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全球治理困局:如何重塑多边体系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单边主义抬头,相继退出多个多边机制,国际多边治理体系面临挑战。未来全球治理体系将走向何方?在多边机制改革过程中,中国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为深入探究上述问题,3月23日晚,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举办国际交流晚餐会,邀请CF40国际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oseph Stiglitz,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ichael Spence,CF40特邀嘉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effrey Sachs等与论坛成员,就全球经济治理、多边发展机构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此次会议由CF40学术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主持。
▲ 左上:Joseph Stiglitz 右上:Michael Spence
左下:Jeffrey Sachs 右下:Niall Ferguson
此次参加国际交流晚餐会的嘉宾还包括:
金立群 CF40特邀嘉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林毅夫 CF40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邹加怡 CF40学术顾问、财政部副部长
Niall Ferguson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金立群
▲ 林毅夫
▲ 邹加怡
全球多边治理体系需要全新思路
在周日举行的国际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肯定了多边机构对于全球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在促进全球公共事业发展方面多边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在气候变化、处理经济危机、促进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方面,现有的多边机制存在一些弊端。
当前的全球多边治理机制主要建立在二战之后,当时,许多国家都致力于经济恢复,并发展新产业,彼时的美国已经替代英国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在美国的领导下,许多多边发展机构纷纷成立。这些机构成立的初衷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为他们提供资源和援助,并消除贫穷,但这些目标确实很难实现。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边体系转向通过建设更好的市场机制,为这些国家提供支持,但成效不大;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多边机制又转向人道主义援助、发展教育和健康医疗事业。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全球经济同步快速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更多的国际利益协调需求及风险也逐渐体现出来。
与会专家指出,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IMF、世界银行等多边机制并没有扮演太多实质性的角色,IMF更像是”救火队员“,在发生危机时提供援助,但在预防危机发生方面却没有实质性作为。
作为传统国际秩序的领导者,美国原本在这些机构中扮演领导角色,但它更注重的是自身的利益。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美国一些人认为,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领导地位受到挑战。因此,美国就想取消这些多边机制,特朗普更是希望突破这些多边组织的约束。
有专家分析,特朗普之所以对现存的多边机制不满,是因为美国对这些机制的领导事实上已经结束。当前的情况比过去更为复杂,而美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现实的转变。
换句话说,旧的机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新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对于是否需要再成立新的多边组织,也有专家对此提出疑问。与二战后多边组织创建之时,世界金融体系面临的资金短缺局面相比,现在全球已经有很多储蓄可以用于投资。
但更多的专家认为,多边机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非常重要。也正因如此,一些新的多边机构在近些年出现。2015年7月,金砖国家创立了新开发银行。几乎同时,中国主导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现在亚投行有93个成员国,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国际银行。
与会专家指出,像新开发银行和亚投行这种新的机构,应该立足于全球发展的需要,打破固有思维,提出新的思路,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包容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与体系,以促进全球经济、公共事业发展与环境改善。
有与会专家提出,亚投行这种新的发展机构,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新特点。第一,建立真正有效的问责与监督机制。董事会负责政策制定,管理层负责执行政策和日常的经营管理,并对经营额业绩负责。第二,要对日常经营进行独立评估,保障知情权,如果管理层以任何形式干预独立评估,就要受到董事会的处罚,直至弹劾。第三,公共与私营部门业务打通,不作区分,工作人员要有多方面的经验,除了极个别的专业,一般工作人员都应该能够从事各种不同的业务,具有在两个部门以上的工作经验,从而充分开发每个员工的潜力,保障他们充分参与到机构的运作中来,提高成本效率。
此外,与会专家还提出,要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边机制进行反思,继续建设基于规则的全球多边体系,但达到这个目标会很棘手。因为美国现在的政策本身就缺乏一致性,特朗普也是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只要他还担任美国总统,即使签订多边协议也没有用。
因此,多数与会专家建议,中国应该联合欧洲、非洲以及东亚等国家,捍卫多边体系,并发挥领导作用。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事实上,美国虽然已经退出多个国际多边机构,但并没有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因为对于更多的国家来说,更需要多边机制实现全球化的发展。所以,重新构建更好的多边机制仍有机会。
与会专家指出,要继续推进全球化,尤其是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以下三个问题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应建立一个完备的储备系统,增加全球总需求。
第二,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持续性问题是债务。虽然本世纪之交时很多国家调整了债务结构,负债情况有所好转,但现在一些国家的债务负担已经比较严重。虽然联合国大会也制定过相关框架和原则,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各国需要重视调整各自的债务结构。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资源应该要更自由地流动,但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腐败问题,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在英美等国,对腐败有相关制裁和监督规定,不管是贿赂者还是受贿者,都会受到巨额惩罚。因此,新兴市场国家也应该建设相关制度体系。此外,应关注贿赂的钱究竟去了哪里,有在岸腐败也有离岸腐败,发展中国家应重点管控相关资金是否流向了国外。
重塑多边体系,中国应承担什么角色
尽管困难重重,在多边机制的重塑过程中,各国都应为保护多边主义原则和机制而努力。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在多边体系重塑过程中,应该发挥榜样作用,承担关键角色和更多责任。
事实上,中国在过去几年也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逐渐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亚投行等金融机构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专家建议,中国要树立好的榜样,加强多边机制建设与合作,与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
一方面,中国要加强与欧洲、非洲、拉美的合作;另一方面,中国还要妥善处理和美国的经贸摩擦,捍卫多边贸易体系,以及IMF、防止核扩散条约等军事协议。
去年中美经贸摩擦加剧,引起全球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有专家甚至提出,我们目前可能已经处在一场新的”冷战“边缘。
尽管自去年年底以来经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但在与会专家看来,两国依然会在多边体系下展开竞争,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5G领域等科技领域。这种竞争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撰文:鲁西 张佳茜 赵春梅 | 责编: 张霞 | 视觉:李盼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