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学老师的感言:什么影响着孩子的理解力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刘潇专栏】
陕西日报编者按
我们迎来了第33个教师节。在此,我们向全省62万名教育工作者致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一支粉笔染双鬓,三尺讲台度春秋。教师职业的神圣,不仅在于传播知识、传播文明,更在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近年来,陕西省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典型,他们中既有扎根农村、任劳任怨的乡村教师,也有白发苍苍、桃李满天下的学者院士,还有不远万里走出国门,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海外的使者……今天,我们从教师的视角,展现一位老师兢兢业业、为国育人的风采。
一位数学老师的感言
刘潇:感恩我人生的引路人
文|陕西日报记者 王天洋
“今天是第33个教师节。回想起来,我当教师已经有27个年头了。”9月6日,西安一家民办教育机构的数学老师刘潇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与学霸们的经历不同,我的成长经历了由差生到优等生的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两位老师和我的母亲功不可没,至今我对他们还心存感念。”刘潇充满深情地说。
从小学到初中,刘潇没当过班干部,没得过奖状,甚至连老师的夸奖都很少听到。相反,挨批评倒是司空见惯。刚上初中时,他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常常在及格线上徘徊,英语经常只有20、30分。每次考试他们班的成绩总是全年级倒数第一,而刘潇又是这最差班中的一名差生,似乎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初一第二学期,从外校调来了一位女老师,她成为刘潇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新老师用严厉的工作作风很快扭转了班上的不良风气。
这位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在学校必须背诵默写完当天所学的单词、句型才能回家。在老师的努力下,只用了半学期,他们班英语成绩就成了年级第一。可即使在这样拼搏的氛围里,刘潇的成绩也没有太大起色。面对这样的差生,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地想要改变刘潇。悄然之间,一种奋发学习的正能量在刘潇的心中慢慢聚集。
“这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我对学习的态度。”初二第一次期中考试时,120分的数学试卷刘潇只得了29分。一天晚上,已经睡着的他被妈妈的哭声吵醒了。妈妈在向哥哥哭诉自己辍学的经历。原来妈妈在1964年曾经考入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大医学院),因为刚入学就得了肺结核,被迫休学了。后来病还没治好,“文革”又开始了,妈妈从此失学,只能在家务农,这件事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潇的眼圈有些红了:“妈妈的人生留下了遗憾,她对我们寄予厚望,没想到我竟然如此不争气……当时我就暗暗发誓,为了妈妈,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从此以后,刘潇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他每天提前起床,自学1小时后再去学校;晚上回来,没有电,就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到深夜。就这样,到初中毕业时,刘潇已经从一名差生变成了优等生。
“成长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另一位老师,是我初三的班主任李老师。”初三开学第一天,刘潇因帮父母下地干活而耽误了报到,李老师看到他来晚了,拒绝他进教室。后来,了解到实际情况后,李老师给他道了歉。老师放下“师道尊严”给学生道歉,让他深受感动。
李老师的女儿也在刘潇的班里。刚开学发新书新本子,有同学称自己的书皮烂了,本子缺页了,李老师接过来,二话不说,给了自己的女儿。上晚自习时,李老师都会提着水壶在教室里转一圈,给需要喝水的同学倒上开水。但是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李老师却严厉有加。“正是他的张弛有度,奖罚分明,带出了我们这个纪律严明、互助友爱的班集体。那次期中考试,我们班各科的平均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为人师之后,我一直以李老师为楷模,努力做一名奉献社会、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刘潇说。
站上讲台27年来,刘潇经常反思人生,反思当前的教育。刘潇认为,孩子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不应该只是成绩,老师的职责也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做题。帮助孩子寻求他内在上进的动力,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同时,他也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人活着,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刘潇专栏】
什么影响着孩子的理解力
原创作者|刘潇
本文为刘潇老师原创投稿,首发刘潇老师微信公众号“刘潇老师有话说-ID:lxaio418”
一
爱迪生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不过,
对于要取得爱迪生这样成就的人来说,1%灵感的作用要大于99%的汗水。
对于只是取得我们身边的优秀来说,1%的灵感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就有人说:你的努力程度如此之低,远没有达到要拼智商的时候!
二
看张洁写的《挖荠菜》中的一段:
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挖荠菜》发表于1978年,张洁写的是四十年代自己小时候的成长与七十年代孩子们成长环境的对比。
七十年代的生活和四十年代的生活,差距大吗?然而,孩子们已经是举着“懒洋洋的筷子”了。
今天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更是天上和地下的差别。在生活条件优越的情况下,有些家长没有为孩子设计利用好这些优越,把孩子养的已不是举起“懒洋洋的筷子”,而是拥有了“懒洋洋的脑子”了。
三
经常有家长问我:刘老师,我娃看见题咋就不思考呢?就等着家长告诉他答案。
我说:这都是你们家长培养的结果。从孩子一出生,家长就把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能想到不能想到的,都给孩子准备的舒舒服服的,把孩子养的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生活中什么都是等、靠、要,这种生活方式落在思维模式上,学习上也是等、靠、要,就等着要一个答案,靠着抄写一个结果。
有些家长一方面替孩子扛住了一切,把孩子当宠物养。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能扛住社会,希望孩子在社会中表现优秀。孩子适应不了环境了,家长又在咒骂环境太恶劣。
四
除了生活中的养尊处优之外,缺乏生活经历,对生活没有感受,也影响着一些孩子的学习理解力。
讲几个十多年前我上研究生时带家教遇到的故事:
有一次给一位六年级学生讲一道真卷上的题,题中说到物价上涨了百分之多少,这位孩子就是理解不了物价怎么会上涨,我使出了混身解数,就是给他说不明白,我也不知道他的思维受阻到那里了,就这个问题争论了十多分钟,他还是不接受物价会变这个事实。
我说了一句:比如说妈妈昨天买一斤苹果是多少钱,今天再去买,可能就是另一个价钱了。孩子争论说,那怎么可能呢,一斤苹果还是一斤苹果,价钱怎么会变呢?
