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审计新规之前,中概股早已踏上回家之路
图片来源:BRENDAN MCDERMID/REUTERS
根据美国众议院上周批准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如果美国监管机构连续三年无法审查外国公司的审计底稿,这些外国公司的股票将被禁止交易。在这之前,美国参议院已经在5月份批准了这项行动,预计接下来将由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成为法律。
美国要求审查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审计底稿,但中国政府和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抵制这一要求。
过去10年,中国企业通过在美国IPO、后续股票增发和发行可转债的方式筹得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资金,市场需求往往非常热烈。
2019年11月以来,有10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赴香港二次上市,共筹资299亿美元。阿里巴巴带头拉开了中概股回归的大幕,这些公司当前市值总计约达1万亿美元。投行人士、分析师和证券律师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中概股公司效仿,赴香港或上海上市。
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Baker McKenzie)资本市场业务亚太区主席王端淇(Ivy Wong)表示,规模比较小的中国公司也在考虑类似行动和其他备选方案。她指出:“考虑到监管层面的不确定性,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许多美国和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做好在香港买卖股票的准备,香港也蓄势待发,要在未来几年里成为中国公司筹集资本更重要的交易场所和国际中心。帮助中国公司在香港出售股票和其他证券,一直是美国投行和其他证券公司一条平稳便捷的赚钱之道。
在中国监管机构上个月叫停了蚂蚁集团(Ant Group Co.)的沪港两地大型IPO之前,该公司股票已获得超过340亿美元的认购承诺,同时也绕开了美国交易所。即使没有蚂蚁集团的IPO,2020年香港市场IPO和二次上市的融资规模也依然创下了10年高点。
Lau表示,他的公司已将长期持有的部分中概股头寸转为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同时继续在美国交易其他公司的ADR。
他说:“长远来看,这可能有利于选择在美国上市的公司。”
律师事务所孖士打(Mayer Brown)的企业和证券合伙人埃尔德(Jason Elder)表示,一些美国投资者已经可以投资香港市场,但其他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可能无法再投资从美国退市并转到亚洲上市的中国公司。
但埃尔德指出,如果美国和中国能在遵守新规的三年缓冲期内达成妥协,这种情况也可能不会发生。
中国证监会已暗示对部分公司的审计底稿接受美国监管机构的审核持开放态度。中国证监会官员上个月表示,期待尽快与美国同行就具体方案展开磋商。
DWS亚太区首席投资官泰勒(Sean Taylor)表示,与拥有更多选择的大型科技公司相比,中国国有企业不太可能与美国监管机构分享数据,而一些小公司可能不符合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条件,这些公司受新规则的影响会更大。他说:“这让我们在考虑买入哪些公司时需要更加仔细的挑选。”
根据Dealogic数据,今年有11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私有化,总额达167亿美元,是2015年以来交易价值和交易量最高的一年。其中许多是因为交投不足和估值低迷而私有化的,但一些分析师指出,如果无法遵守新的审计规则,可能会有更多公司自愿退市。
Joanne Chiu / Frances Yoon
注: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创建于1882年,旗下有道琼斯指数, Barron's, WSJ, MarketWatch, Factiva, Risk& Compliance等品牌。“道琼斯风险合规”是全球风险管理和合规治理品牌,由道琼斯风险合规中国团队运营。欢迎关注公众号或联系:Johnson.Ma@dowjon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