深沉。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的表现,这是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应该有的历史责任。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建筑草图及实景图
自然的和谐
1949年8月,19岁的齐康考进南京大学建筑系(1952年改为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当时刚解放,学建筑的学生很少,他们这一届班上才15个人(中途有几位转走和退学),和高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总共不到20人。
这么小的一个系,却拥有杨廷宝、刘敦桢、童寯、张镛森、刘光华、李汝骅、徐中等11位优秀的老师,中国现代“建筑四杰”中的三位都是齐康的老师,不得不说这是极其幸运的。
齐康和钟训正两位院士在老师童寯的画展前合影
杨廷宝担任第一任系主任,他治学十分严谨,反对空谈,对学生的态度则平易近人;刘敦桢英文精湛,文笔极好,字字句句都似敲出的钟声,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也要求学生刻苦求学;童寯的知识渊博但不善言语,当学生向他提问,他会深沉地看着你,像能看清你的肺腑,能远远地看清人向前的去向;刘光华则极具才华,言语风趣,动手能力很强;李汝骅(李剑晨)是水彩画家,给建筑系的学生上美术课,十分注重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
优秀的老师使学生们受益匪浅,戴复东、钟训正、齐康等一批建筑精英都是那时培养出来的学生。
杨廷宝教画测绘图,总会要求学生在门柱内画一个1.6米—1.7米高的人。他告诉学生,显示门口的大小是以人为尺度的,这是建筑审美中的“以人为本”。
杨廷宝与齐康合作指导研究生
半个世纪过去,齐康仍以老师的这种理念教育学生,即使现代建筑的结构、空间跨度、材料色泽变了,但本体的精神依然存在。他的学生做设计,总要在图画上画一个人,作为一种尺度感,在人与建筑环境的比较中获得整体的认知。
不仅人与建筑要和谐,建筑与环境也要取得和谐。1979年,齐康跟随杨廷宝老师第一次走访福建的武夷山,那里风起云涌的自然环境变化和原生态的树林和溪流震撼了大地和人心。风景区的建筑采用什么风格,才能既保护了真山真水的朴质,也能利用建筑的形态形成景观?
福建武夷山庄建筑草图和实景图
杨廷宝说,风景建筑“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风格“要从民居中来”!从溪水边的游船码头到山腰的大王亭、仙逸亭;从景区入口的碧丹酒家到武夷宫;从山麓的古街到山巅的天游宫,齐康和他的同事赖聚奎等在武夷山景区建筑群项目上一做就是12年。
他们测量福建民居的建筑尺度以设计建筑形式,选用当地的砖石竹木制作外墙和飞檐,室内装饰和家具也无不取材自当地山坡河谷的天然材料。后来又用旧建筑改建成“幔亭山房”,在武夷精舍旧址上建筑“九曲宾馆”,从客家土楼中获取灵感设计了圆形空间的“玉女山庄”。
福建武夷山玉女大酒店建筑总图和实景图
当这些建筑逐渐成形,一种“武夷风格”的建筑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在当时全国各地大批兴建高档次旅游宾馆的风潮中,这是一股清新宜人的自然之风。
建筑在功能上可以是现代的,但是尊重一方山水、尊重当地本土文化的建筑,在形式上才是和谐的,风景园林建筑不能照搬城市建筑,不能在大自然中再造自然,不然就会产生“失真”,自然的真实才能给予人们真正的心理感应。
福建武夷山古街建筑总图
齐康在他的设计生涯中,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风景园林建筑——黄山国际大酒店、福建泉州东湖公园、厦门鼓浪屿别墅宾馆、福建晋江八仙山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等,从“武夷山庄”的最初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建筑地方主义的探索之路。
灵感的飞扬
齐康从小就喜爱画画,他回忆说:“我爸爸是个工程师,家里的书很多,特别是建筑的书,书中有许多美丽的建筑画,水彩的、钢笔的,我百看不厌。我姨妈是个美术老师,也是个基督教徒,所以家里总是有许多教堂的小画片。所以从7岁开始,我就喜欢照着这些画……”
抗日战争期间,齐康一度辍学在家,父亲给了他一本《芥子园画谱》,他就自己照着练习。后来父亲又给他借了很多画册,有丰子恺、米勒、塞尚、马内、莫奈和梵高。齐康对米勒的画尤其感兴趣,因为“他是位平民画家”,米勒的《拾穗》与《晚钟》深深地打动了齐康。
齐康水彩画-东南大学校景-礼堂前喷泉
上大学的时候,齐康的美术老师是著名的水彩画家李汝骅(李剑晨),经常带着大家校内校外写生,齐康因自己的水彩画得到了李先生的肯定,越发对绘画有兴趣。而齐康的另外一位老师童寯的水彩画非常有灵气,颜色变化细腻,给学生改图时思维敏捷,很有现代感。
建筑系最重要的基础课“建筑设计初步”由杨廷宝讲授,他从怎样裱纸、怎么样削铅笔、握笔的姿势开始教起,从虚实关系、黑白空间比例开始讲构图,连画图的字体都详加要求。
杨廷宝建筑素描-马克思纪念碑
