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音色的定量分析和一种改进方案
作者:张殿琳 宋小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重要的拉弦乐器。近几十年来,无论在乐器音质的改进、演奏技法和乐曲的创作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二胡的共振腔结构较为简单、对称,共振峰不够丰富,因而造成频谱结构中高频段衰减较快。频响特性的制约,使得二胡的高低把位、音色和响度差别较大,高把位音也显得有些单薄。
本文对二胡的音色作了一些定量的分析。并且,作为参照物,和小提琴在同一频段的音色进行了对比。
我们试着对二胡进行了简单的改进。测试结果显示,高把位的音色明亮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还对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提出了一些建议。
音色的“好听”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和听者的品味有关。但讨论音色的一致性,则需要一种科学的、和听者品味无关的定量方法。音色的完整描述,必须要有“多维度”的参数。即使像二胡这种以持续音为主的拉弦乐器,也不是用一两个参数就可以描述音色的全部特征。好在我们感兴趣的是:我们的方案,是否的确使二胡音色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改变了。这里我们只选择所谓“三色激励值”(tristimulus value) 和“ 音色明亮度” (sound brightness)这两个可以标志音色一般特征的参数,而不考虑诸如频谱的奇偶比、谱宽、非对称性,以及频移等细节。
三色激励值,借用了色彩科学(color science)中的方法,是由Pollard等人提出的对音色的量化描述。这个方法实际就是反映给定音的基频(f1)、谐波中段(f2—f4),以及高次谐波(f5 以上)的相对幅值,对音色的贡献:
式中Ai是第i 次谐波的幅度。显然,3 个参数的和等于1,我们只要知道任两个参数,就能定出一个音在“色域”的位置。
单独使用三色激励值做判据有一些冒险。即使对于发展比较成熟的小提琴,不同制琴师制作的琴、同一把琴不同琴弦、不同演奏家、不同弓法发出的声音在“色域”中的位置可以相差很大。我们希望,用“自己和自己比”的方法,能看出小提琴和二胡之间的一些差别。另一方面,我们还将比较两种乐器的音色明亮度,以便和三色激励值互为印证。
音色明亮度是比较公认的音色特点之一,它反映着频谱的重心。由于是波幅的加权平均,所以更能显出高频成分的贡献:
从上式我们看到,明亮度的最小值等于1。这时, 所有谐波成分为零,只有基频存在。其实音色的明亮度也和运弓力度有关。所以我们在音频采样时,希望演奏者运弓力度尽量均匀、一致。当然,对于从演奏家完整作品中摘取的音,就无法保证这点了。
我们将对不同乐器的空弦音和高八度音进行比较。各弦的空弦音分别标志为g1、d1、a1 和e1,而相应的高八度音分别标志为g2、d2、a2 和e2。为了检验作为参照的小提琴三色激励值在色域图中的稳定性,我们先请一位朋友用他的“中等演奏用琴”(小提琴1,日本产仿德国琴,约几千美元)演奏了上面几个音。又请另一位朋友用她的收藏琴(小提琴2,德国制琴师Petrus Schulz1845 年制作), 演奏了相对应的音。图1 是两把小提琴的比较。三角区的左下角处,表示只有基频,没有任何谐波。右下角和顶角分别代表只有中频和高频成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任何乐器的三色激励值都不会出现在这两个角附近。由图可见,两把小提琴的2 弦和3 弦的三色激励值虽然有明显的差别,但还算均衡,大致都在色域的中部。
图1 小提琴的音色在色域图上的位置
图2 是两把小提琴的音色明亮度数据。明亮度的一致性看起来要比色域分布的一致性好一些。图2 中还加进了一把普通学习用琴的2、3 弦的数据。如果只考虑和二胡相对应的音域,3 把小提琴的明亮度变化范围分别小于1.5、2.1 和1.2 倍。
图2 小提琴的音色明亮度
二胡和小提琴的色域分布比较见图3。二胡相对应的音是从两位当代演奏家的“空山鸟语”中摘取了起始的4 个音。我们看到,小提琴和二胡的中频成分差别不是很多,但在相同音域基频和高频份额变化巨大。二胡内空弦的基频成分非常弱,类似于小提琴的g 弦。而更明显的是,相较于小提琴,二胡高把位的高频成分急剧降低。两把小提琴高低把位a3值之差,最大也都在2—3 倍左右。但是两把二胡d、a 弦高低把位a3 值的减小,分别达到18—20 倍和4—5 倍。当然,我们这里不能完全判定这么大的音色变化是二胡本身的特点,还是演奏家为了表现作品的意境而采用的处理手法。从我们所改造的二胡特性看,我们更倾向,前一个原因是主要的。
图3 二胡和小提琴的“色域”比较
音色明亮度的数据也支持这个判断(图4)。我们看到,二胡a 弦空弦的音色明亮度还是比较稳定一致的。但高把位的明亮度都有较大的降低,离最小值1 不是太远了。两位演奏家的d 弦空弦明亮度也有明显的不同。演奏家A在这个音域的音色明亮度变化有4—5倍之多。
图4 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明亮度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比较,不是要将二胡的音色向小提琴靠拢,而是说明,“自己和自己比”,二胡的音色一致性显然不如小提琴。
开头我们已经提到,近几十年来,在二胡音质的改进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各把位之间音色和响度较大的差异,并没有根本的改善。作为一种个性乐器,二胡在音乐表现方面有它特别的味道。不过要在民族乐队里,组成一个音色统一、辨识度高、音量均衡的声部,似乎还要有改进的空间。到底有没有可能、大改还是小改、改哪些部分,看法似乎并不相同,甚至有比较大的争论。有人甚至断言:“二胡就是二胡,它是一件独奏乐器。它也仅是一件独奏乐器,用乐队乐器来要求它是不恰当的。”我们以为,这里不存在“唯一正确”的选择。任何改进的建议、方案都不是“排它的”。数百年来,四弦小提琴已经成为乐队、合奏、独奏的标准乐器,但不妨碍各种价位的五弦小提琴仍然在(西方?)市场出售。
