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遭变故,村民齐捐款!雷州这个村20年来好人好事不断,被封“雷锋村”!
“2014年我出车祸住院半年,村里的互助基金会为我发起捐款,村民共捐了2万多元,帮了我一把。”雷州市北和镇盐庭村委会龙斗下村的村民陈一回忆道,帮过他的人,他都一一记在心里,有机会就会回报。
互助,在龙斗下村已形成传统。据介绍,该村人口不足700人,近二十多年来却涌现了不少好人好事,2014年还成立了互助基金会,但凡有村民家中遭遇变故,村里人就会一起捐款帮他们渡过难关。因此,该村被当地人称为“雷州第一雷锋村”。
基金会负责人去看望村里的老人。 (村民陈康供图)
20多年来涌现不少好人好事
龙斗下村位于雷州市北和镇西南十七公里处,西临北部湾,村民以捕鱼为生。“我们村的风气一直很好,从老一辈传下来的,谁家有事都会互相帮忙。”说起“雷锋村”的称号,村民表示是最近几年才叫起来的,“可能是村里好人好事多,慢慢传开了”。
53岁的陈保是龙斗下村互助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1998年我得了肝炎,不能出海打鱼,那时候孩子还小,老婆一个人出海我也不放心,多亏村里几个兄弟帮忙,才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他说,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决定以后投身村的公益事业,“别人帮了我,我有能力,也想帮助别人。”这些年来,陈保给不少村民捐过款,也曾在海上救过隔壁村的渔民,身体力行着互助的优良传统。
村民陈海洋(化名)也是村里的热心公益者。20多年前,他也曾遭遇车祸,是村民借钱帮他渡过了难关,“他父母过世时,村民也借钱帮了他”,陈保介绍说。后来,村里谁家有困难,陈海洋都很乐意伸出援手,尽管他家也并不富裕。“他做好事很低调,但很尽心。每次从外面打工回来,都会去探访村里的孤儿和贫困老人。”
据悉,村里有位90岁左右的老奶奶孤苦无依,陈海洋每年都会定期给老人送去1000元生活费,坚持了十多年。还有一户人家,丈夫意外离世,妻子离家出走,留下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孩子,陈海洋每次回来都会给他们添置米油等生活用品,也会给孩子买很多零食。
正是在陈保和陈海洋这些人的带动下,龙斗下村的公益氛围越来越浓,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该村组织村民捐款不少于30次,捐献的善款金额至少有30万元。此外,该村村民还自发捐款,积极支持村道、水塔、篮球场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累计捐款金额不少于40万元。
成立基金会村民捐款更积极
为了更好地发扬这种乐于助人的传统,该村于2014年成立了互助基金会。陈保和陈海洋都是龙斗下村互助基金会的负责人之一。
据陈保介绍,基金会的负责人一共有11人,都是热心村公益、在村里有威望、社交面广、号召力大的人。“以前发动村民捐款的一般是村干部,但他们兼顾不了那么多,有时效果也不理想。”村民说,成立基金会后,有专人组织捐款,大家的积极性也更高些。
如今,只要村里有人需要帮助,基金会的负责人讨论后就会发动大家捐款。陈保他们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用于号召村民捐款,“这个群的成员是流动的,每月1到5日是村里约定的捐款日,捐款者进群,不捐款的人退群。捐款数额不限,多少都行。”据悉,该村互助基金会成立至今,村民捐款总额已经达到20万元左右。
“村民都很热心,大部分都愿意捐款帮助有需要的其他村民。当老板的有钱,就捐多些,上千元地捐,普通人就几十一百地捐,还有老奶奶拄着拐杖送来二三十块钱呢。”陈保说。
除了救助帮扶外,基金会还将村民捐款用于村里的尊老爱幼、奖学助教活动。逢年过节,基金会会给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发慰问金,“今年中秋节,村里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都收到了100元的红包和一盒月饼。”此外,基金会每个学期都会奖励村里成绩优秀的学生,譬如,优秀小学生每人奖励一套衣服和300元,考上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500元,“近3年累计奖励学生30人左右。”陈保说。
吸引青年加入传承互助传统
说到互助基金会开展奖学助教活动的目的,陈保坦言:“初衷是希望学生们工作后,能回报基金会,这样基金会才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能逐渐强大,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基金会所有负责人共同的心愿。
事实上,真的逐渐有受助的学生回来加入基金会。该村有一名学生大学毕业后在雷州市当公务员,他父亲患病时,基金会号召村民捐款,深受感动的他后来和弟弟一起加入了基金会,从受助者变成了助人者。“他们刚工作,没什么积蓄,但每次捐款都很积极。”陈保说。
一些年轻人在父辈的影响下,也很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陈保的儿子陈康刚开始打工时,工资还不够生活费,但每月仍坚持捐出30元;村民陈蛟的孩子工作后拿到第一笔工资,就捐了50元……
“人多力量大,我计划拉多一些年轻人参与,特别是一些在政府机关工作的。”陈保表示,要壮大该村的公益队伍,让龙斗下村这种助人传统传承下去。
来源:南方农村报
采写:记者 杜金亮
热文推荐
广东首例!肇庆鼎湖区棚改户凭“房票”可自由购房!推行中却遭遇困局…
广东今年将改造79607户农村危房,你最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拆大建?广东这些村的实践告诉你,强拆行不通!
村干部们注意!新农村建设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这个组织要利用好!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南方农村报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