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学校和教师会不会消亡?

顾明远 李镇西 校长传媒 2021-09-22

【李镇西专栏】

无论什么高科技手段,都不能取代教育中“人”的气息

原创作者|李镇西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听说现在一些教育管理都“电子化”(“网络化”)了,好多事通过某些APP完成,微信群也成了老师布置作业、家校沟通的平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成了人与手机或电脑屏幕的交流。


我从来不反对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科技将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如,对大班额学生的作业检查,有时候的用手指轻轻一按,便一目了然。这的确是进步。


但我反对一切都“电子化”,因为面对面被“屏对屏”取代,教育所应有的人的气息、人的温度便没有了。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心灵;不只是看知识的正误,还要看精神的善恶。就算是知识传授,我们也不仅仅看结果,还要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度、求知欲、情绪状态思维方式等等因素,因为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而一旦没有了人的气息和温度,真正的教育便消失了。


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未来教师会消失吗?》。我愿在此重申该文中的一些观点——


教育本身并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知识和技能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人格的载体。那真正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引领、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一句话,教育是指向人的灵魂的。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人格形成的渠道之一——虽然是极其重要的渠道。天地人、德智体、真善美……构成了教育丰富多彩的内涵。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事关灵魂,岂能交给没有灵魂的网络与机器人?


教育,更多的关注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真正的教育过程,从来就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我讲你听”“我说你练”的工程式的“机械操作”,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双方都不是冷冰冰的“程序载体”,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的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或者说已经融为一个整体。


一些机械的重复性的操作,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取代,但从这些“机械的重复性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后,教育者更应该有充足的精力对准学生及其父母的精神世界——面对面的谈心、家访,还有手拉手的远足,甚至完全融为一体的摸爬滚打……这些“古典”的方式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教育还原成“关于灵魂”的事儿。


信息时代,教育应该因科技而如虎添翼,而不是被科技吞噬。

 2018年8月6日

未来教师会消失吗?

原创作者|李镇西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坐在家里便可以通过互联网听到世界上最棒教师上的最棒的课,一个人想通过驾照理论考试,他可以根据网上有关模拟试题反复模拟训练,等等。于是有人开始质疑传统学校中教师的作用了。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2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Master)为注册帐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它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于是有人担心,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教师被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取代?


最近,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考虑到离开教师这个职业的数量以及为了满足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教师的需求都在大规模增长,用机器取代教师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机器不会组织工会闹事,机器不会生病,机器不会有压力,机器不用付工资,而且上课出题总能 100%保证表现稳定。谁不喜欢呢?”(《人工智能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作者Graham Brown-Martin )


真的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如果把教育的功能理解为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那GrahamBrown-Martin所设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但教育仅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吗?


这涉及到对“教育”的理解。多年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功利主义”,将内涵丰富的“教育”挤压得只剩下两个字:“刷题”;泛滥成灾的“应试教育”使许多人认为,所谓“教育”就是“灌输知识”,就是“传授技能”,就是“训练考法”,就是“死记要点”……不只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如此。几十年前,“家教”这个词是“家庭教养”的简称,其含义是一个人来自家庭教育的良好修养;但现在“家教”这个词是“家庭教师”的简称,就是补习功课。现在如果有家长想给孩子请个“家教”,可不是说有的请个老师来对孩子进行关于做人教养方面的教育,而是辅导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所谓“数学家教”“英语家教”等等。从“家教”这个词义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来指向人格的“教育”是怎样沦落为赤裸裸的“刷题”的。


既然“教育”如此简单,那对教师的要求就很单一了——只要会熟练地解题、讲题、改题就行。那隔着千里万里通过网络学习,或通过人工智能完成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当然是可以的,而且比人工效率更高。这样一来,教师当然就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但教育本身并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知识和技能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人格的载体。那真正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引领、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一句话,教育是指向人的灵魂的。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人格形成的渠道之一——虽然是极其重要的渠道。天地人、德智体、真善美……构成了教育丰富多彩的内涵。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事关灵魂,岂能交给没有灵魂的网络与机器人?


