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回应债务违约、去杠杆、金融风险
导 读
6月14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发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主题演讲,回应了当前市场关注的去杠杆、债务违约、金融监管、银行理财、非法集资等热点问题。此次郭树清的讲话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值得细细品读。
最近企业债、信用债违约事件不断增加,由此也引发了一轮市场争论。对于这个问题,郭树清回应说,“市场经济下出现债务违约十分正常”,“比较起来看,我们的违约的金额和信用债总量比只有0.43%,非常低,低于许多国家的水平。”
该如何处理企业债务问题,他认为,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的企业应当坚决退出,对于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相关各方要加强沟通协商,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努力,帮助其渡过难关。
郭树清表示,近年来,针对房地产贷款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领域,监管部门设定了审慎监管指标,开展压力测试,及早干预 ,有效遏制了风险累积。不过,这个过程要以稳定大局、逐步推进为原则。“金融体系内部层层嵌套,必须充分考虑机构和市场的承受能力。”他说。
他还专门提示了非法集资风险,“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如何遏制金融风险?郭树清指出,要以经常的“小震”释放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大震”,要用“事先、主动、整体”的思路去矫正当前市场出现的各种偏离。同时,对于不同领域的市场风险,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方式,对“恶性肿瘤”及时实施外科手术。
他表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征程上需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域的滞后问题,加强薄弱环节,尤其应该考虑的有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处于胶着状态,必须求同存异,寻找最大公约数,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方责任共担和损失分担机制。二是妥善处理企业债务违约问题。三是要大力推进信用建设。四是努力解决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五是合理把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六是加强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持续培育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强化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分析研究能力,努力促进一流水平投资银行的形成。
以下为郭树清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核。
李强书记、小川理事长、应勇市长、易纲行长,女士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时隔六年再次参加这个论坛。
上次我参加这个会议讲了什么我现在都忘了,但有一条我记得,我当时说上海搞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还是很有条件的。为什么呢?因为上海勤勉敬业、诚信友善,这是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想到这个话传到北京,北京的同志不高兴了,这是什么意思?证监会的主席说上海搞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人勤勉敬业、诚信友善,北京人我们勤劳勇敢,我们也是热情好客,怎么搞金融中心呢?我当时举了一个例子,上海的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好,而且也不带着你绕路,后来他们说我们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也很好,这是一个小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作为党的领袖,对金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国际政治实践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就有金融风险,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会发生不平衡、不协调,但是迄今为止多数国家仍然通过危机来强制调整,恢复经济金融平衡。只有在我们国家才能做到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各级政府主动作为,集中动员全社会力量,极早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防止形成系统性金融危机。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理论和政策论述深刻把握了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形成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中国方略,最核心要义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以自我革命的理念和方法,主动消除金融隐患,成功跨越重大关口,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自我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处理新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式,因而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途径。
我国现阶段的金融问题具有极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面对的矛盾更为复杂,有些风险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促使各类隐患,以经常的“小震”释放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大震”,总体上要有事先的而不是事后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整体的而不是零散的方法去矫正各种偏离,提早恢复经济金融平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我们展开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系列战役,在工作实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我想和大家共享。
一是底线思维防患未然。要把可能的风险和挑战想的更深入一些,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最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中国自古就有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需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努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
今年来针对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债务和互联网金融等系统性风险隐患较大的领域,我们设定了审慎监管指标,开展压力测试,加强清理规范,及早介入干预,有效遏制了风险的累积。
第二点是稳定大局,逐步加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治理金融内部层层嵌套、层层循环,必须充分考虑机构和市场的承受能力,在化解类形态业务当中我们没有全线出击、四面作战,而是合理安排过渡期,先有机构自查再有管理部门检查,有计划、分步骤、渐次达成目标。在整治同业业务的时候,我们也是重点整治同业投资和同业理财,而对同业存放和同业存单调整得就比较小。直到去年底今年初表外业务处理我们才开始启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样也没有采取一刀切和急刹车的办法。
三是统筹监督,突出重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推动去杠杆的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坚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优先推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降低杠杆率。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发挥了很好的牵头作用,协调各个机构、监管部门共同行动,针对交叉金融野蛮生长、影子银行急剧膨胀等突出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市场乱象的综合整治,有力遏制了银行业和保险业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一年多来银行业贷款增长了12%以上,总资产规模少扩张了20多万亿元。在发展方式转变和存保费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保险业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今年前4个月人身险中从保障类产品占比上升了2.9个百分点。
