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2016-10-25 李晶 校长传媒

【李晶专栏】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文|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本文为李晶老师原创文章,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转发


俗话说:“泥人还有个土性。”深究起来,谁还没有点儿脾气。


作为成年人,大多是可以控制自己的。但是当面对自己最心爱的孩子,反而有时却会不由自主地爆发。


然而,当时越痛快淋漓,事后越后悔莫及。


很多人每当发泄完冷静下来,就会觉得好像完全不认识当时的自己。


知道孩子敢怒不敢言,想道歉又轻易开不了口。


于是教育孩子的目的没有达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离,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由爱生恨。


一、暴脾气从何而来呢?


1、孩子达不到要求,或者不合自己的心意


妈妈一直觉得女儿很聪明,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一天女儿说同学约她放学后一起去买东西,妈妈认为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因此没有同意。


当得知女儿不顾自己的反对依然偷偷去逛街后,妈妈终于暴怒,把女儿买回的发带扔出了窗外。


2、面对孩子的问题无能为力


 儿子自从玩网游上瘾,每天放学回家就再也离不开电脑了。家里换密码、断网线,他就去外面的网吧。


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孩子仍然固我。

在又一次从网吧找回儿子后,狂怒的父亲把儿子狠狠地揍了一顿。


3、觉得孩子让自己丢面子、失自尊


儿子淘气,在学校闯了祸,老师把妈妈请去学校。

老师虽然说话客气,但自尊心很强的妈妈仍然觉得无地自容。

回到家后,妈妈根本不听儿子的解释,只是大骂他丢人。


4、把受到的压力和委屈发泄到孩子身上


爸爸有一天被单位领导骂了一通,还被扣了奖金。

回到家里检查女儿的作业时发现了错误,就骂女儿是“吃货”。

见女儿不服气,还顶嘴,顺手就把作业本撕了。


二、暴脾气的深层次原因


1、控制欲


有些人会因为孩子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甚至因为想摆脱被别人控制的沮丧感受,而企图用身份和体力上的优势获得控制孩子后的心理满足。


有些父母对待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下属或学生,要求孩子听话和顺从,不能容忍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


2、征服感


从来没有人甘为弱者,成为受人尊重的强者是所有人内心深处的追求。


但现实是残酷的,即使身居高位的人,也不可能不受制约地永远成为人上人。

然而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却能随时满足自己的征服欲。


3、盲目自信


有人觉得自己并不是想控制孩子,只是希望他能够做得更好。


因此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严格执行自己的所有要求,却从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承认自己的认识有限,甚至存在偏差和错误。


偶尔情绪失控在所难免,但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经常发脾气,对孩子就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有些孩子会丧失自信,有些会强烈逆反,有些会从此疏离父母,有些会抑郁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如果一个人经常对孩子发脾气而从不后悔,那么我认为他一定不是合格的父母,甚至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对于自己情绪的失控,绝大多数父母都会有所反思。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对孩子、家庭以及自己的伤害才是最重要的。


三、如何赶走暴脾气


承认失控


及时向孩子承认自己发脾气是不对的,才能挽回自己的暴脾气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就像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承认错误,如何能改呢?”


如果实在开不了这个口,就不妨想想自己的面子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哪个更重要。


提前预警


有个妈妈如果在单位情绪不佳,回家后就会对孩子说:“今天妈妈情绪不好,不过我会尽力调整。”


如此一来,孩子肯定能够理解妈妈。同时这也是妈妈给自己的提醒,避免将不好的情绪传导给孩子。


避免要求孩子过多


不可否认,有些孩子确实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但如果父母对每一个缺点都步步紧逼,难免会经常发脾气,孩子也会对父母产生抵触。


因此,每个阶段最好只提给孩子一个要求,最多不超过两个。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集中改进,父母也能及时看到孩子的进步。当孩子的好习惯稳定后,再提新的要求。


有了父母的认可和鼓励,孩子也会更加愿意配合。


及时反思和求助


当孩子重复犯同一个错误,或者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父母不妨反思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与自己有关,或自己的要求和做法不适合孩子。


然后及时进行自我完善,并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调整目标和策略,或者向老师、专家请教,也可以在家教书刊中寻找解决办法。


口服和心服


发脾气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或许一时可以在气势上占压制孩子,但那只是暂时的。


尤其对于现在的孩子,他们视野开阔,信息量大。如果想让他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不只口服,还要心服。


我看到有些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时,会提前准备。不仅思考如何说服孩子,还会将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给孩子参考。


事实证明,这种尊重而非强制的做法,往往更能令孩子接受,执行的效果也更好。


观摩好态度


有位爸爸看到孩子的一身的坏毛病总也改不了,经常忍不住发脾气。


一次他看到儿子参加外教的足球课,虽然儿子仍然我行我素,那位外教却一次又一次耐心地给他示范。


受到震动的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很多时候,好榜样往往胜过好道理。


如果父母希望通过发脾气控制和征服孩子,得到的只能是消极承受或激烈反抗,而决不可能是认可和执行。


因此,想把熊孩子变成好孩子,就要首先把自己的暴脾气变成好脾气。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我  

所发文章均为作者原创

欢迎转发

延伸阅读: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从一扇门的距离开始

孩子,给你三十年——我们的养老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课外辅导班,想说爱你不容易

冲动是魔鬼,学会冷静也是一种智慧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