即使是教育中最理性的学科教学,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教育活动。教学,作为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它从属于教育,或者说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尽管学科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但这无法抹煞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人格引领、心灵感染、智慧启迪等人文色彩。教育承载着“价值”,凝聚着“精神”,体现着“人性”……岂能只是冷冰冰的知识?我愿再次强调,学科教学是为人格培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以教学代替了教育,正是现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有人将其概括为“教育的教学化”。


再就师生双方的关系而言,教育也呈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教育者情感投入的“主观性”。一位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在态度上当然应该真诚热情,但对病情进入专业思考与判断时,特别需要冷静,需要客观,不然会妨碍他对病情的诊断;一位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同样需要自己和实验对象保持距离,以严肃理性的态度对待实验对象,从事科学实验。但教育则不然,教育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必须带着思想也带着感情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换句话说,只有当师生彼此相融、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对方的脉搏时,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教育,更多的关注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真正的教育过程,从来就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我讲你听”“我说你练”的工程式的“机械操作”,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双方都不是冷冰冰的“程序载体”,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的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或者说已经融为一个整体。


所以,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中外这两位杰出的教育家,在谈论什么是“教育”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人”——人的情感,人的思想,人的心灵世界。


这是没有温度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能够达到的吗?


如果教育仅仅是“刷题”,那么只擅长教学生“刷题”的教师的确面临存在的危机——你现在本身就不过是会刷题的“智能人工”而已,那被“人工智能”取代,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但是,如果我们理解的教育真如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是“关于灵魂的教育”,如陶行知所说的“心心相印的活动”和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学”,那么可以自信地断言,网联网和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取代教师活生生的教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霍姆林斯基面对当时苏联流行的所谓“当今是‘科技时代’、‘数学时代’、‘电子世纪’、‘核子世纪’”等说法,旗帜鲜明地提出,当今首先是“人的时代”、“人的世纪”!他进而预言,21世纪将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苏霍姆林斯基预言的英明。只要教育的目光永远投向“人”的心灵,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永远不必担心被“科技”所淘汰,而我们的教育必将永远处于时代的最前沿。


2017年9月17日写于北京至成都的航班上

【专家谈教育】未来学校和老师会消失吗?

文|顾明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早在20年前,我就认为信息技术的变化一定会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对于这种革命性变化需要辩证看待。今天,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教育的生态,那么这些变化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五大变化


第一是教育环境的变化。


过去我们说接受教育,基本是指在学校里接受教育,而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可以说无处不在。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反思教育》的报告,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教育重新进行定义。过去我们眼中的教育指的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其实教育无处不在,很多教育是在无意识的、非正式的环境中接受到的。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教育环境已然有了很大变化。


第二是培养目标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延续的是应试教育模式。但在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悄然发生了变化,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知识层面,而是包括思维、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经济学人》一篇文章曾指出,21世纪我们要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技能:思维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个人生涯规划能力。其中首要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作为一个公民,对自己对社会要有责任。所以从这个方面看,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


第三是教育内容的变化。


教育内容的变化不仅仅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发明和发现教授给学生,而是从更广泛层面进行课程整合。过去我们的教学局限于数理化这样一个一个学科,以学科来划分课程,而现在我们看一个事物都是综合来看,所以今后要把课程整合起来。现在国外出现一个STEAM,第一个S是科学,T是技术,E是工程,A就是美育,M就是数学。就是说要把科学、技术、工程、美学以及数学结合起来,以项目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


第四是教育模式的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革命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了人部分体力,信息技术革命机器代替了人部分脑力,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机器不仅仅代替了人部分脑力,甚至把人类的智慧联系起来,扩充了我们的大脑。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提出,现在的知识是全人类的知识,学习也是全人类的学习。基于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特点,教育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教育一般采用班级授课制,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这是工业化时代的进步。但现在这种教学模式就要改变了,因为互联网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环境,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过去的课堂教学只能照顾到平均的水平、中等的水平,老师讲得太快,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跟不上,但与此同时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却觉得“吃不饱”,所以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中等水平来设计的,而互联网时代则可以按照学生个性化来设计。我认为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当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


第五是师生关系的变化。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曾被视为知识的唯一载体,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获得知识。教师也不是知识的权威,因为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到丰富的信息,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可能比老师知道的还多。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势必发生改变,教师的角色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一方面要成为学习的设计者,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搜集信息的指导者,因为信息并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是智慧,教师要教授学生正确运用选择信息的策略和方法,避免不良信息的损害。另外,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终归会遇到困惑,遇到困难,老师要帮助加以解决。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学习的设计者、搜集信息的指导者以及解决困难的帮助者。同时,老师应该成为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以上几个方面是互联网时代或者未来教育应该改变的。


未来学校和教师会不会消亡?


