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详解中美贸易失衡原因——比你以为的更复杂

2017-05-03 李伏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导 读

中国对美贸易有大额顺差,这是统计数据所呈现的事实。美国对此一直多有微词,认为是中国单方面追求贸易顺差以及利益分配不平衡的结果,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路线的形成多半也源于此。

但真相究竟如何?我们需要抛开两国之间的偏颇与怨气,全面审视中美经贸发展格局,深刻反思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唯此方能在理性共赢的基础上处理双边经贸摩擦。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监事长,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伏安就此问题撰文认为,中美之间的经贸不平衡性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与各自资源禀赋、政治经济环境和全球经济分工密切相关的,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贸易不平衡同样影响到中国自身的货币及通胀问题。同时,中国也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企业海外投资,在全球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美贸易和投资的前景与挑战

by 李伏安

2017年4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为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开启中美合作共赢新篇章。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成果颇丰,尤其是在经贸领域,习近平主席向美方阐明了两国经贸互利双赢的本质,希望双方继续开放市场,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更加平衡发展。当前,中美已经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向跨境投资持续增长,两国人民都从中受益良多。中美经贸合作已不仅仅是两国的双边事务,全球经贸复苏仍然需要中美的合作与引领。双方应加强对话合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在共赢的基础上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以取得互利互惠的成果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经贸发展格局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美经贸关系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尽管中美两国发展模式有异,但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两国企业间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并更为深入。

1.中美贸易飞速发展,中国从美国进口比重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中美双边贸易额一直以来持续快速增长,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5196亿美元,38年间增长了211倍。中国对美出口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截至2015年末,中国对美出口比重为18%;中国从美进口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从美国进口占中国进口额的比重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末达到8.95%。

中国对美出口情况

中国从美国进口情况

2.中美双边投资持续增长,中国对美投资加速

近年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实际利用美国FDI流量为20.89亿元,占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65%;中国对美FDI流量为80.29亿元,占当年OFDI总额的5.51%。中国对美国FDI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中国企业对美投资过去五年增长迅速,并在2015年首次超过了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

中国实际利用美国FDI情况

中国实际对美FDI情况

3.中美双边贸易结构性失衡,对美贸易顺差较大

总量上,中国对美商品贸易存在长期的贸易顺差。从中方来看,对美贸易顺差长期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比重虽呈现出较大波动,但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2015年末,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约为2600亿美元,占中国总体贸易顺差的43.36%。而对美国而言,根据美国商务部2月7日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通关)显示,2016年美国在商品贸易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470亿美元,占整体商品贸易逆差7343亿美元的47%。

结构上,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种类众多且总体技术含量较低,而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只集中在少数大宗商品及高技术含量产品,由此造成中美贸易的结构性失衡。截至2016年末,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约为4630亿美元,涉及服装、手机、电脑产品、家电、渔业、珠宝、电信设备、玩具、游戏等类产品;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40%来自中国游客赴美旅行、大豆、飞机及汽车出口四大行业。

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情况

由以上数据可见,中美两国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贸易依赖性显著增强,双边投资不断扩大,尽管双边贸易存在结构性失衡,但中美两国已然建立起稳定牢固的经贸联系,给中美双方的消费者、生产者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一是快速发展的双边贸易使彼此受益良多。中国经济实力得以快速增强。同时,美国凭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地位同样实现了巨大收益。二是持续发展的双向投资为两国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中国吸引美国的投资对中国改革开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资金和技术都十分短缺的改革开放初期。同时,美国在中国的投资,也为美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中国工业化形成的完备工业体系不仅保证了持续稳定的供应,帮助美国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抗通货膨胀,而且成为其企业发挥优势投资布局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东道国。因此,虽然在部分经贸领域存在不平衡性,但中美两国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相关研究显示[1],2015年美中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为美国创造了约260万个就业岗位,为美经济增长贡献了216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使美国物价水平降低了1-1.5个百分点,并为美国家庭节约了开支。

造成中美经贸不平衡的问题及原因

1.中美两国的资源禀赋和国情不同

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异,且各自政治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战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而美国是一个资本丰富,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开发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一是贸易结构方面,根据比较优势及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美国正好相反。当前中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的货物贸易结构中出口结构以轻纺制品为主,重化工业制品比重较低,机电产品出口不足,进口结构则以重化工业制品尤其是机电设备为主。美国的出品商品结构几十年来都是以工业制成品尤其是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价值产品为主,而进口商品主要以原材料、轻工业产品为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美的这种贸易模式虽然制造了贸易差额,但确实为双方都带来了利益。

二是宏观经济方面,美国是一个消费至上的国家,国内储蓄率非常低,而中国人历来有节俭的传统,有大量的国内储蓄盈余,影响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因素也是影响贸易差额的关键因素,美国之所以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也归因于美国的储蓄率偏低。中美贸易逆差不过是整个美国贸易逆差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美国贸易逆差也是美国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应的结果。因此,中美间的贸易差额与各自国内宏观经济状况有关,这是宏观经济失衡问题,不是双边贸易问题。

