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我们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中国的教育是老师们每天都向学生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枯燥乏味的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书本上的知识且不管学生消化与否?但我们是否想过,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真正、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1、学会认知——着重在逻辑思维
(1)“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
(2)“认知”不仅是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学习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
(3)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
(4)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2、学会做事——着重在操作思维
(1)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狭窄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
(2)学会做事,主要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
(3)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在情感思维
(1)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
(2)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3)学会共同生活,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4)学会共同生活,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4、学会生存——着重在交往思维
(1)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
(2)学会生存,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我们都教给了学生什么?
我们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了吗?面对这个问题,为数不少的教师会觉得很尴尬。我们只教给了学生知识,枯燥乏味的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也都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之所以教育目的窄化为教学死的知识,我们的教育机制恐怕难脱干系。
在应试教育机制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追求考试的分数,为了分数,为了“重点”,教学重知识而轻能力,片面注重学生眼前的表现和学习成绩,不惜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长远发展为代价,把考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过于看重教育的标准化,一个标准、一套教材、一份试卷、一种答案、一个评分标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我们可能只记住了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道培根还有另外一句名言:“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知识是死的,智慧才是活的;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却关乎人生;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决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现在和学校的眼前利益,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适应、立足、服务、贡献社会的能力,我们需要教给学生: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
曾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新闻媒体采访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影响他们成功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多数获奖者都说到是小时候老师和爸爸妈妈告诉自己不乱吃零食,饭前要洗手,手帕要叠整齐,做事要有条理,有始有终,对人要诚信……这说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自主的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得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三、做人的品质。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无论赋予教育怎样的意义,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不管学生将来能成为什么,我们首先是要他们“成人”,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要义。
四、生存的本领。
哈佛大学成功智慧,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先学会生存,才能学会生活。”对于哈佛大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远排在教授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前,只有拥有杰出的生存本领,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
来源|高校教师服务工作室(gxjsfwgzs)、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刘长铭:教育即将进入4.0时代
如果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上都不喜欢教师的讲课,难道他们会更喜欢听教师在网络上讲课么?
北京四中原校长、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日前参加某网络论坛时表示,由疫情所导致的学生居家学习,是中国教育进入4.0时代的一次预演,是学生步入未来学习社会前的一次彩排。
他还表示,抗击疫情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场”,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才能和这样的“教育场”实现完美匹配呢?我们认为有两项重要任务目标——保(自己身体)健康,补(学校教育)短板。
如果说,这是一次4.0时代的预演,那么预演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我们能否成功迈入新时代,这值得所有教育者思考。
“学力”将重于“学历”
“教育4.0时代”是个非常崭新的概念,大概创立于2015年,它是指以互联网为信息载体及传递管道,以智能终端与移动智能终端为人机交互界面,以满足学习者心智体验及促进其心智发展为目标,以他组织(权威组织)结合自组织(学习社群)为组织形式的教育形态。