齐康毕业后留校任教,给刘敦桢老师做助教时,为他的《中国住宅概述》一书画插图,刘敦桢指导他做对景写生,在对瘦西湖考察中,人坐在船上,随着船的移动画速写,培养出了钢笔速写的能力。
上世纪50年代他到北京进修,学习城市规划,经常买个面包,就到故宫画画,一天画个一两张。“文革”期间没有工程可做,他就尽最大可能从图书馆收集各种建筑的实例,一笔一画将其描下,临摹绘制了许多平、立、剖面、透视图的照片。
齐康研究国外纪念性建筑时的抄图-建筑素描-苏联建筑
虽然现在电脑上查资料很方便,抄图可以用复印机,但齐康仍然认为,建筑师不能荒废了手头功夫,时至今日,他仍然每天一幅素描图在持续动手练习。
他说,老师杨廷宝总是随身带着一把钢尺、一个小本子,随手记一记量一量,他自己则每天都要抄图,各种各样的资料都收集。身为建筑大师的齐康,仍然感到自己的创作实践还是那么贫乏。
“如果在我设计构思时老师还能像做学生时给我改图指导该多好!学无止境,我常常在创作中怀念过去教导我的老师!”
杨廷宝考察安徽采石矶太白楼时与童寯、齐康等合影
齐康毕业后追随杨廷宝老师30年,在他的记忆里,杨廷宝极少对学生发脾气,只有一次是在他们学渲染课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画Doric柱头及其衬托的背景,为了省事将背景全部涂黑了,被杨老狠狠地骂,“你们这个班太不中用了,太不按规矩做作业,真没希望!”
“建筑师制图要认真,即使看不见的地方也要画得完整!”仅仅是一个柱式的训练,让齐康铭记了一辈子。
他在毕业后的漫长日子里,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论是上设计课改图,或是为工程设计做的草图,都尽可能地保留着,用来分析比较,研究自己的思维过程、轨迹。
久而久之,特别是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他深深体会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各种不同的风采,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
经常有人讶异齐康在设计构思上的快速反应和灵敏表达的能力,在许多重要工程中,他这种快速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帮助他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比如在设计雨花台烈士纪念碑时,有领导提出要在纪念碑上设计龙,他立刻画了一个带龙图案的碑,边上画了一个小人标出比例,于是“龙”碑的方案否决了;又有领导提出要做一个螺旋楼梯能走上碑顶,他立即画了梯子出来,又被否决了。纪念碑的方案最终依循了设计师的想法。虽然这是建筑设计师的无奈,但也是工程实践中的常态。
有人问齐康,你为什么抄了那么多图?因为建筑设计需要各方面的准备,只有足够多的素材和平时积累的感受,才能捕捉到自己的感悟,产生一种思维上的碰撞,似乎灵感是一种偶发现象,但它的背后是“有所思因而有所得”。
福建长乐海螺塔建筑草图和实景图
齐康设计的福建长乐海螺塔便是这样的灵感建筑,流畅的螺旋线条、建筑上很少应用的拟物手法,以及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是齐康艺术家气质的体现。此外,像天台济公院、净月潭“森林之曲”、大连贝壳博物馆等,都是这样创意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
大连贝壳博物馆建筑设计图和实景图
曾有人向齐康提议,让他将自己的作品统一成一个模式,也就是形成一个完全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让人一看就能认出是他的设计,但他拒绝这样。
他希望他的作品,在人们看来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从那样的环境中生长出了那样的建筑,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建筑。
齐康
(1931.10-)
建筑学家
建筑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考文献:
1、齐康,纪念的凝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9月;
2、齐康,建筑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
3、齐康,建筑心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4月;
4、齐康,草图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5、樊浩,齐康院士建筑艺术的哲学境界与伦理气质,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11卷第1期。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院长谈抓落实“第七弹” | 又双叒叕来了!来听他们如何推进我东“双一流”建设!
部分内容来源于公众号“中国科学家”
文字 | 田芳、顾建新
编辑 | 冀文琦 刘广沛
大师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