互联网时代,在看到互联网给教育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要看到教育本质上的不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在利用信息化等方面比较缓慢,就在于教育本身有其自身规律。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的《反思教育》的报告认为,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十八大报告也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首先是人的培养,即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扎实知识的人才,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样一个目标是不会变的。


此外,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有的学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是不是可以不要老师了,学校是不是可能消亡?虽然这种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尽管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学校是不会消亡的。我们的教育有一个概念,所谓教育实际上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学校是学生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学生进入学校不仅要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因此,互联网时代学校的形式和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学校是不会消亡的。现在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应试教育,用家庭教育替代学校教育,这也是不可取的,毕竟孩子要走向社会,所以学校教育不可或缺。


既然学校不会消失,那么教师也不会消亡。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才培养终究还需要人来培养。比如信息化里面最初级的课件容易束缚人的思维,你在课件里面画一个圆,学生看这个圆没有感觉,如果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学生就非常有感觉。因为教师的活动蕴涵着人的感情、人文精神,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同时,教师的知识魅力,人格魅力,永远是学生的榜样,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延伸阅读:

顾明远:中国教育有八个悖论

李镇西:别让墙壁说套话

李镇西:学生群殴老师,我们的教育对此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

李镇西:为何不少家长会“逃离”中国教育?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李镇西:我退休前的“最后一课”

李镇西:王绍华,一位我终身感念的校长!

李镇西:老师的假期不能被“缺斤短两”,否则放假就成了放“假“

李镇西:领导,您可知道您要求的“痕迹管理”给老师们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吗?

李镇西:为正直的校长说几句公道话

李镇西:令人发指,他如何下得了手!

李镇西:这个“优生”打了中国功利主义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

李镇西:有的老师为什么会迷恋“应试教育”的锁链?

李镇西:变态的高考——从“旗开得胜”说起

李镇西:强烈要求严惩乐至县暴打教师的凶手!

李镇西:校长的第一压力应该是什么?——由刘爱平校长跳楼自杀所想到的

李镇西:“教师的光荣就印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

李镇西:手铐是做什么用的?

【光明锐评】请善待为我们接续文明香火的人

我们还剩下多少教育情怀?

李镇西: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严书记“春风”不再,“李向阳”又建奇功

李镇西:回望十年前“5.12”这一天

李镇西:郭继红——大气而优雅

李镇西: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李镇西:父母应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要孩子读书的人却不读书,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李镇西:如此诽谤整个教师群体,说轻些叫“无耻”,说重些叫“无耻之尤”!

李镇西: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为何那么麻木?

李镇西:我患有“饭局恐惧症”

李镇西:请别老想着“请教”别人,能够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李镇西:孩子,你为什么要骂老师?

李镇西:作为校长,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

李镇西:一个小女孩忘记戴红领巾,影响学校什么“声誉”了?

李镇西:养成三个好习惯,孩子幸福一辈子

李镇西: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李镇西:如果老师把家长的事都做了,要你家长干什么?

李镇西: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找回来的?

李镇西:孩子,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李镇西: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李镇西:教育呼唤“人”的回归

李镇西:学生考差了,她对孩子们说——“不怪你们,是我没教好。”

李镇西:跳楼自尽的刘老师,你真不该这样啊!

巴中一中学教师坠亡:被分数杀死的,除了学生,还有教师

李镇西:我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三条建议

李镇西:别拿“一线教师”作标签掩饰自己的苟且与卑下,这是对真正一线教师的玷污

李镇西:我是这样转化“后进生”的

李镇西:把教育当饭碗不可耻

李镇西:家长“红包挖坑”之后,错的不是张老师,而是教育局!

家长挖坑,教师点收红包后被处分,对教师的道德绑架何时休!

李镇西:“请像我一样做教师!”

谁给谁“抹了黑”?——请教屯留县纪委

因为有了你 ——谈教师的尊严

谁来维护教师的权利和尊严

当教育连一只蚊子都不如的时候

杨东平:我们的学校教育最令人痛心的是, 对孩子太狠、太敢下手

独家对话 | 杨东平:“疯狂补习”真的是一道无解的教育难题吗

杨东平:我们的孩子是怎样被撕裂和掏空的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