二胡可以说是一种“大众化”的乐器:入门易,精通难。所以改进的第一个原则是,保持原有的演奏技法不变,否则,会失去大众化的特点。第二是尽量不使结构复杂化,又能改善它的高频特性。第三是尽量保持二胡原有的音色。我们的方案, 其关键部位显示在图5中。简单地说,它是耦合强度可以调节的亥姆霍茨(Helmholtz)谐振腔和一个管状谐振腔的组合。用一根开孔的薄壁不锈钢琴管,替代原有的木琴杆(图5(a))。琴杆在千斤上方开了一个长方孔,千斤和琴桶间开了一些圆孔,大致模拟笛子的出音孔。原来木琴杆的弦轴部分截下来,接在不锈钢管上端。琴杆插入琴筒部分,两边对开长方孔(图5(b))。琴桶后端用木盖封住( 图5(c)),构成一个亥姆霍茨谐振腔。琴杆下边的长方孔一端伸出琴桶外(图5(d)),伸出的孔面积大小决定琴桶和琴杆的耦合强度。孔面积愈大,耦合愈弱。我们用来做试验的二胡,其孔面积大约在0.2 cm2—0.3 cm2之间。
图5 二胡改进方案的关键部位
现在我们来比较二胡改造前后的音色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用来做试验的,是普通的市售苏州产红木二胡。琴桶外形是前六角后圆,但内壁是直径稍有变化的圆桶形(图5(b))。我们重点是观察改造前后音色的变化,而不是寻找最佳音色。
音频数据,是在拾音器离二胡2 m以外的位置采集的。图6 是二胡改造前后三色激励值的比较。首先,我们注意到,这里用来做试验的二胡,在改造前,其音色的一致性显著低于演奏家A 所用的专业演奏琴。它的中频色度最大变化将近6 倍,而高频色度变化高达近40 倍。按照我们的方案改造后,色度一致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中频和高频色度的离散度,分别只有大约1.6 倍和不到3倍。
图6 二胡改造前后三色激励值的变化
在音色明亮度方面,改造后的二胡则有了全面的提升(图7)。除了内空弦的明亮度比演奏家A 的琴低了一些(但和演奏家B的琴不相上下,图3)外,高把位的音色明亮度都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a2 值,原来只有不到1.2,改造后达到了将近3,已经可以和小提琴相比了(图3)。
图7 二胡改造前后音色明亮度的变化
这些测试数据证明,本文所建议的方案的确大大改善了二胡高低把位的音色一致性。为了判断这些改善是否和琴杆的改变有关,我们用一个孔径大约为3 mm的定向拾音器,分别在千斤上方的长方孔口和贴近蟒皮膜面的琴码附近采录了这4 个音的讯号,并比较了它们的频谱差别,以及它们和2 m 以外的采录结果的差别(图8)。为了更清楚地显示这些差别,我们在图中只显示了远处采录频谱的峰值数据。
图8 二胡改造后不同拾音位置的频谱对比
我们看到,不同拾音点的频谱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在琴杆上方孔处,高次谐波有着显著的增强。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2 m以外所检测到的频谱,并不是两个近处频谱的叠加:在一些地方,相对峰值比两个近处的还高。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这是由于远处所检测到的是二胡所有声源的贡献,还是运弓力度不能保持一致所引起的涨落。但无论如何,测试结果说明空心琴杆对于提高二胡的高频贡献的确起了重要作用。
上文我们从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改善二胡音色一致性的方案是有效的和可行的。但是显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结果,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
(1) 本实验中,我们在琴杆上开的孔,其大小、位置、形状、多少都是随意的,没有做任何模型计算。从图7 中我们看到,上方孔的d2 和a2,分别在频谱基频的2.5 和1.5 倍处,多出了一个峰。这两个峰大概落在1300—1500 Hz之间。也许需要计算或试验孔的各种参数,研究对频谱的影响;
(2)也许需要积累数据,研究改变琴桶和琴杆之间的耦合强度,如何影响二胡的音色;
(3)本工作所用的不锈钢琴杆,没有做任何处理。需要研究内壁的处理对音色的影响;
(4)本实验只是简单地用木后盖封闭了琴桶。也许可以试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像三弦那样后盖也绷上蟒皮;比如寻找合适的开孔泡沫材料做后盖,并调节孔的大小、形状和表面反射特性,使得不同波段的谐振特性都能够增强;比如用类似喇叭纸盆的后盖,等;
(5)设计琴杆下端气流入口的形状,比如模拟竖笛或喇叭形入口,寻找最佳的结构。
总之,本工作证明,用空心金属琴杆代替实心木杆,的确可以丰富二胡的谐振特性,改善高低把位音色的一致性,同时为音色的可控调节提供了可能。两个附加的好处是,完全避免了琴杆变形问题和增强了高把位的响度。我们没有对响度作定量测量。主观感受,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这也容易理解:高次谐波的增加,证明乐器的频响特性向高频端有显著的伸展,自然会增强高音响度。
本文选自《物理》2018年第8期
2. 二维超导材料
4.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九十八:Phase:a phenomenon
6. 物理像什么?
9. 相对论天体物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