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Fintech监管可采取“监管沙盒”思路

2016-12-07 李仁杰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原创声明:正文系作者向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独家供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SFI及其所在机构立场。


不久前,知名投资公司H2 Ventures与咨询公司KPMG(毕马威)联合发布了2016年度《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报告对中国公司的表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中国在Fintech领域领先全球:在三年的时间里,中国的Fintech企业从2014年只有一家公司位列前50名,到今年占据前5名的四个和前50名的八个。”

对此,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旗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单位代表、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表示赞同,他认为中国在Fintech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Fintech的发展能推动金融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包括实现金融普惠、降低经营成本和构建个人信用体系。

同时,他还表示,Fintech是客观存在的业态,我们既不能采取“鸵鸟政策”,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对其监管可以采取“监管沙盒”的思路。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Fintech发展的结合

一是风险防控。包括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目的是维护市场稳定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实体转型。我们应加快金融资产的流转速度,将社会闲散资金引向有需要的地区和人群,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中国及其它国家的监管部门也在考虑金融行业如何履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责任,因此监管部门也担负着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任务。

三是金融改革。主要是指引金融行业发展方向,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改革。中国特色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存在着促进行业发展、推进改革的问题。融资难、融资贵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监管者也想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个问题。举个例子,过去金融业以间接融资为主,主要是靠银行存贷款业务。现在直接融资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就包括互联网金融,这其实也是金融改革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表现。

四是国家创造力。中国在Fintech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中国原有金融机构设施不发达,金融服务覆盖面有一定差距,但是得益于智能终端的普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迁徙成本低),移动互联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同时中国在Fintech领域慢慢走到了世界前列,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弯道超车。

Fintech推动金融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实现金融普惠。从外部来说,根据社会对金融行业提出的要求,金融行业自身也认识到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普惠金融是金融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而受过去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监管者还是金融企业,主要考虑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监管部门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定一个较高的门槛,让有钱人自己承担风险,但金融服务业不可能永远是有钱人的游戏——财富管理不能只为有钱人服务,否则必然会拉大贫富差距——贫富差距也是当今中国乃至全球突出存在的社会矛盾,金融业在其中是不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智能投顾却能让大众投资者享受专家级的投资建议。

其次是降低经营成本。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由此带来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大趋势,金融业不得不考虑如何控制成本。银行撤并网点是出于成本考虑,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业不约而同地都在思考如何实现业务从线下往线上转移,用技术解决问题是必然的趋势,比如怎么通过技术来降低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用,由此提高竞争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一键下单,可以为投资组合配置带来操作上的便利。

最后是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在金融领域,中国和国际上差距最大的是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这是金融基础建设,过去我们更关注的是账户信息,现在需要更多地关注行为信息和思维信息。金融科技公司已在个人信用体系构建上走在了前列,中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应该由金融科技公司来引领——它们不仅仅通过账户信息,更多地会从行为信息方面来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仍然必须考虑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也是双刃剑。

Fintech的主要构成

(一)移动互联。多场景接入,金融服务参与度更高、操作更便捷、成本更低,同时也带来数据的多元化和爆炸式增长。

(二)数据挖掘。包括CRM精准营销、行业信息获取、评估、业务开展情况预估和运营指标监控。

(三)云服务。云服务可以做到动态调配计算资源,共享网络服务模式,硬件资源集约化使用,规避资源限制风险和为大规模数据挖掘提供良好的计算环境和基础能力。因此它可以为创新企业降低成本,为大规模数据的挖掘和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四)智能投顾——投资者与产品风险适配体系。陆金所运用较多的是财富管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我们在其中使用了机器学习、智能投顾。传统金融机构对产品的风险评级,我们一般称其为产品风险评估(KYP)。

至于投资者评估(KYC),也即如何了解客户。过去线下服务更多的是面对面,客户经理进行问卷调查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得到的数据不一定真实。比如,有钱人往往爱哭穷,而穷人反而假装有财务实力,再加上基层网点的客户经理素质参差不齐,经常会出现误导等问题。现在通过线上测试,包括将客户填表数据和从外部获取的数据进行印证,在了解客户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可以对客户的客观实力和风险偏好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KYP、KYC之后,下一步是做好投资者与风险匹配工作,即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客户,通过线上更方便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教育。

总之在智能投顾方面,从产品端来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理解产品,对产品进行评级、分类;在资金端则是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投资者。

如何看待Fintech的监管?

前几年时髦的说法是“互联网金融”,现在大家更愿意称其为Fintech(译作数字金融或金融科技)。因此这个行业是客观存在的业态,规模还不小。我们既不能采取“鸵鸟政策”,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近期在人民银行牵头下,各地都在大力开展互联网金融整治工作。我们注意到,人民银行非常强调防范风险,这当然是非常英明正确的。但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进行区别对待,由于技术进步,线上可以比线下做得更好。传统线下业务存在“飞单”,线上平台能够更好地进行痕迹管理,提升金融服务的安全性,若有法律纠纷,也有证据留存提供给法院。线上业态增强了金融业务的透明度,有利于金融监管。同时线上业务也非常重视“三反”工作(反舞弊、反欺诈、反洗钱)。

Fintech行业的发展对中国金融监管的意义重大。

一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惠金融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对金融行业培育竞争力很有好处。Fintech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

据我观察,这两年各家银行都在思考如何用信息技术、采用Fintech的方式推动自身业务进步。举个例子,过去一年陆金所离职员工的去处大多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新部门,这是一个好现象,我从传统银行到陆金所也了解了很多新事物——这个行业鼓励创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平等——大型金融机构等级森严,高层很难听到下面的呼声,因此对客户的要求反应不是那么灵敏。而客户的痛点得不到解决,就会失去竞争力。所以,Fintech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以及优化的组织架构,代表了有活力的新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对其监管可以采取“监管沙盒”的思路。对于部分创新力活跃、风控能力强、经营规范的互联网平台,允许其在监管边界内开展创新试点,创造测试环境。英国、新加坡都已经这样做了,中国也应该用这种方式来对待Fintech的发展。这样一来,对所有企业标准一致,只要达到标准即允许测试,是相对公平的;我们可以根据真实数据及客户意见改进项目,以此切合客户需要,并将项目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也可以缩短项目推出所需时间,降低测试成本。


近期文章精选:

吴晓灵剖析宝万之争:宝能资金组织方式不违规但有风险,需弥补监管漏洞

刘士余痛斥“野蛮人”之后:低利率时代,险资该如何配置?

意大利今日修宪公投:否决的“黑”不是黑?真正的“黑天鹅”在哪?

【周末悦读】房贷和魔鬼——《房债》书评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CF40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在四十人论坛平台型智库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浦山新金融基金会等机构。

       CF40平台集聚了来自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的300余位金融领域精英人才;同时,CF40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队伍也渐趋充实。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期刊以及金融类书籍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