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
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
会议通过,自2000年11月21日起施行。)
法释〔2000〕33号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第六条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 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三十万元至六十万元、六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条第(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盗窃罪 | 抢劫罪 | 故意毁坏财物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敲诈勒索罪 强迫交易罪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 寻衅滋事罪 | 聚众斗殴罪 | 非法拘禁罪 赌博罪 | 开设赌场罪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串通投标罪 |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 危险驾驶罪 | 组织卖淫罪 | 组织考试作弊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盗伐林木罪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观点
陈惠忠:关于读书境界和做律师境界的对话 胡云腾:谈谈人民法院“宣告无罪难” 杨金柱:中国刑辩律师应当具有“专业娴熟、案例为王”的特点 杨学林:当代中国律师的职业底线是坚定法治信仰 陈瑞华:让每个法官独立审判 尚权:成功只有一条路就是坚持
讲堂
朱明勇:在每一个案件当中付出的努力都是对手的十倍朱明勇:颠覆式的无罪辩护思维培养江溯:如何学习刑法陈瑞华:从经验到理论的法学研究方法杨金柱:刑辩律师,案例为王毛立新:刑事辩护的价值和魅力朱军:法官眼中的刑辩律师徐宗新:有效辩护的十种方式高文龙:给青年(刑辩)律师的20条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