这位孩子的父亲是位上市公司老总,妈妈是位财务总监。
就是这样和“千万元甚至亿元”为单位打交道的父母,孩子竟然无法理解物价上涨这个概念。
看孩子和我争论,这位财务总监母亲在外边都笑的出了声。
终于,孩子说了一句话,让我明白了孩子理解不了这个问题的原因,孩子说:我上一年级时买一个口香糖,是五毛钱,我现在上六年级了,买一个口香糖,还是五毛钱,都快六年了,就没变呀。
我才明白了,孩子的生活,就只有口香糖。
实在给孩子再说不明白,我给娃妈说:周未时带孩子去菜市场买两天菜感受下吧。
五
还是位六年级孩子,还是讲百分数的应用,不过,这次是浓度问题。
我问娃:一个杯子装了九十克水,给里边放十克盐,一搅合,现在是多少克?
娃说:还是九十克。
我实在没想到娃会是这个回答,楞了一下,又问到:那给杯子里边再加10克盐,一搅合,这时液体共多少克?
娃说:还是九十克。
看着孩子的眼神确信孩子没有和我开玩笑的情况下,我问娃:为什么给九十克的水里边先加十克盐,再加十克盐,还是九十克呀?
娃说:把盐放进水里后一搅合,看不见了么。
我这才明白了,原来娃的生活感受就是看不见了。
我给娃说:那如果给水里放的不是盐,而是十克沙子,这时是多少克?
娃说:是100克。
我问娃为什么。
娃说:沙还在水里,九十克水加十克沙,一共就是一百克么。
我说:那把盐放进水里,盐就不在水里了么?
娃说:盐还在水里。
我说:对,盐还在水里,只是盐被溶解而看不见了,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如果把盐染上色放进水里,你不就能看见了。
娃似乎明白了,我后来找了个天秤,让娃体验了下,娃算理解了这个问题。
六
给一个娃上课,问:5a-2a,等于多少?
娃说,等于3。
我有些意外地问:a呢?
娃说:减掉了。
各位看官,猜下,这是几年级的孩子?
告诉你,初三。
不过,这是一个三类学校里边的初三学生。
这个问题问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也基本不会出问题吧,但是,就有个别初三的孩子,会说把a减掉了。
我再问她:你有5个苹果,吃掉了2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
娃说:3个。
我再问:3个什么?
娃说:3个苹果。
我开玩笑地问:苹果怎么没让你吃了?
然后我问她:你有5个a,吃了2个a,还是几个a?
娃说:还有3个a
我说:那你现在说5a-2a,等于多少?
七
一道题:
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如果大轮转三圈,小轮转五圈,请问大轮和小轮上齿的个数比是多少?
娃们不会。
在班上问孩子们:见过齿轮没?
娃们竟然齐声回答:没见过!
我问娃们:骑过自行车没?
娃们说:骑过。
我说:自行车上有齿轮,不过自行车上的齿轮没啮合,是挂的链条。再比如说,见过磁带没?磁带里边套的就是磁轮。老师再问你们,见过修正带没?
娃们都笑了,有人拿出了修正带,我接过来让大家观察。
生活中处处有齿轮,可现在的娃们竟然都没见过齿轮。
八
再看一道题:
某厂共有120名生产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可生产螺栓25个或螺母30个,如果一个螺栓与两个螺母配成一套,那么每天安排多名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每天生产出来的产品配成最多套?
娃不会做。我问娃们,见过螺栓、螺母没?
娃们都说:没见过。
家里的家具上到处都有螺丝,娃们从小骑的自行车上边都有螺栓螺母,满小区停的汽车轮上都是用螺丝固定着。
咱们的娃们,却没见过螺栓螺母。
我给娃们说:你们骑的自行车的车轮,绕着车轴在转动,回去都看下,那个车轴就是个螺栓在两头用螺母固定着么。
九
经常有家长有孩子说,刘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再难再深奥的数学题都能讲的简捷易懂。
可以说,没有通过那十年间一对一家教对孩子内心深处思维方式的窥视,我也许仍然无法理解孩子们为什么对那么简单的问题都接受不了!
十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孩子们缺乏生活感受,就缺乏了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力。有时候,孩子对数学问题的难以接受,大人都难以想象。就如我这个当年已经把中学教了十年的数学老师,如果不是因为从准备考研到读博这十年间又做了十年的家教,我可能也无法窥探出孩子的思维。
所以,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不仅仅是课堂,如果没有在生活中的实践感受的积累,课堂也许会是束缚孩子思维的地方!
对于小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多接触生活,多体验生活。小孩子学知识的地方多半在课堂之外,生活中的常识家长都懂,家长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教孩子的意识”,家长只知道课外班,课外班。
孩子学习出问题了,要号对脉,也要下对药。不然,可能就是头痛却开的是治脚病的药!
孩子理解不了知识,大人找不到原因却只怪孩子太笨,更想不通的是,竟有幼儿园的家长不带着孩子体验生活,却带着孩子四处找奥数班!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