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LA PERLA的“独眼女侠”
她说她想告诉世人,战争的真相与人性,她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证人”。
《私人战争》首映于2018年9月7日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它的创作灵感来自作家玛丽·布伦纳2012年发表于美国《名利场》杂志上的美式传记、非虚构文学作品《玛丽·科尔文的私人战争》。
导演马修·海涅曼看了之后深受启发,决定拍出玛丽·科尔文(以下称:玛丽)的传奇故事。
玛丽来自《星期日泰晤士报》,是著名战地记者。在她近30年的职业生涯里,曾多次深入战火纷飞的热点地区采访,在斯里兰卡被炸瞎了一只眼睛,此后被称为“独眼女侠”。2012年在叙利亚战争爆发时于霍姆斯遭火箭袭击身亡。
从影片本身来说,这并不是高分片,战地记者的传记,小众了些,但作品的“好”也取胜于题材。
名为《私人战争》,实际上不是一部战争片,更像是玛丽与自己的内心、与这个世界,与死神的抗争,是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的一场“战争”,为自由而战,为和平而战,也为自己。
有人曾问玛丽的搭档保尔·康罗伊:“你喜欢跟玛丽一起工作吗?”他回答说,“你在开玩笑吗?她可是个传奇啊!”
什么样的女人活成了传奇? 这又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私人战争》预告
那是被历史淹没了的声音
喜欢中国文化的罗莎曼德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裴淳华,中国影迷也愿意称她为“裴姨”。
她在影片中演玛丽,气场全开,隔着时空,演活了一个战争经验比军人还丰富,蜚声世界的战地女记者。
现实中的玛丽是一名学霸,她就读于耶鲁大学人类学专业,师从普利策奖得主学习写作。照这个路线她会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中产阶级。
转折始于一场研讨会,在参加完日本原子弹爆炸后社会情况的调研会后,玛丽被战争报道所折服,她决心放弃虚无的小说,做一名战地记者。
玛丽血液里有一种躁动因子,即便没有那次研讨会,生活也会把她带向激烈之地。
毕业后玛丽成为了《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一做就是27年,直到她身亡在叙利亚的炮火中。
玛丽几乎报道过1990年以来所有的冲突和战争,在报道斯里兰卡内乱时她的左眼被炸坏,由此戴上了黑眼罩。
黑眼罩,似乎呼应着玛丽内心深处海盗般的顽强与机敏,也夹杂着一丝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原始反叛,这种反叛成就了她也注定了她的命运。
电影内容,重在展示玛丽悲悯和细腻的一面,讲她在报道战争时内心也有场战争,正如标题所言的“私人战争”,讲她无法长久维持的爱情,讲她因一个战争中死去的女孩哭泣颤抖,讲她向出生入死的朋友袒露恐惧和脆弱。
也讲她为何始终活跃在战争报道的一线。
玛丽做战地记者不是为了追求刺激,也并非政治立场和热情,她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她想让全世界了解战争的真面目,战争并非一串伤亡数字,它是每一个平民的生离死别和绝望恐惧。
玛丽对她冒着生命危险写出来的东西有期许,即见证历史,追寻真相。不探讨交战双方,不声援政治立场。这不仅是新闻专业主义,也是一种对战区平民毫无杂质的关心与同情。
她说她只关心战区平民,因为:“那是被历史淹没了的声音。我对他们怀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忽略他们是懦夫的行为。如果记者有机会拯救他们的生命,那记者就必须那么做。”
玛丽希望自己的报道能帮助他们,以唤醒世人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的方法。
但当她因报道而获奖时心中反而滋生出负罪感,她认为自己通过榨取他人的苦难故事获得荣誉和光环,这无异于吃人血馒头。
当她从战场返回英国时,生活出现的断裂感同样撕裂着她的内心。经历过炮火和死亡后,玛丽对普通人关注的房贷车贷毫无兴趣,做过战地记者后没法去做园艺报道了。
她患有PTSD,见常人无所见,自然难过自己那一关。她也成为了一个身上没有香水味的女人。
内心的战争让玛丽一次次重回战场,回到她熟悉的危险之中。反叛精神和坦然无畏在玛丽身上激发出了十分的浪漫主义。
同事问她,你为什么戴那么漂亮的胸罩?
她说,this is not a bar。this is LA PERLA(意大利顶级内衣品牌)。她的解释是,要是哪天有人从壕沟里拉出她的尸体,她要让他们惊艳一下。
她抱着随时在战区死亡的心情。
事实上,至少在言语层面,玛丽表示她愿意去做园艺版工作了。她在电话里跟她的编辑说,她想好了园艺版的题目。
电话时,她正在叙利亚战场,她应该是把它当作她战地记者生涯的最后一次现场报道。
一个女人,在城市里做园艺报道,那就是人生安稳,岁月静好的生活场景了。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害怕衰老,害怕英年早逝。最终她倒在自己人生中的第56个年头。
逆光而行
玛丽在霍姆斯采访了一个避难者,她希望玛丽能告诉世界:“这里的孩子正在死去,整整一代人正在消亡”。这不仅仅是指人们的肉体被消亡,还有他们的精神与意志,思想与感情。在那片璀璨多彩的土地上,有很多我们原本可以传颂的故事已经注定湮灭了,当人们连生命都不保,又何况几千年来已经蒙尘的文化与遗产?
