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F40工作论文|实名更容易在网贷平台上借到钱?事实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

2016-10-25 郭峰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在这个网络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资深网民”。不管是游戏、社交平台,还是理财账户,都需要填写用户名称,我们在有些平台使用了真名,在有些平台使用了昵称,这些或真或假的名字,成了一张张通行证,便于我们穿梭在不同的网络场景中。

或许很少有人去探究,为什么我们在这些平台上使用真名,而在那些账户上使用昵称;也很少有人去验证,使用不同名称所产生的结果是否和我们最初的设想相吻合。但实际上,在网络时代,使用网络昵称和使用真实姓名,哪个更容易得到信任?这是一个有趣也有意义的问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旗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研究员、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及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郭峰就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他利用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代表性企业“人人贷”的大数据样本,创新地探讨了在P2P网络借贷市场中,使用网络昵称和真实姓名,对借款成功率和借款违约率的影响。

郭峰研究发现,相对于使用网络昵称,使用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借款成功率更低,使用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在P2P借贷市场上并没有得到更高信任。同时,针对借款违约率的分析也表明,使用真实姓名的借款人,较使用网络昵称的借款人,借款违约率更高。

以下节选自郭峰所著CF40工作论文《网络昵称与P2P借贷的成功率和违约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全文。

引言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在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与人打交道的同时,也在网络上注册使用了各式各样有个性的网络昵称。那么在网络上,究竟是使用真实姓名,还是使用网络昵称更容易得到信任?本文我们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上的个人对个人的借贷为例,考察出借人更容易信赖使用网络昵称还是使用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即考察使用网络昵称和真实姓名的借款人谁更容易得到借款?并且进一步考察使用网络昵称和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其借款成功后的借款违约率是否相同,从而就可以分析这种信任究竟是否值得。

P2P网络借贷(Peer toPeer Lending)是指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通过网络借贷平台而不是金融机构产生的直接借贷,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P2P网络借贷迅速扩张。这种借款模式起源于英国,2005年3月,英国Zopa的成立标志着P2P 融资模式的形成,之后美国相继出现了Prosper和Lending Club等P2P平台公司,随后迅速推广到全世界。2007年6月,我国第一家P2P平台公司——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设立。截至2015 年12 月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了2595 家,相比2014 年底增长了1020家,2015 年全年网贷成交量达到了9823.04 亿元,相比2014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528 亿元)增长了288.57%(网贷之家和盈灿咨询,2016)。

与传统金融中介式的借贷模式不同,在P2P网络借贷中,P2P平台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撮合的中介,出借人根据借款人提供的信息,来决定是否将钱借给借贷人。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网贷平台之一“人人贷”为例,借款人在人人贷网贷平台中,首先要提供一个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和手机号码进行注册,在注册成功后需要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学历、房产证及住址等。在通过网贷平台的一系列验证过程后,借款人可以创建一个借款订单(也可称为“标的”),借款订单会包含所有关于借款人和借款的信息(Duarte et al.,2012)。此外,P2P平台根据借款人所提供的资料的完整程度赋予借款人不同的信用等级,并且在每一笔借款订单页面会列示借款人的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详细内容。基于隐私原则,借款人的真实姓名等信息是不被公开的,但借款人注册时可以自由选定一个昵称,这个昵称可以是其真实姓名,也可以是其他汉字、字母或数字的随意组合。出借人根据借款人所提供的包括昵称在内的信息,决定是否提供投资。

在本文,我们通过收集我国P2P行业代表性企业“人人贷”(renrendai.com)的大数据样本,研究使用网络昵称和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得到的信任程度是否有不同。具体而言,本文将从两个层面研究真实姓名的影响,一是对借款成功率的影响,考察使用网络昵称和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在获得借款的难度上是否有系统差异;二是对借款违约率的影响,通过对违约率的考察,可以进一步分析使用网络昵称和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借款违约率是否有系统差异。特别地,对比分析使用网络昵称和真实姓名的借款人的借款违约率和借款成功率的差异,还可以得到更丰富的结论。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回顾现有相关文献;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介绍实证方法以及我们使用到的相关变量和数据;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结论

在网络时代,使用一个网络昵称还是真实姓名,是我们都要面对的选择。然而,使用网络昵称还是使用真实姓名,哪个更容易得到信任?这是一个有趣也有意义的问题。本文利用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代表性企业“人人贷”的大数据样本,独辟蹊径地探讨了在P2P网络借贷市场中,使用网络昵称和真实姓名,对借款成功率和借款违约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使用网络昵称,使用一个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借款成功率更低,即使用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在P2P借贷市场上并没有得到更高信任。同时,针对借款违约率的分析也表明,所谓使用真实姓名的借款人,较实用网络昵称的借款人,借款违约率更高。违约率和成功率的对比分析则表明,所谓使用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得到的信任还是有些盲目。

就本文的政策涵义而言,监管者应该加强对P2P平台信息披露的监管。所谓信息披露是指P2P企业将其经营信息、财务信息、风险信息以及标的信息等向监管者和社会公众履行告知义务的行为。真实姓名之所以没有比网络昵称得到更多的信任,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真实姓名,其真实性其实是无法保障的。而且,如果最终借款人违约,是否使用了真实姓名,对借款人的追讨和出借人权益的维护,都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在无法核实和制约的情况下,取一个看起来像真实姓名的名称,反而可能意味着可能是要诱导出借人。而我们的回归结果也表明,这种“倒挂”的异常现象也已经被出借人所识破,因而使用看起来像是真实姓名的借款人,反而不被信任,借款成功率更低。这种局面并不是一个理想局面,而打破它就有赖于信息披露机制和信息披露审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近期CF40工作论文精选:


CF40工作论文|别小看电话和自来水,它们对改善农村收入分配意义重大


下一步金融改革,稳定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警惕大宗商品市场失衡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


论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边界与现实约束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思考


区域货币能促进贸易一体化吗?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CF40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在四十人论坛平台型智库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浦山新金融基金会等机构。

       CF40平台集聚了来自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的300余位金融领域精英人才;同时,CF40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队伍也渐趋充实。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期刊以及金融类书籍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