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士余痛斥“野蛮人”之后:低利率时代,险资该如何配置?

2016-12-04 CF40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昨天(12月3日)举行,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一席演讲迅速刷爆朋友圈。

讲真,刘士余的苏北普通话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听明白,但他昨天脱稿表态中的一系列关键词,大家却是听了个真真切切:“奢淫无度”、”妖精”、“害人精”、“野蛮人”、“强盗”、“牢狱大门”……

刘士余说,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他还说,用来路不正的钱,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挑战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挑战了做人的底线,当你挑战刑法的时候,等待你的就是开启的牢狱大门。

从刘士余的表态来看——


第一,他认为目前在资本市场上发生的举牌、杠杆收购现象首先是“不太正常的“;

第二,对举牌和杠杆收购背后的资金来源提出质疑,尽管你拥有金融牌照,但是用的是大众资金,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第三,如何认识金融产品的创新风险问题,他认为最后承担风险的不是发产品的机构,而是广大投资者,如果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你就会面临刑法的惩罚。

此番表态甫出,有记者赶紧问王石如何对此进行解读,王石是这么回应的:“我正在看公关部发的如何回答记者提问,我也很想回答你,但是没有这一条”。

紧接着,我们的“国社”也出来发声了。而正如新华社这篇题为《特写:刘士余脱稿痛批“野蛮收购”》的稿件文末所说:“如何让一些险资从‘野蛮人’变成‘好孩子’?除了证券监管者的‘痛批’和保险监管者三令五申‘保险姓保’外,或许还需要各部门联手,深入探究保险资金的投资之道,让保险资金真正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者。

事实上,部分公司在负债端用大量期限短、收益高的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抢占市场,却通过配置期限长、风险高的资产来获取高收益,这是明显的资产负债端的错配,反映了保险公司在面对低利率资产荒时的资产配置压力。险企应如何应对冲击与挑战、转变险资配置策略?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举行了主题为“‘资产荒’背景下的险资配置策略与风险”的研讨会,来自保监会、中投公司、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再资产管理、泰康保险等部门和机构的专家参与研讨会。

与会专家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实行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传统的保险商业模式带来很大挑战,长期持续的低利率将构成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险资应该扩宽思路,探索与养老、医疗有关的不动产、基础设施投资。除了做好公开市场投资,险资还应关注另类投资与海外投资,并做到与国家的战略相结合。险资的策略转变也对金融市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险资还应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在长期将挑战变成习惯。

具体来说,这场研讨会有如下观点可供行业参考:

长期的低利率构成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

自2008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的央行实行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正在颠覆传统金融。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先后出台量化宽松措施,大幅降息。此举释放了流动性,压低了债权收益率,刺激了需求,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结果是,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虽然没有很好的复苏,但是资产价格普遍出现泡沫,危机后的股市、债市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扭曲了资本市场定价,按照传统的风险溢价原则对金融资产进行评估已经不再适合。负利率的出现也使得传统的借贷关系被颠覆。

宽松的货币政策也给传统的保险商业模式带来很大的挑战。在传统的保险商业模式中,负债端是以精算为定价基础,资产端主要配置利率敏感型产品。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出现使寿险负债产品难以开发,保险资产难以配置。具体来讲,资产配置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如果美国加息,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超出预期,这就可能带来流动性拐点。短期内,一旦资产价格出现调整,将对保险业当期的资产收益带来不利影响。第二,更大的风险在于低利率的长期化。低利率长期化挑战了保险尤其是寿险的商业模式,这也将成为保险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很多寿险公司(包括国际、国内)以往售出的产品都是有高收益回报的,如果低利率长期化,这些承诺的高回报将给保险业带来很大挑战。

低利率的三大因素:投资回报率、自然利率、存量资产收益率

中国金融市场的低利率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投资回报率在下降。据估算,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一直在下降。导致回报率下降的原因众多,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企业的社保成本、税费成本等。第二,自然利率在下降。自然利率是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下的利率。美国、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的自然利率都在下降。近两年,中国的总需求在下降,因此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下的自然利率应该也在下降。第三,存量资产的收益率在下降。2008年以后,全球出现大量的信贷和货币创造,但大多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反而是被用来购买存量资产,所以制造了资产价格泡沫,压低了存量资产的收益率。所以,在中国,低利率也很可能是长期现象。

低利率将对保险业构成挑战。首先会影响保险业的投资回报率。2016年保险行业的投资压力较大,上半年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收益率为2.47%,同比出现下降。其次,低利率影响到寿险公司的业务价值。在寿险产品的精算假设中,包括风险贴现率、费用率、死亡率、退保率等因素,但投资回报率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再次,低利率放大了分红产品演示的误导风险。即便现在的分红产品的收益相对较好,客户也会表示不满,因为在产品演示、售出时的预期承诺回报更好。

低利率时代的险资配置之策

总的来说,低利率使得保险业的负债成本与资产收益率错配的风险上升。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与会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险资不仅要做好公开市场投资,眼光还要放得更加开阔、长远。险资尤其是寿险需要思考如何让投保人更健康、更长寿、更富足,这是最核心的目标。顺着这个思路出发,与养老、医疗有关的基础设施、不动产也是投资的重要方向。已经有寿险公司在探索“买地-建养老社区-经营”、“买地-建医院-经营”的路子。有专家指出,击破周期、击破利率下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医养不动产的结合就是值得探索的路径之一。

第二,另类投资和海外投资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事实上,不仅是险资,其他的资产管理机构、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都在调整投资策略,最大的趋势就是减少在公开市场的股票债券投资,转向另类投资。此外,近几年海外投资增加很快,这其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全球配置资源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一个大趋势。海外投资如何与国家的战略相结合,这是资管方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对于近期频频发生的“险资举牌”,有专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高成长时期的跑马圈地,进入了效率时代,这就必然要求收购兼并,进行横向、纵向的整合。险资举牌,的确有出于资产配置的需要。但是,险资的举牌也应注重方式方法,在尽量避免争议的氛围中达成合作,同时险资也应该更加注重资产和负债的匹配。

第三,以往公众将保险看成是理财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今后险资应该努力将负债成本降下来,扭转公众的固有印象。

第四,险资的资产配置转型会对金融市场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险资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金融市场的发展要相匹配。但是目前金融市场在创造市场价值、提供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做到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金融市场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创新,拓宽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工具。

第五,险资也应该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从以往的案例来看,有些险企对于信用风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不足,“接盘”一些风险收益不匹配的资产。还有险企对于重要信息的研判能力不足,当交易对手评级下调、国家宏观政策出台等情况发生时,无法准确判断这些信息对既有资产配置的影响。

第六,新技术可以给资产配置带来助力。资管团队需要从技术层面高度关注基于大数据、认知科学的智能投顾。有专家预计,智能投顾的技术、理念将会全面渗透到资产管理领域,资管人士应该顺应这个趋势,加强自身的团队建设。

最后,资产荒是一个过渡性的问题,险资应该以此来改善内部的资产管理结构,完善风控体系,让保险资金的配置更稳健。在长期,险资应将挑战变成习惯,回归价值经营的理念,对周期要有敬畏心。


近期文章精选:

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险资不可过多依赖非标产品

泰康资管首席战略官张敬国:低利率环境下的险资配置之策

太平洋资管董事长于业明:保险资管如何破解“资产荒”这个伪命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CF40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在四十人论坛平台型智库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浦山新金融基金会等机构。

       CF40平台集聚了来自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的300余位金融领域精英人才;同时,CF40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队伍也渐趋充实。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期刊以及金融类书籍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