她愿意相信人性,相信用自己的力量可以唤醒人性的复苏,让更多的人去注意和谴责野蛮的杀戮。
她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过疑惑。她问过自己:我们真的能够通过报道战争改变什么吗?
她意识到即使她愿意相信人性,真正困难的是“永远相信人性。”
从影片中能看到,从事战地报道的同时,玛丽也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的观念和视野。用她内心深处的人性和良知,一次又一次书写自己的讣告。她说,“你得找到真实的历史,如果你丢失了它,那么你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记者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在于她能代替人们去往那些凡人无法亲临或不愿亲临的现场,见证事情的发生,默默承受其中的一切,然后用最有力的语言与画面,向观众传递最直观的第一手感受。战地记者更是如此,她们的勇气不亚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这份勇气不单只是迎着枪林弹雨亲赴战场的勇敢,更是直面人世间剧烈刺痛的坚毅。
从世俗的标准来看,玛丽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女强人。她勇敢睿智,桀骜不驯,是报社国际版面的头牌记者,她总是脱轨。事实上,即便玛丽所采访的事件都是真实的,那也只是反映了一个局部地区的真实。历史的全貌是由无数个“真实”组合而成的。好像一副大的真实的拼图,是由无数个小的真实的碎片拼接而成。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特美:伊拉克的原野上,远处是夕阳中的群山,近处是无尽的荒漠,在黄昏的光影下,玛丽乘坐的吉普车逆光而行。
我都是之后才感到恐惧
电影的一开始,是玛丽的画外音。
记者问她为什么要义无反顾地去那些地方?她说,人们该对这一切感到恐惧。然而如果你感到恐惧,你就永远无法到达这些地方。所以,我都是之后才感到恐惧。
片中不断地提出一个问题:“战地记者到底有什么用?”也就是说战地记者报道一场战争的动机、目的、意义何在?其实这个问题,在自媒体时代,去掉“战地”二字,同样难以回答。
她说她想告诉世人,战争的真相与人性,她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证人”。
正因为她的不安定,给我们呈现了那个时间段里动荡而真实的世界。让我们知道在圆滚滚的地球的另一端,正在发生什么。
年轻时,我们都热血勇敢,但年纪渐长,我们产生了恐惧。玛丽好像是个反例,她始终如此。把所有的勇气和力量,倾注于一个纯粹的追求。
这也许是影片能给观影个体带来的启发。
事实上,《私人战争》也起到了某种警示效果,比如玛丽如何会在斯里兰卡被炸瞎左眼?某种程度上存在个人原因。在交火地带,泰米尔猛虎组织的士兵叫她趴下,她站了起来,大叫“我是美国人”,炮火无情,不问国籍,她被炸趴下了。
如同所有行业一样,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也借用电影里的台词,“这世上存在着有经验的记者和有胆量的记者,就是不存在既有经验又有胆量的记者。”
我只想她回来
2011年,阿拉伯之春,玛丽再次被邀请去采访卡扎菲。采访中,“人性”、“人类”是她的重点。卡扎菲当然是没有忘记撩妹。在这次采访中,她说,“我的工作是目击一切。我对轰炸、炮术不感兴趣。”
2012年,玛丽通过转播进行她人生中最后的报道。她说轰炸无情地杀害平民百姓,这是她经历过的最惨烈的一场战争。
尸检后,叙利亚政府声称她死于“装满钉子的简易爆炸装置”。随她一同牺牲的还有一位法国摄影师。但一直追随玛丽的摄影师Paul活了下来。他反驳了叙利亚政府的言论,称“是炮弹袭击了我们”。
2016年7月,代表玛丽家族的律师向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政府提起民事诉讼,声称他们获得了“叙利亚政府指使了对玛丽的暗杀”的证据。
她死后,石溪大学为纪念她,建立了玛丽·科尔文国际报道中心。她的家人通过长岛社区基金会建立了玛丽·科尔文纪念基金,该基金致力于以玛丽的名义为她的人道主义捐款。
两百位市民参加了玛丽的葬礼,包括传媒大亨默多克,因为玛丽供职27年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是他传媒集团下的报纸。苏格兰风笛吹响了奇异恩典,一群斯里兰卡移民手持海报,称她是“无冕女王”。
所有这些止不住她妈妈眼里的泪水,她说:“我只想她回来”。
遭遇炸弹前两天,她曾写信给她“此生的挚爱”,她在信里说:好冷啊,我住的地方没有窗户。我今天爬了两堵石墙,第二个快两米高,有个人弯腰让我踩他的肩上去,他可能觉得我很重,我上去后,他使大劲儿把我扔过墙,啃了一嘴泥。
这封信没能发出去。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陈莉莉 cll@nfcmag.com
编辑 | 蒙洁华 mjh@nfcmag.com
排版 | GINNY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支持,或移步下方点赞。
热文推荐
南风窗读书会系列活动(第四期)现已开启报名
(已添加“阿窗”进群的粉丝不必重复添加)
快递到家,享受最佳阅读体验
点击发现更多好物
觉得文章好,点赞一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