有教育专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社会现象。每当人类文明跃上一个新台阶,与之相应,这个时代的教育也必将发生重大飞跃——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当这三大核心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可宣布一个教育新时代的到来。
▲ 最早的“学校”里,孩子们和牛羊挤在一起上课。——图片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哇!历史原来是这样》
教育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从“机器工业文明”时代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教育也即将从3.0时代迈进4.0时代。由于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智本”将代替“知本”,“学力”将重于“学历”,教育目标正从“传递知识”走向“发展心智”。信息的主要载体及传播工具由书籍让渡给互联网及智能终端或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方式正从“纯线下”转向“线上”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其组织形式也从单一的“他组织”(如传统学校)向“他组织”与“自组织”(如学习社群)相结合转变。
根据综上所述可知,教育4.0正在敲开我们时代的大门,也因此,刘长铭校长直言,“学生居家学习,是中国教育进入4.0时代的一次预演,是学生步入未来学习社会前的一次彩排。学生们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学会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如何创造新知识,这些都比单纯获取课本中现成的、有限的知识更加重要。居家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习惯和锻炼学习能力的良好契机。”
居家抗疫是“特殊教育场”
孩子要在三方面取得进益
对于学生来讲,抗击疫情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场”,是一个特殊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这样一个“教育场”实现完美匹配呢?刘长铭校长说,除了教育孩子保健康之外,还要利用这个契机促进学生们在三个方面取得进步——
一是学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二是学会求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是认识社会,培养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学会客观、冷静、全面、理性地面对社会,引发他们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生活教育一直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弱项,是学校教育的短板,也因此成为润泽学校“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润泽学校就已开设烹饪课等家政课程,这次疫情不仅没有打乱孩子们的学习节奏,居家学习还成功帮助教师深化了课程内容。“我们对学生提出了承担家务劳动的学习任务。比如,擀面条、收拾屋子。”刘校长说。
学校教育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明显的短板——管的多、灌的多、督的多,学生因此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居家期间,我们应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生的能力。我们严格控制学生网络学习的时间,提倡他们多读书,支持他们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比如,飞沫是这次疾病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那么,飞沫传播是一种什么情况呢?润泽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测量飞沫传播的距离,记录了实验结果。中学生则研究了火神山医院的选址问题,还用英文来报道疫情发展和抗击疫情的工作……这都是一种出于“孩子为满足自己的兴趣”而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就是我们提倡的“快乐学习”。
“如何判断谣言”成为
居家学习的课程
刘校长表示,利用这个特殊的“教育场”,我们还教学生认识社会。一年级的小学生可能会了解一些关于病毒、疾病、卫生、防病等知识,从而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会对社会和生活有更多的思考。在此期间,他们一定能感受到人世间的伟大、崇高、善良、博爱、感动、无私、勇敢、责任、担当、奉献;同时,他们也必然目睹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行:愚昧、无知、狂热、谎言、欺骗、冷漠、逃避、虚伪、自私、龌龊、卑鄙。
疫情期间,各种真相与谣言,为我们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绝好时机和丰富素材。在润泽学校中学部的学习任务中,老师布置了一项重要的内容——以“每日一问”的形式,让学生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例如,“举例说明什么是谣言,什么不是谣言?怎样判断是不是谣言,你有什么办法?怎样做到‘不传谣,不信谣’?”又如,“人在灾难面前会暴露美丑不一的人性。尽你所知,请列举代表性的人和事,并谈谈你的感受。”“假想多年以后,你会想后人如何讲述这场灾难。”刘校长说,我们利用疫情这个特殊的教育场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
刘校长说,我们虽然没有安排任何新课的教学,但安排的学习内容仍能让学生感到新奇和乐趣,愿意与人分享。
只有10%的孩子想“好好上课”
4.0时代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没有多少孩子愿意每天坐在教室里听课,调查发现,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其次是老师提问题自己表达,第三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学习,而喜欢完全听老师讲课的孩子所占比例不到10%。
刘校长说,“这使我们想到,如果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上都不喜欢教师的讲课,那他们能更喜欢听教师在网络上讲课么?我们始终认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直播的形式来传递书本上写的明明白白的知识内容,这是在发挥技术的优势么?我们甚至怀疑,今天我们利用网络教学,但依旧还是让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尤其是获取书本知识,还把老师当作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是不是从认识和理解教学的逻辑上就存在问题?技术的优势究竟应当怎样来发挥?”
来源|中国网教育频道、教育思想网、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延伸阅读:
李兰娟院士婚姻真相曝光:如果你有女儿,一定告诉她这样选择爱情
刘长铭: 我用几十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您, 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培养
马云最新演讲:要给老师最高的认可、最好的待遇!教育就是未来!
未来的小学教师是什么样?32位来自全世界的教育研究者作出预测!
又一位老师倒下了……若所有教师都跪着教书,学生未来会站着生存?
官宣!全学段免费领取 !小学、初中和高中春季统编教材、人教版教材电子版发布
1-9年级语数英上下册教材高清电子版+知识要点集锦,赶紧收藏吧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