四是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的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办法,工作实践中对不法分子控制和金融集团等“恶性肿瘤”毫不手软,实施外科手术。对情况复杂,牵扯面广的案例,则采取了虚缓调理的办法,通过“慢刹车”逐步缓释。我们特别感谢上海市的支持和配合,上海各种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活动不少,但据说主要是外地人,不是上海人,没有核实,相当一部分是从江苏来的,也有少量是从山东来。监管沙盒等概念,我们采取类似监管沙房子的框架,可能需要逐步调整优化。
五是抓住时机攻艰克难。应对金融风险挑战必然面对代价、经历痛苦,我们必须勇于直面痛苦,敢于碰硬、善于碰硬,敢于出击、主动出手。去年我们利用当前拨备比较充足的有利条款,做贷款分类,真实反映信用风险,目前逾期90天的贷款,最高的时候不良贷款的比例是120%比100%,现在总体上降到100%。同时我们鼓励银行加大核销力度,2017年以来到现在为止处置不良贷款1.9万亿元,有的观察家将这些行动解读为银行的负面信息,恐怕不太合理,银行积极主动消化风险隐患。
六是标本兼治依法规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系统性工程,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治标措施,一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市场上的歪风邪气压制下去,但是从根本上建立有效的市场金融体系,需要注意补短板。2017年银行业重点推进了70多项补短板项目,大多数是在周行长支持下我们做成的,其中完成48项,今年又提出了40项。保险业去年以来修订出台规范性文件60多项。
七是归功本源,服务实体。总书记说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金融系统的坚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国成立了1.68万个债券委员会,积极推动企业的财务重组和破产重组,同时努力降低融资成本。今年和去年我们都一样,大幅度降低了银行贷款成本,我们还在继续努力。
目前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是17.3%,申贷获得了59.1%,但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需要做出新的努力。
八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总书记指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解决影响和制约金融发展的难题,必须深化改革。在利率、汇率市场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我们积极推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权管理,优化机构布局,健全市场体系,持续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有的同志对金融业对外开放心存顾虑,认为开放金融服务业可能冲击中国的金融市场,引进外资股东可能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市场的份额只有1.3%,保险业也不过是6%左右,事实上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更无法想象有很多的中国金融企业排名进入全球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先烈。
第九,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并服从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论的全部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金融监管的保护对象,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参与者和依靠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发动群众,让群众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提升自身免疫,同时也成为金融治乱象的生力军。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一旦发现承诺高回报理财产品就要相互提醒、积极举报,让旁氏骗局无措遁形。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自我革命本身意味着许多固有的困难、特有的困难,刮骨疗伤、壮士断碗、知易行难。二是道德风险,相当多的金融机构仍然存在着“垒大户”情结,不少企业高度依赖债务投入,各种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没有真正打破。市场硬约束和软约束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市场化法治化破产机制远未形成。三是一些地方部门、银行和企业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对去产能、去杠杆心存侥幸,对不良资产处置和僵尸企业除清等待观望、犹豫不决。四是平衡各方利益,面临很多制约,难度越来越大。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征程上需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域的滞后问题,加强薄弱环节,尤其应该考虑的有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处于胶着状态,必须求同存异,寻找最大公约数,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方责任共担和损失分担机制。
二是妥善处理企业债务违约问题。市场经济下出现债务违约十分正常,最近债务违约的问题,企业债、信用债的违约问题似乎比较突出,但是比较起来看我们违约的金额和信用债总量比只有0.43%,非常低,低于许多国家的水平。
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的企业应当坚决退出,对于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相关各方要加强沟通协商,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努力,帮助其渡过难关。
三是要大力推进信用建设,金融机构要带头讲诚信,真实反映资产状况,各类企业都要依法披露自身信息,特别是对债权人更要及时全面准确地通报经营情况,
四是努力解决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都要认识到做假帐就是违法犯罪,所有投融资活动都要在阳光下进行。令人遗撼的是现在还存在着大量媒体网络虚假广告,误导信息宣传,欺骗性的投资咨询和理财顾问,这些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公害。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处罚太轻,不足以形成震慑。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五是合理把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平衡。金融创新有利于满足金融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有很多好处,但是对于不当创新、过度创新等行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对于假创新、伪创新现象更要及早揭露、及时处罚。
六是加强机构投资者队伍建设,持续培育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强化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分析研究能力,努力促进一流水平投资银行的形成。资管新规和即将发布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有利于投资队伍壮大,有利于投资资金优化配置,有利于直接投资提高比重,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开正门、堵旁门,加速走向透明化、规范化、法制化。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一定具有广阔的前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自我革命,就一定能够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件战,成功跨越重大关口,谢谢!
近期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