2.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价值转移

产业价值转移是中美贸易差额的重要原因,更进一步说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移的结果。中国自从1992年扩大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相应的生产产能也转移到中国,尤其是终端环节。中国进口较多的是中间品,经过组装后再出口到全世界。不能否认中国从全球产业链中获得了部分收益,但是这个模式的问题就反映在中国的贸易顺差显得相对较大,与实际收益分配不相符。在中国的出口结构中,有一部分是由内资企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另一部分是由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生产的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份额较大,是构成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部分,但其中大部分收益为跨国公司所得,中国只得到其中很少的加工收益。一项资料表明,如果扣除跨国公司的关联交易,美国贸易逆差将下降2/3,对华逆差下降30%;扣除在华外资企业出口的因素,美国对华逆差将减少73%;如果再扣除加工贸易部分,这个数字将减少91%。

由此可见,美国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美贸易在统计数据上的不平衡,但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背后隐藏了美国企业及关联产业的巨额隐性收益。同样美国在华的大量投资,为美国企业在资源和人力上节省了大量成本。这些虽然都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好处,但由于影响了美国的制造业岗位,遭到了大多数美国蓝领工人的反对,这本质上应归因于劳动和资本的矛盾,不是中美经贸间的矛盾。

3. 中美双方的经贸政策存在差异

一是中美双方的产业结构政策各异。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一步利用其科技优势、生产优势等塑造出对美国最有利的国际分工格局,美国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其进口步伐,使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以及与国外的产业内贸易成为美国贸易赤字剧增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居高不下。从过去外贸的增长方式来看,过分追求外贸数量扩张的现象较为普遍,出口市场分布过于集中,这也造成了对美贸易顺差持续较高。但美国服务贸易一直对华保持顺差。美国服务业的全球竞争力较强,是服务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而中国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相对美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美国自上世纪后期通过大量产业转移,实现国内经济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以来,国内经济从对能源和环境的依赖中解脱出来。通过国际产业分工和配合,在继续保持并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通过服务贸易获得巨大收益。

二是美国在高技术出口及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是造成对华经贸不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是执行出口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出口管制涵盖美国政府认为可能用于军事目的的诸多技术产品。美国靠高科技产业成功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然而美国却不愿同中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分享这些技术。近年来,美国对华出口限制不减反增,甚至扩大到部分民用的非美国独有的科技产品。原本以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美国,不愿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美中贸易的不平衡。

因此,中美之间的经贸不平衡性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与各自资源禀赋、政治经济环境和全球经济分工密切相关的,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贸易不平衡同样影响到中国自身的货币及通胀问题。同时,中国也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企业海外投资,在全球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促进中美双边经贸往来的政策建议

从历史上看,尽管经济周期不景气往往会催生逆全球化倾向,但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始终是主旋律。尽管政府在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但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决定力量,全球化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毋庸置疑,中美两国分别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及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及中美双边经贸联系的深化,基于各自要素禀赋,中美两国都从经济全球化中分享了重要利益。虽然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新问题,但不应对其全部否定,如果通过大规模保护政策强行扭曲市场经济的要素分配不但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同时会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巨大冲击。中美两国继续夯实合作基石,妥善处理双边经贸分歧,共同构建适应全球经济竞合格局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中美双方应以本次两国元首会晤,同意启动全面经济对话机制,并积极着手双边经贸“百日计划”的磋商工作为契机,深化合作,促进中美经贸发展再上新水平。

中国始终乐见中美双边贸易与投资平衡健康可持续发展,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中美双边经贸往来: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为中美扩大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随着“一带一路”、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中国应继续扩大开放领域,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开放程度,推动贸易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加大对外贸易与跨境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针对美方核心关切,对美经贸政策作出适应性调整。逐步降低对美大宗农产品、畜牧产品、能源产品进口壁垒,适当放松交通运输、养老、医疗等市场竞争较充分领域的外资准入门槛,引导中资企业加大对美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三是深入研究美国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探索建立与关键利益群体及其代表议员的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例如,德州是美国传统的产油大州,在众议院的席位影响力很高。加强与德州的能源贸易,并考虑扩大对德州能源企业技术和服务的进口,有利于形成对中方更有利的经贸政策。

对美方而言,一是应正视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际经济秩序及全球价值链重置中,与中方一道共同发挥引领作用,扩大自身核心利益。二是基于自身要素禀赋,放松对中方出口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通过加法缩小中美贸易逆差,促进贸易均衡。三是适当放松中资企业对美直接投资管制,尤其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外资审查。

注:[1]资料来源: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联合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报告


原创声明
本文系作者为即将召开的第六届“CF40-PIIE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提供的交流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及其所在机构立场。



近期文章精选:

如何在全球化低潮下处理中美经贸关系?

讨论“防风险”之前,先来看看中国是如何应对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

中美贸易“百日计划”大猜想

“习特会”之后的中美经贸博弈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CF40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四十人论坛在平台型智库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等机构。此外, 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蚂蚁金服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期刊以及金融类书籍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