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可能是芯片之争的真正赢家?

Dow Jones 道琼斯风险合规 2022-03-20

芯片制造商正身处中美对抗的核心领域。图片来源:REUTERS

芯片是高科技产业的象征,也是科学创造力的标志。
芯片制造商则成为中美对抗的焦点:美国希望主导这个未来行业,并将对方排除在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排斥对方的对抗观念可能被证明是远大抱负的最大威胁。

对于中国而言,随着美国收紧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发展本国半导体产业这一长期目标变得更加紧迫。据波士顿谘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Inc),不计中国工厂为外国公司进行的代工生产,中国公司占全球半导体需求的近四分之一。但中国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只能覆盖这一需求量的14%。

这意味着美国可能利用其技术优势阻挡中国在半导体方面的抱负。例如,美国商务部最近施加的新限制措施,甚至要求外国芯片制造商申请出口许可,才能向华为提供使用美国设计的芯片生产商制造的芯片,此类外国芯片制造商包括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TSM, 简称﹕台积电)等。

芯片制造行业的重心正在转移到亚洲:台积电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已跻身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商行列。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 AMAT)、KLA和泛林集团(Lam Research Co., LRCX)等美国公司在生产制造芯片所需设备方面仍在该行业上游处于控制地位。花旗(Citi)的Roland Shu指出,没有哪个公司能完全不用美国设备来从事半导体生产。Cowen的Krish Sankar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芯片制造商起码还是要依赖一些美国设备供应商的。

但要想利用行业上游优势地位来完全限制中国制造芯片的雄心,即便有可能堵住所有漏洞,这对美国来说也将是一场冒险的赌博。美国将华为拒之门外,意味着美国芯片制造商及其供货商会损失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收入。眼下中国公司日渐成为芯片的最终买家。高盛(Goldman Sachs)数据显示,去年仅华为一家公司在全球半导体消费量中的占比就达5%左右。联想集团有限公司(Lenovo Group Ltd., 0992.HK, 简称:联想集团)和小米集团(Xiaomi Corp., 1810.HK)等中国企业也是芯片的主要买家。

最近美国政府和台积电达成的协议表明,最终目标可能不是让华为倒下。台积电上个月宣布了在亚利桑那州建立芯片制造厂的计划——就在美国商务部宣布限制向华为出售芯片最新举措的数小时之前。台积电是华为的主要供应商,据报道来自华为的收入约占台积电收入的15%-20%。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一项能够让台积电与如此重要的客户保持至少部分业务往来的协议,台积电不会做出上述举动。这一举动也促使美国芯片制造商采取行动,通过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游说联邦政府为自己的芯片厂提供资金。

然而,美国针对华为不断升级的行动仍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总部设在日本和欧洲等市场的外国公司可能开始从非美国公司处寻求更多供应,以免受困于美国制裁措施的“长臂管辖”。外国公司如果担心会因此受到限制,可能也会重新考虑将研发中心设在美国的事宜。

即便美国公司也可能会重新考虑美国国内的业务。芯片设备制造商KLA的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有一块主要的制造业务。但在5月5日的业绩电话会议上,KLA首席执行官Rick Wallace将KLA在新加坡和以色列的制造设施描述为“我们在寻找、考虑最佳选址时的一个筹码和一个选项”。

中国和美国都希望在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正在将大量资源投入各自的产业。但如果我们以零和的眼光来看待竞争,那么真正的赢家可能是第三方——亚洲或欧洲国家,这些国家将从研发撤离美国中受益,同时,华为和其他希望对冲美国出口管制风险的中国买家将给这些国家带来更多的销售收入。

合则两利,战则两伤,即使是纸面上的贸易战也是如此。

Jacky Wong / Dan Gallagher

注: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更多阅读:


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创建于1882年,旗下有道琼斯指数, Barron's, WSJ, MarketWatch, Factiva, VentureSource, Risk & Compliance等品牌。“道琼斯风险合规”由道琼斯公司中国团队运营。欢迎您关注公众号或联系:Johnson.Ma@dowjone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