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随身带着个鸟笼
△ 文:http(游正宇)
用“原来”造句
原来天坛、地坛和社稷坛,都是供皇帝使用的装置艺术作品。
2007-07-13发于百度空间
电子杂志或群体书写的博客(非商业化的)
电子杂志或群体书写的博客(群体日志),作为一种传播群落文化的载体,它是联络群落的,并把核心群落扩散出去。所以,对于这个群落的定性,很重要,想传播什么?什么是它的理想?如果是群体书写的话,或者通过核心编辑进行书写,电子杂志和博客在这点上没什么区别。只是,电子杂志可以做成一集一集的,而博客是一页一页的,散的,是点滴的抓取。
对于传播的热情,需要确认。如果是联络同好和学习大师,那么一个业余(业余时间做专业事情)的电子杂志或是群体书写的博客,都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这样的爱好,是个人成长的一个过程。如果是以电子杂志或群体书写的博客来盈利,那完全是另一种思考方式了,不管是全职做,还是兼职做。
一个持续的传播物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持续的开放的空间平台和不断向上的学习能力。那么,我们想做成什么事呢?这个是最大的目的。
2007-07-25发于百度空间
用“为什么”造句
为什么要一直保持一种工作方式?
为什么天天要上MSN,QQ或是BLOG?
为什么房价涨得厉害?
为什么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其实很差?
为什么愿望这么大?
为什么脾气越来越大?
为什么越来越焦虑?
为什么不返回乡村?
2007-07-25发于百度空间
返乡运动与徒步旅行
放下那宏大的,若即若离的大大的愿望。回到还没有被人类过渡统治的乡村地界。不会看到城里慌忙的人群,还是可以看到不少人,在乡村里活动。最想看到的是放松生长的自然。来自城里的竞争力概念,不管是在城里还是乡村,压榨着人们天天向上。只是想心态平静,这并非是意识停滞结冰。徒步旅行的脚步,保持着匀速的运动。收纳了周边所有的信息,想徒步旅行,在25岁之前,在中国的大片土地之上,徒步旅行,我想身在现状中不断地位移。可是这又是为何呢,要是发生偶然事件怎么办,还要不要返乡?乡村被遗弃了,从媒体中,从城市人的工作生活中,可是遗弃的并非是坏的。
2007-07-25发于百度空间
这个事情过去了
她从我旁边路过,在手机通话中说着,“一个是二十多岁的孩子,一个是三十岁的孩子”,这个她,应该是四十多岁的样子。
北苑路这边的十字路口,不远处是一片迅速崛起的绿地,很大一片,有很多树、灌木和草皮。这里之前是一排房子,都是店铺,经营的状况像县城里的店铺,可是突然之间全拆了,变成了绿地,还圈了起来,这块绿地是给谁的呢?之前在这块地方上面经营的人们,去了哪里?
刚刚在这块绿地边的十字路口处,高架桥上的5号线地铁正在试车,下面有一辆褐色的桑塔纳抛锚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在用力推着,好像有个坡,他们推不走。我走上前去,可是感觉有些不自然,加上我的感冒和焦虑无力,我走开了,小男孩看了我一下,一辆路过的自行车,停了下来,帮他们推过了那个坡,这个事情过去了。
2007-07-25发于百度空间
我们还是随身带着个鸟笼
以前的人,戴着“耳机”听鸟笼里的声音、听戏台上的声音、听说书人的声音,以为娱乐。
现在的人,戴着耳机听数字格式的声音。真人、真物和真事发出的声波,都映射为无数拷贝,呆在每人的音乐盒里。其实,我们是捉了很多鬼怪人兽放在音乐盒这个现代“鸟笼”里。
2007-07-26发于百度空间
| 百度空间系列 |
| “@更像” |
| “@头像是戈达尔” |
_
更像文化|moreLikes
/ 更像是自我的立定。/
↙ 更像文化微店
手工食物、手工匠作、土地漫游、艺术创作和创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