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资管董事长于业明:保险资管如何破解“资产荒”这个伪命题?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在2016年10月15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双周圆桌”第165期“‘资产荒’背景下的险资配置策略与风险”上的发言,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处整理,经作者审核。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CF40及其所在机构意见。
目前,伴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拓宽,保险业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1.18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47%。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下行,“资产荒”的问题愈发突出,保险资金配置的难度在上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运用的年化收益率不到5%。随着保险业负债端成本高和资产端收益下行的矛盾显现,保险机构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CF40)理事、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于业明看来,所谓的“资产荒”只是市场适应低利率的一个过程,利率随行就市逐渐降低,保单持有人和保险公司都得逐步适应这一过程。而资产负债管理不仅应当作为一套工具,更应成为寿险公司的行为习惯或者价值理念。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并真正融会贯通到保险产品设计中,才能真正把握消费者和客户痛点,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以下为于业明发言全文:
资产管理(Assets Management)和投资管理(Investment)还是有区别的。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运用是投资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是资产管理,所以保监会资金运用部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块是监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一块是监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
目前,各国央行无论采取量化宽松、还是扭曲操作的货币政策,都会加大货币供应量,从而使资产价格升高,收益率降低。因此所谓的“资产荒”只是市场适应低利率的一个过程,利率随行就市逐渐降低,保单持有人和保险公司都得逐步适应这一过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资产荒”是一个伪命题。
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角度来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出生于保险集团,目前绝大多数的保险集团的保险资金运用是委托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当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大力拓展了相当比例的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
在谈论“资产荒”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能比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更加焦虑,就是因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了更多的保险资金,从根本上来讲,这实际上是保险资金运用的焦虑。保险产品的设计是在负债端的,基于负债的寿险资金运用的问题更为复杂。
所以去繁留简,我们可以考虑把要投资管理的保险资金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与利率敏感的,一类是与利率不敏感的哪些不相关,保险资金运用之所以更加焦虑是因为,与利率相关需要投资管理的保险资金的比例相当的大,也就是说,在保费收入中非常大的比例的保险产品是对利率相当敏感的。
对于利率不敏感的保险资金的运用,做好大类资产的配置,找到相应的合适的资产管理人,基本上就可以在这类保险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获得“三差”中的利差。
对于利率敏感的保险资金的运用,可能需要更多的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并能真正有效地反馈到相应的保险产品的设计中去,这样的话,也许能够回归平均焦虑。
判断保险类产品是否属于利率敏感型,还是需要依靠资产负债管理(ALM),保监会相关部门非常重视,正在积极推动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深化。
我理解,资产负债管理不仅应当作为一套工具,更应成为寿险公司的行为习惯或者价值理念。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并真正融会贯通到保险产品设计中,才能真正把握消费者和客户痛点,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近期文章精选:
CF40工作论文|实名更容易在网贷平台上借到钱?事实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