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为何那么麻木?

2018-03-30 李镇西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女孩擦拭地上的豆浆。成都商报摄影记者王红强翻拍公交车监控视频

【李镇西专栏】

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为何那么麻木?

原创作者|李镇西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2018年3月27日《成都商报》“要闻”版的一则新闻《一堂关于“修养”的考试  成都小学生拿了满分》触动了我——


公交车在路口急刹车,车上一名小学生端的豆浆打翻在车厢里,洒了一地……而让人感动的是,这名小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把豆浆纸杯捡起扔进垃圾桶内,回到座位后再从书包内拿出纸巾,蹲在地板上一遍遍地擦拭地上的豆浆,一包纸巾用完了又开了一包纸巾,继续擦拭。目睹这一切的网友深感触动,这道关于修养与素质的考题,她给出了满分的解答。


这条新闻还有细节——


从豆浆洒落到小女孩下车,大约10分钟时间,在这10分钟里,小女孩不停地蹲下、擦地、起身,进行了大约12次,直到到达目的地下车。


这条新闻源于网友爆料——


3月23日,有网友爆料,自己在乘坐551路公交上班时,遇到了感人一幕。当车辆行至华阳大道四通大厦十字路口时,公交车急刹车,这时坐在前几排一名小学生的豆浆打翻在车厢内,洒了一地。但这个小学生随后的行为,却让网友感动地掏出手机拍摄下照片,上传至网络。


事后,记者了解到小女孩名叫扬浩杰,10岁,是成都市高新区益民学校五年级一班的学生。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坚持把豆浆清理干净呢?“因为公交车是公共场所,来的时候什么样子,走的时候也应该什么样子。”杨浩杰说,她担心万一其他人踩到了车厢内的豆浆滑倒,所以必须清理干净。


读到这则新闻,我当然也为小女孩叫好,她的善良与责任感,令人敬佩。我注意到她就读的学校是民办的农民工学校,她在班上成绩中等,其家庭并非高知,母亲经营一家米线店……这些信息再次证明我曾经和一些教育同行争论过的观点:高尚的品格与父母是否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没有必然联系,良好的修养和自觉的责任感与学习优异也不能完全划等号。


其实,小女孩擦拭自己洒倒在地板上的豆浆,是应该的,小事一桩,做了就做了,本不应作为大报新闻引起强烈反响并广泛热议。这事儿如果放在中国的五十年代,或是放在我刚刚访学过的丹麦,根本不会成为新闻,更不可能成为“要闻”。


但问题是,现在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平已经低到连一个小孩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都可以成为“要闻”的程度;在这个背景下,点点滴滴的亮色,就应该尽可能能地扩大,让这星光尽可能照亮更的多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都商报》的记者是敏锐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同样值得点赞。


我刚才说了,“让这星光尽可能照亮更多人的心灵”,那这“更多的人”是谁呢?从近处说,是当时公交车厢里的其他乘客;往远处说,是许多面对同样情况(比如不小心把公共场所弄脏了)却袖手而去的成人。——当然不是说,所有孩子都会如杨浩杰一样自觉清理现场,但相对来说,孩子比大人纯真,这是毫无疑问的。


请看现场视频截屏图片。这趟车人不多,我数了数截屏上有十来位坐着的成人,却无一人起 41 35846 41 14939 0 0 810 0 0:00:44 0:00:18 0:00:26 2981帮帮这个女孩,包括爆料者——据这条新闻说:“有网友爆料,自己在乘坐551路公交上班时,遇到了感人一幕。……感动地掏出手机拍摄下照片。”我想问这位爆料的网友:现场的你都觉得“感动”了,为何不去搭把手,不就是举手之劳吗?现场无动于衷,事后给媒体爆料说如何“感动”,你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吗?


一个10岁的孩子在摇晃的车厢里擦地板,而且10分钟下蹲起身12次……坐着的十来个大人却无动于衷,充当着麻木不仁的看客。其中一人事后向媒体大谈“感动”。


我认为,这才是这条新闻的重点!


是的,是小女孩自己把豆浆不慎洒落在地板上的,她清理干净当然是应该的,但周围的叔叔阿姨帮帮她不可以吗?这些叔叔阿姨当年在小学一定也参加过(多半还是踊跃参加)“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助人为乐的道理应该是比小女孩懂得更多,可为什么长大了就不“学雷锋”了?这些成人的文化水平显然比小女孩高,说不定在各自己单位还是有“身份”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得背得也一定比小女孩更透彻更熟练,但行动上呢?


至于我们平时经常看到一些成人的不文明行为:随口吐痰、遛狗时在路上留下狗粪却不打扫,吃了水果乱扔水果皮,开车时往窗外扔东西,进出小区门忘带钥匙却非要硬闯门卡,违规把自行车往电梯里塞……如此种种,基本上都是大人干的,而这些大人教育起小孩“要文明礼貌”那可是头头是道。


不要说我在“道德绑架”——不用谁“绑架”,只要这些成人良知尚存,如果和孩子比一比,应该在道德上自感无地自容。


网上有一句批评某些家长的话非常刻薄,却不无道理:“自己一滩污泥,有什么理由恨铁不成钢?”


是的,面对我们经常喋喋不休“教育”的孩子,我们的心其实早已锈迹斑斑了!


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词》的演说中,对家长和孩子们说——


“这个忠告你们要像记住古老纪念碑上的格言那样,印入脑海,嵌入心坎:那就是不要忘怀你们的童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每一个成人问问自己:“我”还有童心吗?“我”是“真正的人”吗?


凯斯特纳还说:“亲爱的家长们,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问问你们的孩子们。”可是,现在还有家长愿意“问问你们的孩子们”吗?


我的朋友王开岭2001年曾写下过一篇题为《向儿童学习》的短文。作家这样写道——


应该说,在对善恶、正邪、美丑的区分,在对两极事物的判断、投票和立场抉择上,儿童比成人要清晰、利落和果决得多。儿童生活比成人要天然、简明、纯净,他还不懂得妥协、隐瞒、撒谎、虚与委蛇——这些“厚黑”术。在对弱者的态度上,他的爱意之浓度、援手之慷慨、割舍之坦荡,尤其令人感动和着迷,堪与最纯洁的宗教行为相媲美。


“天真”——这是我心目中对生命的最高审美了。


那时候,我们以为天上的星星一定能数得清,于是便真的去数了……


那时候,我们以为所有的梦想明天都会成真,于是便真的去梦了……


……


所谓的“成熟”,表面上是一种增值,但从生命美学的角度看,却实为一场减法:不断地交出与生俱来的美好元素和纯洁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某种逻辑、某种生存策略和实用技巧。就像一个懵懂的天使,不断地掏出衣兜里的宝石,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我想到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好老师“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做教师的如此,做父母也也应如此,而承担着为下一代传承文明的所有成人呢?


保持童心,向孩子学习!——这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成人毕生的功课。


这也是我从这条新闻中得到的启示。

2018年3月27日

延伸阅读:

李镇西:我患有“饭局恐惧症”

李镇西:请别老想着“请教”别人,能够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李镇西:孩子,你为什么要骂老师?

李镇西:作为校长,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

李镇西:一个小女孩忘记戴红领巾,影响学校什么“声誉”了?

李镇西:养成三个好习惯,孩子幸福一辈子

李镇西: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李镇西:如果老师把家长的事都做了,要你家长干什么?

李镇西: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找回来的?

李镇西:孩子,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李镇西: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李镇西:教育呼唤“人”的回归

李镇西:学生考差了,她对孩子们说——“不怪你们,是我没教好。”

李镇西:跳楼自尽的刘老师,你真不该这样啊!

巴中一中学教师坠亡:被分数杀死的,除了学生,还有教师

李镇西:我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三条建议

李镇西:别拿“一线教师”作标签掩饰自己的苟且与卑下,这是对真正一线教师的玷污

李镇西:我是这样转化“后进生”的

李镇西:把教育当饭碗不可耻

李镇西:家长“红包挖坑”之后,错的不是张老师,而是教育局!

家长挖坑,教师点收红包后被处分,对教师的道德绑架何时休!

李镇西:“请像我一样做教师!”

谁给谁“抹了黑”?——请教屯留县纪委

因为有了你 ——谈教师的尊严

谁来维护教师的权利和尊严

当教育连一只蚊子都不如的时候

杨东平:我们的学校教育最令人痛心的是, 对孩子太狠、太敢下手

独家对话 | 杨东平:“疯狂补习”真的是一道无解的教育难题吗

杨东平:我们的孩子是怎样被撕裂和掏空的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